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受益归属及政策含义 被引量:19
1
作者 顾海 张希兰 马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8-94,共7页
基于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费用补偿机制的角度对江苏样本进行研究,考察不同健康风险、不同收入阶层、城乡居民从医疗保障制度中的受益情况。结果表明:统筹医保制度中,高风险人群受益高于低风险人群,高收入阶层受益高于低收入阶层。农... 基于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费用补偿机制的角度对江苏样本进行研究,考察不同健康风险、不同收入阶层、城乡居民从医疗保障制度中的受益情况。结果表明:统筹医保制度中,高风险人群受益高于低风险人群,高收入阶层受益高于低收入阶层。农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多的从医保基金补偿中受益,并不会带来我们所担心的"农帮城"。另外,采取参保自选这一统筹类型的地区能够使参保群众获得更多的、比例更高的医保补贴,这种参保自选的统筹类型在缩小贫富人群、城乡人群的医保补偿差异上更具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障 城乡统筹 收益归属 两阶段模型
下载PDF
政府卫生公共支出的政策选择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毓辉 郭振友 +1 位作者 谢小平 赵郁馨 《卫生经济研究》 2005年第11期3-6,共4页
根据政府医疗补助的居民受益归属结果,分析卫生公共支出是否起到了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的作用,评价其受益的公平性;并结合政府补助模式和居民服务利用特点,分析政府公共补助效果的影响因素,对政府在卫生领域的公共支出政策选择提出建议。
关键词 卫生筹资 公共支出 受益归属 政策选择
下载PDF
政府医疗补助受益归属研究:基于省级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赖莎 李倩 高建民 《中国卫生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1,共3页
目的:分析与评价政府医疗补助受益的人群分布及公平性。方法:运用受益归属分析方法,以家庭中的个体成员为分析对象,利用集中指数、集中曲线及Kakwani指数从绝对公平和相对公平两个角度评价政府补助的公平性。结果与结论:政府医疗补助存... 目的:分析与评价政府医疗补助受益的人群分布及公平性。方法:运用受益归属分析方法,以家庭中的个体成员为分析对象,利用集中指数、集中曲线及Kakwani指数从绝对公平和相对公平两个角度评价政府补助的公平性。结果与结论:政府医疗补助存在有利于富人的不公平,但起到了降低社会相对贫困的作用;住院补助的绝对公平性低于门诊,城市居民的医疗补助绝对公平性低于农村;医疗补助在缩短社会相对贫困差距方面,门诊补助作用强于住院,农村强于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补助 医疗补助 受益归属 集中指数
原文传递
高速公路广告资源受益主体辨析
4
作者 赵东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42-46,共5页
为辨析高速公路广告资源受益主体,对高速公路广告资源的性质、不同认识的根源以受益主体的判别标准等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高速公路广告资源受益主体是高速公路投资建设者,而非其他部门。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广告资源 受益归属 受益主体
下载PDF
义务教育生均支出边际受益归宿研究
5
作者 王佳 朱祥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9-75,共7页
义务教育阶段资源配置公平既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采用边际受益归宿分析的方法,实证分析了2017-2020年我国11个省(区、市)1052个县(区)的义务教育生均支出的受益分配情况。研究发现,义务教育阶段小... 义务教育阶段资源配置公平既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采用边际受益归宿分析的方法,实证分析了2017-2020年我国11个省(区、市)1052个县(区)的义务教育生均支出的受益分配情况。研究发现,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边际受益率表现出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亲贫”状态,贫困地区是新增教育生均支出的最大受益者,而初中边际受益率却表现出不利于教育公平的结构特征,贫困地区从新增教育生均支出的受益最小;从动态上看,贫困地区小学和初中的边际受益率均呈现出下降态势,这表明义务教育生均支出边际受益分配结果的公平性在恶化。基于此,建议合理确定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领域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优化义务教育经费的层级结构,从而提升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受益水平,促进义务教育更加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际受益归宿分析 公平 义务教育支出
下载PDF
公民个人信息的法益属性与刑法保护路径
6
作者 崔仕绣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139,202,共10页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在创造巨大红利之余,也带来新的风险隐患。个人信息被无端泄露和非法使用,使公民其他法益遭受侵害或威胁,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成为当代法治发展和数据秩序维护的重要课题。当前我国刑法关于侵犯公民个...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在创造巨大红利之余,也带来新的风险隐患。个人信息被无端泄露和非法使用,使公民其他法益遭受侵害或威胁,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成为当代法治发展和数据秩序维护的重要课题。当前我国刑法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益属性不甚清晰,难以体现刑事规范价值。智慧社会背景下,个人信息法益不再拘泥于传统业态下的单一属性,而演变为兼具个人、社会和国家法益属性的综合形态。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发展路径应注重平衡和协调政府、企业合理使用信息与个人信息保护需求之间的关系,依据敏感程度对个人信息划分层级,以便于动态管理和及时保护。此外,还应进一步强化前置法律规范、行业规则与刑事法律之间有关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条款的连贯性、递进性和发展性,以促进法秩序内部的统一、协调与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社会 公民个人信息 法益属性 刑法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