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4篇文章
< 1 2 1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209
1
作者 孙智晶 朱兰 +12 位作者 郎景和 张业武 刘桂芝 陈晓春 冯嵩芝 张菊新 姚宇红 张洁 苏园园 房桂英 杨梅 刘娟 马志敏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20-427,共8页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中国妇女的盆底电生理指标的影响及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自2011年10月起全国12家医疗单位开展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产妇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产后6周开始进行电刺激+生...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中国妇女的盆底电生理指标的影响及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自2011年10月起全国12家医疗单位开展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产妇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产后6周开始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在家自行进行盆底肌训练。在产后6周、产后6个月、产后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电生理指标、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以及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评估生命质量)、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估性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截止于2013年6月共入组324例产妇,其中对照组124例,治疗组200例。产后6个月和1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盆底电生理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I类肌纤维肌力和Ⅱ类肌纤维肌力Ⅲ级及以上所占的比率,治疗组产后6个月由产后6周的41.5%(83/200)和40.5%(81/200)分别提高到76.3%(145/190)和79.5%(151/190),产后1年分别提高到80.6%(58/72)和80.6%(58/72),对照组产后6个月由产后6周的66.1%(78/118)和56.8%(67/118)分别提高到71.8%(84/117)和78.7%(92/117),产后1年分别提高到73.3%(33/45)和80.0%(36/4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POP.Q分度Aa指示点在盆底康复锻炼后有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在产后6周时分别为(-2.2±0.7)、(-2.4±0.6)cm,在产后1年时分别为(-2.5±1.1)、(-2.7±0.6)cm,两组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各指示点两组间无差异(P〉0.05)。PFIQ-7评分和PISQ-12评分在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妇女早期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在1年内可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期 盆底疾病 电刺激疗法 生物反馈 心理学 电生理学
原文传递
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 被引量:151
2
作者 陈玉清 裴慧慧 +2 位作者 陈蓓 姚书忠 王子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4-237,257,共5页
目的:评价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结合阴道哑铃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住院阴道分娩,产后6周复诊盆底肌力筛查小于3级的产妇,进行1疗程盆底康复训练(电刺激... 目的:评价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结合阴道哑铃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住院阴道分娩,产后6周复诊盆底肌力筛查小于3级的产妇,进行1疗程盆底康复训练(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辅以阴道哑铃训练)。产后6周及治疗1个疗程后测定盆底肌肉Ⅰ类、Ⅱ类及总肌纤维的最大肌电值及张力,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调查尿失禁发生情况。其中资料完整者有91例。结果:康复训练后手测盆底肌力及PHENIXUSB4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仪(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测总肌电值(10.41±5.23vs8.24±4.14μV)、Ⅰ类肌纤维肌电值(4.93±2.47vs3.71±1.88μV)、Ⅱ类肌纤维肌电值(5.75±2.83vs4.71±2.43μV)均较前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中提高50%以上者(治疗有效者)为40.7%。存在尿失禁者康复训练后ICIQ-SF各项及总分(1.83±2.66vs9.17±2.18)均较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产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辅以阴道哑铃训练能提高盆底肌力,改善尿失禁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生物反馈 盆底肌肉训练 产后 尿失禁
下载PDF
电刺激生物反馈及阴道哑铃Kegel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08
3
作者 张惠文 付婷婷 +1 位作者 赵淑萍 汤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64-867,共4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阴道哑铃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产后综合管理门诊诊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肌力<Ⅲ级伴有轻度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Ⅰ~Ⅱ期)患者120例... 目的:探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阴道哑铃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产后综合管理门诊诊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肌力<Ⅲ级伴有轻度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Ⅰ~Ⅱ期)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使用阴道哑铃配合盆底肌肉锻炼(即Kegel运动)治疗;研究组60例采用盆底肌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阴道哑铃Kegel锻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力、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脏器脱垂程度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肌手测肌力、Ⅰ类肌纤维最大值、Ⅱ类肌纤维平均值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升,且研究组患者盆底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最大值、Ⅱ类肌纤维平均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均有改善,有效率分别60.0%、85.0%,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盆腔器宫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分期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阴道哑铃Kegel锻炼更有助于患者产后盆底肌力增强、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脏器脱垂症状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生物反馈 盆底功能障碍 阴道哑铃 盆底肌肉锻炼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9
