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播种密度和秧龄对杂交中籼稻新两优6号群体数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高军 黄义德 +3 位作者 陈金节 王合勤 李胜群 陈景道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9期231-236,共6页
以新两优6号为材料,通过对常规湿润育秧条件下不同播种密度和不同秧龄期栽插,以及长秧龄条件下不同基本苗数和不同育秧方式的大田群体数量及产量表现的研究,为安徽省单季稻产区生产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结果表明,新两优6号在湿润育秧条件... 以新两优6号为材料,通过对常规湿润育秧条件下不同播种密度和不同秧龄期栽插,以及长秧龄条件下不同基本苗数和不同育秧方式的大田群体数量及产量表现的研究,为安徽省单季稻产区生产提供技术上的支持。结果表明,新两优6号在湿润育秧条件下,秧龄不宜超过40d,45d及更长秧龄的显著减产,随秧龄延长而减产幅度加大;稀播的减产幅度略小,减产的原因主要是秧龄。随着秧龄的延长,群体总茎蘖数、LAI、单位面积穗数、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等群体数量递减,而茎蘖成穗率相差不大。长秧龄移栽条件下,增加栽插基本苗数,或采用肥床旱育秧培育长龄多蘖壮秧,是获得理想产量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密度 秧龄 基本苗 群体数量 产量
下载PDF
秸秆机械全量粉碎还田与密肥调控对稻麦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吴延华 黄正来 +2 位作者 吴安昌 张长春 吴红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017-5020,共4页
[目的]为在秸秆机械全量粉碎还田条件下建立密肥调控的最优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扬麦16和水稻丰两优4号为供试品种,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进行田间试验,试验施氮水平分别为:N1(180kg/hm2)、N2(225kg/hm2)、N3(270kg/hm2),基... [目的]为在秸秆机械全量粉碎还田条件下建立密肥调控的最优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小麦扬麦16和水稻丰两优4号为供试品种,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进行田间试验,试验施氮水平分别为:N1(180kg/hm2)、N2(225kg/hm2)、N3(270kg/hm2),基本苗分别为:M1(225万/hm2)、M2(300万/hm2)、M3(375万/hm2)。[结果]处理N1M3的稻麦周年产量、总产值、纯收入、物质投入净产率、活劳动净产率、产/投比均最高,分别达15736.44kg/hm2、28076.47元/hm2、21712.35元/hm2、5.15%、13.06%和4.41。在同一密度水平下,稻麦周年产量、总产值、纯收入、物质投入净产率、活劳动净产率、产/投比的变化趋势分别为:N1>N3>N2、N1>N3>N2、N1>N2>N3、N1>N2>N3、N1>N2>N3、N1>N2>N3;在同一肥力水平下,其变化趋势分别为:M1<M2<M3、M1<M2<M3、M1<M2<M3、M1>M2>M3、M1<M2<M3、M1>M2>M3。[结论]在秸秆机械全量粉碎还田条件下,适度降低施氮水平、提高基本苗数能稳定稻麦周年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机械全量粉碎还田 施氮水平 基本苗 稻麦周年生产力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基于混合像元分解的分蘖期水稻基本苗数量估测方法研究
3
作者 朱文静 戴世元 +3 位作者 冯展康 段凯文 邵长锋 魏新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2-209,共8页
基本苗数量是反映水稻健康水平的重要依据,在分蘖期精准估测水稻基本苗数量可以指导后期的施肥量,从而调控水稻的最佳分蘖数。同时,对水稻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传统田间人工统计基本苗数量耗时长、成本高等问题,... 基本苗数量是反映水稻健康水平的重要依据,在分蘖期精准估测水稻基本苗数量可以指导后期的施肥量,从而调控水稻的最佳分蘖数。同时,对水稻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传统田间人工统计基本苗数量耗时长、成本高等问题,以江苏大学附属农场镇江润果农场分蘖期水稻为研究对象,利用大疆无人机(M600 Pro型)搭载多光谱相机(Rededge-MX型)获取水稻分蘖期多光谱数据,对原始图像进行图像拼接、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预处理操作,根据像元纯度系数提取土壤端元和植被端元,建立波谱库,然后按照完全约束最小二乘法的方法执行混合像元分解,构建植被覆盖度和水稻基本苗数量的回归模型。该研究方法获得的模型决定系数R^(2)为0.891,均方根误差RMSE为4.6株/m^(2)。而传统的像元二分法模型(基于NDVI、VDVI和GNDVI植被指数计算植被覆盖度),其决定系数R2为0.834、0.744、0.642,其RMSE为5.7、7.1、8.4株/m^(2)。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完全约束最小二乘法的混合像元分解模型评价指标均优于像元二分法模型。本文基于混合像元分解方法有效提高了水稻基本苗统计精度,并且生成了水稻基本苗数量反演图,可以直观统计基本苗数量,为分蘖期水稻补苗、间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本苗 混合像元分解 完全约束最小二乘法 像元二分法
