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载波频域均衡与多载波OFDM误码性能的理论比较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谦雷 杨绿溪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1-414,共4页
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和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数字通信中用于克服多径衰落的两种技术。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对这两种技术在高斯白噪声通信信道巾的误码性能进行了比较。利用高斯分布尾部概率的数值变化特性,本文推导出如下结论:在... 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和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OFDM)是数字通信中用于克服多径衰落的两种技术。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对这两种技术在高斯白噪声通信信道巾的误码性能进行了比较。利用高斯分布尾部概率的数值变化特性,本文推导出如下结论:在低信噪比条件下,OFDM的误码性能略优于SC-FDE,而在高信噪比条件下,SC-FDE则能取得显著优于OFDM的误码性能。这一结论对于通信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载波频域均衡 OFDM 误码性能
下载PDF
Ka波段移动卫星信道的综合模型及误码率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和 王东进 刘发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6-353,共8页
在分析Ka波段移动卫星信道的统计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多径衰落、阴影遮蔽以及Ka波段所特有的雨衰影响的Ka波段移动卫星信道的综合模型,并进行了系统性能的实验仿真.同时通过理论计算,给出了该信道误码率的理论上限,并与仿真结果进... 在分析Ka波段移动卫星信道的统计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多径衰落、阴影遮蔽以及Ka波段所特有的雨衰影响的Ka波段移动卫星信道的综合模型,并进行了系统性能的实验仿真.同时通过理论计算,给出了该信道误码率的理论上限,并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Ka波段移动卫星信道模型的合理性.该模型为分析系统的性能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系统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波段 卫星信道 误码率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窄带干扰抑制算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丹 万达 梁保卫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2年第1期32-34,共3页
针对窄带强干扰对直扩系统造成的严重影响,给出了变换域干扰抑制技术的实现原理框图;在分析传统N-SIGMA算法和中值滤波算法的基础性,提出了改进的中值滤波算法;最后,使用MATLAB对其干扰抑制能力及抑制前后误码性能进行仿真及比较分析,... 针对窄带强干扰对直扩系统造成的严重影响,给出了变换域干扰抑制技术的实现原理框图;在分析传统N-SIGMA算法和中值滤波算法的基础性,提出了改进的中值滤波算法;最后,使用MATLAB对其干扰抑制能力及抑制前后误码性能进行仿真及比较分析,仿真及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中值滤波算法在性能上比传统方法有较大的提高,比N-SIGMA算法硬件实现简单,更具有工程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干扰抑制 N-SIGMA算法 中值滤波算法 误码性能
下载PDF
超宽带通信中一种新的伪混沌编码器及其解码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蒋国平 万冬东 薛龙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2-77,共6页
研究混沌编码技术在超宽带无线通信中的应用。提出一种新的伪混沌编码器结构,根据新的编码器结构,给出两种相应的解码方法,比较它们在AWGN信道中的解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超宽带 混沌编码 伪混沌跳时 误码性能
下载PDF
一种DCSK通信系统的延迟合并接收方案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宏滨 冯久超 胡志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270-6274,共5页
