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反射表面辅助的无线携能通信网络资源分配算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巍 宋清洋 郭磊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43,共10页
为了解决终端设备能量受限、网络覆盖范围有限等问题,实现绿色万物高效互联,引入了一种新的智能反射表面技术,构建智能反射表面辅助的无线携能通信网络。为了进一步提升该网络的总吞吐量,提出了一种以速率和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源分配方案... 为了解决终端设备能量受限、网络覆盖范围有限等问题,实现绿色万物高效互联,引入了一种新的智能反射表面技术,构建智能反射表面辅助的无线携能通信网络。为了进一步提升该网络的总吞吐量,提出了一种以速率和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源分配方案。考虑基站的发射功率限制、所有物联网设备最低能量需求限制和智能反射表面的相移约束,建立联合发射波束设计、功率分割比决策及相移设计的混合资源分配模型。由于所规划的问题是非凸的且变量间存在耦合关系,设计了一种有效的基于块坐标下降迭代算法,并利用连续凸近似方法和黎曼流形方法实现联合发射波束设计、功率分割比优化及相移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速率和方面优于现有的资源分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表面 无线携能通信 资源分配 波束设计 最大化速率和
下载PDF
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的毫米波无线携能通信系统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荥 岳殿武 +1 位作者 李琦 王继龙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6期1512-1521,共10页
提出一种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辅助的毫米波无线携能通信(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系统,构建了一种以多用户最小用户速率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源分配优化方案。通过... 提出一种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辅助的毫米波无线携能通信(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系统,构建了一种以多用户最小用户速率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源分配优化方案。通过对RIS进行分模块设计,同时进行信息和能量的辅助传输,考虑基站的发射功率限制、所有能量接收设备最低能量需求限制和RIS不同模块的相移约束,建立联合发射波束设计、RIS模块分割比决策及相移设计的混合资源分配优化模型。通过交替优化算法、半正定松弛算法、高斯随机化算法以及黎曼流形优化算法来解决这一非凸的多变量耦合约束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资源分配方案相比,所提出的联合优化算法在信息传输和能量收集方面均可显著提高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表面 无线携能通信 资源分配 能量效率 波束设计
下载PDF
面向下一代无线通信的多功能可重构智能表面
3
作者 倪万里 郑爱玲 +2 位作者 王雯 聂高峰 田辉 《移动通信》 2024年第10期8-16,共9页
为了突破传统RIS框架在应对信道衰落及覆盖空洞等方面的不足,提出MF-RIS这一创新概念,该技术通过集成信号反射、折射和放大等多重功能来提升无线网络性能。从硬件设计和通信模型层面,深入剖析MF-RIS与传统RIS之间的核心差异。针对其多... 为了突破传统RIS框架在应对信道衰落及覆盖空洞等方面的不足,提出MF-RIS这一创新概念,该技术通过集成信号反射、折射和放大等多重功能来提升无线网络性能。从硬件设计和通信模型层面,深入剖析MF-RIS与传统RIS之间的核心差异。针对其多功能集成带来的复杂性,讨论MF-RIS由于硬件限制带来的新问题,包括离散相移、系数耦合等。在实际场景中,考虑到无线通信系统较难获取完美的精确信道状态信息,进一步介绍MF-RIS的信道估计策略和鲁棒波束赋形方法,以应对信道估计误差带来的挑战。此外,还分析静态与动态MF-RIS的调控策略,以及分布式MF-RIS在无线网络中的协同组网与干扰管理方法。最后,给出MF-RIS的应用场景以展示MF-RIS在下一代无线网络中的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可重构智能表面 硬件设计 资源管理 波束赋形设计
下载PDF
RIS辅助通感一体化:波束成形和反射相移的联合设计
4
作者 陶启慧 粟欣 +1 位作者 刘蓓 许希斌 《移动通信》 2024年第3期61-65,74,共6页
