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5
1
作者 肖恩 孟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12-216,147,共6页
目的对骨代谢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和评价。方法从骨形成指标、骨吸收指标及展望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骨代谢生化指标具有反映及时、灵敏性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可以较骨密度,早期反映出骨的转换水平。结论骨代谢指... 目的对骨代谢生化指标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和评价。方法从骨形成指标、骨吸收指标及展望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骨代谢生化指标具有反映及时、灵敏性高、特异性强等优点,可以较骨密度,早期反映出骨的转换水平。结论骨代谢指标更好的应用于预测骨折发生的风险性,监测药物疗效,联合骨密度的测量,早期发现骨折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形成 骨吸收 骨代谢生化指标
下载PDF
Clinical update of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on osteoporosis 被引量:29
2
作者 HUANG Li-qun HE Hong-chen HE Cheng-qi CHEN Jian YANG Li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0期2095-2099,共5页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low-frequency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PEMFs) on chronic bony pain,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bone strength and biochemical markers of bone metabolism in the patients...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low-frequency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PEMFs) on chronic bony pain, 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bone strength and biochemical markers of bone metabolism in the patients of osteoporosis. Data sources Using the key words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osteoporosis”, we searched the PubMed for related studies published in English from January 1996 to December 2007. We also searched th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for studies published in Chinese from January 1996 to December 2007.Study selection Inclusion criteria: (1) all articles which referred to the effects of low-frequency pulsed magnetic fields on osteoporosis either in primary osteoporosis or secondary osteoporosis; (2) either observational studies or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ies. Exclusion criteria: (1) articles on experimental studies about osteoporosis; (2) repetitive studies; (3) case reports; (4) meta analysis.Results Totally 111 related articles were collected, 101 of them were published in Chinese, 10 were in English. Thirty-four were included and the remaining 84 were excluded.Conclusions Low-frequency PEMFs relieves the pain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quickly and efficiently, enhances bone formation and increases BMD of secondary osteoporosis. But the effects of PEMFs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and bone resorption were controvers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OSTEOPOROSIS PAIN bone density biochemical markers of bone metabolism
原文传递
骨代谢生化指标随年龄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3
3
作者 薛延 贾维维 +4 位作者 张海文 陈文利 赵丹慧 褚为靖 何玉香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87-91,共5页
本文收集了北京地区1928名不同年龄(0~87岁)健康人及5345例20余种疾病患者空腹尿及血,并对其骨代谢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甲状... 本文收集了北京地区1928名不同年龄(0~87岁)健康人及5345例20余种疾病患者空腹尿及血,并对其骨代谢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PTH),尿Ⅰ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与肌酐比值(NTX/Cr)及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HOP/Cr)与年龄显著相关。血清25OHD,BGP,尿NTX/Cr及HOP/Cr可用于预测骨量。1,25(ON)2D3,25OHD,NTX/Cr和NOP/Cr可用于区分绝经前与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与年龄有关的骨丢失可能与1,25(OH)2D3的降低、PTH的升高及肾功能减退有关;绝经后骨丢失与雌激素缺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生化指标 不同年龄 PTH 骨丢失 绝经后 临床意义 血清 肌酐比值 甲状旁腺激素 疾病患者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之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26
4
作者 崔宝甲 张乌云 曲志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00-903,共4页
目的探讨骨代谢标志物对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合并腰椎骨折风险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和速率法对7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腰椎无骨折患者和7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腰椎骨折患者的髋部及腰椎骨密度、... 目的探讨骨代谢标志物对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合并腰椎骨折风险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和速率法对7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腰椎无骨折患者和7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腰椎骨折患者的髋部及腰椎骨密度、各项骨代谢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与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发生风险与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骨密度等一般指标和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 osteocalcin,N-MID)、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BAP)、钙离子(calcium ionic,Ca^(2+))、骨吸收标志物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等生化指标之间无关联,而与血清I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和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25-(OH)D)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2、0.007、0.001),其中与PINP、TRAP-5b呈正相关,与25-(OH)D呈负相关。结论绝经后女性血清PINP、TRAP-5b和25-(OH)D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骨代谢标志物与骨密度的联合检测对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腰椎骨折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 骨密度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和钙调激素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5
