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代以前福建宗教信仰的地域分布格局 被引量:6
1
作者 林拓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4,共7页
福建宗教信仰的研究一直倍受关注, 相关的研究成果已取得长足的进展, 但对于唐代以前福建宗教信仰的研究却相当薄弱, 而早期的状况对此后福建宗教信仰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奠基意义。本文在相关史料勾稽的基础上, 试图尽可能地揭示唐代... 福建宗教信仰的研究一直倍受关注, 相关的研究成果已取得长足的进展, 但对于唐代以前福建宗教信仰的研究却相当薄弱, 而早期的状况对此后福建宗教信仰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奠基意义。本文在相关史料勾稽的基础上, 试图尽可能地揭示唐代以前福建佛教与道教信仰分布、播迁与传衍的地域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以前 福建 宗教信仰 地域分布格局
原文传递
云梦秦简及唐以前关于疠疡(麻风病)的资料记载对中医外科学的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艾儒棣 方明 艾华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4-5,共2页
通过古代发掘出土的秦代简牍,发现了秦代官方文件中记录关于疠疡的诊断要点及处置刑律,反映了秦代社会对疠疡患者的恐惧和残酷处置,改变了目前通常认为唐以前缺乏疠疡历史文献记录的现状,补充了中医外科发展史的内容,对于我们进一步研... 通过古代发掘出土的秦代简牍,发现了秦代官方文件中记录关于疠疡的诊断要点及处置刑律,反映了秦代社会对疠疡患者的恐惧和残酷处置,改变了目前通常认为唐以前缺乏疠疡历史文献记录的现状,补充了中医外科发展史的内容,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疠疡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疠疡 出土秦简 中医外科学 湖北云梦睡虎地 唐以前
下载PDF
唐以前早期中医学术流派头痛诊疗思想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黄金科 秦晓辉 +3 位作者 沈敏 郭蔚驰 任泳燕 李慧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1197-1200,共4页
中医学发展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学术流派众多,其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与进步、中医理论体系的完善、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唐以前作为我国早期中医学术流派产生的源流和发展阶段,其学术流派特点鲜明。通过系统梳理唐以前的早... 中医学发展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学术流派众多,其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与进步、中医理论体系的完善、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唐以前作为我国早期中医学术流派产生的源流和发展阶段,其学术流派特点鲜明。通过系统梳理唐以前的早期中医学术流派代表经典著作及相关文献,探析早期中医流派诊疗头痛学术思想规律。结果表明,早期中医学术流派大体分为医经、经方两派,其中医经派更侧重于头痛的中医基础理论系统构建,而经方派则更侧重于头痛的临床实践应用,因此,早期中医学术流派对头痛的诊疗不论是理论层面,还是临床经验层面,都具有丰富的值得后人借鉴的学术思想,为现代头痛中医诊治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和经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以前 学术流派 头痛 学术思想
下载PDF
唐代以前扬州城市的人文学阐释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兴龙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50,共7页
唐代以前扬州城市的人文学内蕴,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阐释:一是美学维度上,自春秋时期建造邗城至唐代唐城,一方面,扬州"江海扬波"的自然地理特征,积淀了扬州城市独特的美学内涵:就对象化角度而言,体现在汉魏六朝诗赋对广陵潮赞... 唐代以前扬州城市的人文学内蕴,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阐释:一是美学维度上,自春秋时期建造邗城至唐代唐城,一方面,扬州"江海扬波"的自然地理特征,积淀了扬州城市独特的美学内涵:就对象化角度而言,体现在汉魏六朝诗赋对广陵潮赞颂的雄奇之美;就主体化角度而言,体现在唐诗对江水流逝中自我个体生命存在觉醒意识的哲思之美;另一方面,屡遭劫难的广陵城也在诗赋中呈现出悲怆之美。二是伦理维度上,扬州在中国古代都市文明史中,是一个极富道德价值判断争议性的文化符号。一方面,扬州凸显了言商重利的社会风尚,形成了与传统伦理教义中重农抑商不同的道德价值观念体系。另一方面,追求功利奢华、羡慕富商、注重情色感官享受,在扬州均被赋予了正面的道德价值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以前 扬州城市 人文学 美学 伦理
下载PDF
唐前女仙爱情小说的主题演变及叙事结构略说 被引量:1
5
作者 晁成林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8-33,共6页
