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十大流域近40多年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86
1
作者 陈峪 高歌 +1 位作者 任国玉 廖要明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7-643,共7页
利用中国1956~2000年月降水量资料,按流域将全国划分为10个区域,分析了各流域年、季降水量的多年平均状况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长期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中国北方流域降水量少,年际变化大,水资源缺乏且不稳定;南方流域降水较... 利用中国1956~2000年月降水量资料,按流域将全国划分为10个区域,分析了各流域年、季降水量的多年平均状况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长期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中国北方流域降水量少,年际变化大,水资源缺乏且不稳定;南方流域降水较多,年际变化较小,水资源相对充足且比较稳定。分析结果还表明,近45年来,北方外流河流域年降水量一般趋于减少,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降水明显减少;南方流域以降水增加为主,90年代降水均较80年代增多,特别是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更为明显。季节降水减少主要出现在夏秋季,冬春季降水有微弱增加趋势。近20年来,中国绝大多数流域降水的增减趋势与近45年长序列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北方大部分外流河流域年降水量减少,南方流域多为增加。夏、秋季,大部流域降水较前20年减少,冬春季则相反。中国西北诸河流域是十大流域中惟一四季降水均有增加的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流域 年季降水量 时空变化特征 气候变化趋势
下载PDF
含油气系统理论在中国盆地研究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罗开平 周祖翼 何治亮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3-148,共6页
含油气系统(petroleum system)概念提出后的20多年里,世界油气勘探业走过了一条搏奕—理性、随机—系统、盲从—高效之路,它的诞生和应用“明显地提高了勘探成功率”,“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勘探工具”。我国的石油地质家和勘探家在20世... 含油气系统(petroleum system)概念提出后的20多年里,世界油气勘探业走过了一条搏奕—理性、随机—系统、盲从—高效之路,它的诞生和应用“明显地提高了勘探成功率”,“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勘探工具”。我国的石油地质家和勘探家在20世纪60年代总结和提出了“成油系统”的思想,并在此后的20年间又相继发展和提出了“源控论”、“定凹选带”等几乎和含油气系统“等效”的认识和理论体系,在指导我国东部相对简单盆地的油气勘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石油人在对西部和南方多旋回叠合或改造盆地的“求知”中,在中国盆地的“土壤”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复合含油气系统”、“复式含油气系统”、“油气保存单元”等更贴近“中国型”盆地风格和特点的含油气系统概念,并取得了在这一领域油气勘探的重大发现和突破。中国的几辈石油人在“接力棒”式的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沉淀和积累,促进了含油气系统思想和中国盆地的“融合”,在含油气系统理论体系中添上了浓浓的中国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保存单元 复式(合)含油气系统 含油气系统 多旋回 中国盆地
下载PDF
Source-Contacting Gas: Accumulation Mechanism and Distribution in China 被引量:1
3
作者 ZhangJinchuan JinZhijun +3 位作者 LiuLifang WangZhixin XueHui PuJun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4年第1期99-109,共11页
Source-contacting gas, which is also called basin-center gas, deep basin gas, is the tight-sand gas accumulation contacting closely to its source rocks. Having different accumulation mechanisms from conventional gas r... Source-contacting gas, which is also called basin-center gas, deep basin gas, is the tight-sand gas accumulation contacting closely to its source rocks. Having different accumulation mechanisms from conventional gas reservoirs that are formed by replacement way, the typical source-contacting gas reservoirs are formed by piston-typed migration forward way. Source-contacting gas accumulations exhibit a series of distinctly mechanic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the valid combination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e estimation for the type of discovered gas reservoirs or distributions of source-contacting gas reservoirs can be forecasted. The source-contacting gas is special for having no edge water or bottom water for gas and complicated gas-water relationships, which emphasizes the intimate association of reservoir rocks with source rocks, which is called the root of the gas reservoir. There are many basins having the mechanic conditions for source-contacting gas accumulations in China,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regions. Most of the basins with favorable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are located mainly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data, basins having source-contacting gas accumulations in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and configuration relationships are the best in type A basins and they are the larger basins in central China. Type B basins with plain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exist primarily in eastern China and also the basins in western China.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and exploration futures are worse in type C basins, which refer mainly to the small basins in southern China and China Sea basins. Main source-contacting gas basins in China are thoroughl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source-contacting gas in five huge basins are discussed and foreca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rce-contacting gas accumulation mechanism basins in china distribution patterns.