ISAC允许通信和雷达共享频谱资源,被视为解决未来无线网络频谱拥塞的一项有前途的技术。当信道退化严重时,仅依靠基站侧天线获得的性能增益十分有限,RIS因其能够创建有利的传播环境已成为一项革命性技术,借助RIS可为ISAC系统创建额外的... ISAC允许通信和雷达共享频谱资源,被视为解决未来无线网络频谱拥塞的一项有前途的技术。当信道退化严重时,仅依靠基站侧天线获得的性能增益十分有限,RIS因其能够创建有利的传播环境已成为一项革命性技术,借助RIS可为ISAC系统创建额外的链路以提高系统性能。基于此,提出RIS辅助ISAC,通过联合设计基站的有源波束成形和RIS的反射相移,以最大化加权和速率与探测功率,并提出了基于加权均方最小误差和分数规划的交替算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仿真结果证明在ISAC中部署RIS并合理优化其相移可以有效提升通信和感知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 可重构智能表面 波束成形设计 反射相移设计
下载PDF
RIS辅助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波束形成设计
5
作者 段雪虎 陈立伟 王桐 《应用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182-189,共8页
针对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中通信与感知功能相互干扰、频谱稀缺等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智能超表面的通感一体化波束形成方法,双功能基站发射的信号经非正交多址技术调制后向多个用户提供服务,并利用该信号完成目标探测。为加权优化通信和感... 针对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中通信与感知功能相互干扰、频谱稀缺等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智能超表面的通感一体化波束形成方法,双功能基站发射的信号经非正交多址技术调制后向多个用户提供服务,并利用该信号完成目标探测。为加权优化通信和感知双功能,提出一种连续凸逼近与分式规划交替优化算法,在波束形成设计时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通信可实现和速率与有效感知能力。与许多采用单连接智能化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ce surface,RIS)模型的研究不同,广义组连接RIS模型效率更高,仿真结果表明:在Rician信道下可实现和速率(achievable sum rate,ASR)与感知功率都能得到有效改善,组连接的RIS模型可以获得1.8 bit/s/Hz的ASR增益与0.91 dB的感知功率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形成 通信感知一体化 非正交多址 智能化超表面 通信和速率 感知功率 凸优化 权衡优化
下载PDF
有源RIS-MISO系统人工噪声辅助物理层安全
6
作者 田壮赫 姜斌 +2 位作者 邱雨 赵宜楠 包建荣 《通信技术》 2024年第10期1066-1071,共6页
针对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多输入单输出系统安全传输中反射信道链路“双衰落”效应限制系统提高保密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源RIS与人工噪声结合的物理层安全方案。它以系统保密率最大化为目标,构建... 针对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多输入单输出系统安全传输中反射信道链路“双衰落”效应限制系统提高保密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源RIS与人工噪声结合的物理层安全方案。它以系统保密率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一个优化波束成形矩阵、人工噪声协方差矩阵和有源RIS反射系数矩阵的系统模型,并用交替优化解决非凸问题。此外,在联合优化波束成形矩阵与人工噪声协方差矩阵时,使用了一阶泰勒展开和半定松弛方法简化问题,然后通过内点法进行求解;在优化有源RIS反射系数矩阵时,联合半定松弛与最小化-最大化算法简化问题,同样采用内点法进行求解。仿真表明,有源RIS能有效克服“双衰落”效应影响,且引入的人工噪声能破坏窃听端信道,联合方案相较于现有方案有更高的保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安全 有源可重构智能表面 波束成形设计 人工噪声
下载PDF
5G建网初期SSB波束设置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怡婷 丁杰 范凌 《移动通信》 2022年第2期85-88,100,共5页
5G网络由于其自身特性及所分配频率,网络规划优化的重点是提升水平和垂直覆盖,SSB广播波束与赋形增益特性则是网络覆盖改善的技术关键点。通过研究5G NR网络SSB广播波束配置对于覆盖范围和接入性能的影响,结合仿真与测试结果分析了不同... 5G网络由于其自身特性及所分配频率,网络规划优化的重点是提升水平和垂直覆盖,SSB广播波束与赋形增益特性则是网络覆盖改善的技术关键点。通过研究5G NR网络SSB广播波束配置对于覆盖范围和接入性能的影响,结合仿真与测试结果分析了不同SSB广播信道波束配置的差异对比,最后针对立体覆盖场景,提出了采用水平多波束与垂直多层波束设计原则与建议,为5G网络在室外复杂场景下的覆盖规划与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赋形 SSB 波束设计
下载PDF
无线通信中的最优资源分配―复杂性分析与算法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亚锋 《中国科学: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53-964,共12页