提出一种多径衰落信道下DCSK通信系统的延迟合并接收方案.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案的误码性能.结果表明,和原DCSK通信系统相比,使用了延迟合并接收方案的DCSK通信系统误码性能有所提高;不同接收路径延迟对应的误码性能基本相同;... 提出一种多径衰落信道下DCSK通信系统的延迟合并接收方案.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实了该方案的误码性能.结果表明,和原DCSK通信系统相比,使用了延迟合并接收方案的DCSK通信系统误码性能有所提高;不同接收路径延迟对应的误码性能基本相同;各接收路径采用等增益合并方式时误码性能最好;其理论上限随着接收路径数增加而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SK通信系统 多径衰落 延迟合并 误码性能
原文传递
副载波调制无线光通信分集接收技术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丹 柯熙政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8-133,共6页
基于湍流信道条件下光强闪烁的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建立了副载波BPSK调制的无线光通信空间接收分集系统。在不同光强闪烁效应和接收天线数下,分别对比分析了3种线性合并技术的差错性能及分集增益。仿真结果表明,分集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无... 基于湍流信道条件下光强闪烁的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建立了副载波BPSK调制的无线光通信空间接收分集系统。在不同光强闪烁效应和接收天线数下,分别对比分析了3种线性合并技术的差错性能及分集增益。仿真结果表明,分集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无线光通信系统性能,具有较强的抗大气信道衰落能力。3种合并技术中,系统误码率性能改善最优的是MRC,其次是EGC,而SelC较差,对短距离且弱光强闪烁下的FSO系统,不建议空间分集采用选择合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光通信 副载波调制 分集接收 差错性能
下载PDF
一种新的可见光通信光OFDM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冯海燕 王旭东 +1 位作者 吴楠 徐宪莹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61,共4页
针对强度调制/直接检测可见光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O-OFDM(光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方案,即HP-OFDM(哈特莱极性光正交频分复用)。该方法利用快速哈特莱变换产生OFDM信号,并通过坐标变换在极坐标系中实现OFDM信号单极化。硬件实现方面相... 针对强度调制/直接检测可见光通信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O-OFDM(光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方案,即HP-OFDM(哈特莱极性光正交频分复用)。该方法利用快速哈特莱变换产生OFDM信号,并通过坐标变换在极坐标系中实现OFDM信号单极化。硬件实现方面相较于常用的Cooley-Tukey 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可有效节约运算时间和存储空间,便于硬件实现,并且极坐标系单极化处理较好地解决了系统PAPR(峰均功率比)问题。仿真结果显示,HP-OFDM系统在达到ACO-OFDM(非对称限幅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频谱利用率的同时,其误码性能和PAPR均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正交频分复用 哈特莱变换 误码性能 峰均功率比 频谱利用率
下载PDF
可快速编码的准循环LDPC码设计 被引量:7
8
作者 范俊 肖扬 《应用科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共8页
由于LDPC码的生成矩阵是非稀疏的,当LDPC码较长时,存储一个庞大的生成矩阵很困难,通过生成矩阵来编码也有较高的时间复杂度.为了解决LDPC码的编码复杂度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可快速编码的准循环LDPC码设计.不同于其他准循环码,所设计的准... 由于LDPC码的生成矩阵是非稀疏的,当LDPC码较长时,存储一个庞大的生成矩阵很困难,通过生成矩阵来编码也有较高的时间复杂度.为了解决LDPC码的编码复杂度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可快速编码的准循环LDPC码设计.不同于其他准循环码,所设计的准循环码校验矩阵除具有准循环特性外,还引入了具有准双对角线结构的子矩阵,使校验矩阵具有近似下三角结构.该结构的校验矩阵可采用Richardson提出的快速编码算法直接通过校验矩阵进行编码,避免了采用生成矩阵编码带来的存储难度与时间复杂性.在AWGN信道下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文设计的LDPC码在不同码长、码率情况下均有很好的BER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 准循环LDPC码 快速编码 ber性能
下载PDF
DVB-S2标准的LDPC码改进 被引量:6
9
