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岛西部岸外沙波的高分辨率形态特征 被引量:29
1
作者 曹立华 徐继尚 +1 位作者 李广雪 史经昊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22,共8页
利用SIMRAD—EM3000多波束探测系统和DGPS定位系统,对海南岛东方岸外的沙波沙脊区进行了高精度探测,分析结果表明:从海岸到陆架底形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依次出现弱侵蚀底形段、沙波沙脊底形段和平坦底形段。沙波仅发育于沙波沙脊段,... 利用SIMRAD—EM3000多波束探测系统和DGPS定位系统,对海南岛东方岸外的沙波沙脊区进行了高精度探测,分析结果表明:从海岸到陆架底形具有明显的分带性,依次出现弱侵蚀底形段、沙波沙脊底形段和平坦底形段。沙波仅发育于沙波沙脊段,介于水深20~50m之间,沙波形态有二维与三维两种,沙波波高多为0.7~2.5m,波长20~70m,沙波指数(L/H)为20~60,对称指数为1~3;沙波沙脊区沉积物的搬运方向有明显的规律性,在沙脊的西侧,沉积物主要向北搬运;在沙脊的东侧,沉积物主要向南搬运;沙波的形成和发育主要受潮流场控制,热带风暴对其有改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波 沙脊 底形 高分辨率 多波束探测 海南岛西部岸外
下载PDF
台湾浅滩大型沙波、潮流结构和推移质输运特征 被引量:26
2
作者 杜晓琴 李炎 高抒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4-136,共13页
对2006年8月所获台湾浅滩的底质、水深、多层位流速、流向以及CTD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台湾浅滩大型沙波区水流的时空分布特征、沉积物输运过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台湾浅滩动力作用较强,底质为粗砂,其上发育的沙波波长为325... 对2006年8月所获台湾浅滩的底质、水深、多层位流速、流向以及CTD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台湾浅滩大型沙波区水流的时空分布特征、沉积物输运过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台湾浅滩动力作用较强,底质为粗砂,其上发育的沙波波长为325-822 m,波高为14.4-20.3 m,较接近由前人总结的沙波波高、波长的关系式计算出的波高和波长。沙波波峰、波谷、迎水面和背水面流速以12.5 h为周期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底部最大流速出现在半日潮周期的同一时段,对应的方向均为偏南方向,且沙波迎水面的流速大于背水面的。在两个半日潮过程中研究区域的沉积物输入量大于输出量,处于淤积状态。在潮流作用下沉积物输运量较少,沙波脊线移动较小,而台湾浅滩有较大规模的沙波运动,故认为改造沙波的主要作用力应该是风暴流。在观测的断面中涨潮推移质输运量大于落潮的,且第一个半日潮涨落潮的输运能力均较第二个半日潮的大,这可能与潮流的流速-时间不对称特征及潮能变化形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床形态 推移质输运 水流结构 台湾浅滩 台湾海峡
下载PDF
长江口南支-南港沙波的稳定域 被引量:21
3
作者 程和琴 时钟 +1 位作者 Kostaschuk Ray 董礼先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4-220,共7页
1997年枯季和 1 998年特大洪水后期 ,在长江口南支 -南港用直读式海流计和Ende co/YSIInc .1 74SSM流速仪定点测量近底和表层流速大小和方向 ,并采集床面泥沙样品经室内分析得到底沙粒径 ,用声学测深仪和UltraElectronics旁侧声纳仪走... 1997年枯季和 1 998年特大洪水后期 ,在长江口南支 -南港用直读式海流计和Ende co/YSIInc .1 74SSM流速仪定点测量近底和表层流速大小和方向 ,并采集床面泥沙样品经室内分析得到底沙粒径 ,用声学测深仪和UltraElectronics旁侧声纳仪走航测量床面形态。结果表明 :1 )枯、洪季时落潮流近底和表层流速比涨潮流流速大 ,落潮流周期比涨潮流周期长 ,且洪季落潮流表层流速大于枯季时 ,洪季落潮流周期比枯季时长 ;2 )床面泥沙枯季时为粗粉砂至极细砂 ,而洪季时为极细砂至细砂 ;3)枯、洪季床面上的沙波形态受落潮流控制 ,波高与波长之比值以及背流面坡度较小 ,洪季时沙波波高比枯季时高 ,波长比枯季时长。显然 ,长江口南支 -南港落、涨潮流和床面泥沙粒径及沙波形态的特征均与季节性变化的径流有关。此外 ,在VandenBergandVanGelder ( 1 993)底形稳定相图中 ,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沙纹与沙波间的转化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沙波 稳定域
下载PDF