4
作者 周赵 刘春花 邓翠艳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9年第5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产后PF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产后PF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锻炼治疗,研究组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综合肌力分级情况、盆底检查结果、性生活水平以及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分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盆底综合肌力分级、性生活水平、POP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子宫脱垂、尿失禁、阴道壁膨出、腰骶痛、会阴伤口疼痛等发生率(0、1.7%、1.7%、3.3%、0)均低于对照组(8.3%、11.7%、11.7%、13.3%、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治疗PFD,有利于恢复产妇盆底综合肌力,提高产妇性生活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电刺激 盆底肌锻炼 性生活水平 POP-Q分度
原文传递
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被引量:84
5
作者 张晓红 王建六 +1 位作者 崔恒 魏丽惠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4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通过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6例分析 ,探讨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 ,以期寻找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较好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我院 2 0 0 3年 9月~ 2 0 0 4年 1月共有 6例女性尿失禁... 目的 通过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6例分析 ,探讨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 ,以期寻找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较好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我院 2 0 0 3年 9月~ 2 0 0 4年 1月共有 6例女性尿失禁患者接受了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 ,平均年龄 4 4岁 (31~ 6 1岁 ) ,治疗前通过病史问卷、查体诊断尿失禁 ,其中 5例压力性尿失禁 ,1例压力性尿失禁与急迫性尿失禁合并存在。压力性尿失禁的分度 2例中度 ,4例为轻度。治疗采用Femiscan生物反馈治疗仪 ,可反馈测量患者盆底肌肉肌电 ,治疗疗程 8~ 1 2周 ,每周 2次 ,4例患者结束治疗疗程 ,2例正在治疗疗程之中。通过盆底肌肉肌电测量值及病史问卷评价其效果。结果  4例已完成治疗的患者盆底肌电测量值 ,治疗前平均肌电值为 9 7μV (3 33~ 1 5 4 8μV) ,治疗后 4 2 9μV (2 5 0~ 72 6 μV) ,平均提高 4 4 2倍 ,3例患者的症状改善 ,均为小于 4 0岁患者 ,症状改善在治疗的第 4~ 6周出现 ,1例 6 1岁患者效果不明显。正在进行治疗的 2例患者治疗 4周 ,目前症状未见改善。治疗未见副作用。结论 生物反馈盆底肌肉训练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 ,尤其是对于年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盆底肌肉训练 治疗 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 诊断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低频电刺激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85
6
作者 吴霜 刘春风 +2 位作者 楚兰 王志涛 石阳梅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SEMG-BFT)联合低频电刺激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并对比不同性状食物在吞咽中的差异,以期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选择全面的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SEMG-BFT)联合低频电刺激和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并对比不同性状食物在吞咽中的差异,以期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选择全面的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低频电刺激和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患者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以SEMG-BFT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洼田饮水试验、中文版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同时采用颏下肌群表面肌电(SEMG)信号检测2组患者吞咽不同性状食物时的吞咽时程和平均波幅值,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治疗2周和4周后,2组患者洼田饮水实验评分、GUSS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2周和4周后的洼田饮水实验评分、GU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和4周后,2组患者吞咽不同性状食物时的sEMG吞咽时程、平均波幅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2周和4周后的sEMG吞咽时程、平均波幅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NK-q检验显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糊状食物的吞咽时程、平均波幅分别为(1.43±0.12)s和(23.07±7.42)μV与空吞唾液和吞咽流质食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SEMG-BFT联合电刺激电刺激和康复训练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而糊状食物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训练工具,可用于早期吞咽功能的评定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表面肌电生物反馈 脑卒中 食物性状
原文传递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盆底器官脱垂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3
7