作者 肖扬 范俊 黄希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2-59,共8页
现有DVB-S2标准中LDPC码的设计未考虑其长码编解码器的实现复杂性,也未给出其缩短码的设计。本文在现有DVB-S2标准中LDPC码的设计框架下,提出具有无短环和低码重码的缩短码的设计。本文推广DVB-S2的LDPC码,将其变换为缩短的LDPC码。码... 现有DVB-S2标准中LDPC码的设计未考虑其长码编解码器的实现复杂性,也未给出其缩短码的设计。本文在现有DVB-S2标准中LDPC码的设计框架下,提出具有无短环和低码重码的缩短码的设计。本文推广DVB-S2的LDPC码,将其变换为缩短的LDPC码。码长大于4 000的小幅度缩短的LDPC码可无4环和低码重码,但码长小于4 000大幅度缩短的LDPC码存在4环和低码重码。本文对大幅度缩短的LDPC码进行两方面的修改:一是修改部分子矩阵的列重,以解决4环问题;二是采用802.16e中的准双对角线子矩阵替代DVB-S2标准中LDPC码使用的双对角线子矩阵。在AWGN信道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LDPC码性能比改进前的误码率性能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 LDPC码 DVB-S2标准 编码算法 ber性能
下载PDF
积分判决的高效协同信号调制解调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晨 沙学军 +1 位作者 张文彬 陈叶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35,共7页
为了解决传统调制方式误码率和谱效率互相制约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以余弦信号和线性调频信号为载波的高效协同信号调制解调方式.在调制端,在传统的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的两信号上各增加一路线性调频信号进行混频调制,从原有的两路信号... 为了解决传统调制方式误码率和谱效率互相制约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以余弦信号和线性调频信号为载波的高效协同信号调制解调方式.在调制端,在传统的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的两信号上各增加一路线性调频信号进行混频调制,从原有的两路信号传输变成四路信号同时传输;在解调端,通过载波信号的组合,设计了8个积分器,对积分后结果通过比较取最大值,以此对信号进行判决.仿真结果表明:这种信号调制解调方式的误码率和比特通过率较传统调制方式均有改善.说明本文设计的信号调制解调方式在误码率与谱效率之间取得综合优势,提升了系统有效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调频信号 调制解调 误码率 协同传输
下载PDF
塔架环境通信网络信道模型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文平 尹禄高 +3 位作者 陈小敏 朱秋明 黄皓 杨阳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77-2083,共7页
复杂塔架场景无线信道多径效应更为严重,本文结合射线追踪算法提出一种三维多径簇信道模型,该模型通过几何方法追踪每一条射线路径,并对大量接收射线进行分簇,获得簇时延与簇功率等模型参数,进而获得无线通信系统的误码率性能。针对真... 复杂塔架场景无线信道多径效应更为严重,本文结合射线追踪算法提出一种三维多径簇信道模型,该模型通过几何方法追踪每一条射线路径,并对大量接收射线进行分簇,获得簇时延与簇功率等模型参数,进而获得无线通信系统的误码率性能。针对真实的三维塔架分析信道模型参数,包括传播路径、时延、接收功率、误码性能等统计特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推导理论结果与仿真结果一致,能够准确评估塔架环境的通信性能,可有效用于优化传感器网络的部署和性能评估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模型 射线追踪 信道特性 误码率
下载PDF
下一代接入网技术WDM-OCDMA-PON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易丛琴 《通信技术》 2009年第6期124-126,共3页
WDM-OCDMA-PON技术融合了OCDMA技术及WDM技术的优势,成为最有发展潜力的下一代接入网技术最佳候选方案之一。文章主要讨论了WDM-OCDMA-PON的系统模型及关键技术,重点分析了WDM-OCDMA-PON的系统得误码性能。
关键词 波分复用光码分多址无源光网络 波分复用 光码分多址 误码性能
原文传递
基于Gamma-Gamma模型的MIMO-FSO系统BER性能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建武 王红星 +1 位作者 胡昊 刘敏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7-122,共6页
