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无翅茶蚜对茶树挥发物的触角电生理和行为反应(英文)
被引量:
14
1
作者
韩宝瑜
韩宝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485-4490,共6页
分别使用昆虫触角电位仪(EAG)和四臂嗅觉仪,测定了无翅茶蚜Toxopteraaurantii Boyer对14种茶树挥发性化合物、14种挥发物中"绿叶气味"组成的混合物(GLV)、14种挥发物的混合物(ACB)、以及新鲜嫩叶、芽、嫩茎、成叶和茶蚜为害嫩...
分别使用昆虫触角电位仪(EAG)和四臂嗅觉仪,测定了无翅茶蚜Toxopteraaurantii Boyer对14种茶树挥发性化合物、14种挥发物中"绿叶气味"组成的混合物(GLV)、14种挥发物的混合物(ACB)、以及新鲜嫩叶、芽、嫩茎、成叶和茶蚜为害嫩叶(ADYL)的EAG反应和行为反应。ACB引出最大的EAG反应值,茶树挥发物主要组分Z-3-己烯-1-醇、E-2-己烯醛、n-己醇、水杨酸甲酯和苯甲醇也引起较大的EAG反应值。4种正常茶梢的器官也引出较大的EAG反应,以嫩叶最强、依次为芽、嫩茎和成叶。有趣的是ADYL引出弱的负的EAG值。用嗅觉仪进行的生物测定表明,嫩叶以及主要的茶梢挥发性成分乙酸-Z-3-己烯酯、水杨酸甲酯、E-2-己烯-1-醇和Z-3-己烯-1-醇等也具有较强引诱活性。研究显示无翅茶蚜可能利用茶梢挥发物作为利它素而寻觅适宜的取食场所,如茶树嫩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翅茶蚜
茶梢挥发物
触角电生理
行为反应
引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龟纹瓢虫对茶树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被引量:
6
2
作者
亓黎
江丽蓉
+2 位作者
秦华光
韩宝瑜
王荣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96-99,共4页
以洁净空气为对照,源于茶树的27个单一挥发物及其中芳樟醇、反-2-己烯醛和顺-3-己烯-1-醇的混合物和8个"绿叶组分"的混合物为味源,设10-6,10-4,10-2g/ml 3个剂量,用Y形嗅觉仪测定了这29种味源对龟纹瓢虫的引诱效应。结果表明:...
以洁净空气为对照,源于茶树的27个单一挥发物及其中芳樟醇、反-2-己烯醛和顺-3-己烯-1-醇的混合物和8个"绿叶组分"的混合物为味源,设10-6,10-4,10-2g/ml 3个剂量,用Y形嗅觉仪测定了这29种味源对龟纹瓢虫的引诱效应。结果表明:(1)当剂量是10-6g/ml时,选择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的瓢虫数显著高于选择对照的(P<0.05);(2)当剂量是10-4g/ml时,选择芳樟醇、苯甲醛、水杨酸甲酯、正己醇、1-戊烯-3-醇、(+)-3-蒈烯和苯甲醇的瓢虫数分别高于选择对照的(P<0.05);(3)当剂量是10-2g/ml时,选择所有单一挥发物的瓢虫数分别与选择对照的瓢虫数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4)龟纹瓢虫趋向2组混合物,其数量分别与趋向对照的数量差异不显著。分析认为,茶树挥发物对该瓢虫有引诱效应,其中苯甲醛和水杨酸甲酯等互利素的引诱效应更强;该瓢虫对信息物的趋向性存在着阈值,但高剂量信息素有抑制效应;不恰当的信息物组配不能引起该瓢虫显著趋性。可供信息物调控龟纹瓢虫行为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纹瓢虫
茶树挥发物
行为反应
互利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气孔对环境因子的感知及趋适应答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瑞云
连帅
刘笑瑜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481-487,共7页
作为气体(主要为CO2和水蒸气)进出植物体的门户,气孔分布于植物茎、叶、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的表皮上。气孔感知外界环境的时限可以短至几分钟,也可以长达上百万年,可以适应局部或全球的气候变化。近年来,对气孔在形态、解剖、生理、遗传...
