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陡倾顺层岩质斜坡动力倾倒变形机理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邓天鑫
巨能攀
+2 位作者
李龙起
蒋彦彬
卢向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6-152,共7页
通常认为顺层岩质斜坡动力变形破坏以滑移—拉裂、滑移—弯曲模式为主,但是通过现场调研发现,在陡倾顺层斜坡中存在一类特殊的动力变形破坏方式——倾倒变形。为了得出该类型斜坡动力倾倒变形机理,以四川汶川县水磨沟陡倾软硬相间顺层...
通常认为顺层岩质斜坡动力变形破坏以滑移—拉裂、滑移—弯曲模式为主,但是通过现场调研发现,在陡倾顺层斜坡中存在一类特殊的动力变形破坏方式——倾倒变形。为了得出该类型斜坡动力倾倒变形机理,以四川汶川县水磨沟陡倾软硬相间顺层斜坡在"5.12"汶川地震作用下失稳为例,在充分总结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和分析其动力破坏特征后,利用二维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在斜坡表面PGA放大系数随着高程的增加总体表现节律性变化,在坡肩呈现峰值;斜坡失稳机理为坡内软岩和硬岩差异式拉剪破坏导致层面抗剪强度急剧降低,岩土体沿优势层面下滑;由于坡体下部岩层锁固作用,坡体向下滑动受阻,坡脚附近岩土体翘曲隆起,而坡顶震裂松弛岩土体在巨大地震惯性力下沿优势结构面滑动剪出过程中,受坡肩"关键块体"阻挡而向临空面发生倾倒变形,整个斜坡发生滑移—下部弯曲—上部倾倒式失稳破坏。研究成果为类似地区的边坡工程地震失稳分析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软硬相间岩层
顺层倾倒
动力响应
失稳机理
优势结构面
斜坡震前概化模型
汶川地震天然波中强波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形式节理的岩质边坡失稳演化离散元分析
被引量:
28
2
作者
蒋明镜
江华利
+2 位作者
廖优斌
刘笋
王华宁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7-174,共8页
为研究不同形式的节理边坡的破坏机理,将考虑胶结尺寸的微观接触模型植入离散元软件,基于重力增加法实现边坡失稳演化过程的模拟,从边坡形态、胶结破坏分布、滑体运动等方面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顺层岩质边坡为共面节理发生贯通破坏...
为研究不同形式的节理边坡的破坏机理,将考虑胶结尺寸的微观接触模型植入离散元软件,基于重力增加法实现边坡失稳演化过程的模拟,从边坡形态、胶结破坏分布、滑体运动等方面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顺层岩质边坡为共面节理发生贯通破坏形成滑动面,反倾岩质边坡为非共面节理发生贯通破坏形成滑裂面;两种岩质边坡坡脚均为薄弱区,顺层岩质边坡坡面中部区域和反倾岩质边坡坡肩区域为危险区域;离散元模拟岩质边坡可用安全系数评价边坡稳定性,较极平衡法能更真实地反映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边坡破坏的渐进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层/反倾岩质边坡
破坏演化
离散元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顺层及反倾岩质斜坡地震动响应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
12
3
作者
杨长卫
张良
+4 位作者
董陇军
童心豪
苏珂
唐锐
李思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1-281,共11页
以折多山隧道隧址区内某顺层及反倾岩质斜坡为背景,设计并开展地震动模拟振动台试验,从破坏现象、PGA放大系数及加速度时频特征等方面系统地对比两类斜坡地震动力响应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次振动台试验中,顺层斜坡先于反倾斜坡发...
以折多山隧道隧址区内某顺层及反倾岩质斜坡为背景,设计并开展地震动模拟振动台试验,从破坏现象、PGA放大系数及加速度时频特征等方面系统地对比两类斜坡地震动力响应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次振动台试验中,顺层斜坡先于反倾斜坡发生破坏,表明反倾斜坡的地震稳定性优于顺层斜坡。反倾斜坡的损伤破坏主要集中于坡面顶部,而顺层斜坡的失稳破坏模式大致分为坡面腰部开裂、坡顶后缘张裂滑面形成以及失稳崩塌3个阶段。顺层与反倾斜坡加速度响应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高程效应"和"趋表效应"。在0.1 g~0.5 g幅值地震波作用下,顺层斜坡的PGA放大系数大于反倾边坡。随着地震动的加强,顺层斜坡发生失稳破坏,其加速度放大效应弱于反倾斜坡。Hilbert谱和Hilbert边际谱清楚地描述顺层和反倾斜坡地震能量在时频域上的传播特征,两类斜坡地震能量在时频域上的分布相近,差异主要体现在沿高程的放大效应。此外,通过Hilbert边际谱识别出反倾斜坡的地震损伤主要集中在坡肩位置处,而顺层斜坡的破坏发生在坡腰,并在坡腰处形成剪切滑面,这与振动台试验现象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顺层与反倾岩质边坡
振动台试验
动力响应差异
高程放大效应
HHT时频分析
原文传递
题名
陡倾顺层岩质斜坡动力倾倒变形机理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邓天鑫
巨能攀
李龙起
蒋彦彬
卢向涛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6-15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项目(41372306
41502299)
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6ZB0105)
文摘