分析了在Gamma-Gamma分布信道模型下采用强度调制/直接检测方式的多输入多输出FSO系统模型,在信道为独立同分布和独立不同分布两种情况下,分别推导出单发单收、多发单收和单发多收FSO系统的平均误码率计算公式,其近似封闭解形式用Meije... 分析了在Gamma-Gamma分布信道模型下采用强度调制/直接检测方式的多输入多输出FSO系统模型,在信道为独立同分布和独立不同分布两种情况下,分别推导出单发单收、多发单收和单发多收FSO系统的平均误码率计算公式,其近似封闭解形式用Meije′rs G函数表示出来,并仿真分析了三者的平均误码率性能,结果表明:在Gamma-Gamma分布模型下,当闪烁强度为1.2、信噪比为45 dB时,系统误码率为K分布的1/5;当平均误码率为10-4时,采用4个发射天线的多发单收系统性能比单发单收系统提高了近60 dB;当平均误码率为10-5时,采用3个接收天线的单发多收系统性能比单发单收系统提高了近50 dB,这对无线光多发多收通信系统的理论分析和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光通信 空间分集 多输入多输出 Gamma-Gamma分布 误码率性能
下载PDF
基于时间反转的多用户差分混沌键控方案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刚 赵畅畅 张天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2-358,共7页
针对差分混沌键控(Differential Chaos Shift Keying, DCSK)误码性能较差,传输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反转的多用户DCSK(Time Reverse Multiuser-DCSK, TRM-DCSK)通信系统.该系统利用时间延迟的不同来区分不同的信息时隙,在每个信... 针对差分混沌键控(Differential Chaos Shift Keying, DCSK)误码性能较差,传输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反转的多用户DCSK(Time Reverse Multiuser-DCSK, TRM-DCSK)通信系统.该系统利用时间延迟的不同来区分不同的信息时隙,在每个信息时隙中利用时间反转可以传输2 bit的信息信号,然后将这2 bit的信息信号叠加后作为信息承载信号一起发送.使用时间反转能增强信号之间的自相关性,改善了系统的误码性能.推导了TRM-DCSK系统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 AWGN)和Rayleigh衰落信道下的误码率公式并进行了实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传输相同用户数的情况下,TRM-DCSK系统的误码性能相对于传统的多用户DCSK系统有了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户 时间反转 误码性能 差分混沌键控
下载PDF
基于Turbo码的Max-Log-MAP译码算法的改进 被引量:3
15
作者 汪汉新 叶俊民 《现代电子技术》 2003年第16期37-39,共3页
Turbo码已被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3G)采纳为高速数据服务的编码标准 (IMT 2 0 0 0标准 ) ,因此研究易于实现和优化的译码算法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地改进最大对数后验概率 (Max L og MAP)的译码算法 ,此算法通过... Turbo码已被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3G)采纳为高速数据服务的编码标准 (IMT 2 0 0 0标准 ) ,因此研究易于实现和优化的译码算法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效地改进最大对数后验概率 (Max L og MAP)的译码算法 ,此算法通过增加的比例因子来修正外部信息对数似然率 ,改善了译码质量 ,提高了系统的 BER性能 ,仿真结果表明此改进算法与传统算法相比在 BER性能指标上有大约 0 .2~ 0 .3d B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码 最大对数后验概率 译码算法 ber性能 外部信息对数似然率 比例因子
下载PDF
可快速编码的多码率原模图LDPC码设计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铠尧 肖扬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4,共7页
原模图LDPC码的实际应用涉及到两个问题:快速编码和编码复杂性.与其他LDPC码相比,原模图LDPC码的结构适合快速解码,但不一定能够实现快速编码.现有的原模图LDPC码的编码是根据生成矩阵进行编码,因其生成矩阵不是稀疏的,所以存在编码复... 原模图LDPC码的实际应用涉及到两个问题:快速编码和编码复杂性.与其他LDPC码相比,原模图LDPC码的结构适合快速解码,但不一定能够实现快速编码.现有的原模图LDPC码的编码是根据生成矩阵进行编码,因其生成矩阵不是稀疏的,所以存在编码复杂性问题,这给编码器的硬件实现带来较大的困难.为了降低原模图LDPC码编码复杂度,本文提出一种可快速编码的多码率原模图LDPC码的设计,提出的多码率原模图LDPC码不存在4环,无低码重码,其快速编码算法能够降低编码复杂性,使编码器的硬件易于实现.在AWGN信道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可快速编码的多码率LDPC码的误码率性能和纠错性能优于GB20600 LDPC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模图LDPC码 快速编码 ber性能 GB20600码
下载PDF
不同类型纤维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研究
17
作者 池静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CAS 2024年第3期39-41,共3页