唐前女仙爱情小说的主题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母系社会生殖图腾时期,两情相悦的情爱时期,六朝以性爱为主题的世俗化爱情观时期。与三个时期相应,叙事的结构也呈现出了三种形式:帝王求偶女仙型、男仙女仙交游型、凡男女仙型。
关键词 唐前 女仙 爱情小说 主题演变 叙事结构
下载PDF
唐以前山茱萸应用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航 王姝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501-504,共4页
通过梳理现存唐以前医书中应用山茱萸的方剂,结合历代本草文献对山茱萸的记载,分析唐以前医家应用山茱萸治疗疾病的特点,为现代临床应用山茱萸提供理论指导。山茱萸用治风邪,取补肝体、温肝阳之用;补诸虚,取其酸涩敛固、助壬癸蛰藏之功... 通过梳理现存唐以前医书中应用山茱萸的方剂,结合历代本草文献对山茱萸的记载,分析唐以前医家应用山茱萸治疗疾病的特点,为现代临床应用山茱萸提供理论指导。山茱萸用治风邪,取补肝体、温肝阳之用;补诸虚,取其酸涩敛固、助壬癸蛰藏之功;治脚气,取其温中养血、逐寒湿痹之能;治耳聋,取其秘精气、通九窍之力;治其他病证,各取滋肾养阴、敛肺降气、滋心液以敛心阳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唐以前 应用
下载PDF
先唐中原文化的南向传播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运洪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37-39,42,共4页
以农耕文明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中原文化系统,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标志,历代统治者的崇敬推行和自身的先进性,使得它被传布至力所能及的各个方向。从秦代以前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的互通有无,到秦汉时期中原政权在南方属地的强力推行,再... 以农耕文明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中原文化系统,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标志,历代统治者的崇敬推行和自身的先进性,使得它被传布至力所能及的各个方向。从秦代以前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的互通有无,到秦汉时期中原政权在南方属地的强力推行,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为避战事祸乱而形成的北方豪强世家的举族南迁,在中原文化向南方传播的过程当中,频繁的战争和中原人的迁徙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到南方任职和定居的知识分子更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唐 中原文化 南向传播
下载PDF
论唐代以前都邑赋的表现内容及其建筑史料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雨婷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33-40,57,共9页
都邑赋是古代赋体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城市及其建筑研究的重要资料,本文从文献研究的角度论述了都邑赋分类的由来及其收录范围,并对唐代以前都邑赋的历代创作、现存篇目及其所赋城市,以及赋文的表现内容与价值和资料的可靠性等... 都邑赋是古代赋体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代城市及其建筑研究的重要资料,本文从文献研究的角度论述了都邑赋分类的由来及其收录范围,并对唐代以前都邑赋的历代创作、现存篇目及其所赋城市,以及赋文的表现内容与价值和资料的可靠性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城市 建筑 文献 唐代以前
下载PDF
唐以前西藏地区和祖国内地的内在联系、密切交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培根筑基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云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2年第4期92-112,172-173,共23页
本文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史观、西藏自古是中国一部分的观点出发,在充分吸收多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汉文、藏文文献资料,特别是西藏考古发掘的最新资料,考察了唐朝以前西藏地区与祖国内地间业已存在的人种、民族、语言和文化上的联系... 本文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史观、西藏自古是中国一部分的观点出发,在充分吸收多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汉文、藏文文献资料,特别是西藏考古发掘的最新资料,考察了唐朝以前西藏地区与祖国内地间业已存在的人种、民族、语言和文化上的联系,以及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双方频繁而密切的政治、经济、宗教与文化交流,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进程中的若干特点与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以前 西藏地区 祖国内地 交往交流 中华民族共同体
原文传递