下载PDF
苏啤3号基本苗对群个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吴建中 商兆堂 +4 位作者 吉振华 周国权 杨成兵 宋文芹 王玉楼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7436-7440,7460,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播种密度的基本苗对苏啤3号群个体质量与产量的影响。设120万1、80万2、40万3、00万和360万/hm25个播种密度基本苗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基本苗与不同生育时期总苗数、单株分蘖(成穗)数、叶龄、株高、次生根条数、干物质积... 为了研究不同播种密度的基本苗对苏啤3号群个体质量与产量的影响。设120万1、80万2、40万3、00万和360万/hm25个播种密度基本苗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基本苗与不同生育时期总苗数、单株分蘖(成穗)数、叶龄、株高、次生根条数、干物质积累量、抽穗期单茎叶面积、叶面积系数和粒叶比以及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随基本苗的增加,不同生育时期的总苗数和有效穗数增加,单株分蘖(成穗)、次生根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单穗粒数、千粒重等不断减少,叶龄、株高变化不明显。个体与群体有相互补充作用,当个体弱而群体强或群体强而个体弱时,都可能取得理想产量。综合考虑,基本苗为270万/hm2时,对江苏里下河地区的啤麦生产最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麦 苏啤3号 基本苗 群体 个体 质量
下载PDF
基本苗和氮肥运筹对大麦籽粒产量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吴飞良 潘志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231-234,共4页
关键词 大麦 基本苗 氮肥 籽粒产量 生理指标
下载PDF
杂交水稻制种群体结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马铮 祁玉良 +3 位作者 宋世枝 赵玉莲 郭国显 邵家荣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2-14,共3页
通过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基本苗、厢宽和母本栽插规格对制种产量的影响的试验分析,指出各因子中以父母本基本苗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必须采用适当行比,同时增加父母本基本苗数,才能达到制种高产的要求.
关键词 杂交稻制种 父母本基本苗 厢宽 产量
下载PDF
机插常规早籼稻的适宜群体起点探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春赞 林华 +1 位作者 赖联赛 赵佩欧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48-50,共3页
以常规早籼稻品种"嘉育253"为材料,在机插条件下,研究了单位面积穴数和每穴本数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插穴数、穴数与本数两者互作对产量的影响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每穴本数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单位... 以常规早籼稻品种"嘉育253"为材料,在机插条件下,研究了单位面积穴数和每穴本数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插穴数、穴数与本数两者互作对产量的影响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每穴本数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机插早籼稻产量提高主要依靠单位面积有效穗的增加。综合试验结果看,温州地区常规早籼稻品种机插的群体起点以27万穴/hm2(30 cm×12 cm)、每穴5.4本、基本苗数137万/hm2左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早稻 栽插穴数 栽插本数 基本苗数
下载PDF
氮素与密度对砂姜黑土地区晚播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曹承富 汪芝寿 +1 位作者 孔令聪 张习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8年第1期33-35,45,共4页
针对淮北砂姜黑土地区晚播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现状,在选用优良品种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氮素供量和基本苗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11月下旬播种,皖麦25和阜861两品种均可获得每公顷5700~6000kg的产量。主要措... 针对淮北砂姜黑土地区晚播小麦产量低而不稳的现状,在选用优良品种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氮素供量和基本苗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11月下旬播种,皖麦25和阜861两品种均可获得每公顷5700~6000kg的产量。主要措施为基本苗控制在375~435万/hm2,氮素施量150kg/hm2左右。氮素施量和基本苗与产量均呈二次抛物线关系。明确了晚播麦高产应适当加大基本苗,走以主茎成穗为主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姜黑土 基本苗 晚播 产量效应 小麦 密度