下载PDF
中国9大流域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的编制及在流域经济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4
作者 陈锡康 刘秀丽 +2 位作者 张红霞 许健 杨翠红 《水利经济》 2005年第2期3-6,共4页
首次提出了中国 9大流域水利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中国 9大流域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的编制方法。中国 9大流域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对水利部门的资金、劳动力和各种商品及劳务的投入数量 ;反映了GDP增长与水利投资增加... 首次提出了中国 9大流域水利投入占用产出模型及中国 9大流域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的编制方法。中国 9大流域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对水利部门的资金、劳动力和各种商品及劳务的投入数量 ;反映了GDP增长与水利投资增加之间的关系 ;反映了流域水利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和保障作用。应用中国 9大流域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计算了 9大流域的用水系数、全部生产用水及工业用水的影子价格 ,提出了投资对增加值的后向总效应和后向净效应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大流域 水利投入占用产出表 用水系数 水资源影子价格 后向总效应 后向净效应
下载PDF
伸展构造体系中反转构造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沈华 陈发景 尹微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3-25,共3页
反转构造作为盆地中的重要构造类型以及它对油气的聚集作用 ,已成为石油地质界广泛重视的研究课题之一。反转构造是一种良好的油气生成、运移和存储的空间组合 ,是控制大、中型油气田的主要构造类型。本文在综述反转构造研究进展的基础... 反转构造作为盆地中的重要构造类型以及它对油气的聚集作用 ,已成为石油地质界广泛重视的研究课题之一。反转构造是一种良好的油气生成、运移和存储的空间组合 ,是控制大、中型油气田的主要构造类型。本文在综述反转构造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重点对伸展盆地反转构造概念及样式、反转构造识别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转构造 伸展盆地 构造样式 反转构造识别 油气聚集 东部伸展盆地
下载PDF
中国七大流域全氟烷基酸污染水平与饮水暴露风险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鑫璇 张鸿 +1 位作者 王艳萍 罗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03-710,共8页
为探究中国七大流域全氟烷基酸(perfluoroalkyl acids,PFAAs)的污染现状与居民饮水暴露风险,基于美国国家环保署推荐的风险评估方法,应用场景风险评估模式,分析了各流域PFAAs的污染水平及特征,并对中国成人、青少年、儿童的PFAAs日均饮... 为探究中国七大流域全氟烷基酸(perfluoroalkyl acids,PFAAs)的污染现状与居民饮水暴露风险,基于美国国家环保署推荐的风险评估方法,应用场景风险评估模式,分析了各流域PFAAs的污染水平及特征,并对中国成人、青少年、儿童的PFAAs日均饮水暴露量(average daily dose,ADD)及其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中等暴露水平下,中国七大流域ΣPFAAs中位浓度为14 ng·L-1,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e acid,PFOA)、全氟丁酸和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ic acid,PFOS)为主要污染物,松辽、太湖流域ΣPFAAs高于整体水平.高等暴露水平下,碳链≤6的全氟羧酸类化合物占ΣPFAAs的比例高于中等暴露水平.黄河、长江部分河段污染水平高.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饮水暴露PFOA、PFOS对中国各年龄段居民尚无健康风险,且青少年日均饮水摄入量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流域 全氟烷基酸 全氟辛烷磺酸 全氟辛酸 污染水平 日均暴露量 饮水暴露风险 场景风险评估模式
原文传递
岩石圈地幔结构及其对中国大型盆地的演化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宋晓东 李思田 +2 位作者 李迎春 郑斯华 解习农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1-538,共8页
Pn 波是通过莫霍面下方的上地幔顶部的地震波 .由于Pn 波的速度随温度和物质成分而变化 ,以及Pn 波各向异性可以反映地幔形变的历史 .因此Pn 波的速度以及各向异性成为探索岩石圈结构的重要工具 .中国岩石圈地幔的Pn 速度的特征是很高... Pn 波是通过莫霍面下方的上地幔顶部的地震波 .由于Pn 波的速度随温度和物质成分而变化 ,以及Pn 波各向异性可以反映地幔形变的历史 .因此Pn 波的速度以及各向异性成为探索岩石圈结构的重要工具 .中国岩石圈地幔的Pn 速度的特征是很高速的异常区和很低速的异常区呈镶嵌状出现 ,反映了地质结构的不均匀性 .西部大型盆地 (塔里木、准噶尔、吐哈、柴达木和四川盆地 )具有较高的Pn 速度和较弱的各向异性 ,反映出这些盆地的岩石圈是冷的和坚硬的 ,其变形较小 .大面积的华北地区 ,在太古代的基底下具有明显的Pn 波低速度 .研究结果表明与这些地区裂谷、岩石圈减薄和地幔上涌区相一致 .Pn 波各向异性与在最新 (和目前正在进行 )的大规模变形期间 ,岩石圈地幔沿NNE向右旋简单剪切相一致 .华北的金矿藏以及华北和松辽盆地的石油储藏的位置明显地与该区的低Pn 波速度区相吻合 ,表明该区金属成矿和油储的形成与中、新生代以来在岩石圈地幔中的热活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地幔结构 中国大型盆地 PN波