作者 刘开宏 郝洁倩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94-697,共4页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盆底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 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盆底器官脱垂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凯格尔(Kegel)...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盆底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 方法 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盆底器官脱垂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凯格尔(Kegel)模板训练及配合盆底康复器(阴道哑铃)实施盆底功能训练。每周治疗3次,每次30min,15次为1个疗程,间隔2周,继续治疗第2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后),用生物反馈评估测试仪对2组患者进行盆底肌电评估,并采用会阴肌力测试(GRRUG)法进行盆底肌力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盆底肌在静息状态、快速收缩、耐力收缩阶段的电位平均振幅[观察组(7.9±1.0)、(19.0±13.5)和(13.6±9.8)μV;对照组(8.4±1.2)、(18.6±11.2)和(14.1±10.3)μV]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个疗程的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不同状态的盆底肌电位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盆底肌在静息状态、快速收缩和耐力收缩时的盆底肌电位分别为(2.6±0.2)、(43.7±13.6)和(32.5±11.3)μV,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5.3±0.4)、(33.4±10.5)和(24.2±10.1)μV],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盆底肌力比较,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达Ⅴ级有23例,显著高于对照组(9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盆底器官脱垂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电刺激 康复训练 盆底器官脱垂
原文传递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2
8
作者 储小燕 黄欧平 +4 位作者 周江妍 娄俊 张倩平 梁群 黄敏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2年第9期679-683,共5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后6周的初产妇609例,肌力为Ⅱ~Ⅳ级,随机分为8组:锻炼组、电刺激组、生物反馈组、两两联合组(3组)、三者联合组、对...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产后6周的初产妇609例,肌力为Ⅱ~Ⅳ级,随机分为8组:锻炼组、电刺激组、生物反馈组、两两联合组(3组)、三者联合组、对照组。用Phenix盆底治疗仪检测各组产妇治疗前后Ⅰ、Ⅱ类盆底肌纤维及肌电位均值和疲劳度情况;采用ICI-Q-SF问卷、POP-Q量表、FSFI问卷分别判定产妇的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POP)及性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各组盆底肌电位均值明显升高、疲劳度明显降低(P<0.01);三者联合组盆底脱垂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042);盆底肌锻炼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三者联合组SUI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42);两两联合、三者联合组性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042)。结论:单纯、联合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均有疗效,其中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三者联合治疗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锻炼 电刺激 生物反馈 产后康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下载PDF
强化患侧下肢负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1
9
作者 金挺剑 叶祥明 +2 位作者 林坚 刘晓林 谭同才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95-998,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患侧下肢负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平衡训练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入负重率生物反馈下... 目的:探讨强化患侧下肢负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平衡训练法,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入负重率生物反馈下强化患侧下肢负重的训练方法。以上平衡训练两组均进行30min/d,6d/周,共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用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和改良功能性前伸测试(MFRT)评定平衡与步行功能。结果:6周治疗后,两组的BBS和MFR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TUGT较治疗前缩短(P<0.01);观察组的BBS、TUGT和MFRT值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P<0.05)。结论:在常规平衡训练基础上,负重率反馈下强化患侧下肢负重的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平衡与功能性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 步行功能 脑卒中 负重 生物反馈
下载PDF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初产妇和经产妇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5
10
作者 蔡文智 张焱 +2 位作者 陈玲 陈晓敏 胡英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145,150,共6页
目的:探讨压力性尿失禁的初产妇和经产妇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后的表面肌电变化及治疗效果。方法:我们对接受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初产妇和经产妇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运用SA9800治疗仪进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 目的:探讨压力性尿失禁的初产妇和经产妇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后的表面肌电变化及治疗效果。方法:我们对接受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压力性尿失禁的初产妇和经产妇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运用SA9800治疗仪进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分别测量治疗前后初产妇和经产妇盆底肌表面肌电信号进行客观评估,运用国际尿失禁简表(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 short form-Chinese,ICIQ-SF-Chinese),以及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情况进行主观评估。结果:盆底肌表面肌电变化:初产妇组治疗后前静息阶段表面肌电平均值,初产妇组和经产妇组的快肌测试阶段表面肌电最大值、慢肌测试阶段表面肌电平均值以及耐力评估阶段表面肌电平均值和后静息阶段表面肌电平均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初产妇组经产妇组疗效观察:初产妇组快肌测试阶段的表面肌电最大值、慢肌测试阶段的表面肌电平均值以及耐力评估阶段的表面肌电平均值变化比经产妇显著(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ICIQ-SFChinese评分均有显著性变化,且初产妇组的评分差高于经产妇组;初产妇组自觉症状好转率为91.96%,经产妇组自觉好转率为83.95%。结论: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能有效治疗初产妇和经产妇压力性尿失禁,两者盆底肌表面肌电信号均升高。初产妇盆底肌功能恢复快,治疗效果优于经产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生物反馈 盆底康复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表面肌电信号
下载PDF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和Kegel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65
11
