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中下游鹅头型汊道演变规律的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有国 高幼华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15,共5页
鹅头型分汊是长江中下游城陵矶至江阴分汊河段中形态最复杂、放宽率最大、分汊数量多 ,占汊道总长度最大 (达 40 % )的一种分汊形式。其演变主要决定于本身的河床形态、边界条件及水流条件的变化 ,基本上遵循新生汊道———产生、扩大... 鹅头型分汊是长江中下游城陵矶至江阴分汊河段中形态最复杂、放宽率最大、分汊数量多 ,占汊道总长度最大 (达 40 % )的一种分汊形式。其演变主要决定于本身的河床形态、边界条件及水流条件的变化 ,基本上遵循新生汊道———产生、扩大、平移、衰亡而完成它一个完整的演变周期。由于汊道的弯曲引起滩地的大面积坍失、主流线大幅度摆动、各汊道水沙的重新分配及纵横剖面的调整 ,是一种最不稳定的分汊型式。对鹅头型分汊河道的形成条件及演变特征的研究是制订相应的规划整治措施 ,稳定河势 ,使其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的前提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汊河道 鹅头型 长江 河床形态 水流条件 边界条件
下载PDF
长江口南港泥沙运动的水动力条件 被引量:10
2
作者 严以新 高进 +1 位作者 郑金海 童朝锋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6,共6页
应用流体运动最小阻力原理导出了分流角发育的理论计算公式 ,并在弓形断面假定条件下 ,对不同宽度比时的分流角作了计算 ,得出了与实测值相一致的结果 ;同时还定量地证明了长江南北港、南北槽分流角发育由小到大 ,直至极限而消亡的规律 ... 应用流体运动最小阻力原理导出了分流角发育的理论计算公式 ,并在弓形断面假定条件下 ,对不同宽度比时的分流角作了计算 ,得出了与实测值相一致的结果 ;同时还定量地证明了长江南北港、南北槽分流角发育由小到大 ,直至极限而消亡的规律 .分汊水槽试验表明推移质大多偏向支汊 ,原因是在分流口支汊一侧由于边界层脱离而“搓”出一个个旋涡以吸引底沙 .分析得知 ,从南港主槽下泄的落潮流 ,在扩散角增大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运动 水动力 长江口 分汊河道 推移质 冲积河流
下载PDF
赣江南昌段东西河工程整治前后分流比变化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余雯 陈界仁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19,共4页
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赣江下游的两条支流东、西河的分流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对河道防洪、通航和城市取水等产生了影响,为此,规划采用工程措施进行河道治理。为了对工程治理效果进行验证,选用Delft3D软件建立了平面二维水流模拟... 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赣江下游的两条支流东、西河的分流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对河道防洪、通航和城市取水等产生了影响,为此,规划采用工程措施进行河道治理。为了对工程治理效果进行验证,选用Delft3D软件建立了平面二维水流模拟数学模型,并根据实测水文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对赣江南昌段工程整治后水位、断面流速分布、东西河分流比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枯水和洪水条件下,工程整治对东西河分流比的调控作用不明显,裘家洲切滩后上游水位略有降低,下游水位未受影响,断面流速分布更为均匀,东河疏浚工程有增大其过水能力的趋势。分析结果为工程措施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汊河道 分流比 数值模拟 整治工程 工程影响 赣江
下载PDF
节点对长江下游马当河段汊道演变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左利钦 陆永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2-79,共8页
节点广泛存在于分汉河段,对汊道的影响至关重要,研究节点对汊道演变的影响,对指导河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下游马当河段为典型的微弯分汊河型,先后有骨牌洲、棉外洲、瓜子号洲等将河段多级分汊,依次有小孤山、彭郎矶、马当嘴、马当矶... 节点广泛存在于分汉河段,对汊道的影响至关重要,研究节点对汊道演变的影响,对指导河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长江下游马当河段为典型的微弯分汊河型,先后有骨牌洲、棉外洲、瓜子号洲等将河段多级分汊,依次有小孤山、彭郎矶、马当嘴、马当矶等山体形成控制节点.建立了马当河段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在验证的基础上,从水流及河床冲淤变化的角度,结合河床演变,探索各个汊道分流比调整后对上下游河段的影响,分析了节点在汊道演变中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小孤山-彭郎矶节点的控制,马当河段进口边界条件较为稳定,上游河势发生较大变化时,马当河段河势变化微小;经过马当矶-马当嘴节点的控制,棉外洲左右槽分流比变化为23.3%~58.1%时,对节点下游主流和河床冲淤的影响主要集中在2~2.5 km以内,影响范围有限.通过采用数学模型和河床演变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汉道之间演变的相互影响,分析节点的控制作用,为河道治理提供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汊河段 节点 分流比 马当河段 长江下游