床面形态驱动下潜流交换试验 被引量:22
4
作者 陈孝兵 赵坚 +1 位作者 李英玉 陈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5-841,共7页
为揭示河床形态特征引起的潜流交换规律,构建循环式水槽装置,通过Na Cl示踪对比分析了4种河床地形驱动下的潜流交换规律,并基于扩散理论探讨了潜流交换与地表水水动力及床沙渗透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潜流交换可以发生在平坦河床地... 为揭示河床形态特征引起的潜流交换规律,构建循环式水槽装置,通过Na Cl示踪对比分析了4种河床地形驱动下的潜流交换规律,并基于扩散理论探讨了潜流交换与地表水水动力及床沙渗透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潜流交换可以发生在平坦河床地形,且交换速率随地形起伏度和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在相似的地形条件下,地表流速是影响潜流交换速率的主导因素,地表水深对潜流交换速率影响较弱;此外,分析表明,有效扩散系数与河床特征粒径之间具有2次方幂率函数关系,且与河床渗透系数成正比;交换深度d正比于雷诺数Re的1/2次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形态 水槽试验 潜流交换 有效扩散系数
下载PDF
沉积动力学若干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17
5
作者 何起祥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0,共10页
根据沉积物的成因标志定量地重建沉积环境的动力学,是地球科学的需要,也是多少代沉积地质学家的梦想。近数十年来,沉积学家通过现代过程的观察、实验模拟和古相沉积序列的研究,探讨沉积物的粒度和沉积构造与沉积环境的动力学关系,取得... 根据沉积物的成因标志定量地重建沉积环境的动力学,是地球科学的需要,也是多少代沉积地质学家的梦想。近数十年来,沉积学家通过现代过程的观察、实验模拟和古相沉积序列的研究,探讨沉积物的粒度和沉积构造与沉积环境的动力学关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简要地回顾了沉积动力学的研究历史,重点讨论了沉积物的粒度和沉积底形的动力学含义,介绍了主要的研究结论。但是,无论是沉积物的粒度还是沉积构造,都是复杂的多变量函数,不可能在没有设定前提的情况下取得某一变量的单一解。沉积地球科学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思维路线。沉积学家必须坚持自然现象有序性和连续性的基本原理,坚持辩证逻辑和综合分析,才能在沉积动力学研究中取得比较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动力学 粒度 沉积底形 水槽实验 异重流
下载PDF
明渠紊流拟序结构及其与泥沙运动相互作用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6
作者 毛野 张志军 徐锡荣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4-29,共6页
从研究方法、明渠紊流拟序结构、泥沙运动与床面形态、拟序结构与泥沙运动和拟序结构与床面形态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在展望了研究趋势后,提出今后应该进行更加精细的实验研究,加深对拟序结构与泥沙运动相互作用... 从研究方法、明渠紊流拟序结构、泥沙运动与床面形态、拟序结构与泥沙运动和拟序结构与床面形态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在展望了研究趋势后,提出今后应该进行更加精细的实验研究,加深对拟序结构与泥沙运动相互作用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紊流 拟序结构 泥沙运动 明渠 相互作用
下载PDF
明渠紊流与床面形态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唐立模 孙会东 刘全帅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7-84,共8页
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从明渠紊流与床面形态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明渠紊流特点、紊流对沙波形态的影响、床面形态对紊流的反作用等方面对明渠紊流与床面形态相互作用进行了综述。当前明渠紊流特性、二维沙波床面水沙运动特性等方面... 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从明渠紊流与床面形态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明渠紊流特点、紊流对沙波形态的影响、床面形态对紊流的反作用等方面对明渠紊流与床面形态相互作用进行了综述。