作者 李宇琪 刘海意 +1 位作者 吴媛媛 龚洵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和Kegel训练治疗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产后PFD患者15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81)和对照组(n=75),2组患者...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和Kegel训练治疗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产后PFD患者15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81)和对照组(n=75),2组患者均于产后6周起开始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同时配合Kegel训练;对照组患者仅给予Kegel训练。对治疗前后2组产妇的盆底肌肉表面肌电参数值、压力性尿失禁(SUI)及盆腔器官脱垂(POP)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盆底肌肉表面肌电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肉表面肌电值在静息阶段、快肌评估阶段、10 s慢肌阶段及60 s慢肌阶段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但2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肌肉表面肌电值在后静息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盆底肌肉表面肌电值在快肌评估阶段、10s慢肌阶段及60s慢肌阶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患者盆底肌肉表面肌电值在静息阶段、后静息阶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SUI患者分别为53、60例,治疗后分别为21、15例,观察组SUI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χ~2=5.06,P<0.05)。对照组治疗前POPⅠ度25例,Ⅱ度5例;治疗后POPⅠ度15例,Ⅱ度4例。观察组治疗前POPⅠ度26例,Ⅱ度6例;治疗后POPⅠ度8例,Ⅱ度3例。观察组POP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χ~2=13.96,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和Kegel训练能显著改善PFD患者盆底肌张力,降低SUI及POP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压力性尿失禁 盆腔器官脱垂 生物反馈 电刺激 Kegel训练
下载PDF
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 被引量:65
12
作者 刘湘晖 杜丹 黄淑妹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13-615,共3页
目的:观察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5月收治产妇200例,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其中每组中分别有择期剖宫产及阴道分娩产妇各50例。治疗组... 目的:观察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康复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5月收治产妇200例,治疗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其中每组中分别有择期剖宫产及阴道分娩产妇各50例。治疗组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2组分别于产后6~7周及产后5~6个月应用多功能盆底生物反馈仪进行盆底肌力检测。结果:完成产后6个月随访者171例。经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康复治疗后,阴道分娩产妇治疗组Ⅰ、Ⅱ类肌纤维肌电活动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择期剖宫产患者Ⅰ、Ⅱ类肌纤维持续收缩压及ⅡB类肌纤维收缩个数较对照组提高(均P〈0.05)。2种分娩方式产妇产后6个月的盆底肌力治疗组均比对照组增强,尤以阴道分娩组明显。结论: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于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的康复治疗均有助于盆底肌功能恢复,尤其适用于阴道分娩后的产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底 剖宫产术 自然分娩 电刺激疗法 治疗学 生物反馈
下载PDF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功能影响 被引量:51
13
作者 明雪 刘晓芳 +1 位作者 卢宗杰 何泉江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767-771,775,共6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7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将98例经阴道产者分为A组,78例剖宫产者分为B组;继而行常规康复联合电刺激及者分为Aa、Ba组... 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7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将98例经阴道产者分为A组,78例剖宫产者分为B组;继而行常规康复联合电刺激及者分为Aa、Ba组,常规康复联合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者为Ab、Bb组。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疗效、盆底神经肌电生理指标、盆底肌功能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Aa组较Ab组,Ba组较Bb组总有效效率降低(P<0.05)。治疗前Aa组与Ab组比较,Ba组与Bb组比较,患者盆底神经肌电生理指标、盆底肌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a组及Bb组各盆底神经肌电生理指标、盆底肌功能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中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及谷胱甘肽(GSH)均较对应的Aa组及Ab组高,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较对应的Aa组及Ab组低(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神经电生理指标、盆底肌功能指标、SOD及GSH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MDA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但Ab组较Aa组、Bb组较Ba组升高或下降幅度更大,且治疗后Aa组较Ba组、Ab组较Bb组神经电生理指标、盆底肌功能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改善情况更明显(P<0.05)。结论阴道产分娩产妇盆底功能障碍较剖宫产产妇更严重,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佳,经阴道产者盆底神经肌电生理及氧化应激指标较剖宫产改善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疗法 生物反馈 剖宫产术 自然分娩 盆底疾病 盆底神经肌电生理 盆底肌功能
下载PDF
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1
14
作者 蒋玮 张茂舒 +4 位作者 谭波涛 殷樱 贾功伟 虞乐华 廖春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725-1728,共4页
目的观察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将36例神经源性膀胱的脊髓损伤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患者每日给予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和标准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18例患者每日仅给予标准护理干预治疗。两组分... 目的观察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将36例神经源性膀胱的脊髓损伤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患者每日给予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和标准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18例患者每日仅给予标准护理干预治疗。两组分别进行8周的治疗。治疗前后患者采用排尿日志、尿动力学指标、生存质量评分和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在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和提高(P<0.05),但膀胱压力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患者在排尿次数、日均排尿量、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生存质量评分及国际下尿路症状评分上的改善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功能,且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馈 盆底肌电刺激 神经源性膀胱 脊髓损伤 尿失禁