作为气体(主要为CO2和水蒸气)进出植物体的门户,气孔分布于植物茎、叶、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的表皮上。气孔感知外界环境的时限可以短至几分钟,也可以长达上百万年,可以适应局部或全球的气候变化。近年来,对气孔在形态、解剖、生理、遗传进化、分子调控机制及全球生态等众多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气孔的形态、分布及其行为是对小到胞内信号、大到全球气候变化一系列信号系统的响应结果。以上一系列适应策略的调控系统是一张无尺度的网络,将现有的有关气孔的各个层面的研究整合起来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网络。文章从气孔对光合作用及蒸腾作用的影响、气孔的进化、气孔发育的环境调控、气孔孔径对环境信号的趋适响应等方面阐述气孔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孔
环境因子
感知
趋适应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无翅茶蚜对茶树挥发物的触角电生理和行为反应(英文)
被引量:
14
1
作者
韩宝瑜
韩宝红
机构
农业部茶叶化学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485-4490,共6页
基金
中国农科院杰出人才基金资助项目(2002-382)
浙江省重点资助项目(2004C22040)
+1 种基金
浙江省青年人才培养专项资助项目(R304451)
中国农科院院长基金课题资助项目(2005-42)~~
文摘
分别使用昆虫触角电位仪(EAG)和四臂嗅觉仪,测定了无翅茶蚜Toxopteraaurantii Boyer对14种茶树挥发性化合物、14种挥发物中"绿叶气味"组成的混合物(GLV)、14种挥发物的混合物(ACB)、以及新鲜嫩叶、芽、嫩茎、成叶和茶蚜为害嫩叶(ADYL)的EAG反应和行为反应。ACB引出最大的EAG反应值,茶树挥发物主要组分Z-3-己烯-1-醇、E-2-己烯醛、n-己醇、水杨酸甲酯和苯甲醇也引起较大的EAG反应值。4种正常茶梢的器官也引出较大的EAG反应,以嫩叶最强、依次为芽、嫩茎和成叶。有趣的是ADYL引出弱的负的EAG值。用嗅觉仪进行的生物测定表明,嫩叶以及主要的茶梢挥发性成分乙酸-Z-3-己烯酯、水杨酸甲酯、E-2-己烯-1-醇和Z-3-己烯-1-醇等也具有较强引诱活性。研究显示无翅茶蚜可能利用茶梢挥发物作为利它素而寻觅适宜的取食场所,如茶树嫩梢。
关键词
无翅茶蚜
茶梢挥发物
触角电生理
行为反应
引诱
Keywords
wingless
tea
aphid
tea
shoot
volatiles
electmphysiology
behaviour
responses
attraction
分类号
S435.7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龟纹瓢虫对茶树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被引量:
6
2
作者
亓黎
江丽蓉
秦华光
韩宝瑜
王荣富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96-9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0571256)
国家支撑项目(2006BAD06B01)
中国农科院首批二级岗位杰出人才基金项目(2002382)
文摘
以洁净空气为对照,源于茶树的27个单一挥发物及其中芳樟醇、反-2-己烯醛和顺-3-己烯-1-醇的混合物和8个"绿叶组分"的混合物为味源,设10-6,10-4,10-2g/ml 3个剂量,用Y形嗅觉仪测定了这29种味源对龟纹瓢虫的引诱效应。结果表明:(1)当剂量是10-6g/ml时,选择烯丙基异硫氰酸酯的瓢虫数显著高于选择对照的(P<0.05);(2)当剂量是10-4g/ml时,选择芳樟醇、苯甲醛、水杨酸甲酯、正己醇、1-戊烯-3-醇、(+)-3-蒈烯和苯甲醇的瓢虫数分别高于选择对照的(P<0.05);(3)当剂量是10-2g/ml时,选择所有单一挥发物的瓢虫数分别与选择对照的瓢虫数的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4)龟纹瓢虫趋向2组混合物,其数量分别与趋向对照的数量差异不显著。分析认为,茶树挥发物对该瓢虫有引诱效应,其中苯甲醛和水杨酸甲酯等互利素的引诱效应更强;该瓢虫对信息物的趋向性存在着阈值,但高剂量信息素有抑制效应;不恰当的信息物组配不能引起该瓢虫显著趋性。可供信息物调控龟纹瓢虫行为的参考。
关键词
龟纹瓢虫
茶树挥发物
行为反应
互利素
Keywords
Propylaea
japonica
(Thumberg)
tea
plant
volatiles
behaviour
responses
synomone
分类号
S433.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Q503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气孔对环境因子的感知及趋适应答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瑞云
连帅
刘笑瑜
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业部黄土高原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6期481-48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791)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011028-1)
山西农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11)
文摘
作为气体(主要为CO2和水蒸气)进出植物体的门户,气孔分布于植物茎、叶、果实和种子等器官的表皮上。气孔感知外界环境的时限可以短至几分钟,也可以长达上百万年,可以适应局部或全球的气候变化。近年来,对气孔在形态、解剖、生理、遗传进化、分子调控机制及全球生态等众多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气孔的形态、分布及其行为是对小到胞内信号、大到全球气候变化一系列信号系统的响应结果。以上一系列适应策略的调控系统是一张无尺度的网络,将现有的有关气孔的各个层面的研究整合起来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网络。文章从气孔对光合作用及蒸腾作用的影响、气孔的进化、气孔发育的环境调控、气孔孔径对环境信号的趋适响应等方面阐述气孔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气孔
环境因子
感知
趋适应答
Keywords
Stomata
Environmental
factors
Sensing
behaviour
respons
ible
for
climate
chang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无翅茶蚜对茶树挥发物的触角电生理和行为反应(英文)
韩宝瑜
韩宝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龟纹瓢虫对茶树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亓黎
江丽蓉
秦华光
韩宝瑜
王荣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气孔对环境因子的感知及趋适应答
王瑞云
连帅
刘笑瑜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