当前明渠紊流特性、二维沙波床面水沙运动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丰富成果,但尚不能很好地解释天然河流中的水沙输移机理;由于试验测量方法的限制,复杂床面条件下的水沙相互作用研究在相当长时间内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亟需探索和引入无干扰、高精度的三维瞬态全场测量技术;床面几何形态、沙波发展演变方面的研究相对成熟,但床面的稳定机理尚存在分歧,理论模型和数学模型均不够完善,尤其沙波内部渗流与明渠紊流综合作用下的床面稳定性和泥沙运动特性研究还比较少,是今后进一步探索的方向,其成果可为揭示三维沙波床面紊流与泥沙相互作用机理提供必要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渠 紊流结构 紊动特性 床面形态 沙波演变 综述
下载PDF
周期性阶坎的特征及其对深水沉积研究的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许小勇 吕福亮 +5 位作者 王大伟 王彬 孙辉 邵大力 鲁银涛 马宏霞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4,共14页
周期性阶坎(Cyclic Steps)是指浊流沉积中的长波状(波长/波高垌1)且向上游迁移的高流态底形,以内水跃为界,在海底陡坡和坡折位置常见。回顾了周期性阶坎及相关的超临界浊流底形研究的现状,并以高分辨率多波束测深数据和地震资料为基础,... 周期性阶坎(Cyclic Steps)是指浊流沉积中的长波状(波长/波高垌1)且向上游迁移的高流态底形,以内水跃为界,在海底陡坡和坡折位置常见。回顾了周期性阶坎及相关的超临界浊流底形研究的现状,并以高分辨率多波束测深数据和地震资料为基础,重点介绍了美国、加拿大、及中国南海地区发育的周期性阶坎特征,同时展示了加拿大斯阔米什前三角洲的浊流监测情况和数值模拟结果,讨论了周期性阶坎形成的控制因素和分布范围。通常,发育在活跃海底峡谷-水道内的周期性阶坎相对较小(波长几十米,波高几米),而发育在非受限的天然堤漫溢区和水道-朵体过渡带的周期性阶坎相对较大(波长上千米,波高上百米)。周期性阶坎等超临界浊流底形对陆坡区深水沉积的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开展相关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水道-天然堤沉积体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对深水油气储层结构的研究和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阶坎 超临界浊流 底形 深水沉积
下载PDF
极浅水边界层的沉积环境效应 被引量:5
9
作者 高抒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6-932,共7页
极浅水环境是水深远小于正常边界层厚度的环境,潮滩滩面和潮水沟就经常处于这种环境之中。来自江苏潮滩的观察资料表明,落潮后期滩面和潮水沟在薄层低速水流作用下可形成浅水波痕、平床和次级潮水沟形态,而边界层内的流速结构仍然得以维... 极浅水环境是水深远小于正常边界层厚度的环境,潮滩滩面和潮水沟就经常处于这种环境之中。来自江苏潮滩的观察资料表明,落潮后期滩面和潮水沟在薄层低速水流作用下可形成浅水波痕、平床和次级潮水沟形态,而边界层内的流速结构仍然得以维持,物质输运强度也与Von Krmn-Prandtl模型所定义的u100数值相一致。涨急时段中潮位附近形成的滩面涌潮是极浅水边界层的另一种动力学行为,它代表薄层高速水流作用下发生的底部边界层系统的崩溃,此时Von Krmn-Prandtl模型所刻画的流速结构不复存在。滩面涌潮高度是系统崩溃的临界水深,它可以定量地表示为Hb=4z0。极浅水边界层过程对潮滩沉积和地貌形成具有独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浅水边界层 潮滩 床面形态 滩面涌潮高度 沉积环境 江苏海岸
下载PDF
淹没植物明渠床面冲淤及其对水流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汗青 唐洪武 +2 位作者 闫静 戴会超 刘志武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0-258,共9页
植物的存在改变了河流水动力特性,造成独特的床面冲淤态势。利用实验室水槽模拟含淹没植物的河道,对床面形态和紊流统计特性参数进行测量,研究不同类型紊流作用下的床面冲淤特征以及床面起伏对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床面剪切紊流条件下... 植物的存在改变了河流水动力特性,造成独特的床面冲淤态势。利用实验室水槽模拟含淹没植物的河道,对床面形态和紊流统计特性参数进行测量,研究不同类型紊流作用下的床面冲淤特征以及床面起伏对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床面剪切紊流条件下,床面形态为马蹄坑-沙沟/沙脊与沙波复合分布,床面变形加剧了流速沿水深不均匀分布并促进水流动量交换;在自由剪切混合层紊流条件下,床面形态为植物根部马蹄形冲坑及其后方沙沟、沙脊交错分布,床面变形对流动的影响并不显著;“类二重紊流”条件下,床面形态同样表现为马蹄坑-沙沟/沙脊-沙波复合,床面变形促进植物层内部的水流动量交换、抑制紊动清扫,抑制植物层外部的动量交换、促进紊动喷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没植物 明渠 紊流类型 床面形态 流动特性