下载PDF
不同种子药剂处理对小麦纹枯病控制效果和小麦苗情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吴优 赵海侠 +6 位作者 张明 刘志勇 李必忠 季林章 杜同庆 杨永乐 陈之政 《现代农药》 CAS 2021年第2期62-64,共3页
笔者通过设置不同的拌种剂处理小麦,得出药剂拌种后可有效控制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其中31%苯醚·咯·噻虫表现较好。药剂拌种提高小麦的基本苗数和产量,增强了对逆境的抵抗能力,并提高了后期的小麦的成穗数。因此,这类药剂的使用... 笔者通过设置不同的拌种剂处理小麦,得出药剂拌种后可有效控制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其中31%苯醚·咯·噻虫表现较好。药剂拌种提高小麦的基本苗数和产量,增强了对逆境的抵抗能力,并提高了后期的小麦的成穗数。因此,这类药剂的使用既增加产量又提高抗病虫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处理 小麦 纹枯病 基本苗 产量
下载PDF
不同分蘖苗移栽与氮肥运筹对超高产杂交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昌龙 杨桂兰 +2 位作者 黄姚英 吴文和 李佳林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22,共4页
为了探明水稻超高产栽培产量对不同分蘖苗移栽和氮肥运筹的响应,以超级稻准两优527为材料,采用田间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分蘖苗移栽和氮肥运筹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田按1.11万穴/667m2密度栽插4蘖秧苗、分蘖期施N量为总N量的... 为了探明水稻超高产栽培产量对不同分蘖苗移栽和氮肥运筹的响应,以超级稻准两优527为材料,采用田间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分蘖苗移栽和氮肥运筹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田按1.11万穴/667m2密度栽插4蘖秧苗、分蘖期施N量为总N量的5%(总N量为13.8kg/667m2)时,其生长高峰期的基本苗为28.6万穗/667m2,有效穗19.38万穗/667m2,成穗率67.7%,叶面积指数在抽穗期最大,产量也最高,为853.3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超高产栽培 基本苗 氮肥施用量
下载PDF
施肥和基本苗对赣晚籼31号产量的影响
11
作者 方加海 魏雪娇 +2 位作者 陈小荣 朱美英 王来春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7-189,共3页
采用裂区设计试验,对优质水稻赣晚籼31号不同施肥和基本苗数处理下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本苗1.2×106/hm2,面肥NPK三元复合肥600 kg/hm2,2次追施尿素共195 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达6936 kg/hm2。
关键词 赣晚籼31号 基本苗数 施肥 产量
下载PDF
不同基本苗对早稻分蘖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12
作者 刘马养 彭云昌 +1 位作者 杨阳 徐庆国 《作物研究》 2019年第6期515-520,共6页
以两系杂交早稻陵两优211与常规早稻品种湘早籼6号为材料,比较不同基本苗数对早稻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1)基本苗6~8苗/穴时,每穴茎蘖数明显多于1~4苗/穴处理,且能更早达到分蘖高峰。(2)分蘖期叶面积指数与基本苗数... 以两系杂交早稻陵两优211与常规早稻品种湘早籼6号为材料,比较不同基本苗数对早稻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表明:(1)基本苗6~8苗/穴时,每穴茎蘖数明显多于1~4苗/穴处理,且能更早达到分蘖高峰。(2)分蘖期叶面积指数与基本苗数呈正相关,而在乳熟期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与基本苗数均呈负相关。(3)成熟期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干物质量随基本苗数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地上部分干物质量均以移栽苗数4苗/穴最高,杂交早稻地下部分干物质量以移栽苗数4苗/穴最高。(4)产量随基本苗数增加而增加,有效穗数变化趋势与产量一致,每穗总粒数、实粒数和结实率与产量变化趋势相反,但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各移栽苗数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受品种遗传特性的影响可能较大。(5)随着移栽苗数的增加,杂交早稻产量的最大增长幅度没有常规早稻的大,有效穗数也呈现相同趋势。试验结果表明每穴插3~5苗是获得早稻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栽培 基本苗 茎蘖动态 产量
下载PDF
水稻移栽不同基本苗数的施肥效果研究
13
作者 屈佳君 马自波 +2 位作者 李荣 罗和清 丁平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3期65-67,共3页