作者 范秀容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24期4039-4042,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和钙调激素与骨密度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泸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按骨量不同分为3个亚组,甲组为骨密度正...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和钙调激素与骨密度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泸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按骨量不同分为3个亚组,甲组为骨密度正常(T值>-1.0SD),乙组为骨量减少(-2.5SD<T值≤-1.0SD),丙组为骨质疏松(T值≤-2.5SD),测定全部受试者骨代谢生化指标和钙调激素指标,采用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结果两组受检者24 h尿钙、碱性磷酸酶(ALP)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钙、血磷、血镁、25(OH)D3水平分别为(2.21±0.14)mmol/L、(1.12±0.13)mmol/L、(0.80±0.09)mmol/L和(36.72±10.32)n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2.35±0.19)mmol/L、(1.23±0.18)mmol/L、(0.89±0.14)mmol/L与(44.89±18.20)nmol/L,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为(8.26±3.45)p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9±1.02)p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股骨颈、全髋骨密度分别为(0.854±0.140)g/cm2与(0.845±0.112)g/cm2,较对照组的(0.948±0.186)g/cm2与(0.934±0.142)g/cm2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甲组14例,占14.0%,乙组47例,占47.0%,丙组39例,占39.0%;三组患者25(OH)D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患者糖尿病病程长于甲组和乙组,Hb Alc和PTH水平高于甲组和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骨代谢紊乱,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升高,25-羧维生素D3水平和骨密度降低,尤其是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控制较差者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密度 骨代谢生化指标 钙调激素
下载PDF
糖尿病肾脏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苗翠晓 冯正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96-1599,1638,共5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02名。搜集其基本资料、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骨密度等。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02名。搜集其基本资料、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骨密度等。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的水平将其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132名)、微量白蛋白尿组(101名)、大量白蛋白尿组(69名)。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间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患者25(OH)D3、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type I procollagen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在大量白蛋白尿组显著低于微量白蛋白尿组、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随着UAER的升高,1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arboxyl terminal peptide,β-CTX)逐渐升高、骨钙素(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GP)逐渐降低,大量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与正常白蛋白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示P1NP、BGP、25(OH)D3与UAER呈负相关,β-CTX与UAER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肾脏病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改变可能早于骨密度反映骨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尿白蛋白排泄率 骨代谢生化指标
下载PDF
骨生化代谢标志物动态监测在预测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延迟愈合中的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袁玉军 王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803-805,809,共4页
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动态监测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延迟愈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股骨近端骨折正常愈合、延迟愈合老年患者各54例,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测定并比较两组骨折后24h,1、4、8、12周的... 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动态监测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延迟愈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股骨近端骨折正常愈合、延迟愈合老年患者各54例,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测定并比较两组骨折后24h,1、4、8、12周的血清骨生化代谢标志物[骨钙素(BGP)、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碱性磷酸酶(ALP)、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水平。结果观察组骨折后8周血清BGP水平高于对照组,PⅠNP、IGF-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后12周BGP、PⅠNP、ALP、IGF-1与骨折后24h的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12周BGP、PⅠNP、ALP等骨生化代谢标志物检测对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延迟愈合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骨折 延迟愈合 骨代谢标志物 老年人
下载PDF
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骨代谢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祎 刘博 +1 位作者 田晓波 毕竞韬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iBPPV)患者的骨代谢特点及与BPPV的关系。方法:研究纳入确诊的iBPPV患者38例(病例组),对照组32例为同期无头晕病史的健康体检志愿者。病例组与对照组进行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检测,包括骨钙素(OC)、25... 目的:探讨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iBPPV)患者的骨代谢特点及与BPPV的关系。方法:研究纳入确诊的iBPPV患者38例(病例组),对照组32例为同期无头晕病史的健康体检志愿者。病例组与对照组进行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检测,包括骨钙素(OC)、25羟维生素D3[25(OH)D3]、总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B胶原降解产物(β-CTx)。并根据年龄分为<50岁组和≥50岁组,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病例组中,右后半规管管石症23例,左后半规管管石症9例,右侧水平半规管管石症2例,左侧水平半规管管石症2例,右侧水平半规管嵴帽结石症2例。②病例组骨代谢血清学检查:OC为(15.99±5.00)ng/ml、25(OH)D3为(15.78±6.82)ng/ml、PINP为(46.61±14.95)ng/ml、β-CTx为(0.381±0.189)ng/ml,OC与25(OH)D3值均低于正常值范围。病例组的OC(t=-2.013,P=0.048)、25(OH)D3(t=-2.133,P=0.037)和PINP(t=-2.615,P=0.011)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CTx虽然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年龄<50岁组的OC(t=-2.187,P=0.035)、25(OH)D3(t=-2.190,P=0.035)和PINP(t=-2.322,P=0.02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50岁组患者各项标志物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BPPV可能与骨代谢异常相关,在年龄<50岁患者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骨代谢 生化标志物