下载PDF
基于河流健康理念的河流管理发展过程浅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秋霞 李翀 +1 位作者 彭静 王义成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9年第1期71-75,共5页
对国外河流管理的历程、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我国河流管理的发展历程,并对七大流域目前的河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结合河流健康理念,从综合考虑河流管理中的行政手段和技术方法、注重河流综合管理工作中的... 对国外河流管理的历程、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我国河流管理的发展历程,并对七大流域目前的河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结合河流健康理念,从综合考虑河流管理中的行政手段和技术方法、注重河流综合管理工作中的公众参与、建立恰当的河流健康评估体系并与河流综合管理的集成、尝试河流动态管理方法和建立河流数字化信息系统等5方面提出了我国未来基于流域的河流管理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管理 现状和趋势 河流健康 中国七大流域
下载PDF
中国大陆大型盆地的岩石圈结构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8
9
作者 李孟奎 宋晓东 +1 位作者 李江涛 鲍学伟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362-3372,共11页
研究盆地内部的岩石圈结构,有助于了解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以及与区域构造的耦合关系.表面波层析成像是研究地球内部速度结构和动力过程的重要手段.根据得到的东亚地区深度达300 km的S波速度结构模型,主要关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 研究盆地内部的岩石圈结构,有助于了解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以及与区域构造的耦合关系.表面波层析成像是研究地球内部速度结构和动力过程的重要手段.根据得到的东亚地区深度达300 km的S波速度结构模型,主要关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以及松辽盆地的深部速度结构.结果表明,东西部盆地岩石圈厚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以及鄂尔多斯盆地岩石圈较厚(最大约200 km),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岩石圈较薄(最大约80 km),柴达木盆地则介于二者之间.盆地内部岩石圈厚度的横向差异,反映出岩石圈的不均一性及不同程度的改变和变形.对于环青藏高原分布的盆地,区域构造挤压作用造成的山系软物质下溢,侵蚀了盆地岩石圈基底,造成盆山结合部岩石圈厚度的急剧变化,区域构造挤压可能在这些盆地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鄂尔多斯盆地岩石圈厚度变化表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可能只发生在盆地的东部及以东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盆地 表面波层析成像 岩石圈速度结构 地球物理
原文传递
中国近海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何家雄 姚永坚 +1 位作者 于俊峰 张金锋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7,共17页
通过半个多世纪的海洋油气勘探实践与科技创新,中国近海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长足进展和里程碑式的突破。2010年,中国海洋油气年产量突破5000×104 t油当量大关,实现了建成“海上大庆”的目标。2011年以来,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开发... 通过半个多世纪的海洋油气勘探实践与科技创新,中国近海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长足进展和里程碑式的突破。2010年,中国海洋油气年产量突破5000×104 t油当量大关,实现了建成“海上大庆”的目标。2011年以来,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开发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海域油气产量增长迅猛,目前,渤海盆地原油年产量已超过3000×104 t且油气产能还在递增。系统阐明了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构造结构类型、沉积充填特征、油气成因类型及烃源供给关系、油气成藏组合类型及运聚成藏模式等基本油气地质特点,概括分析了中国近海主要盆地油气(水合物)勘探开发进展,以期为挖掘已获得重大发现的盆地的剩余资源以及有效指导新盆地油气的高效勘探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海盆地 主要烃源岩 油气成因类型 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勘探开发进展
下载PDF
Genesis Types and Diagenesis Compaction Mechanisms of Sandstone Rreservoirs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in Oil/Gas Basins in China 被引量:7
11
作者 Shou Jianfeng Si Chunsong Wang Xin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3-31,共9页