最优资源分配问题是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的基本问题之一.最优地分配功率、传输波形和频谱等资源能够极大地提高整个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目前,相对于通信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蓬勃发展,通信系统优化的数学理论和方法显得相对滞后,在某些方... 最优资源分配问题是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的基本问题之一.最优地分配功率、传输波形和频谱等资源能够极大地提高整个通信系统的传输性能.目前,相对于通信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蓬勃发展,通信系统优化的数学理论和方法显得相对滞后,在某些方面已经成为影响其发展和应用的关键因素.无线通信中的最优资源分配问题常常可建模为带有特殊结构的非凸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一方面,这些优化问题常常具有高度的非线性性,一般情况下难于求解;另一方面,它们又有自身的特殊结构,如隐含的凸性和可分结构等.本文着重考虑多用户干扰信道中物理层资源最优分配问题的复杂性刻画,以及如何利用问题的特殊结构设计有效且满足分布式应用等实际要求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资源分配 复杂性分析 算法设计 波束成形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无人机通感一体化系统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睿智 厉俊 沈晓峰 《信息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1-710,共10页
针对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ISAC)中频谱资源日渐短缺、信道链路易受干扰等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的无人机通感一体化系统,其中双功能无人机利用下行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向多个通信用户发送叠加信号,该叠加信号同时可用... 针对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ISAC)中频谱资源日渐短缺、信道链路易受干扰等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的无人机通感一体化系统,其中双功能无人机利用下行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向多个通信用户发送叠加信号,该叠加信号同时可用于目标感知。为平衡通信与感知的性能,设计了一种基于连续凸逼近的波束成形方法,在满足用户最低通信速率要求的约束下最大化有效感知功率与通信总比特率的加权和。针对半正定松弛算法所求得最优解不能严格满足秩一约束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半正定松弛算法的重构解方法,在保持系统性能不变的同时,能够将波束成形设计结果重建为满足最大发送功率及最低通信速率要求的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一体化系统的性能相比于传统通信一体化系统提高7.37%,且提出的波束成形方法在传统半正定松弛算法基础上改善1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一体化 非正交多址接入 无人机 波束成形设计 凸优化
原文传递
双IRS辅助的NOMA无线携能通信网络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嘉悦 庞海舰 +2 位作者 裘康 崔苗 张广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9-256,共8页
无线携能传输(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能够有效解决通信终端的能源受限问题,而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能够辅助增强SWIPT的效率。为了克服单个IRS覆盖范围有限的缺点,以... 无线携能传输(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能够有效解决通信终端的能源受限问题,而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能够辅助增强SWIPT的效率。为了克服单个IRS覆盖范围有限的缺点,以及进一步提高SWIPT的时间和频谱资源利用率,考虑了一个双IRS辅助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的无线携能通信系统,其中发送端的波束成形矢量、每个IRS的相移以及接收端的功率分割系数将进行联合优化以最大化系统的最小用户速率。为解决上述有着高度耦合优化变量的非凸优化问题,提出一个基于半正定松弛技术(semidefinite relaxation,SDR)和连续凸逼近技术(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SCA)的交替优化(alternative optimization,AO)算法来高效求解该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双IRS辅助的系统比传统的单IRS辅助的系统能够实现更高的最小速率,揭示了部署双IRS的优异性、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以及联合优化IRS相移及功率分割系数在提升用户速率性能方面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反射面 非正交多址接入 无线携能传输 波束成形设计 半正定松弛 连续凸逼近
