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61-2013年青海高原雷暴日数及雷电灾害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孔尚成 戴升 王敏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88-897,共10页
利用青海省48个测站雷暴、雷电灾害监测资料,分析了1961-2013年青海全省雷暴日数、1997-2014年雷电灾害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青海省年雷暴日数在2.3~73.8 d之间,两个高值中心分别在囊谦及祁连山的大通,而两个低值中心在冷湖... 利用青海省48个测站雷暴、雷电灾害监测资料,分析了1961-2013年青海全省雷暴日数、1997-2014年雷电灾害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青海省年雷暴日数在2.3~73.8 d之间,两个高值中心分别在囊谦及祁连山的大通,而两个低值中心在冷湖和西宁.多雷区分布在三江源大部、青海高原东北部大部,而柴达木盆地为雷暴低发区.青海高原雷暴日数分布特征为自东南向西北随纬度增加而逐渐减少,各地区雷暴日数减少趋势非常显著,三江源尤为突出.全省大部分地区经历了增加-减少-增加-减少的演变规律;各地雷暴的年内分布呈单峰型,雷暴主要发生在5-9月,主要集中在6-8月,最早出现在1月,最晚出现在11月.全省平均初雷日为4月16日,最早初雷暴日为1月9日,平均终雷暴日为9月15日,最晚终雷暴日为11月28日.青海省雷电灾害次数以微弱的次数增加,直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也呈增加趋势,家用、办公电子电器设备损失呈增加趋势,而电力设备、建筑物、交通、金融等行业发生的次数、损失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初终日 气候特征 灾害 青海
下载PDF
季风进退和转换对中国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包云轩 黄金颖 +1 位作者 谢晓金 陆明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4864-4877,共14页
利用近30年NCEP/NCAR逐日气象再分析资料及中国褐飞虱逐候灯诱数据,分析季风指数与褐飞虱迁入量的时空关系,以探明季风进退和转换对我国褐飞虱迁入的影响。研究表明:(1)常年3月中、下旬是我国偏北季风转换为西南季风的时期,西南季风开... 利用近30年NCEP/NCAR逐日气象再分析资料及中国褐飞虱逐候灯诱数据,分析季风指数与褐飞虱迁入量的时空关系,以探明季风进退和转换对我国褐飞虱迁入的影响。研究表明:(1)常年3月中、下旬是我国偏北季风转换为西南季风的时期,西南季风开始后的4月上旬是褐飞虱第1次大规模北迁的时期,第1次大规模北迁的主降区为华南稻区和西南稻区,随后迁向其北的其他稻区。(2)6月中旬—8月中旬是偏南季风指数达最大值的时期,也是各稻区褐飞虱北迁峰次最多、迁入量最集中的时期。(3)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偏南季风向偏北季风的转换时期,也是褐飞虱北迁的终见期、南迁的始见期,第1次大规模南迁发生在这一时期内,主降区为江淮稻区和江岭稻区。(4)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是偏北季风的快速增强期、偏南季风的快速衰退期,也是褐飞虱南迁的高峰期。(5)10月下旬开始偏南季风撤出我国大陆,而偏北季风控制我国大陆,由北到南各稻区依次开始出现褐飞虱迁入的终见期。(6)褐飞虱异常发生年份中西南季风北上的早迟决定了褐飞虱在我国迁入始见期的早晚,而偏北季风南下的早迟则决定了我国褐飞虱迁入终见期的早晚。(7)迁入始见期滞后于西南季风的变化,迁入终见期滞后于偏北季风的变化,它们滞后的时间都为1—3候(即5—1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迁入 始终见期 季风指数 稻区
下载PDF
中国东北区域盛夏雨季的客观识别 被引量:7
3
作者 房一禾 龚志强 +2 位作者 赵连伟 赵春雨 李清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418-429,共12页
