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3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肤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856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刘梅 朱红 +1 位作者 尹新江 何春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99-1101,共3页
目的总结皮肤基底细胞癌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特点,为进一步提高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诊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皮肤科自1980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856例皮肤基底细胞癌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494例皮肤基... 目的总结皮肤基底细胞癌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特点,为进一步提高皮肤恶性肿瘤的临床诊疗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皮肤科自1980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856例皮肤基底细胞癌和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494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中,男260例,女234例;平均(60.88±21.32)岁,≥50岁者占83.00%;肿瘤个数为1个者420例(85.02%);发病部位位于光暴露部位的肿瘤数为543个(91.57%)。362例皮肤鳞癌患者中,男217例,女145例;平均(62.96±27.86)岁,≥50岁者占87.85%;肿瘤个数为1个者340例(93.92%);发病部位位于光暴露部位的肿瘤个数为365个(94.07%)。结论皮肤基底细胞癌和皮肤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非黑素性皮肤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恶性肿瘤 基底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统计分析
下载PDF
71例基底细胞癌皮肤镜下特征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彦波 徐峰 刘波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第12期705-708,共4页
目的:明确基底细胞癌在皮肤镜下的特征,为临床皮肤镜鉴别色素性皮损提供参考。方法:分析71例经组织病理确诊为基底细胞癌的皮损皮肤镜图像。结果:最主要的皮肤镜指征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蓝灰色卵圆形巢(78.9%)、血管模式(74.6%)... 目的:明确基底细胞癌在皮肤镜下的特征,为临床皮肤镜鉴别色素性皮损提供参考。方法:分析71例经组织病理确诊为基底细胞癌的皮损皮肤镜图像。结果:最主要的皮肤镜指征按出现频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蓝灰色卵圆形巢(78.9%)、血管模式(74.6%)、多发性蓝灰色小球(60.6%)、溃疡(57.7%)、叶状结构(21.1%)。单纯临床诊断符合率为55%,加用皮肤镜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4.4%,提高了40%。结论:皮肤镜可提高临床诊断基底细胞癌的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鉴别诊断 皮肤镜
下载PDF
皮肤基底细胞癌55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文鑫 王晓彦 张瑞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33-734,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基底细胞癌(BCC)临床病理特点,提高BCC的诊断水平,增强群众健康防病意识。方法对55例B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BCC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29,年龄23~90岁,其中50~79岁占81.82%,农牧民居多(39例)。BCC病程... 目的通过分析基底细胞癌(BCC)临床病理特点,提高BCC的诊断水平,增强群众健康防病意识。方法对55例B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BCC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29,年龄23~90岁,其中50~79岁占81.82%,农牧民居多(39例)。BCC病程长短不一,多发生于头面部。临床表现为多形性,容易误诊,误诊率达23.64%,各临床类型中以色素型最易误诊。BCC临床上以结节溃疡型(33例)及色素型(11例)为多见。BCC病理分型中以实体型最多见(25例)。结论BCC的发生与慢性长期日光照射密切相关,病理检查对该病的正确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基底细胞癌 临床 病理分析
下载PDF
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希川 阎衡 +2 位作者 叶庆佾 郝飞 钟白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671-673,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基底细胞癌(BCC)临床病理特点,提高BCC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研究西南医院皮肤科1990~2006年共203例BCC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BCC最好发的部位是鼻部和眼周,发病年龄高峰40~49岁,实体型BCC最常见,28.57%的病例临床上... 目的:通过分析基底细胞癌(BCC)临床病理特点,提高BCC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研究西南医院皮肤科1990~2006年共203例BCC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BCC最好发的部位是鼻部和眼周,发病年龄高峰40~49岁,实体型BCC最常见,28.57%的病例临床上被误诊为色素痣、脂溢性角化、恶性黑素瘤等。分析显示日光照射和组织损伤是BCC的重要诱因,而且BCC可发生在色素痣的基础上。结论:由于BCC与一些临床碍容性皮肤肿瘤临床表现相似,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故建议及时作病理检查将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上皮瘤
下载PDF
ALA-PDT联合手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中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妍 刘丁熙 高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415-418,共4页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手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手术治疗,观...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手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ALA-PDT联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伤口愈合情况、美容效果、不良反应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伤口一期愈合率为95.0%,美容效果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伤口一期愈合率为75.0%,美容效果优良率为75.0%。观察组一期愈合率及美容优良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为2.5%、2.5%,均低于对照组(15.0%、2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A-PDT联合手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具有一期愈合率高、美容效果好、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手术治疗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疗效