下载PDF
丁坝对分汊河道分流比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悦 谈广鸣 +1 位作者 余新明 郑主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1-93,共3页
在分汊河段整治过程中,丁坝对改变主、支汊分流起了关键性作用,而不同的丁坝布置将对分流比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必须对此作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了分流比的选取模式,通过概化水槽试验,研究了丁坝布置情况下过水面积、流量、丁坝位置对分... 在分汊河段整治过程中,丁坝对改变主、支汊分流起了关键性作用,而不同的丁坝布置将对分流比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必须对此作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了分流比的选取模式,通过概化水槽试验,研究了丁坝布置情况下过水面积、流量、丁坝位置对分汊河道分流比的影响,并对大量试验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比较了从无丁坝布置到布置丁坝后分流比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汉河道 分流比 丁坝
下载PDF
平原分汊河道水流数值模拟及其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罗忠 蒋昌波 +1 位作者 肖政 刘晓平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3期92-96,共5页
针对平原分汊河道的特点,建立水流运动平面二维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离散控制方程,能较好处理平原多汊河道的复杂边界.通过湘江下游香炉洲、冯家洲河段流速、水位及分流比的计算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说明该模型的建立和... 针对平原分汊河道的特点,建立水流运动平面二维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离散控制方程,能较好处理平原多汊河道的复杂边界.通过湘江下游香炉洲、冯家洲河段流速、水位及分流比的计算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说明该模型的建立和边界处理方法合理,可用于河段治理方案的计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汉河道 数值模拟 有限单元法
下载PDF
淮河中游淮南段二维水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38-41,共4页
为研究淮河中游河段水动力学扩散特征,以淮河淮南段(鲁台子-田家庵)为研究对象,运用SMSRMA2二维数值模型方法对2004年洪水期和2009年枯水期河道内水流运动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洪峰到来时刻和最枯来水时刻区域内流速、水深的空间... 为研究淮河中游河段水动力学扩散特征,以淮河淮南段(鲁台子-田家庵)为研究对象,运用SMSRMA2二维数值模型方法对2004年洪水期和2009年枯水期河道内水流运动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洪峰到来时刻和最枯来水时刻区域内流速、水深的空间分布特点。将该模型应用于区段内分汊河道各支汊过流量的计算,得出分汊河道南支汊具有较好的通航能力。所建模型能较为准确地描述淮河中游淮南段的水动力学变化过程,其成果可应用于下一步河道水质变化的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S-RMA2 数值模型 水动力学 分汊河道 淮河
下载PDF
分汊河道近底水流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婕 王平义 +1 位作者 胡杰龙 王梅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297-3303,共7页
近底水流结构是影响泥沙起动、床面变形以及航道整治建筑物稳定性的直接因素。以长江中游武汉天兴洲段这一典型分汊河道为原型,开展物理概化模型试验,通过对比纵横向测点的流速差异,分析分汊河道近底流速分布特性以及近底水流脉动变化... 近底水流结构是影响泥沙起动、床面变形以及航道整治建筑物稳定性的直接因素。以长江中游武汉天兴洲段这一典型分汊河道为原型,开展物理概化模型试验,通过对比纵横向测点的流速差异,分析分汊河道近底流速分布特性以及近底水流脉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河床地形对近底水流时均流速有一定的影响,分流区内时均流速沿横向分布较为均匀,而汊道段时均流速沿横向和纵向上分布均有波动,总体上河床高的地方流速大,且与测点处的水深呈负相关;脉动强度与该点处时均流速之比称为相对脉动强度。江心洲逆坡段的滩槽交界区域水流结构复杂,相对脉动强度大,在平直的滩顶段则是滩面处的相对脉动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汊河道 近底流速 脉动强度 脉动能