下载PDF
智能超表面在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让 罗泓昊 李明 《中兴通讯技术》 2022年第3期53-57,69,共6页
通过对智能超表面(RIS)辅助无线通信系统和雷达感知系统的工作原理、性能优势和实际应用的介绍,揭示了RIS辅助通感一体化系统的可行性、优势及应用前景,重点探讨了将RIS在近场通信和感知、双站感知、宽带系统中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在通感... 通过对智能超表面(RIS)辅助无线通信系统和雷达感知系统的工作原理、性能优势和实际应用的介绍,揭示了RIS辅助通感一体化系统的可行性、优势及应用前景,重点探讨了将RIS在近场通信和感知、双站感知、宽带系统中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在通感一体化(ISAC)系统中部署有源、多个、无人机携载RIS等的可能性。认为人工智能将会给相关研究提供更有效和更鲁棒的算法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S 通感一体化 反射系数设计 多天线系统 波束赋形设计
下载PDF
RIS辅助双功能雷达与隐蔽通信系统性能优化
12
作者 胡浪涛 杨瑞 +3 位作者 黄崇文 刘全金 吴磊 谭镇坤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533-2543,共11页
针对智能超表面(RIS)辅助双功能雷达与通信(DFRC)系统的隐蔽传输问题,提出多策略交替优化(MSAO)算法.在隐蔽约束、雷达恒模约束和总功率约束的条件下,通过联合设计通信波束赋形向量、雷达信号协方差矩阵和RIS相位偏转矩阵,最大化合法用... 针对智能超表面(RIS)辅助双功能雷达与通信(DFRC)系统的隐蔽传输问题,提出多策略交替优化(MSAO)算法.在隐蔽约束、雷达恒模约束和总功率约束的条件下,通过联合设计通信波束赋形向量、雷达信号协方差矩阵和RIS相位偏转矩阵,最大化合法用户Bob的隐蔽通信速率和目标探测功率,实现隐蔽通信和雷达感知功能的折中.在完美Willie信道状态信息和不完美Willie信道状态信息场景下,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单连接RIS和没有部署RIS系统,采用广义全连接模式部署RIS可以更好地传输波束方向图,提高Bob隐蔽通信速率上限,扩大可实现速率的范围,实现通信和感知功能更大的自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赋形设计 隐蔽通信 双功能雷达与通信(DFRC) 智能超表面(RIS) 广义全连接RIS
下载PDF
放大转发双向中继系统中降低总功率的波束成形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章君 郭道省 张邦宁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1-599,共9页
本文研究了多天线放大转发双向中继系统中在满足源节点信噪比要求条件下最小化系统总功率的波束成形设计问题。该问题是非凸优化问题,为了有效求解该问题,采用分层优化方法将原问题分解成发送波束成形向量优化、接收波束成形向量优化和... 本文研究了多天线放大转发双向中继系统中在满足源节点信噪比要求条件下最小化系统总功率的波束成形设计问题。该问题是非凸优化问题,为了有效求解该问题,采用分层优化方法将原问题分解成发送波束成形向量优化、接收波束成形向量优化和中继波束成形矩阵优化三类子问题。发送/接收波束成形向量通过求解Rayleigh商最小化问题来获得。中继波束成形矩阵优化问题通过半正定松弛方法转化成半正定优化问题来求解。在求解这三类优化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迭代波束成形算法,并采用单调有界序列定理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收敛性。计算机仿真表明:所提算法经过若干次迭代即可收敛到稳定点;相比于已有算法,本文算法能显著降低系统总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中继系统 放大转发 波束成形设计 功率最小化
下载PDF
单载波大规模MIMO频域预均衡与波束成型的联合设计
14
作者 高强 黄伟 +1 位作者 黄永明 杨绿溪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91-1799,共9页