下载PDF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最佳时机研究现状 被引量:50
15
作者 祁锋 李环 +1 位作者 张巍颖 肖爱民 《罕少疾病杂志》 2011年第2期46-49,共4页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由于具有无创、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预防和治疗作用兼备等优势在产后盆底康复的防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逐渐成为当今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是产后盆底康复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但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最佳治疗时机... 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由于具有无创、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预防和治疗作用兼备等优势在产后盆底康复的防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逐渐成为当今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是产后盆底康复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但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最佳治疗时机的范围仍未形成共识,相关问题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盆底康复 电刺激 生物反馈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
下载PDF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中肌电刺激加生物反馈盆底技术对性生活质量和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临床观察 被引量:49
16
作者 胡俊 杨欣慰 潘伟 《中国性科学》 2018年第7期104-109,共6页
目的:研究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中肌电刺激加生物反馈盆底技术对性生活质量和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收治的产后PFD患者1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 目的:研究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防治中肌电刺激加生物反馈盆底技术对性生活质量和盆底功能的影响及临床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收治的产后PFD患者1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89例)和研究组(n=10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盆底肌肉训练,研究组患者采用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分、盆底肌力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性功能低水平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另高水平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患者一般水平比例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如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情感职能等方面均明显低于研究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Ⅰ、Ⅱ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Ⅲ、Ⅳ、Ⅴ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盆底肌电(23.17±3.17)uV明显低于研究组(28.83±6.47)uV,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阴道动态压力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时研究组阴道动态压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POP-Q分度AP指示点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时研究组POP-Q分度AP指示点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Ⅰ类与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时研究组Ⅰ类与Ⅱ类肌纤维疲劳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盆底超声检查UVJ-M、BDN、PUVA-S、PUVA-R、BSD-S和BSD-R等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产后6个月BSD-S明显高于对照组,UVJ-M、PUVA-S、PUVA-R和BND等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盆底功能障碍 生物反馈 性生活质量 盆底功能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8
17
作者 杜新新 王强 +3 位作者 孟萍萍 罗路 张祎辰 杨迪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1-415,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肌电生物反馈治疗(EMGBF)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舌骨喉复合体运动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42例脑卒中后咽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15例)、EMGBF组(14例)和强化EMGBF组(13例)...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肌电生物反馈治疗(EMGBF)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舌骨喉复合体运动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42例脑卒中后咽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15例)、EMGBF组(14例)和强化EMGBF组(13例)。3组患者均给予神经科常规药物治疗及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常规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每日30 min,每周5 d;EMGBF组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增加1次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强化EMGBF组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增加2次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每日2次,每周10次。