[目的]探索实现水稻高产所需要的移栽基本苗数及相应的施肥量。[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移栽基本苗数条件下配方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相同施肥水平下,适宜的移栽基本苗数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在相同基... [目的]探索实现水稻高产所需要的移栽基本苗数及相应的施肥量。[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在不同移栽基本苗数条件下配方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相同施肥水平下,适宜的移栽基本苗数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在相同基本苗数条件下,不同施肥量对水稻产量有显著影响,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结论]试验结果为水稻高产稳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本苗数 配方肥 产量
下载PDF
冀东稻区水稻高产栽培的技术路线与对策
14
作者 王文成 杜卫军 +2 位作者 王淑芬 杨建军 常青 《北方水稻》 CAS 2007年第3期35-37,共3页
将产量构成因素分解成(基本苗×单株分蘖数×成穗率)(×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千粒重,进一步分析了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667 m2穗数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成穗率、结实率和667 m2载花量与产量呈极显... 将产量构成因素分解成(基本苗×单株分蘖数×成穗率)(×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千粒重,进一步分析了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667 m2穗数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成穗率、结实率和667 m2载花量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结实率与成穗率呈正相关。据此提出了“稳定穗数、主攻大穗、争取粒重”的技术路线和培育叶蘖同伸壮秧、少本合理稀植,“稳促蘖、中控苗、后攻粒”的栽培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构成因素 基本苗 栽培对策 叶蘖同伸壮秧
下载PDF
密度和基本苗对陆两优996产量的影响研究初报
15
作者 黄国龙 丁秋凡 +1 位作者 邓立平 余喜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26-28,共3页
采用裂区试验,对超级杂交早稻陆两优996进行了不同栽插密度(45.0万、30.0万、21.4万蔸/hm2)和基本苗(2,3,4苗/蔸)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插密度和基本苗对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超级杂交早稻陆两优996以插30.0万蔸/hm2,3... 采用裂区试验,对超级杂交早稻陆两优996进行了不同栽插密度(45.0万、30.0万、21.4万蔸/hm2)和基本苗(2,3,4苗/蔸)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插密度和基本苗对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超级杂交早稻陆两优996以插30.0万蔸/hm2,3苗/蔸,群体产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两优996 插植密度 基本苗
下载PDF
黄淮流域地区中产小麦不同基本苗条件下氮磷用量及经济效益研究
16
作者 隋振峰 李世伟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0期13-14,18,共3页
采用裂区设计和2因素4水平最优设计的方法,结果表明:中产小麦在不同基本苗条件下,获得373.3~390.4 kg/666.67 m2的最高产量,需施N、P2O5分别为17.49~23.31 kg/666.67 m2和10.62~23.79 kg/666.67 m2;产量为350 kg/666.67 m2左右时,需施N... 采用裂区设计和2因素4水平最优设计的方法,结果表明:中产小麦在不同基本苗条件下,获得373.3~390.4 kg/666.67 m2的最高产量,需施N、P2O5分别为17.49~23.31 kg/666.67 m2和10.62~23.79 kg/666.67 m2;产量为350 kg/666.67 m2左右时,需施N、P2O5分别为5.63~7.33 kg/666.6 7小m2麦和5.39~6.35 kg/666.67 m2,其经济效益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基本苗 氮磷肥 经济效益
下载PDF
连作杂交晚稻长秧龄机插基本苗数调控对产量形成的影响
17
作者 兰天明 李慧 +6 位作者 武辉 陈惠哲 张玉屏 向镜 张义凯 王志刚 王亚梁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5-141,共7页
