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行车接驳城市轨道交通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况丽娟 叶霞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3-56,共4页
为合理规划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自行车(包括助动车、摩托车,下同)停车场,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为例,选取5座典型车站,采用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自行车接驳城市轨道交通的特征,包括自行车接驳时间、分担率、早高峰非换乘停车率... 为合理规划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自行车(包括助动车、摩托车,下同)停车场,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为例,选取5座典型车站,采用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自行车接驳城市轨道交通的特征,包括自行车接驳时间、分担率、早高峰非换乘停车率、全日停放量变化规律、全日停放峰值所在时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自行车接驳 自行车停放
下载PDF
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站选址及需求预测 被引量:11
2
作者 曹萍 陈峻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08年第3期87-89,共3页
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适合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要求。结合国内外经验,在对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站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换乘站的选址原则,对换乘需求进行预测,为换乘站自行车停车场规划提供依据。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还必须重视配... 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适合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要求。结合国内外经验,在对自行车与轨道交通换乘站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换乘站的选址原则,对换乘需求进行预测,为换乘站自行车停车场规划提供依据。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还必须重视配套设施的建设,以提高自行车换乘轨道交通的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行车换乘 影响因素 选址原则 需求预测
下载PDF
国外城市自行车发展模式分析及对我国城市自行车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叶益芳 叶霞飞 《城市公共交通》 2011年第11期45-49,共5页
在我国城市自行车交通出行比例有所下降,但保有量依然很大的背景下,探索自行车交通的发展出路。通过分析哥本哈根、东京两个城市中不同的自行车交通发展模式,从中得到我国城市自行车交通发展出路的一点启示。并将东京与上海市的城市... 在我国城市自行车交通出行比例有所下降,但保有量依然很大的背景下,探索自行车交通的发展出路。通过分析哥本哈根、东京两个城市中不同的自行车交通发展模式,从中得到我国城市自行车交通发展出路的一点启示。并将东京与上海市的城市结构、交通特性进行比较,得出上海市的人口密度、交通结构以及交通发展政策与东京相似,东京的自行车交通发展对上海具有借鉴意义,即上海的自行车交通发展宜采用自行车接驳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哥本哈根 东京 自行车交通 自行车接驳城市轨道交通
下载PDF
基于自行车换乘地铁的网络时空可达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翔 何保红 +2 位作者 王雨佳 郭淼 王擎苍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18年第3期98-105,共8页
以昆明地铁1,2号线为例,视地铁站点为网络节点,以自行车优势出行距离为服务半径,构建基于自行车换乘地铁的网络,建立既考虑站点换乘效率和周边用地多样性、又考虑出行者时间预算的可达性测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使用自行车,减小了... 以昆明地铁1,2号线为例,视地铁站点为网络节点,以自行车优势出行距离为服务半径,构建基于自行车换乘地铁的网络,建立既考虑站点换乘效率和周边用地多样性、又考虑出行者时间预算的可达性测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使用自行车,减小了地铁与常规公交之间的空间转换阻力,使得地铁站点的换乘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尤其是在周边公交可达性不高的站点,改善效果明显;自行车换乘地铁对出行者容易形成多目的出行链,使站点周边用地多样性和可停留时间成为影响个体在该站点可达性的关键因素。因此,站点的可达性不是固定值,而会随着个体的出行起讫点和时间预算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自行车换乘 网络效应 时间地理学 可达性
下载PDF
广州市主城区共享单车骑行目的地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34
5
作者 高枫 李少英 +3 位作者 吴志峰 吕帝江 黄冠平 刘小平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859-2872,共14页
已有共享单车骑行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关注起点,大多忽略目的地,在探讨其影响因素的时间差异及交互作用方面较少。以广州市主城区为例,引入地理探测器,精细分析目的地分布影响因素的时间差异,并进行交互探测。研究发现:①早高峰到达量大于... 已有共享单车骑行影响因素研究主要关注起点,大多忽略目的地,在探讨其影响因素的时间差异及交互作用方面较少。以广州市主城区为例,引入地理探测器,精细分析目的地分布影响因素的时间差异,并进行交互探测。研究发现:①早高峰到达量大于晚高峰,早高峰目的地多分布在CBD,信息产业园和职住平衡地区,晚高峰多分布在地铁3号线体育西至华师站沿线和高密度住宅区。②服务设施类是影响最显著的类别,其次是交通可达、土地利用和自然环境类别,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因子依次是住宅、餐饮、公司、购物设施分布、路网密度、距地铁站口距离和POI多样性。③各因子影响力存在明显时间差异,所有建成环境因子在早晚高峰时段影响力均大于其他时段,其中公司企业分布因子的影响力在早高峰时段迅速增强。④因子间均为双因子增强关系,其中服务设施分布类别中因子交互作用最显著,服务设施分布与交通可达类别的因子交互作用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单车骑行目的地 时空特征 影响因素 地理探测器 广州市
原文传递
城市轨道交通与公共自行车换乘需求分析——以广佛地铁(佛山段)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曾小明 《交通与运输》 2014年第A01期158-162,共5页
现状各地铁站点的公共自行车的设置没有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导致部分站点的公共自行车供应不足,部分站点的公共自行车供大于求,造成资源浪费。选择了二元logit模型对各地铁站点的公共自行车需求进行预测,通过现场调查发现,二元logit... 现状各地铁站点的公共自行车的设置没有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导致部分站点的公共自行车供应不足,部分站点的公共自行车供大于求,造成资源浪费。选择了二元logit模型对各地铁站点的公共自行车需求进行预测,通过现场调查发现,二元logit模型对各地铁站点的公共自行车需求预测情况与现状各地铁站点公共自行车的供需不平衡状态基本一致。因此,各地铁站点相应的公共自行车的停车桩数设置可采用二元logit模型进行调整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公共自行车 二元Logit模型 换乘需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