下载PDF
海底沙波对光缆铺设放缆余量计算的影响
11
作者 周烨琦 王锐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 2023年第4期135-139,共5页
海底光缆是现代国际通信的主要基础设施。海底沙波运动的存在,给海床上光缆铺设时放缆余量的计算带来困难。如果放缆余量偏少则会造成铺设完的光缆在沙波两个波峰间存在悬空段,悬空段光缆在洋流和内波的作用下产生的涡激振动及与底床的... 海底光缆是现代国际通信的主要基础设施。海底沙波运动的存在,给海床上光缆铺设时放缆余量的计算带来困难。如果放缆余量偏少则会造成铺设完的光缆在沙波两个波峰间存在悬空段,悬空段光缆在洋流和内波的作用下产生的涡激振动及与底床的往复运动会产生磨蚀,因而缩短光缆安全寿命。因此,海底光缆工程设计时,合理计算放缆余量是十分主要的工作内容。本文探讨海底沙波的成因、沙波床面上光缆受害的机理,分析了光缆放缆余量的计算方法,为海底光缆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光缆 沙波 波高 波长 放缆余量
下载PDF
西非科特迪瓦盆地深水底形样式及成因分析
12
作者 李全 林畅松 +5 位作者 盖海洋 张科 饶勇 王光绪 姜烨 李礼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9,共13页
通过三维地震资料海底平面成像和浅层地震剖面解释、分析,识别和描述了西非科特迪瓦盆地深水底形类型。研究区发育下切水道、侵蚀冲坑、周期阶坎、小型沉积物波、大型沉积物波多种深水底形。下切水道表现为直线型,地形坡度从上斜坡5... 通过三维地震资料海底平面成像和浅层地震剖面解释、分析,识别和描述了西非科特迪瓦盆地深水底形类型。研究区发育下切水道、侵蚀冲坑、周期阶坎、小型沉积物波、大型沉积物波多种深水底形。下切水道表现为直线型,地形坡度从上斜坡5°过渡到下斜坡1.9°,水道历经多次合并,合并后水道内部起伏地貌指示侵蚀—沉积交互作用;识别出孤立状、串珠状和猫爪状三种类型侵蚀冲坑;在斜坡限制性水道内部地形坡度1.9°~3.1°之间识别出8个不同波长和波高的“周期阶坎”底形,周期阶坎具有剖面上向上游方向迁移、平面上呈新月形态的特征,从上游到下游波长有逐渐变短的趋势。小型沉积物波发育于水道内和水道外两种环境,其中限定性环境小型沉积物波发育在周期阶坎上游方向,非限定环境小型沉积物波发育地形坡度为1°左右,具有加积或轻微向下迁移的内部反射结构。大型沉积物波发育在非限定环境中,显示为长波长、低幅度浅层构造特征,分析认为早期滑塌地貌对晚期大型沉积物波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在现象描述基础上,对不同底形的成因、形成过程、控制因素和其发育的深水动力学背景与环境展开探讨,加深了对西非赤道段科特迪瓦盆地深水底形成因的认识,可对未来深水区油气勘探砂体分布预测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非 科特迪瓦盆地 海底底形 周期阶坎 沉积物波 成因分析
下载PDF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and Suspended Sediment Loads during Spring Breakup in Several Streams Located on the National Petroleum Reserve in Alaska, USA
13
作者 Horacio Toniolo Dragos Vas +3 位作者 Peter Prokein Richard Kenmitz Erica Lamb Dave Brailey 《Natural Resources》 2013年第2期220-228,共9页
This article presents results from a broad field campaign involving discharge and surface-water slope measurements, water sampling, and longitudinal river-bed profile surveys. During the spring breakup of 2011, fieldw... This article presents results from a broad field campaign involving discharge and surface-water slope measurements, water sampling, and longitudinal river-bed profile surveys. During the spring breakup of 2011, fieldwork was carried out in several pristine streams located in the National Petroleum Reserve in Alaska;the studied streams cover two main regions: 