连作杂交晚稻长秧龄机插导致产量降低,增加基本苗数能够有效降低秧龄延长导致的产量损失,然而基本苗增加的最佳方式不明确。本试验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和籼型杂交稻天优华占为材料,采用低播量条播育秧机插,同期播种,机插秧龄设置25 d(... 连作杂交晚稻长秧龄机插导致产量降低,增加基本苗数能够有效降低秧龄延长导致的产量损失,然而基本苗增加的最佳方式不明确。本试验以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和籼型杂交稻天优华占为材料,采用低播量条播育秧机插,同期播种,机插秧龄设置25 d(S1)、35 d(S2),机插规格设置30 cm×18 cm(M1)和30 cm×12 cm(M2),每穴苗数设置2苗(B1)和3苗(B2),以M1B1(37.0万/hm^(2))为对照,设置M1B2(55.6万/hm^(2))和M2B1(55.6万/hm^(2))共2个基本苗调控方式,考察群体分蘖动态、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增加群体基本苗数对成穗率没有显著影响,但通过提高群体高峰苗数增加了有效分蘖数,其中M2B1的效果要好于M1B2处理,两种秧龄处理下变化趋势一致;增加种植密度显著降低植株单丛干物质积累量,而增加每穴苗数对单丛干物质积累量没有显著影响;基本苗数增加提高了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其中M2B1处理表现尤为明显;长秧龄机插显著降低了产量,通过增加基本苗数能够减少产量损失,其中M2B1的减损效果要好于M1B2处理,说明增加种植密度的效果要好于增加每穴种植苗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晚稻 机插 长秧龄 基本苗数 产量减损
原文传递
直播稻密度对不同类型中粳品种茎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鸿新 戴凌云 +4 位作者 王受荣 陈志清 吴建中 茆文军 吴忠梁 《园艺与种苗》 CAS 2012年第3期41-46,共6页
[目的]探寻直播稻密度与不同类型中粳品种茎秆性状的关系。[方法]以镇稻99、连粳7号和淮稻5号为试验品种,分析基本苗密度对3个品种茎秆性状的影响。[结果]连粳7号生长量最大,株高最高,抗倒伏能力最强,干物质积累及经济系数最高;且3个品... [目的]探寻直播稻密度与不同类型中粳品种茎秆性状的关系。[方法]以镇稻99、连粳7号和淮稻5号为试验品种,分析基本苗密度对3个品种茎秆性状的影响。[结果]连粳7号生长量最大,株高最高,抗倒伏能力最强,干物质积累及经济系数最高;且3个品种的直播稻基本苗90万/hm2时,植株茎秆抗倒伏能力最强,产量及经济系数最高。[结论]直播稻连粳7号为最优品种,且3个品种基本苗密度定在90万/hm2最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苗密度 镇稻99 连粳7号 淮稻5号 茎秆性状
下载PDF
机插粳稻分蘖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以勇 吴镐均 姜长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21611-21613,共3页
[目的]为提高机插粳稻产量提供参考。[方法]以9746(武运粳7号)为材料,设置不同的栽插深度、管水条件、施肥及基本苗数,进行栽插深度、管水条件、施肥及基本苗数对机插粳稻分蘖的影响试验。[结果]栽插深度应控制为"叶不见土"... [目的]为提高机插粳稻产量提供参考。[方法]以9746(武运粳7号)为材料,设置不同的栽插深度、管水条件、施肥及基本苗数,进行栽插深度、管水条件、施肥及基本苗数对机插粳稻分蘖的影响试验。[结果]栽插深度应控制为"叶不见土"。即第2片真叶叶耳不接触实土土面,在3 cm以内,最适宜的插深为0~1.5 cm,不宜超过3.0 cm。应根据机插粳稻分蘖发生的特点,栽后3 d,晴天浅水活棵,阴天不上水;栽后15 d内干湿交替;15~25 d是低位分蘖盛期,浅水间隙灌溉;25 d后多次轻搁田。应根据机插粳稻中小苗移栽、机械植伤相对较重,生根稍缓等特点,基肥以复合肥为主,占总N量20%~30%,分蘖肥分3次轻施,以N肥为主,第3次视苗色和长势确定用复合肥或N肥,以利稻株C∶N协调,保证拔节正常。基本苗应确定为3~5苗。应根据机插粳稻育秧质量(均匀度和成秧率)确定取秧量。单位面积穴数应以24~27万穴/hm2为宜(即株距11.7~13.1 cm)。[结论]确定了机插粳稻适宜的栽插深度、管水条件、施肥及基本苗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秧 栽插深度 分蘖 肥水管理 基本苗数
下载PDF
播量及移栽基本苗对水稻新品种盐粳218产量的影响
20
作者 曹丹 李庆坤 +2 位作者 付立东 王宇 李旭 《北方水稻》 CAS 2012年第2期14-18,共5页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播量、移栽基本苗对水稻新品种盐粳218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播量可使盐粳218秧苗的干物重、充实度、带蘖率增加。处理A1B4的单产为604.4 kg/667 m2,比A3B6、A1B2、A2B3、A3B4、A1B3、A2B5、A2B4...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播量、移栽基本苗对水稻新品种盐粳218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播量可使盐粳218秧苗的干物重、充实度、带蘖率增加。处理A1B4的单产为604.4 kg/667 m2,比A3B6、A1B2、A2B3、A3B4、A1B3、A2B5、A2B4、A3B5处理分别增产了7.8%、7.0%、4.7%、3.2%、2.6%、2.2%、1.3%、1.3%,其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及颖花数、生物产量及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百分比均较高。在播量100、200、300 g/m2前提下,对应移栽基本苗4.5万~5.5万/667 m2、5.5万~6.5万/667 m2、6.0万~7.0万/667 m2均可使盐粳218获得较高的产量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播量 移栽基本苗 叶面积指数 干物质积累量 产量 盐粳218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