本文考虑了单载波频域预处理技术作为多用户大规模MIMO下行链路通信的传输方案。首先,根据系统模型推导出宽带多用户大规模MIMO下行链路预编码的形式,其中包括匹配滤波(MF)和迫零(ZF)预编码方案。随后,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验证得到两种... 本文考虑了单载波频域预处理技术作为多用户大规模MIMO下行链路通信的传输方案。首先,根据系统模型推导出宽带多用户大规模MIMO下行链路预编码的形式,其中包括匹配滤波(MF)和迫零(ZF)预编码方案。随后,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验证得到两种预编码方案下OFDM与SC-FDP的用户和速率表达式,结果显示SC-FDP在大规模MIMO场景下拥有与OFDM相似的用户和速率。然后,通过仿真实验对比OFDM与SC-FDP的峰均比(PAPR),结果表明在用户数目较少的情况下,SC-FDP相对于OFDM具有更小的PAPR,随着用户数增加,两者之间差异逐渐减小。最后,对多用户MIMO下行链路中OFDM与SC-FDP的运算复杂度进行比较,二者系统复杂度相当,而SC-FDP主要运算任务在基站端完成。基于以上比较分析,SC-FDP在宽带多用户大规模MIMO下行链路中是一种很有潜力的传输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MIMO 单载波传输 波束成形设计 频域预均衡
下载PDF
MISO网络下的鲁棒性多目标波束成形设计
15
作者 吴苏 代延梅 王保云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7年第5期183-187,191,共6页
传统的物理层安全通信只研究信息的安全传输或者系统的能量消耗,而这两者相互冲突且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无线通信系统的高要求,因此寻求有效均衡两者的方法成为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的关键。在多输入单输出(MISO)的下行网络中,联合优化接... 传统的物理层安全通信只研究信息的安全传输或者系统的能量消耗,而这两者相互冲突且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无线通信系统的高要求,因此寻求有效均衡两者的方法成为无线通信系统设计的关键。在多输入单输出(MISO)的下行网络中,联合优化接收端的安全速率和发送端的功率消耗,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切比雪夫方法的多目标优化框架(MOO),将两个冲突的单目标问题转化为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MOOP)。引入泰勒级数展开,将非凸问题线性化;运用S-Procedure和柯西施瓦兹不等式,处理半无限约束。在发送端对信道状态信息(CSI)不完全已知的情况下,所提出的鲁棒性迭代算法,获得了安全速率和功率消耗的帕累托最优边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优于传统的非鲁棒性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通信 波束成形设计 多目标最优问题 鲁棒性 多输入单输出网络
下载PDF
基于ADMM改进的低截获FDA-MIMO雷达发射波束设计 被引量:6
16
作者 巩朋成 吴云韬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3-142,共10页
针对信号依赖性杂波与目标位于同一方向上的低截获问题,结合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频控阵MIMO雷达发射波束设计方法。该方法在保证每个天线上发射能量恒定和信杂噪比限制下,最小化目标区域(距离-方位)的能量辐射。首先... 针对信号依赖性杂波与目标位于同一方向上的低截获问题,结合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频控阵MIMO雷达发射波束设计方法。该方法在保证每个天线上发射能量恒定和信杂噪比限制下,最小化目标区域(距离-方位)的能量辐射。首先,利用广义瑞利熵获得接收滤波器;然后,为了解决分式规划不等式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利用辅助变量,并结合ADMM通过并行处理获得发射波束的优化解;最后,进一步研究了收敛性和计算复杂度。仿真显示,与半正定规划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有效控制发射功率恒定,且很好地在目标处能量聚焦;另外,所提方法在杂波和干扰处形成了-50 dB以上的零陷,有效抑制了杂波和干扰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雷达 频控阵 发射波束设计 交替方向乘子法
下载PDF
毫米波MIMO通信感知一体化联合波束成形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红 张若愚 +2 位作者 陈光毅 王翔 吴文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4,共4页
考虑一个毫米波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同时进行多目标感知与多用户通信。首先,基于毫米波MIMO几何信道模型,在满足总功率和多用户信干噪比的约束下,最小化MIMO感知发射波束图匹配误差... 考虑一个毫米波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通信感知一体化系统,同时进行多目标感知与多用户通信。首先,基于毫米波MIMO几何信道模型,在满足总功率和多用户信干噪比的约束下,最小化MIMO感知发射波束图匹配误差和互相关图。然后,针对建立的联合波束成形设计问题,采用半正定松弛算法进行求解,得到通信感知一体化波束成形矩阵。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联合波束成形设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MIMO 通信感知一体化 联合波束成形 半正定松弛