1) foothills (Ikpikpuk River, Seabee Creek, Prince Creek, and Otuk Creek);2) coastal plain (Fish Creek, Judy Creek, and Ublutuoch River). Reported data includes basic geometric and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channel width and depth, cross-sectional area, average velocity, friction factor, shear stress,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 from autosamplers and grab samples, and dune dimensions and steepness ratios. The measured discharge in different streams ranged from 2 to 853 m3/s, which corresponded to post-breakup and near peak conditions, respectively.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Manning’s n was in phase with measured discharge, with high values of n associated with the presence of floating ice during the measurements. Calculations indicate that sediment particle sizes ≤2 mmmoved during the measurements. In general, variations in discharge were accompanied by changes in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bedforms Resistance Coefficient Spring BREAKUP ARCTIC HYDROLOGY
下载PDF
河道形态特征的随机分形模拟 被引量:2
14
作者 钟亮 许光祥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32,共3页
应用随机分形理论中的一维和二维RMD模型,在给定平面区域上生成了不同分形维数、粗糙程度及分辨率的河道剖面轮廓及床面形态。结果表明:不同分形维数的河道剖面轮廓或床面形态具有相似的微观粗糙结构,且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结构复杂程... 应用随机分形理论中的一维和二维RMD模型,在给定平面区域上生成了不同分形维数、粗糙程度及分辨率的河道剖面轮廓及床面形态。结果表明:不同分形维数的河道剖面轮廓或床面形态具有相似的微观粗糙结构,且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大,结构复杂程度提高,粗糙度的峰谷位置不变,但各点的幅值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MD模型 随机分形模拟 剖面轮廓 床面形态 河道
下载PDF
Glacial bedforms in the Northwind Abyssal Plain,Chukchi Borderland 被引量:1
15
作者 Zhongyan Shen Tao Zhang +2 位作者 Jinyao Gao Chunguo Yang Qingsheng Gua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14-119,共6页
A series of sub-parallel linear glacial scours are identified on the crest of the Baoshi Seamount in the Northwind Abyssal Plain by compiling new multibeam data acquired during the 9 th Chinese Arctic Research Expedit... A series of sub-parallel linear glacial scours are identified on the crest of the Baoshi Seamount in the Northwind Abyssal Plain by compiling new multibeam data acquired during the 9 th Chinese Arctic Research Expedition(CHINARE-Arc9)in 2018 and previously published data.The new data reveal scours that developed at water depths of 850–1030 m with an orientation of about 75°/255°.The maximum water depth