原文传递
血清TSH和t-PINP/β-CTX比值对老年椎体骨折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徐艺筝 邹明 +2 位作者 岳建彪 池继敏 唐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3-677,共5页
目的通过测定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及相关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研究其与椎体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入院的年龄>60岁的符合骨质疏松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紊乱诊... 目的通过测定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及相关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研究其与椎体骨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入院的年龄>60岁的符合骨质疏松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紊乱诊断标准的老年骨科患者。依据是否合并椎体骨折将其分为无骨折组(A组)和骨折组(B组)。使用电化学发光法在仪器上完成TSH、骨钙素(BGP)、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25-羟基维生素D[25(OH)D]测定。结果B组TSH、BGP含量较A组降低,t-PINP/β-CTX比值B组较A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骨折与TSH、BGP呈显著负相关(r=-0.195、-0.133,P均<0.05),与t-PINP/β-CTX比值呈显著正相关(r=0.371,P<0.05),与β-CTX、t-PINP、25(OH)D及BGP/β-CTX比值无相关性(r=0.173、0.126、0.739、0.799,P均>0.05)。TSH、t-PINP/β-CTX比值与TSH联合t-PINP/β-CTX比值检测相比,TSH+t-PINP/β-CTX比值的AUC最大,其AUC为0.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测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示值、阴性预示值分别为81.99%、70.05%、79.3%、73.6%。结论血清TSH水平与t-P1NP/β-CTX比值与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明显相关,可预示老年椎体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素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 老年人 椎体骨折
下载PDF
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明 易成腊 +1 位作者 冯震中 杨贤义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3期384-386,共3页
目的探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疗效及对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 目的探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的疗效及对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脊柱评分、椎体高度,并对术后的骨水泥渗漏及并发症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及ODI脊柱评分都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以及椎体后缘高度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的骨水泥渗漏及并发症发生率(13.33%、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31.11%、3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5.404,P均<0.05)。结论采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椎体高度,改善患者疼痛状况,降低骨水泥渗漏及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骨质疏松性 骨代谢生化指标 高黏度骨水泥 经皮椎体成形术 视觉模拟评分法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拔山 曾龙宏 赖福娣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51-253,共3页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4 0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31例正常人进行血骨钙素 (BGP)、钙 (Ca)、碱性磷酸酶 (ALP) ;尿脱氧吡啶啉 (DPD)、Ca、肌酐 (Cr)测定。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BGP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4 0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31例正常人进行血骨钙素 (BGP)、钙 (Ca)、碱性磷酸酶 (ALP) ;尿脱氧吡啶啉 (DPD)、Ca、肌酐 (Cr)测定。结果 :糖尿病组血清BGP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尿DPD/Cr比值 ,Ca/Cr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P <0 .0 5 ) ;血清Ca、ALP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异常引发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与骨形成减少和骨吸收增加有关 ;血BGP、尿DPD/Cr、Ca/Cr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敏感的骨代谢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代谢生化指标 骨质疏松 血骨钙素 碱性磷酸酶 尿脱氧吡啶啉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骨生化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娄阳 徐进 于智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76-1479,1497,共5页
目的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绝经后女性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与视网膜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与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相关性并探讨其... 目的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绝经后女性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与视网膜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视网膜病变程度与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可能机制。结果视网膜病变程度与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 osteocalcin,N-MIDoc)、血钙(Ca)、血磷(P)、钙磷乘积(Ca×P)、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无明显相关性;随着视网膜病变程度的进展,病程、I型胶原交联C-末端Beta特殊序列(β-carboxyl terminal peptide,β-CTX)、总I型原胶原N端前肽(total type I procollagen N-terminal propeptide,T-PINP)成上升趋势,C肽、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VitD-T)、右前臂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T值成逐渐下降趋势,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示病程与右前臂BMD及T值呈负相关,C肽与ViTD-T呈正相关,HbA1C与PTH、N-MIDoc、T-PINP呈负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绝经后女性患者骨代谢生化标志物与视网膜病变程度呈明显相关趋势,表明糖尿病骨病很可能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病变 骨质疏松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
下载PDF