下载PDF
毫米波视距MIMO安全通信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世练 朱立 +1 位作者 骆俊杉 戚宣哲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7-468,共12页
移动通信和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宽带高速数据传输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毫米波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成为实现高速安全数据传输的重要技术途径.考虑到一些特殊的需求和应用场景,比如对偏远地区的覆盖,... 移动通信和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对宽带高速数据传输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毫米波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成为实现高速安全数据传输的重要技术途径.考虑到一些特殊的需求和应用场景,比如对偏远地区的覆盖,构建应急通信系统,特别是军事宽带战术互联网,基于空中移动平台的毫米波MIMO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充分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毫米波视距(line-of-sight,LoS)MIMO信道建模、天线阵列优化、混合波束成形设计以及物理层安全等相关技术的当前进展、存在的挑战,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推动基于空中平台的毫米波MIMO系统的工程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多输入多输出(MIMO) 信道建模 天线阵列优化 混合波束成形 物理层安全
下载PDF
一种多天线无线供电网络能量传输和数据上报联合优化算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文俊 陈彦达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3-768,共6页
文章联合优化数据-能量传输时长与能量波束,在保障节点最低传输速率的前提下最大化所有节点的加权和速率,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替迭代的求解框架。对于能量-数据时长优化,提出基于节点剔除的数据时长分配算法与基于黄金分割的能量时长搜索算... 文章联合优化数据-能量传输时长与能量波束,在保障节点最低传输速率的前提下最大化所有节点的加权和速率,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替迭代的求解框架。对于能量-数据时长优化,提出基于节点剔除的数据时长分配算法与基于黄金分割的能量时长搜索算法;对于能量波束设计,提出基于半正定规划和矩阵分解的信号数目选择和波束设计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通过设置节点最低数据传输速率,可以更好地保障节点数据的成功传输;此外,相比于单天线方案,多天线可以显著提高系统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供电通讯网络(WPCN) 能量-数据时长分配 能量波束设计 最低传输速率保证 加权和速率最大化
下载PDF
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的两个优化问题和相关优化方法
20
作者 刘亚锋 《运筹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7-62,共16页
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的许多问题可建模为优化问题.一方面,这些优化问题常常具有高度的非线性性,一般情况下难于求解;另一方面,它们又有自身的特殊结构,例如隐含的凸性、可分性等.利用优化的方法结合问题的特殊结构求解和处理无线通信系... 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的许多问题可建模为优化问题.一方面,这些优化问题常常具有高度的非线性性,一般情况下难于求解;另一方面,它们又有自身的特殊结构,例如隐含的凸性、可分性等.利用优化的方法结合问题的特殊结构求解和处理无线通信系统设计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重点讨论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的两个优化问题和相关优化方法,包括多用户干扰信道最大最小准则下的联合传输/接收波束成形设计和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检测问题,主要介绍现代优化技术结合问题的特殊结构在求解和处理上述两个问题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正定松弛 变量交替最优化 多用户干扰信道 联合传输/接收波束成形设计 计算复杂性 紧松弛 MIMO检测 无线通信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