The diversity of sandstone diagenesis mechanisms caused by the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oil/gas basins in China could hardly be reasonably explained by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burial diagenesis. Three genes... The diversity of sandstone diagenesis mechanisms caused by the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oil/gas basins in China could hardly be reasonably explained by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burial diagenesis. Three genesis types of thermal diagenesis, tectonic diagenesis and fluid diagenesis are 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the dynamic environment of the oil/gas basins and.the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mechanisms of sandstone diagenesis. Thermal diagenesis of sandstone reservoirs is related not only to the effect of formation temperature on diagenesis, but also to the significant changes in diagenesis caused by geothermal gradients. The concept of thermal compaction is presented. Thermal compaction becomes weaker with increasing depth and becomes stronger at a higher geothermal gradient. At the same formation temperature, the sandstone porosity in the region with a lower geothermal gradient is e^0.077+0.0042T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egion with a higher geothermal gradient. Both sudden and gradual changes are observed in diagenetic evolution caused by structural deformation. Average sandstone compaction increased by 0.1051% for every 1.0MPa increase of lateral tectonic compressional stress, while late tectonic napping helped to preserve a higher porosity of underlying sandstone reservoir. Fluid diagenesis is a general phenomenon. The compaction caused by fluid properties is significant. The coarser the grain size, the stronger the fluid effect on compaction. The greater the burial depth, the weaker the fluid effect on compaction for the specific reservoir lithology and the greater the difference in the fluid effects on comp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grain siz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gas basins in china sandstone reservoir genesis types diagenesis compaction mechanism
下载PDF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用水效率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庞庆华 周未沫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0-95,共6页
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不仅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保障生态环境健康。为此,构建了全国七大流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松花江流域和太湖流域)用水效率的DEA-Malmquist评价模型,并从静态和动态... 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不仅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保障生态环境健康。为此,构建了全国七大流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松花江流域和太湖流域)用水效率的DEA-Malmquist评价模型,并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对2008~2017年全国七大流域的用水效率进行了详细地评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全国七大流域整体用水综合效率比较高,从分流域来看,水资源利用效率出现了明显的流域差异,其中淮河流域最高,而长江流域最低。②全国七大流域用水效率的增长主要受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负相关影响,其中规模效率对用水效率的制约作用最明显。研究成果对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和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目标的实现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效率 DEA-MALMQUIST 七大流域