通常认为顺层岩质斜坡动力变形破坏以滑移—拉裂、滑移—弯曲模式为主,但是通过现场调研发现,在陡倾顺层斜坡中存在一类特殊的动力变形破坏方式——倾倒变形。为了得出该类型斜坡动力倾倒变形机理,以四川汶川县水磨沟陡倾软硬相间顺层斜坡在"5.12"汶川地震作用下失稳为例,在充分总结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和分析其动力破坏特征后,利用二维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在斜坡表面PGA放大系数随着高程的增加总体表现节律性变化,在坡肩呈现峰值;斜坡失稳机理为坡内软岩和硬岩差异式拉剪破坏导致层面抗剪强度急剧降低,岩土体沿优势层面下滑;由于坡体下部岩层锁固作用,坡体向下滑动受阻,坡脚附近岩土体翘曲隆起,而坡顶震裂松弛岩土体在巨大地震惯性力下沿优势结构面滑动剪出过程中,受坡肩"关键块体"阻挡而向临空面发生倾倒变形,整个斜坡发生滑移—下部弯曲—上部倾倒式失稳破坏。研究成果为类似地区的边坡工程地震失稳分析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汶川地震
软硬相间岩层
顺层倾倒
动力响应
失稳机理
优势结构面
斜坡震前概化模型
汶川地震天然波中强波段
Keywords
Wenchuan
Earthquake
hard
rock
and
soft
rock
interbedded
layer
bedding
toppling
dynamic
respond
instabilitymechanism
preferred
structural
plane
pre-earthquake
generalized
model
of
slope
middle
strong
band
of
natural
wave
in
Wen-chuan
Earthquake
分类号
P64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形式节理的岩质边坡失稳演化离散元分析
被引量:
28
2
作者
蒋明镜
江华利
廖优斌
刘笋
王华宁
机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出处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7-174,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013504
2014CB046901)
文摘
为研究不同形式的节理边坡的破坏机理,将考虑胶结尺寸的微观接触模型植入离散元软件,基于重力增加法实现边坡失稳演化过程的模拟,从边坡形态、胶结破坏分布、滑体运动等方面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顺层岩质边坡为共面节理发生贯通破坏形成滑动面,反倾岩质边坡为非共面节理发生贯通破坏形成滑裂面;两种岩质边坡坡脚均为薄弱区,顺层岩质边坡坡面中部区域和反倾岩质边坡坡肩区域为危险区域;离散元模拟岩质边坡可用安全系数评价边坡稳定性,较极平衡法能更真实地反映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边坡破坏的渐进过程.
关键词
顺层/反倾岩质边坡
破坏演化
离散元法
Keywords
bedding
/
toppling
rock
slope
failure
evolution
discrete
element
method(DEM)
分类号
TU45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顺层及反倾岩质斜坡地震动响应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
12
3
作者
杨长卫
张良
董陇军
童心豪
苏珂
唐锐
李思丰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科先进轨道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1-281,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842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E0207100)。
文摘
以折多山隧道隧址区内某顺层及反倾岩质斜坡为背景,设计并开展地震动模拟振动台试验,从破坏现象、PGA放大系数及加速度时频特征等方面系统地对比两类斜坡地震动力响应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次振动台试验中,顺层斜坡先于反倾斜坡发生破坏,表明反倾斜坡的地震稳定性优于顺层斜坡。反倾斜坡的损伤破坏主要集中于坡面顶部,而顺层斜坡的失稳破坏模式大致分为坡面腰部开裂、坡顶后缘张裂滑面形成以及失稳崩塌3个阶段。顺层与反倾斜坡加速度响应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高程效应"和"趋表效应"。在0.1 g~0.5 g幅值地震波作用下,顺层斜坡的PGA放大系数大于反倾边坡。随着地震动的加强,顺层斜坡发生失稳破坏,其加速度放大效应弱于反倾斜坡。Hilbert谱和Hilbert边际谱清楚地描述顺层和反倾斜坡地震能量在时频域上的传播特征,两类斜坡地震能量在时频域上的分布相近,差异主要体现在沿高程的放大效应。此外,通过Hilbert边际谱识别出反倾斜坡的地震损伤主要集中在坡肩位置处,而顺层斜坡的破坏发生在坡腰,并在坡腰处形成剪切滑面,这与振动台试验现象基本一致。
关键词
边坡工程
顺层与反倾岩质边坡
振动台试验
动力响应差异
高程放大效应
HHT时频分析
Keywords
slope
engineering
bedding
and
toppling
rock
slopes
shaking
table
test
difference
of
dynamic
response
elevation
amplification
effect
HHT
method
分类号
P64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陡倾顺层岩质斜坡动力倾倒变形机理研究
邓天鑫
巨能攀
李龙起
蒋彦彬
卢向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形式节理的岩质边坡失稳演化离散元分析
蒋明镜
江华利
廖优斌
刘笋
王华宁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振动台试验的顺层及反倾岩质斜坡地震动响应差异性研究
杨长卫
张良
董陇军
童心豪
苏珂
唐锐
李思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