occurs in the southernmost scour and is deeper than that from previous investigations,which showed a maximum scouring depth of about 900 m on the seamount.The topographic and geo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ggest that these scours resulted from erosion by the ice shelf extending from the Chukchi margin and/or Laurentide Ice Sheet that grounded on the crest of the seamount and moved in a NE–SW direction.Other possibilities of their genesis include armadas of large icebergs/multi-keel icebergs calved from the Chukchi Shelf or the Laurentide Ice Sheet.The new data provide new constraints for assessing the extent and volume of the ice sheet in the Chukchi area during glacial maxi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ukchi Borderland Northwind Abyssal Plain glacial bedforms mega-scale glacial lineations ice shelf
下载PDF
冰岛—法罗海脊东南深海底形及底流特征
16
作者 曹立华 董威力 +1 位作者 庄振业 李兵 《海洋地质前沿》 2012年第5期25-32,共8页
冰岛—法罗海脊位于东北大西洋和挪威海之间,其东南侧水深600~1 200m,构成法罗—设德兰水道(FSC)和法罗浅滩水道(FBC),两者相连合为挪威海深水通道(NS-DW)。持续而强劲的底层冷水流可搬运并沉积砂和砾级碎屑。利用侧扫声纳图、地震剖... 冰岛—法罗海脊位于东北大西洋和挪威海之间,其东南侧水深600~1 200m,构成法罗—设德兰水道(FSC)和法罗浅滩水道(FBC),两者相连合为挪威海深水通道(NS-DW)。持续而强劲的底层冷水流可搬运并沉积砂和砾级碎屑。利用侧扫声纳图、地震剖面和海底摄像识别出的大小沙波、新月形大沙丘、沙流、沙带、沙影和慧星痕等各种底形分布于顺水道5个区片中。一些大沙丘和沙带等大型底形形成于全新世大西洋期,如今基本稳定,偶尔活动,其他底形均处于运动之中。深海沉积底形结合水文实测资料揭示NS-DW水道自(61°N,5°W)向南再向西流,至第3出水口(冰岛盆地),全长约850km,宽约10~30km或更宽,冷水底层厚100~200m,流速0.3~1.0m/s或更高。在更向南的区域,逐渐混合于东北大西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罗—设德兰水道 深海大沙丘 沙带 底形 底层流
下载PDF
渤海辽东湾海域海底底形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珊珊 陈晓辉 +2 位作者 孟祥君 李日辉 侯方辉 《海洋地质前沿》 2016年第5期31-39,共9页
基于我国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获取的水深、侧扫声呐、单道地震和浅地层剖面数据,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渤海辽东湾海区的海底底形的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辽东湾海底底形类型丰富,有潮流沙脊、潮流沙席、潮流冲刷槽... 基于我国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获取的水深、侧扫声呐、单道地震和浅地层剖面数据,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渤海辽东湾海区的海底底形的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辽东湾海底底形类型丰富,有潮流沙脊、潮流沙席、潮流冲刷槽、古河谷、古湖泊洼地等多种类型。海底底形的发育形态是构造和古地貌、沉积物供给、海平面变化及环境变迁、水动力塑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底形 控制因素 辽东湾 渤海
下载PDF