下载PDF
高拱坝分叉型河道库盘有限元模型变形规律分析
9
作者 陈晨 王文芬 陈平龙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43-46,共4页
针对高拱坝库大坝高库盘变形必然会对坝体变形产生影响,利用有限元方法,通过建立高拱坝分叉型河道库盘有限元模型,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分叉型河道库盘变形规律,最终确定合理的建模范围:上游范围6 km、下游范围3 km、两岸宽度3 km、... 针对高拱坝库大坝高库盘变形必然会对坝体变形产生影响,利用有限元方法,通过建立高拱坝分叉型河道库盘有限元模型,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分叉型河道库盘变形规律,最终确定合理的建模范围:上游范围6 km、下游范围3 km、两岸宽度3 km、地基深度6 km,并明确了库盘变形的一般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叉型河道 库盘 变形规律 有限元模型
下载PDF
虎渡溪水利枢纽分汊河道下游防洪问题试验研究
10
作者 彭永勤 张绪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1-84,36,共5页
虎渡溪枢纽位于岷江干流的青神县段,是岷江干流航电梯级开发规划中的第六级,枢纽坝址处原为分汊河道,左汊为主槽,右汊(冲天壕)为副槽,枢纽建成后将右汊河道封闭,造成下游沙河村岛出现防洪问题。通过建立几何比尺为λ_L=150、λ_h=100的... 虎渡溪枢纽位于岷江干流的青神县段,是岷江干流航电梯级开发规划中的第六级,枢纽坝址处原为分汊河道,左汊为主槽,右汊(冲天壕)为副槽,枢纽建成后将右汊河道封闭,造成下游沙河村岛出现防洪问题。通过建立几何比尺为λ_L=150、λ_h=100的小变率河工模型,对天然情况、无分洪道方案和设置分洪道方案进行了水位流速观测,计算了不同情况下左右两汊河道的分流比,并对分洪道方案进行优化,使枢纽建成前后的两汊道的分流比达到一致,解决了坝下游沙河村岛的防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汊河道 航电枢纽 分流比 防洪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分汊河段的整治 被引量:25
11
作者 潘庆燊 胡向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16,共4页
长江中下游宜昌至徐六泾段全长1710km,共有分汊河段55段,可分为顺直形、微弯形和鹅头形3种汊道。主汊和支汊兴衰交替是分汊河段河道演变的共同特点,大多数汊道主支汊交替周期长,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河床形态。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分汊河道... 长江中下游宜昌至徐六泾段全长1710km,共有分汊河段55段,可分为顺直形、微弯形和鹅头形3种汊道。主汊和支汊兴衰交替是分汊河段河道演变的共同特点,大多数汊道主支汊交替周期长,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河床形态。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分汊河道的河床总体上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具有与其上下游单一河段相当的泄洪能力。长江中下游分汊河段的综合整治应依据"稳定分汊河势、适度减少支汊、合理利用洲滩"的原则,结合各河段情况制定整治方案;武汉河段的整治宜根据近期河道演变和环境保护要求,采用保持天兴洲汊道为双汊河段的基本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汊河段 整治 长江中下游河段 演变 稳定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分汊河道洪枯期主支汊易位机制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丁兵 雷文韬 冯源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3年第4期63-68,共6页
分汊河段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河流中,其主支汊易位关系到河势、防洪、供水及航运等诸多方面。本文以长江中下游分汊河道为对象,采用水文变异与河道演变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主支汊洪枯期交替分类与区域特征,剖析了主支汊洪枯易位主导因素,... 分汊河段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河流中,其主支汊易位关系到河势、防洪、供水及航运等诸多方面。本文以长江中下游分汊河道为对象,采用水文变异与河道演变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主支汊洪枯期交替分类与区域特征,剖析了主支汊洪枯易位主导因素,探讨了洪枯转换下分汊河道主支汊易位机制。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主支汊洪枯交替型河段主要集中在中游宜都至黄石河段,洪枯非交替型河段主要集中在苇源口河段以下,中游河段流量、含沙量、水位、水面比降等条件有利于洪枯期主支汊易位的形成;驱动因素分析表明,主支汊洪枯易位类型主要有主支汊分流比差异小、洪枯期汊道来流条件差异大和洪枯期主支汊过流能力差异大三种;洪水主汊上游有高水位下吸纳主流的阶梯式边滩、洪枯水流惯性差异明显和“大水趋直、小水坐弯”等情况,易导致主支汊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汊河道 主支汊 洪枯期 易位机制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平滩流量下弯曲分汊河道水力要素的突变性特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邹骥 刘亚 卢金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20,共6页