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对1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玉萍 吕海宏 +4 位作者 徐霞 刘纯华 谈娇娇 王晨怡 李倩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0-136,共7页
目的 观察使用不同剂量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与单纯使用胰岛素治疗对1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二甲双胍对骨代谢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将128例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7例)与对照组(61例)... 目的 观察使用不同剂量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与单纯使用胰岛素治疗对1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二甲双胍对骨代谢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将128例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7例)与对照组(61例),其中观察组使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单纯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收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连续治疗72周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5-羟维生素D[25(OH)D]、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氨基端中分子片段骨钙蛋白(N-MID OC)、血清钙、血清磷、尿钙/肌酐比值、腰椎骨密度等资料,分析使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控制血糖对患者骨代谢的影响。将观察组患者依据使用二甲双胍的剂量分为低剂量(0.5 g/d)组(20例)、中剂量(1.0 g/d)组(23例)和高剂量(1.5 g/d)组(24例),分析不同剂量二甲双胍对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骨代谢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72周后,两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ALP、N-MID OC及腰椎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5),25(OH)D、血清钙、血清磷、尿钙/肌酐比值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患者腰椎骨密度及骨代谢相关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观察组患者中,治疗后二甲双胍高剂量组BALP、N-MID OC均高于中剂量组及低剂量组(P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二甲双胍剂量与BALP(β=0.266,P=0.035)、N-MID OC(β=0.355,P=0.008)具有正相关关系,与尿钙/肌酐比值(β=-0.296,P=0.026)具有负相关关系。结论 使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控制血糖对1型糖尿病患者骨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有助于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 骨密度
下载PDF
金龙蛤蚧平喘加味方对COPD稳定期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影响
14
作者 牛文敏 姚小贤 +2 位作者 戴钟元 刘郑 黄平富 《河南中医》 2024年第7期1088-1092,共5页
目的:观察金龙蛤蚧平喘加味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安徽中医... 目的:观察金龙蛤蚧平喘加味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滁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合并OP患者5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金龙蛤蚧平喘加味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EV1/FVC]、COPD评估测试问卷(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症状积分、BMD及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总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及Ⅰ型胶原C端肽(C-terminal 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CTX-1)]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后腰椎BM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BMD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ALP、OC、CTX-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抽筋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FEV1高于对照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龙蛤蚧平喘加味方能改善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肺功能,降低骨代谢生化标志物ALP、OC、CTX-1水平,减轻患者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抽筋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骨质疏松 金龙蛤蚧平喘加味方 肺肾气虚证 骨密度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 肺功能
下载PDF
骨代谢指标检测在乳腺癌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瑾 申维玺 +3 位作者 田忠凯 甘志彪 王树滨 徐敏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9年第6期331-333,共3页
目的探讨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GB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和尿羟脯氨酸(uHOP)早期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原发性乳腺癌和20例正常女性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BGP、ICTP和uHOP,用ECT核素骨扫描确定乳腺癌有无... 目的探讨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GBP)、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TP)和尿羟脯氨酸(uHOP)早期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原发性乳腺癌和20例正常女性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BGP、ICTP和uHOP,用ECT核素骨扫描确定乳腺癌有无骨转移。结果无骨转移乳腺癌患者与正常人之间血清BGP、ICTP和uHO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中32例血清BGP、ICTP和UHOP水平升高,其中29例平均在3个月后ECT核素骨扫描示骨转移,骨转移后血清BGP、ICTP和uHOP水平较转移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清GBP、ICTP和uHOP在乳腺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且能比ECT核素骨扫描较早发现骨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ECT核素骨扫描 骨代谢指标 骨转移
原文传递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预判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飞 陈强 +2 位作者 徐志刚 肖丽云 邱水强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4期470-474,共5页