文学接受视域下的唐前河陇文学
10
作者 丁宏武 张暘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8-144,2,145,共9页
从文学接受视角来考察,河陇文学发轫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不断发展,在东汉后期和五凉时期尤为繁荣,分别达到了历史的高峰。经过历代文士的接受品评,李陵、隗嚣、秦嘉、徐淑、赵壹、张昶、傅玄、傅咸、张骏、胡义周、刘昞等人及其作... 从文学接受视角来考察,河陇文学发轫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不断发展,在东汉后期和五凉时期尤为繁荣,分别达到了历史的高峰。经过历代文士的接受品评,李陵、隗嚣、秦嘉、徐淑、赵壹、张昶、傅玄、傅咸、张骏、胡义周、刘昞等人及其作品,深受后世的认同和推崇,代表了唐前河陇文学的最高成就。文章通过广泛收集历代史籍以及文学理论批评专著关于唐前河陇作家作品的相关载述和评价,尝试借鉴文学接受的理论和方法,通过"他者"视角,比较客观地呈现唐前河陇文学的整体风貌和历史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前 河陇文学 文学接受 文学成就
下载PDF
唐以前黄芪建中汤考
11
作者 张策 王旭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867-2869,共3页
通过对唐以前医籍中黄芪建中汤类方的初步考释,结合出土医药简帛与传世医学文献,可知汉唐称"中"者,非如宋之后仅指脾胃中气,实乃言一切胸腹中脏腑。"建中"为一种治法,而不拘于饴糖一药,当随具体病证施之。从魏晋至... 通过对唐以前医籍中黄芪建中汤类方的初步考释,结合出土医药简帛与传世医学文献,可知汉唐称"中"者,非如宋之后仅指脾胃中气,实乃言一切胸腹中脏腑。"建中"为一种治法,而不拘于饴糖一药,当随具体病证施之。从魏晋至隋唐,黄芪建中汤逐渐减少饴糖而增量黄芪,或代以黄芪为君药,方名改称黄芪汤。宋之后内伤杂病中黄芪应用日广或发端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 唐以前 类方 文献考证
原文传递
唐代前量词“道”的产生和发展
12
作者 孙琪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25-128,共4页
名词"道"的本义是"道路",最晚于汉末虚化为量词,魏晋南北朝时期泛化,唐代时基本成熟。作为名量词,其发展过程依循两条主线:由[+交通]语义特征发展而来,计量文书和桥梁等具有通行功能的具体事物;由[+细长状]形状特... 名词"道"的本义是"道路",最晚于汉末虚化为量词,魏晋南北朝时期泛化,唐代时基本成熟。作为名量词,其发展过程依循两条主线:由[+交通]语义特征发展而来,计量文书和桥梁等具有通行功能的具体事物;由[+细长状]形状特征发展而来,计量形状上具有细长特征的事物,包括具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本文采用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认知语言学知识,描写量词"道"在唐代之前(包括唐代)的情况,探究其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词道 唐代前 产生 演进
下载PDF
唐以前时期中医头痛诊疗规律分析
13
作者 滕飞 石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111-113,共3页
通过选取先秦两汉至晋唐时期的经典医学著作,探析这一时期中医头痛的诊疗规律。研究发现,头痛的理论基础即为经络学说,可根据经脉循行或六经传变规律阐释头痛的发生。外感淫邪、脏腑功能失调、痰饮、宿食不消、疫毒等均为诱发疾病产生... 通过选取先秦两汉至晋唐时期的经典医学著作,探析这一时期中医头痛的诊疗规律。研究发现,头痛的理论基础即为经络学说,可根据经脉循行或六经传变规律阐释头痛的发生。外感淫邪、脏腑功能失调、痰饮、宿食不消、疫毒等均为诱发疾病产生的重要因素。头痛的中医四诊理论,以脉诊记载最为丰富。在临床实践中,可通过辨证内服、针刺治疗、药物外敷或外洗等多种手段来缓解头痛的发生。由此可见,晋唐以前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医头痛诊疗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以前 头痛 诊疗规律
下载PDF
先唐江苏文学的地理变迁与艺术风貌
14
作者 晁成林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4-70,共7页
先唐江苏地域文学的孕育是先秦时期,在经历了两汉形成以后,六朝时期走向了成熟。空间上,先唐江苏地域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地理变迁:两汉时期的苏州地区和徐州地区独领风骚;魏晋时期的苏州、镇江、扬州和徐州四个地区联骈前行;六朝时期... 先唐江苏地域文学的孕育是先秦时期,在经历了两汉形成以后,六朝时期走向了成熟。空间上,先唐江苏地域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地理变迁:两汉时期的苏州地区和徐州地区独领风骚;魏晋时期的苏州、镇江、扬州和徐州四个地区联骈前行;六朝时期的南京地区一枝独秀,苏州、常州和徐州地区鼎足次之。先唐江苏地域文学的艺术风貌则体现为文学语言的南北地区差异性、文学内容上的盛世和都市的特色、文学批评发达等多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唐 江苏文学 地理变迁 艺术风貌
下载PDF
唐代及以前的中国女性书法艺术探析
15
作者 柏世英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74-176,共3页