平滩流量下的水力特性对分汊河道的滩槽冲淤、分流分沙比及污染物的输移等均有较大的影响。以长江中游戴家洲河段为原型,通过开展概化定床模型试验,分析了弯曲分汊河道不同特征流量下水动力特性的沿程差异性和平滩流量下分汊河道不同区... 平滩流量下的水力特性对分汊河道的滩槽冲淤、分流分沙比及污染物的输移等均有较大的影响。以长江中游戴家洲河段为原型,通过开展概化定床模型试验,分析了弯曲分汊河道不同特征流量下水动力特性的沿程差异性和平滩流量下分汊河道不同区域水力要素的突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纵比降沿程变化规律为分流区小流量下沿程增加、大流量下沿程减小,凸岸汊道与之相反,而凹岸汊道沿程增加;在平滩流量附近,分流区水面纵比降出现极大值、沿程比降变幅出现极小值,主流线、最大床面切应力所处位置由凹岸汊道转移至凸岸汊道。试验结果为水沙变异条件下分汊河道冲淤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分汊河道 平滩流量 水力要素 突变特性 长江中游 戴家洲河段
下载PDF
河网型分汊河口分流比影响因素探究——以珠江蕉门口为例
14
作者 苏敏 姚鹏 +1 位作者 余志斌 安欣禧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7-158,共12页
珠江蕉门河口是典型的河网型分汊河口,是珠江口重要的泄洪排沙通道,其分流比变化对珠江三角洲地貌演变、防洪与航运等至关重要。本文基于蕉门近期地貌形态,以凫洲水道落潮分流比为研究对象,设计系列水槽实验,选取分汊河道断面形态与分... 珠江蕉门河口是典型的河网型分汊河口,是珠江口重要的泄洪排沙通道,其分流比变化对珠江三角洲地貌演变、防洪与航运等至关重要。本文基于蕉门近期地貌形态,以凫洲水道落潮分流比为研究对象,设计系列水槽实验,选取分汊河道断面形态与分汊角两个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探究河网型分汊河口分流比随上述因子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分汊河道断面形态稳定的基础上,凫洲水道分流比与虎门、蕉门相对流速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受两口门绝对流速的影响较小;分流比与蕉门南水道水深呈负相关,与凫洲水道水深呈正相关;分汊角在30°~65°区间内,分流比与分汊角呈负相关,分汊角在65°~75°时,分流比与分汊角的正负相关关系在流速比V=0.7前后转换;通过量化各变量敏感性,分别得到凫洲水道分流比增大或减小对上述因子的敏感性大小。研究成果可为蕉门整治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汊河口 分流比 水槽实验 敏感性分析 蕉门凫洲水道
下载PDF
鹅头分汊河段汊道交替演变动力和周期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立 仰雨菡 +1 位作者 陈珊 平妍容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6-131,共6页
鹅头型分汊河段具有汊道间交替演变的特点,不同的鹅头分汊河段汊道间演变交替的周期和表现形式不同。本文根据陆溪口鹅头分汊河段实测资料分析了汊道周期性交替演变的特点和动力机学制,探讨了影响其交替演变周期的因素。分析表明:陆溪... 鹅头型分汊河段具有汊道间交替演变的特点,不同的鹅头分汊河段汊道间演变交替的周期和表现形式不同。本文根据陆溪口鹅头分汊河段实测资料分析了汊道周期性交替演变的特点和动力机学制,探讨了影响其交替演变周期的因素。分析表明:陆溪口分汊段汊道间的交替演变以新洲切割形成新中港为开始,新中港不断发展,最终与老中港合并为结束;陆溪口汊道演变交替的动力条件是不同流量下,河段进口处的赤壁山矶头挑流作用不同:小流量挑流作用小,主流易进入直港,流量的增加,挑流作用使得主流更容易进入中港;陆溪口河段汊道间交替演变的周期随着进口河势变化、矶头挑流作用的改变而不同,近期进口主泓左移,矶头挑流作用降低,陆溪口河段汊道演变交替的周期较短,给航道条件的维持产生不利影响;陆溪口航道整治工程稳定新洲洲体,防止其被切割,基本控制了汊道间的交替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泥沙工程学 河床演变 分析 汊道交替演变 鹅头分汊河段
原文传递
上荆江分汊性微弯河段河床演变原因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江凌 李义天 +1 位作者 曾庆云 何碧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80,共8页
受河岸组成、人工护岸工程的控制,上荆江河道平面外形基本稳定,但分汊性微弯河段河势调整较为剧烈,影响航道条件。本文基于不同河段的河床平面形态、水沙输移特性、河床演变规律的对比分析,认识到水沙输移特性既与河床平面形态密切相关... 受河岸组成、人工护岸工程的控制,上荆江河道平面外形基本稳定,但分汊性微弯河段河势调整较为剧烈,影响航道条件。本文基于不同河段的河床平面形态、水沙输移特性、河床演变规律的对比分析,认识到水沙输移特性既与河床平面形态密切相关,又直接影响河床演变对水沙条件的响应模式;基于此观点,对三峡工程蓄水以来上荆江分汊性微弯河段的演变特性进行了分析,进而预测分析了三峡正常蓄水后的河床演变趋势,可供航道治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荆江 河段 河床演变 原因探讨 Upper river channel 输移特性 平面形态 三峡工程蓄水 预测分析 直接影响 演变特性 演变趋势 演变规律 响应模式 水沙条件 护岸工程 河势调整 河岸组成 航道治理