下载PDF
中国海域沉积盆地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
13
作者 陈建文 王嘹亮 +11 位作者 王平康 袁勇 曹珂 付玉通 陆东宇 杨长清 李慧君 王建强 张银国 龚建明 孙晶 赵化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14,共17页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技术的关键环节,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是将工业碳排放源或油气开发过程中捕集的二氧化碳,以超临界态注入到海底咸水层、废弃或开发中油气藏等地质体中,实现与大气长期隔离的过程。因远离...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技术的关键环节,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是将工业碳排放源或油气开发过程中捕集的二氧化碳,以超临界态注入到海底咸水层、废弃或开发中油气藏等地质体中,实现与大气长期隔离的过程。因远离人类居住地且有海水覆盖、具有“安全性高、环境风险小”特点,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受到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高度重视。本文在分析我国海域沉积盆地基本地质条件基础上,采用创新的模型体积法评价了我国海域沉积盆地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研究表明,我国海域沉积盆地新生界厚度大,地壳稳定性较好,具有中低地温场特征,发育多套储碳-封盖组合,构造地层圈闭多,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条件优越、咸水层封存潜力巨大。这将为我国海洋地质碳封存区带评价和目标区优选提供依据,对我国沿海省市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规划和离岸碳封存示范工程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 中国海域沉积盆地 模型体积法 咸水层 封存潜力
下载PDF
中国典型流域有机磷酸酯的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江陆 路海健 +6 位作者 吕佳佩 杨江涛 罗莹 曹渺 孙善伟 郭昌胜 徐建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700-6709,共10页
有机磷酸酯(OPEs)作为溴代阻燃剂的替代品,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其环境污染和毒性效应受到广泛关注.梳理中国七大典型流域水体中OPEs的含量水平和分布特征,计算中国成人、青少年和儿童的OPEs日均饮水暴露量,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并... 有机磷酸酯(OPEs)作为溴代阻燃剂的替代品,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其环境污染和毒性效应受到广泛关注.梳理中国七大典型流域水体中OPEs的含量水平和分布特征,计算中国成人、青少年和儿童的OPEs日均饮水暴露量,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并通过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评价了结果的可靠性.检索整理了12种OPEs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浓度,构建物种敏感度分布(SSD)曲线,对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低等暴露水平下,七大流域∑OPEs的第5百分位浓度为52.61 ng·L^(-1);中等暴露水平下,七大流域∑OPEs的中位浓度为499.74 ng·L^(-1),磷酸三氯乙酯(TCEP)、磷酸三乙酯(TEP)和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TDCP)为主要污染物;高等暴露水平下,七大流域∑OPEs的第95百分位浓度为1904.4 ng·L^(-1),是其中等暴露水平的3.8倍,长江流域的∑OPEs浓度最高.健康风险评估表明,不同人群通过饮用水暴露于OPEs的非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磷酸三甲酯(TMP)、磷酸三异丁酯(TiBP)和TCEP是致癌风险的主要贡献者.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TCEP在高等暴露水平下存在中等生态风险;磷酸三正丁酯(TnBP)在中等暴露水平下存在中等生态风险,在高等暴露水平下,有较高生态风险;磷酸三苯酯(TPhP)在低中高3种暴露水平下的风险商均大于1,有较高生态风险,需要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酸酯(OPEs) 七大流域 分布特征 风险评估 蒙特卡洛
原文传递
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汤玉平 彭大军 +3 位作者 程同锦 刘运黎 赵跃伟 丁相玉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3-217,共5页