鉴于我国东北三省雨季客观识别方法不尽相同,且无东北区域统一的雨季监测指标.为了更好地开展区域关键天气过程的客观化识别和监测,本文从区域角度出发,采用东北三省102站逐日降水量资料,通过对东北区域多年平均5点平滑处理的4月1日—10... 鉴于我国东北三省雨季客观识别方法不尽相同,且无东北区域统一的雨季监测指标.为了更好地开展区域关键天气过程的客观化识别和监测,本文从区域角度出发,采用东北三省102站逐日降水量资料,通过对东北区域多年平均5点平滑处理的4月1日—10月31日逐日降水量序列的综合分析,及对历年逐日滑动平均雨量的对比试验,确定了东北盛夏雨季判别的阈值参数及通过阈值后的持续时间参数,进而研发了适合东北区域盛夏雨季开始和结束日期的客观识别方法.并采用美国环境预报中心和国家大气研究中心逐日再分析的风场、位势高度场资料,通过对盛夏雨季前、中、后期不同高度层大气环流场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客观识别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东北区域1981—2010年气候态平均的盛夏雨季的起止日期分别为每年的6月26日和8月30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盛夏雨季 起止日期 客观识别
原文传递
棉花生长期的气候变化对棉花生产的影响——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26
4
作者 傅玮东 姚艳丽 毛炜峄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2-148,共7页
利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主要棉区4个代表站1961-2005年4~10月的气象资料及昌吉市近10年棉花发育期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当地棉花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候变化导致45年来终霜期提早、初霜期推迟;而近10年平均初、终霜出现日期均... 利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主要棉区4个代表站1961-2005年4~10月的气象资料及昌吉市近10年棉花发育期观测资料,分析气候变化对当地棉花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候变化导致45年来终霜期提早、初霜期推迟;而近10年平均初、终霜出现日期均较稳定,对棉苗生长影响不大,对部分年份的棉花品质可能造成一些影响。其次,10℃界限温度初日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提早;10℃终日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变化不大。45年来,10℃界限温度持续天数呈逐年延长的趋势,约2 d/10 a,尤其近10年最长。≥10℃积温也呈增高趋势,为57.4℃.d/10 a,且近10年为热量条件最好的时期,不仅对当地棉花的生长发育有利,而且使昌吉州棉花种植界限发生了明显变化,棉花种植区域向东扩展了100 km,适宜种植海拔高度也提高了200 m左右。但是近10年降水分布极不均匀以及日照时数减少的事实对棉花生产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生长季 气候变化 初、终霜 ≥10℃积温 棉花生产 昌吉回族自治州 新疆
原文传递
城市采暖期气温变化特征及其均生函数模型预测试验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雪梅 江志红 +2 位作者 郭家林 姬菊枝 兰博文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38-443,共6页
用哈尔滨市 195 1~ 2 0 0 3年日平均气温资料 ,从气候角度阐述了哈尔滨市冬季采暖开、闭炉日期的意义 ,分析了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5℃初、终日和采暖期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日平均气温稳定大于等于 5℃终、初日分别与采暖期... 用哈尔滨市 195 1~ 2 0 0 3年日平均气温资料 ,从气候角度阐述了哈尔滨市冬季采暖开、闭炉日期的意义 ,分析了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5℃初、终日和采暖期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日平均气温稳定大于等于 5℃终、初日分别与采暖期平均气温有显著的正、负相关关系 ;随着采暖期平均气温逐渐升高 ,日平均气温稳定大于等于 5℃终日逐渐拖后 ,初日逐渐提前 ;采暖期平均气温和日平均气温稳定大于等于 5℃终、初日均存在突变现象。有必要改变以往的采暖模式 ,根据采暖期气温进行采暖能源调控。利用均生函数模型对 2 0 0 4~ 2 0 0 6年日平均气温稳定大于等于 5℃终、初日和采暖开、闭炉日期进行了预测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生函数 日平均气温 采暖期 气温变化 突变现象 变化特征 气候 试验 冬季 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