所有患者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后),进行吞咽造影检查(VFSS),测量舌骨在吞咽半流质食物时向前、向上的运动幅度、时间,计算运动速率,采用吞咽障碍程度评定、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PAS)对3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吞咽障碍程度、PAS评分、舌骨前移运动速度、舌骨上移运动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吞咽障碍程度、PAS评分、舌骨前移运动速度、舌骨上移运动速度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与常规组比较,EMGBF组和强化EMGBF组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均较高(P<0.05)、PAS评分较低(P<0.05),强化EMGBF组治疗后吞咽障碍程度评分虽然高于EMGBF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EMGBF组治疗后PAS评分[(2.38±1.19)分]低于EMGBF组[(3.57±1.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EMGBF组和强化EMGBF组舌骨前移、上移运动速度均较高(P<0.05)。与EMGBF组治疗后比较,强化EMGBF组舌骨前移[(34.10±12.67)mm/s]、上移运动速度[(34.30±9.16)mm/s]较高(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强化训练在改善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提高舌骨喉复合体运动速率方面优于常规吞咽训练及肌电生物反馈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舌骨运动速率 视频透视吞咽检查
原文传递
阴道压力反馈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7
18
作者 皮周凯 张盘德 +3 位作者 周惠嫦 陈惠琼 徐坤玉 冯顺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5月,将本院125例SUI女性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n=65)采用凯格尔盆底肌锻炼,嘱患者用力收缩盆底肌,每次持续用力10 s,休息10 s...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配合盆底肌抗阻肌力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5月,将本院125例SUI女性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n=65)采用凯格尔盆底肌锻炼,嘱患者用力收缩盆底肌,每次持续用力10 s,休息10 s,每次30 min;试验组(n=60)用XFT-2002型盆底刺激仪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20 min,引导患者仔细体验盆底肌收缩的感觉后,再指导患者根据XFT-0010型盆底肌刺激仪的语音导航用力收缩盆底肌,挤压阴道内的充气探头,每次持续用力10 s,休息10 s,每次30 min。两组患者均治疗30 d。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均进行会阴肌力测试(GRRUG)和女性下尿路症状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简化版(ICIQ-SF)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t=-3.570)和ICIQ评分(t=4.198)均明显改善(P〈0.01),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6.833,t=-2.445,P〈0.01)。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Z=63.954,P〈0.001)。结论阴道压力反馈抗阻肌力训练治疗女性SUI的疗效优于单纯盆底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锻炼 抗阻训练 阴道压力反馈 生物反馈
下载PDF
生物反馈电刺激对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7
19
作者 王陶然 周新 +1 位作者 李晓燕 蒋丽君 《中华全科医学》 2017年第7期1144-1146,共3页
目的研究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和盆底肌肉锻炼法对老年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12周并随访。试验组采用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加盆底肌肉锻炼... 目的研究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和盆底肌肉锻炼法对老年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12周并随访。试验组采用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加盆底肌肉锻炼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独的盆底肌肉锻炼法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及随访3个月后分别进行1 h尿垫试验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评分。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后的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和随访3个月后试验组尿失禁的治愈率分别为90.00%(27/30)和76.67%(23/30);治疗后和随访3个月后对照组尿失禁的治愈率分别为40.00%(12/30)和30.00%(9/30)。试验组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后尿失禁的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3.5±11.3、89.6±6.1、86.4±5.7;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64.1±10.7、71.2±3.4、70.3±8.3。试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和治疗前均有显著增高(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法能较大程度地减轻老年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症状,同时有效提高老年女性的生活质量,促进老年女性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生物反馈 电刺激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电针联合透灸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观察 被引量:47
20
作者 王琳琳 任志欣 +2 位作者 朱敬云 张海玲 吴艳荣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99-603,共5页
目的:比较电针联合透灸与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产后42天SU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联合透灸治疗,电针穴取次髎、会阳,配合针刺气海、中极、子宫、足... 目的:比较电针联合透灸与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产后42天SU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联合透灸治疗,电针穴取次髎、会阳,配合针刺气海、中极、子宫、足三里、三阴交,分别于腹部及腰骶部置艾箱透灸;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1 h尿垫试验、盆底肌力,并于治疗后及产后6个月随访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ICI-Q-SF评分、1h漏尿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且降低幅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Ⅰ类肌纤维、Ⅱ类肌纤维肌力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1),两组提高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为70.0%(21/30)、96.7%(29/30),产后6个月仍保持在63.3%(19/30)、93.3%(28/30),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33.3%(10/30)、70.0%(21/30),产后6个月的30.0%(9/30)、66.7%(20/30,P<0.01,P<0.05)。结论:电针联合透灸治疗可改善产后SUI患者的控尿能力,缓解尿失禁症状,且有较好远期疗效,其疗效优于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压力性 产后 电针 透灸 生物反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