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鼻外导管双孔给氧效果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欣 周秀花 +4 位作者 乔建红 赵红 乔秀芸 江淑敏 许翠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8期19-21,共3页
目的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选择一种较为理想、安全、有效的吸氧方法,提高氧疗效果。方法选取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于气管插管拔管后分别给予单侧鼻导管给氧、鼻外导管双孔给氧、面罩给氧。监测三组患儿干预前... 目的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选择一种较为理想、安全、有效的吸氧方法,提高氧疗效果。方法选取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于气管插管拔管后分别给予单侧鼻导管给氧、鼻外导管双孔给氧、面罩给氧。监测三组患儿干预前(气管插管拔除前)和干预后(拔除气管插管吸氧1h后)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气分析值(pH值、PaO2、SaO2、PaCO2),以及患儿皮肤是否温暖干燥、口唇是否红润、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三组HR、RR、pH值、PaCO2、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SpO2、PaO2值及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面罩给氧PaO2最高,鼻外导管双孔给氧依从性最高。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气管插管拔除后采用3种给氧方法,均能达到良好的氧疗效果;患儿对鼻外导管双孔给氧的依从性优于单侧鼻导管给氧和面罩给氧。但给氧时间仅为1h,长时间应用的氧疗效果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手术 氧气疗法 单侧鼻导管 双侧孔鼻导管 面罩 吸氧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