目的 探讨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预判作用。方法 将163例行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按照术前骨代谢生化标志物[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和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测量值... 目的 探讨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预判作用。方法 将163例行P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按照术前骨代谢生化标志物[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和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测量值的正常与否分为低骨转换组(β-CTX和PINP测量值均正常,78例)与高骨转换组(β-CTX测量值明显升高且PINP测量值正常,85例),因患者围手术期均拒绝接受系统抗骨质疏松治疗,故只予口服基础补充剂。比较两组术前资料及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累计发生率。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36个月。(1)术前一般资料:体重指数、合并症情况、腰椎骨密度T值、PINP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低骨转换组显著大于高骨转换组(P<0.01);β-CTX高骨转换组明显高于低骨转换组(P<0.01)。(2)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累计发生率:术后3、6、12、18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高骨转换组均明显高于低骨转换组(P<0.05)。结论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可作为PKP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重要预判指标,临床上需对OVCF患者进行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的系统性抗骨质疏松治疗,以减少术后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代谢生化标志物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再骨折
下载PDF
骨转移生化代谢指标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姗姗 高文仓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546-548,共3页
骨代谢生化指标是骨吸收或骨生成过程中释放到血液中一些终末产物,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对骨转移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相对于影像学检查更适合骨转移癌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在评估预后方面... 骨代谢生化指标是骨吸收或骨生成过程中释放到血液中一些终末产物,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对骨转移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相对于影像学检查更适合骨转移癌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在评估预后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应用骨代谢生化指标联合影像学检查,对骨转移的早期诊断、监测疗效及评估预后在临床中的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骨代谢生化指标
原文传递
蓇密牌钙片阻止OPG基因敲除小鼠的骨量丢失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盟 魏丽 +3 位作者 李白艳 刘玲 张鹏 高晓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研究蓇密牌钙片及鹿角肽对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homozygous OPG knockoutmice,OPG mice)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以OPG小鼠为研究对象,钙尔奇D、蓇密牌钙片及鹿角肽分别给各组OPG小鼠连续灌胃30d... 目的研究蓇密牌钙片及鹿角肽对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homozygous OPG knockoutmice,OPG mice)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以OPG小鼠为研究对象,钙尔奇D、蓇密牌钙片及鹿角肽分别给各组OPG小鼠连续灌胃30d,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抗酒石酸酸性膦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form 5b,TRACPSb)的含量,竞争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骨钙素(Bone.γcarboxyghtamie acid,BGP)的含量;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gergy X—ray Absorbtiometry,DEXA)测定股骨和总体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结果蓇密牌钙片及鹿角肽能增加OPG小鼠的股骨和总体的BMD值,降低TRACPSb的含量,增加BGP的含量。结论蓇密牌钙片对OPG小鼠的骨质疏松症有预防作用,其机制与抑制骨量高转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蓇密牌钙片 OPG小鼠 骨代谢生化指标 骨密度
下载PDF
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逸仙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第5期134-136,共3页
目的分析在为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联合运用仙灵骨葆胶囊与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所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此研究将在天津市北辰区中医院接受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患者86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人数相同的研究组(例... 目的分析在为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联合运用仙灵骨葆胶囊与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所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此研究将在天津市北辰区中医院接受骨质疏松症治疗的患者86例作为实验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人数相同的研究组(例数:43例,治疗药物:阿法骨化醇软胶囊+仙灵骨葆胶囊)与对比组(例数:43例,治疗药物: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骨密度、骨源性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水平、血清钙、血清磷和疼痛评分均与对比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骨密度、骨源性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水平、血清钙、血清磷和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仙灵骨葆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是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理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灵骨葆胶囊 阿法骨化醇软胶囊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代谢生化指标
原文传递
歼击飞行员骨代谢生化指标调查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萍 周卫国 +3 位作者 李民 潘世鑫 石玉玲 班武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5年第4期562-564,共3页
目的:探讨高空环境歼击飞行员的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及意义。方法:检测空军某部129名歼击飞行员(均为男性,身体健康,年龄26~48岁,平均飞行时间1500 h±100 h)的4项骨代谢生化指标:骨形成标志物N端骨钙素(N-MID)和总Ⅰ型胶原... 目的:探讨高空环境歼击飞行员的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及意义。方法:检测空军某部129名歼击飞行员(均为男性,身体健康,年龄26~48岁,平均飞行时间1500 h±100 h)的4项骨代谢生化指标:骨形成标志物N端骨钙素(N-MID)和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吸收标志物β胶原降解产物(β-crosslaps)、调节钙平衡的甲状旁腺素(PTH)。根据机型分为二代机组与三代机组,结果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按照年龄分为20~29岁、30~39岁、40~49岁年龄组,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2代歼击飞行员骨代谢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29岁年龄组中骨形成标志物N-MID和PINP浓度比其他年龄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29岁年龄组中骨吸收标志物β-crosslaps浓度比40~49岁年龄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吸收标志物PTH在各年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歼击飞行员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在20~29岁达到最高水平,提示在人体峰值骨量时骨转换处于较高水平,40~60岁骨代谢生化指标浓度最低,骨吸收和骨形成处于动态平衡,骨转换水平较低。密切监测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对维护飞行员骨健康,确保飞行安全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歼击飞行员 骨代谢生化指标 骨密度 骨质疏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