统计分析了我国14个主要含油气盆地或地区的主要油气化探指标强度及变异特征,提出了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区域地球化学场划分准则。对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区域地球化学场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指出了自西向东地球化学背景场渐渐降低,即区... 统计分析了我国14个主要含油气盆地或地区的主要油气化探指标强度及变异特征,提出了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区域地球化学场划分准则。对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区域地球化学场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指出了自西向东地球化学背景场渐渐降低,即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场的分布和变化特征是:西部盆地为高区域背景场,中、东部和近海盆地为中等区域背景场,东北部盆地为低区域背景场的分布特征。变异性则不断增高,即自西至东由均匀场向非均匀场变化的规律。烃类湿度系数具有西干东湿的变化趋势。讨论了六盘山等盆地的分区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含油气盆地 区域地球化学场划分准则 分区场
下载PDF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重构中国九大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鑫春 游为 +1 位作者 万祥禹 宋梦芝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6-120,共5页
GRACE与GRACE-FO任务间的数据空缺导致无法连续监测陆地水储量变化。基于此,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GRACE/GRACE-FO陆地水储量变化数据为参考值,以降水、气温和模型模拟的陆地水储量数据为预测参数,采用3种不同策略重构中国九大流... GRACE与GRACE-FO任务间的数据空缺导致无法连续监测陆地水储量变化。基于此,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GRACE/GRACE-FO陆地水储量变化数据为参考值,以降水、气温和模型模拟的陆地水储量数据为预测参数,采用3种不同策略重构中国九大流域2002-04~2021-12连续的陆地水储量变化。结果表明,基于去趋势项和去季节项信号重构策略的重构结果略优于去趋势项信号重构策略,且两者结果均优于整体信号重构策略,在人类活动或冰川融化频繁的流域(如海滦河、长江、西南诸河和内陆河流域)这种优势更为明显。此外,重构结果的性能也受GRACE/GRACE-FO数据信噪比和预测参数与GRACE/GRCAE-FO数据的相关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GRACE-FO 陆地水储量变化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重构策略 中国九大流域
下载PDF
干旱内陆河流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应用探讨——以呼图壁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姚俊强 郑江华 +4 位作者 张明 王作彬 刘杰 刘荣 刘志辉 《人民珠江》 2016年第6期9-12,共4页
"总量控制红线"是干旱内陆河流域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核心,提出了侧重总量控制和用水效率红线的"地表水-地下水库"联合调蓄及"水-生态-经济"耦合的流域集成水资源管理框架;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 "总量控制红线"是干旱内陆河流域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核心,提出了侧重总量控制和用水效率红线的"地表水-地下水库"联合调蓄及"水-生态-经济"耦合的流域集成水资源管理框架;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按照"两步走战略,近期三七分成,远期五五分账"和"三七调控"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合理阈值,对水资源进行有效调控;以呼图壁河流域为例,制定了2020、2030年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指标体系,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干旱内陆河 呼图壁河流域
下载PDF
中国中西部大型湖盆沉积体系域研究进展及页岩油气勘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因业 李国欣 +6 位作者 吴洛菲 徐兆辉 龙国徽 方向 付蕾 张天舒 陶士振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28-741,共14页
中国陆相大型湖盆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区分布广泛,含油气盆地内新发现了多个油气田,特别是近年来在致密油/页岩油勘探方面获得了突破。根据沉积体系域演化和可容纳空间演变解释层序地层单元,建立层序演化模式,预测油气储集体,适合于研... 中国陆相大型湖盆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区分布广泛,含油气盆地内新发现了多个油气田,特别是近年来在致密油/页岩油勘探方面获得了突破。根据沉积体系域演化和可容纳空间演变解释层序地层单元,建立层序演化模式,预测油气储集体,适合于研究有成因联系的异旋回地层序列。深水体系的沉积层序体系域研究进展表现为引入强制海退(湖退)的概念,从经典的层序地层学格架三分体系域发展为四分体系域和二分体系域,不同尺度的相对整合序列和体系域分布与命名具有紧密联系。强制海(湖)退条件下形成的下降期体系域(FSST)和强制海(湖)退楔体系域(FRW)有内涵细节上的差异。采用A-P-D(加积-进积-降积)准层序叠加分析方法,分析体系域格架下薄层细粒沉积砂体的沉积搬运机理,提高了体系域识别和油气储集体预测的准确度。柴达木盆地古近系和四川盆地侏罗系研究实例表明,湖侵体系域随湖平面上升,浅湖和半深湖范围扩大,沉积中心地区发育三角洲前缘薄层砂体和深水浊积扇及多旋回泥页岩—泥灰岩组合,有利于页岩油气储集体的发育,成为“甜点”勘探目标区。展望未来,与页岩油气勘探有关的沉积层序体系域领域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将取得重要进展:(1)咸化湖盆深水沉积体系的高频旋回体系域研究;(2)与页岩型和混积型页岩油类型相关的湖侵体系域混积体系研究;(3)体系域级别的层序—古地理研究;(4)体系域格架下的源-汇系统及其古湖泊分布特征研究;(5)湖泊古水深、古气候和古环境的地球化学指标分析;(6)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的微纳米级孔—缝体系储集能力研究;(7)煤系环境纯湖相泥岩和沼泽相(湖沼或河沼)泥岩对规模天然气生烃贡献率的沉积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域 深水沉积体系 页岩油气勘探 退积型浊积砂体 层序地层 页岩层系纹层结构 中国中西部盆地