下载PDF
长江中游微弯分汊河道水流数学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杰华 袁晶 刘江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7年第17期4387-4391,共5页
采用有限体积法,针对微弯分汊河段复杂的水流运动特点,建立了正交曲线坐标下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以长江中游马家咀河段为例,进行了水面线、断面流速分布等的验证计算,验证结果与实际符合较好,表明该模型能准确模拟该河段水流运动规... 采用有限体积法,针对微弯分汊河段复杂的水流运动特点,建立了正交曲线坐标下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以长江中游马家咀河段为例,进行了水面线、断面流速分布等的验证计算,验证结果与实际符合较好,表明该模型能准确模拟该河段水流运动规律,不仅可以用于该河段复杂水流运动规律的模拟,对其他类似河段数值模拟亦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分汊河道 数值模拟 有限体积法
下载PDF
复杂汊道汛期水力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18
作者 张婧 张焕敏 蒋亮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76-79,共4页
为研究复杂汊道汛期的水力特性,结合工程实例,采用平面二维数学模型模拟多汊河道的水流,从分流比、水位和流速3个方面计算天然和两种工况下的水力特性参数,同时比较分析两工况对河道水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副坝的建设可以显著改善上... 为研究复杂汊道汛期的水力特性,结合工程实例,采用平面二维数学模型模拟多汊河道的水流,从分流比、水位和流速3个方面计算天然和两种工况下的水力特性参数,同时比较分析两工况对河道水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副坝的建设可以显著改善上游复杂汊道的散乱流态,减少分汊数目,但由于分流比大大增加,副坝内导流明渠下游断面的水位和流速有明显增加;两工况在副坝段开设汊口均不会对左汊和中汊行洪造成影响,但工况2增设2#汊口可降低导流明渠的水力特性参数,更有利于行洪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汊道 渡汛 水力特性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长江下游新生洲洲头分流段演变特征及洲头守护措施 被引量:6
19
作者 洪思远 王建中 +1 位作者 范红霞 朱立俊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1-99,共9页
洲头分流段的河床演变对河势控制与稳定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历来受到工程界的广泛关注。长江新生洲洲头分流段处于苏皖交界,是长江南京河段的门户。通过分析历史及近年上游小黄洲汊道、下游新生洲汊道及新生洲洲头分流段的河床演变... 洲头分流段的河床演变对河势控制与稳定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历来受到工程界的广泛关注。长江新生洲洲头分流段处于苏皖交界,是长江南京河段的门户。通过分析历史及近年上游小黄洲汊道、下游新生洲汊道及新生洲洲头分流段的河床演变特征,揭示了上下两个汊道分流比变化及洲头冲淤、汊道兴衰的内在关联性,论证了洲头控制对汊道水动力变化及主支汊演变的重要性,指出在三峡水库新运行的水沙条件、河势变化及汊道河势稳定性要求下,守护新生洲洲头的治理措施应以恢复近年洲头冲刷后退前的滩势为原则,修建长度、方向、高程合理的洲头导流坝,并辅以护底及洲头两缘的护岸工程,以及对小黄洲洲尾右侧至洲尾滩脊进行局部疏浚。成果可为该河段的全面系统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洲 汊道 河床演变 洲头守护 导流堤
下载PDF
河流分汊成因与演变机制研究综述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长金 胡鹏 +1 位作者 李薇 李志威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2-120,共9页
基于较系统的文献调研,介绍了分汊形成机制如中心沙坝沉积、横向沙坝转换、斜槽切断、复合沙坝切割和河道决口,水沙分配影响因素如汊道几何形态、汊道河床地形、汊道内的水力特性和潮汐等因素,和水沙分配计算方法等主要方面的研究进展,... 基于较系统的文献调研,介绍了分汊形成机制如中心沙坝沉积、横向沙坝转换、斜槽切断、复合沙坝切割和河道决口,水沙分配影响因素如汊道几何形态、汊道河床地形、汊道内的水力特性和潮汐等因素,和水沙分配计算方法等主要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以长江中下游分汊河段为例,总结了其分汊河道的水力特征和演变规律。最后探讨了分汊河道研究中还需解决的问题,以及数值模拟方法在分汊形成与演变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分汊 水沙分配 分汊河道 数值模拟方法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