长江河口主槽地貌形态观测与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帅虎 程和琴 +4 位作者 胥毅军 李九发 郑树伟 徐韦 陆雪骏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73,92,共10页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流域至河口的泥沙输运与沉积。尽管一些近期的研究已经调查了长江河口的形态演变,然而,流域和河口工程如何影响河口河床的形态演变仍然是不清楚的。该文利用2010年至2015年多波束测深系统和浅地层剖面仪等先进现场测量...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流域至河口的泥沙输运与沉积。尽管一些近期的研究已经调查了长江河口的形态演变,然而,流域和河口工程如何影响河口河床的形态演变仍然是不清楚的。该文利用2010年至2015年多波束测深系统和浅地层剖面仪等先进现场测量仪器的长江口主槽走航测量资料,并结合主槽表层沉积物资料,分析了近年来人为强干扰下的长江河口主槽底床微地貌形态,以理解近期人类活动对河口的影响。结果显示:近年来长江河口主槽底床上除了存在平床、沙波、冲沟和冲刷痕等常见微地貌形态外,还存在着疏浚痕和凹坑等人为微地貌形态。在流域和河口大型工程的共同影响下,近年来南北港中上段、横沙通道和南槽上段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刷,其主槽底床上呈现出不同程度冲沟和冲刷痕等侵蚀性微地貌。而由于疏浚工程的影响,南港下段、圆圆沙航槽和北槽航道底床上出现了大范围的疏浚痕和凹坑。近年来包括南槽上段、北槽主槽中段和下段的局部区域和北港拦门沙河段局部区域在内的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的河床沉积物有粗化趋势。南北港中上段和横沙通道的大部分区域均发育了大量沙波微地貌;总体上,长江河口沙波的波高在0.12~3.12 m,波长在2.83~127.89 m,波高/波长在0.003~0.136,长江河口中上段的沙波尺度(波高的均值为0.91 m,波长的均值为20.08 m)大于密西西比河下游(波高的均值为0.87 m,波长的均值为17.62 m),且两区域沙波的几何形态差异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槽形态 微地貌 多波速 长江河口
下载PDF
床面粗糙形态的二元分形插值模拟 被引量:5
19
作者 钟亮 许光祥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62-667,共6页
针对床面粗糙形态具有自相似性的特点,应用二元分形插值迭代函数系统,对床面粗糙形态进行了分形插值模拟,模拟中分形插值邻域Ak根据Kriging空间插值方法的变异函数球状模型确定,垂直比例因子sm,n通过基于插值点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确定... 针对床面粗糙形态具有自相似性的特点,应用二元分形插值迭代函数系统,对床面粗糙形态进行了分形插值模拟,模拟中分形插值邻域Ak根据Kriging空间插值方法的变异函数球状模型确定,垂直比例因子sm,n通过基于插值点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确定。结果表明:分形插值重构的床面粗糙形态与原床面形态的相似程度将随着插值点信息量ic的增加而提高,且ic仅需达到某一较小值(如ic≥0.0625),得到的床面粗糙形态即可具有较高的逼真度,其分维数也与理论值接近。因此,在测量数据不足的情况下,采用二元分形插值模拟方法可获得逼真度较高的精细床面粗糙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床面粗糙形态 二元分形插值模拟 迭代函数系统 插值邻域 垂直比例因子
下载PDF
沙丘形态动力学数值模拟:以真实空间元胞自动机模型(ReSCAL)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德国 杨小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8-379,共12页
沙丘研究不再局限于现有沉积状态的描述,而是延伸到其形成发育机理的研究。本文通过ReSCAL沙丘模型的数值模拟分析,获得如下结论:1)ReSCAL沙丘模型实现了风况因素影响下复合型沙丘的形成发育过程,揭示了复合沙丘表面次生沙丘形成... 沙丘研究不再局限于现有沉积状态的描述,而是延伸到其形成发育机理的研究。本文通过ReSCAL沙丘模型的数值模拟分析,获得如下结论:1)ReSCAL沙丘模型实现了风况因素影响下复合型沙丘的形成发育过程,揭示了复合沙丘表面次生沙丘形成与星状沙丘翼角延伸的动力机制,提出了沙丘形态与近地表风况之间的互馈机制对近地表风沙流的影响是次生沙丘出现和星状沙丘翼角延伸的重要原因。2)示踪了沙粒的移动轨迹,发现了沙粒每次在沙丘背风坡的埋藏深度具有随机性,使得沙颗粒的平均埋藏时间不同于以往计算的更新时间,继而发现新月形沙丘沙平均埋藏时间等于纵向最大剖面面积与其对应单宽输沙率的比值。3)基于沙丘脊线走向数学方法的发展,并结合ReSCAL沙丘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双向风况模式下,沙源供应能力的变化不仅能塑造不同的沙丘形态,而且能改变沙丘的生长发育模式,甚至是沙丘臂膀的延伸方向(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丘形态动力学 ReSCAL沙丘模型 次生沙丘 星状沙丘 平均埋藏时间 风况 沙源供应能力 沙丘脊线走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