下载PDF
几种降水降尺度方法在中国十大流域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段凯 梅亚东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77-783,共7页
天气发生器、回归模型、机器学习算法等几类统计降尺度方法被广泛用于校正气候模型输出的区域降水数据。为探讨各类方法在我国不同气候背景下的适用性,以Weather GENerator(WEGN)、Long Ashton Research Station Weather Generator(LARS... 天气发生器、回归模型、机器学习算法等几类统计降尺度方法被广泛用于校正气候模型输出的区域降水数据。为探讨各类方法在我国不同气候背景下的适用性,以Weather GENerator(WEGN)、Long Ashton Research Station Weather Generator(LARS-WG)、Statistical Downscaling Model(SDSM)、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为例,利用中国十大一级流域50个国家气象站点1961—2000年的逐日降水数据与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再分析数据,分别构建了逐月的日降水降尺度模型。结果显示,SVM、SDSM与LARS-WG分别在中国干旱、半干旱与湿润地区表现出更好的整体适用性。其中,SDSM利用添加了随机项的多元回归模型,可较好地反映降水发生概率与降水量的变异特征;LARS-WG通过在半经验分布函数中设置特定分位数而优化了对极端降水的模拟,尤其在湿润地区效果良好;SVM凭借灵活的非线性拟合能力能够较好地模拟降水均值,但因缺少对降水过程随机性的描述而难以反映年际演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降尺度 降水 适用性 中国十大流域
原文传递
Division of Gas Accumulation System and Laws Controlling Distribution of Natural Gas in Typical Petroliferous Basins of China
20
作者 Jiang Zhenxue Pang Xiongqi Jin Zhijun Chen Dongxia Basin & Reservoir Research Center,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102249 Key Laboratory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ijing 102249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2年第4期306-312,共7页
Consider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petroleum system, this paper bringsforward the concept of natural gas accumulation system and presents the dividing principles. Thendetailed statistics on the accumulation fact... Consider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petroleum system, this paper bringsforward the concept of natural gas accumulation system and presents the dividing principles. Thendetailed statistics on the accumulation factors of the 32 typical natural gas accumulation systemsin China and studies on the laws controlling distribution of gas are collected. The research showsthat the petroleum accumulation system is the basic unit controlling petroleum generation, migrationand accumulation. Generating intensity, generating amount, accumulating efficiency and migrationdista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stribution of natural gas. Through analysis on results ofresources evaluation, discovered reserves and residual reserves, potential areas in middle-scaledpetroliferous basins in China are forecasted in this paper. Ordos, Sichuan, Tarim and Qaidam basinsare found out to be the main basins developing and enriching gas accumulation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oliferous basins in china gas accumulation system petroleum system laws controlling gas potential are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