将玄武岩纤维(BF)、聚丙烯纤维(PPF)、聚丙烯腈纤维(PANF)以不同的掺配比例添加至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EACRM)中进行改性,并分别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以及间接拉伸疲劳试验,... 将玄武岩纤维(BF)、聚丙烯纤维(PPF)、聚丙烯腈纤维(PANF)以不同的掺配比例添加至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EACRM)中进行改性,并分别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以及间接拉伸疲劳试验,考察不同纤维类型、掺量对EACRM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三种纤维改性EACRM的各指标性能均呈先增大后减小变化;掺入适量的纤维有利于提升EACRM的路用性能及疲劳性能,但纤维过量会对其综合性能有所削弱;推荐BF、PPF、PANF的最佳纤维掺量分别为0.3%、0.2%、0.3%,其中BF改善EACRM的性能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沥青 冷再生混合料 纤维 路用性能 疲劳性能
下载PDF
一种基于哈特莱变换的改进U-OFDM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冯海燕 王旭东 +1 位作者 吴楠 徐宪莹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5-28,共4页
针对室内高速光无线链路的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光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方案——改进单极性光正交频分复用(Modified unipolar Optical OFDM,MU-OFDM)。建立了MU-OFDM系统模型,分析了MU-OFDM方案的系统复杂度、频谱利用率、功率利用率及误码... 针对室内高速光无线链路的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光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方案——改进单极性光正交频分复用(Modified unipolar Optical OFDM,MU-OFDM)。建立了MU-OFDM系统模型,分析了MU-OFDM方案的系统复杂度、频谱利用率、功率利用率及误码性能,并通过仿真实验对比了MU-OFDM与传统O-OFDM的误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无线链路 改进U-OFDM 系统复杂度 频谱利用率 误码性能
下载PDF
删余Turbo乘积码的编译码算法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丹 唐秋菊 梁保卫 《无线电工程》 2011年第12期26-28,共3页
基于现有的Turbo乘积码的编译码方法,提出一种附加删余的Turbo乘积码编译码算法,介绍其编码器的构造方法,阐述了译码算法及实现框图,分析了删余信息对传输帧长的影响,仿真了其误码性能,并与未删余的Turbo乘积码做比较。分析和仿真结果表... 基于现有的Turbo乘积码的编译码方法,提出一种附加删余的Turbo乘积码编译码算法,介绍其编码器的构造方法,阐述了译码算法及实现框图,分析了删余信息对传输帧长的影响,仿真了其误码性能,并与未删余的Turbo乘积码做比较。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附加删余的Turbo乘积码可满足特定系统传输速率及帧长的需要,在相同的信噪比下,删余Turbo乘积码的误码性能优于未加删余的误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乘积码 CHASE算法 删余 误码性能
下载PDF
遥感地面站自动化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怀 王强 +2 位作者 朱翔宇 刘焱 柳树林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6年第7期1-5,23,共6页
遥感卫星地面站的G/T值(品质因数)和系统误码特性是遥感卫星地面站最重要的系统指标,是测试遥感卫星地面站不可或缺的测试项目;传统的测试方法采用人工干预进行测试,测试过程复杂繁琐,人机交互工作量极大,测试效率低下;文中提出了一种... 遥感卫星地面站的G/T值(品质因数)和系统误码特性是遥感卫星地面站最重要的系统指标,是测试遥感卫星地面站不可或缺的测试项目;传统的测试方法采用人工干预进行测试,测试过程复杂繁琐,人机交互工作量极大,测试效率低下;文中提出了一种在遥感地面站监控管理分系统的统一调度下,协调站内天伺馈分系统、信道分系统和测试分系统的资源,优化测试流程,自动完成系统G/T值和系统误码特性的测试方案,显著提高测试效率;介绍了自动化测试系统的测试原理和自动化测试的设计方法,然后结合某工程实际应用进行了自动化测试,并给出了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自动化测试系统的测试结果和人工测试结果一致,但减少了大量的人机交互工作,使测试效率大大提高,测试过程不再繁琐和耗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因数 误码特性 地面站 测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