唐代及以前的女性书法家在书法艺术创作上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新、旧石器时期母系氏族社会以女性为主的在岩石上刻划象形文字或符号,就是我国书法艺术最早的"祖先",这与湖南省江华县"女书"、女字碑刻有着密切渊... 唐代及以前的女性书法家在书法艺术创作上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新、旧石器时期母系氏族社会以女性为主的在岩石上刻划象形文字或符号,就是我国书法艺术最早的"祖先",这与湖南省江华县"女书"、女字碑刻有着密切渊源。据史书记载,我国最早的女性书法家是春秋时期的鲁国秋胡妻,秦汉以后能留迹于后世的女性书法家主要有东汉末年的蔡文姬,晋朝著名的卫铄以及唐朝的女皇武则天等,她们法书宗师主要是父传夫教以及家庭、周围环境之影响,其作品均有大丈夫气,笔力激峻,风格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书法艺术 唐朝以前 蔡文姬 卫铄 武则天
下载PDF
唐前民族观念的演变及特点
16
作者 时国强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9-102,共4页
唐前识别民族的依据经历了由地域风习到礼义制度的转变,对于夷狄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个由排斥提防到道德感召礼义羁縻,再到平等相待最终视为一体的过程。这一融合过程伴随着较为浓厚的偏见与歧视,诸夏在谈到夷狄时既鄙弃不屑,又希望四夷臣... 唐前识别民族的依据经历了由地域风习到礼义制度的转变,对于夷狄的态度也经历了一个由排斥提防到道德感召礼义羁縻,再到平等相待最终视为一体的过程。这一融合过程伴随着较为浓厚的偏见与歧视,诸夏在谈到夷狄时既鄙弃不屑,又希望四夷臣服进贡,表现出颇为矛盾的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前 民族 观念
下载PDF
浅析唐代以前马援崇拜形成的历史过程
17
作者 张玉林 《中国港口》 2018年第A01期65-69,共5页
马援作为东南沿海地区的海上守护神之一,受到这一地区人们的信仰和崇拜。但本文通过对唐代以前有关马援文献的梳理发现,唐代以前马援只是作为一个知名的历史人物存在于时人的记载中,唐宋以来马援的形象才开始被神化,逐渐受到人们的信仰... 马援作为东南沿海地区的海上守护神之一,受到这一地区人们的信仰和崇拜。但本文通过对唐代以前有关马援文献的梳理发现,唐代以前马援只是作为一个知名的历史人物存在于时人的记载中,唐宋以来马援的形象才开始被神化,逐渐受到人们的信仰和崇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以前 马援崇拜 历史过程
原文传递
从教坊演俗乐看唐前类教坊机构
18
作者 常少华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4年第12期43-45,共3页
教坊是唐代时期出现的管理俗乐的机构。在唐以前,宫廷中已经有各种俗乐的演奏,管理这些俗乐的机构随朝代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主要有先秦之太常,秦汉之乐府,魏晋南北朝之清商署,隋之清商、太常。这些机构设置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宫廷用乐的... 教坊是唐代时期出现的管理俗乐的机构。在唐以前,宫廷中已经有各种俗乐的演奏,管理这些俗乐的机构随朝代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主要有先秦之太常,秦汉之乐府,魏晋南北朝之清商署,隋之清商、太常。这些机构设置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宫廷用乐的雅俗之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坊 唐前 太常 乐府 清商署
下载PDF
唐前志怪小说复活故事研究
19
作者 徐胜男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28,共6页
复活在《山海经》中以"变化"的形式出现,主要有复生与变换两种形式,是后世复活故事的源头。六朝志怪小说中复活多专指人死复生,以宗教叙事、爱情表达为主要内容,其中宗教叙事主要有宣佛的游历地狱故事、扬道的尸解复活以及法... 复活在《山海经》中以"变化"的形式出现,主要有复生与变换两种形式,是后世复活故事的源头。六朝志怪小说中复活多专指人死复生,以宗教叙事、爱情表达为主要内容,其中宗教叙事主要有宣佛的游历地狱故事、扬道的尸解复活以及法术复生故事等。以唐前志怪小说为先驱,复活故事在后世文学中逐渐形成了宗教、现实与爱情几大主题,并体现出与民族心理相契合的生命价值观与民族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前 志怪小说 复活
下载PDF
“序”体溯源及先唐诗序的流变历程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振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序"由本义"东西墙"引申出"次序"、"学校"的含义,最后,因整理文体而演化出"叙述次第有序"的文体名称。"序"的涵义表现了中国古人在重礼治的文化背景下,对自然和人类社会... "序"由本义"东西墙"引申出"次序"、"学校"的含义,最后,因整理文体而演化出"叙述次第有序"的文体名称。"序"的涵义表现了中国古人在重礼治的文化背景下,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秩序的理性追求,具有深广的文化内涵。"序体"诞生于文献整理编辑的过程中,从传说中的孔子整理而作《序卦传》到西汉刘向校理群书而作"叙录",标志了"序"体的确立;随后其经历了由"集序"向单篇文学作品序的演变过程,最后到唐代达于完备。其中,"诗序"的形成过程最具典型性,先唐诗序经历了由散体向骈体发展的路线,"序"与诗具有相得益彰、不可偏废的关系。它叙述作者的具体创作背景,揭示作诗的主旨和作者的创作心境,评诗论艺,追索文学的本源,具有多方面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体 溯源 先唐诗序 流变历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