下载PDF
局部皮瓣修复面部基底细胞癌术后皮肤缺损 被引量:17
6
作者 赵军磊 张栋益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切除后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基底细胞癌患者在全麻或局麻下,行皮损扩大切除,根据缺损的大小、部位、深度采取各种局部皮瓣修复创面,术后观察皮瓣成活及外观。结... 目的探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切除后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基底细胞癌患者在全麻或局麻下,行皮损扩大切除,根据缺损的大小、部位、深度采取各种局部皮瓣修复创面,术后观察皮瓣成活及外观。结果 62例面部皮肤缺损,皮瓣修复成活良好、美观,达到了较理想的效果。结论通过局部皮瓣修复面部基底细胞癌术后皮肤缺损,结果满意,瘢痕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面部 基底细胞癌
下载PDF
MSCT增强检查对于腮腺常见良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16
7
作者 徐黄 朱丹 赵江民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8期29-31,36,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MSCT)增强检查联合临床资料在腮腺常见良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56例腮腺良性肿瘤,其中多形性腺瘤28例、腺淋巴瘤21例、基底细胞腺瘤7例,分析三者临床资料、形态学特征、强化特征及程... 目的探讨螺旋CT(MSCT)增强检查联合临床资料在腮腺常见良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56例腮腺良性肿瘤,其中多形性腺瘤28例、腺淋巴瘤21例、基底细胞腺瘤7例,分析三者临床资料、形态学特征、强化特征及程度。结果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基底细胞瘤的平均年龄分别为(38.9±16.8,61.8±9.0,50.1±22.2)岁,多形性腺瘤发病年龄较轻,与腺淋巴瘤统计学意义(P<0.05);腺淋巴瘤在性别、吸烟、病灶数目方面均与另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基底细胞瘤动脉期强化CT值分别为(61.9±23.0,109.1±19.6,96.9±28.9)HU、动脉期净强化值分别为(27.4±20.0,65.9±18.9,60.3±26.1)HU、静-动脉期强化差值分别为(9.8±7.8,-34.5±15.1,-13.9±14.5)HU,多形性腺瘤与后两者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淋巴瘤与基底细胞腺瘤在静-动脉期强化差值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增强检查对腮腺常见良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联合临床资料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多形性腺瘤 腺淋巴瘤 基底细胞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8
作者 朴冰 何伟 +2 位作者 孙文兰 崔英 王丽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3期1905-1907,共3页
目的:分析手术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30例,按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患者于术前开始进行ALA-PDT治疗,每周1次,共3-7次,然后进行手术治疗,对... 目的:分析手术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30例,按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患者于术前开始进行ALA-PDT治疗,每周1次,共3-7次,然后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取手术切除,随访16-25个月。比较两组治疗一期愈合率、有效率,并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15/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13/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一期愈合率、不良反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联合ALA-PDT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具有有效、安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手术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疗效
下载PDF
面部基底细胞癌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萍 刘毅 +2 位作者 张晓萍 马丽梅 张兰萍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面部基底细胞癌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美容修复方法。方法:1994年1月~2004年11月,共收治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26例,根据美学理论与整形美容技术,分别采用直接缝合、皮片移植、局部皮瓣转移的方法修复创面。结果:在病灶扩大切除2... 目的:探讨面部基底细胞癌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美容修复方法。方法:1994年1月~2004年11月,共收治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26例,根据美学理论与整形美容技术,分别采用直接缝合、皮片移植、局部皮瓣转移的方法修复创面。结果:在病灶扩大切除26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术后外形满意。结论:面部基底细胞癌首选手术治疗,适宜的手术方式与美学结合,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手术治疗 美容修复
下载PDF
“风筝”皮瓣在面部基底细胞癌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唐正东 陈东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12期1760-1761,共2页
目的:探讨"风筝"皮瓣在面部基底细胞癌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及其美学效果。方法:收治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52例,病灶扩大切除术后,直接拉拢缝合,张力过大,因而设计"风筝"皮瓣,修复创面。结果:术后均一期愈合,外形满意... 目的:探讨"风筝"皮瓣在面部基底细胞癌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及其美学效果。方法:收治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52例,病灶扩大切除术后,直接拉拢缝合,张力过大,因而设计"风筝"皮瓣,修复创面。结果:术后均一期愈合,外形满意,随访2~3年,未见复发。结论:面部基底细胞癌首选手术扩大切除,采用"风筝"皮瓣加以修复,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和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基底细胞癌 “风筝”皮瓣
下载PDF
PCDGF和VEGF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1
作者 黄琨 黄闯 +3 位作者 单葵 陈瑾 赵恒光 李惠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畸胎瘤细胞源性生长因子(PCcell-derived growth factor,PCD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皮肤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 目的:探讨畸胎瘤细胞源性生长因子(PCcell-derived growth factor,PCD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皮肤基底细胞癌、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皮肤鳞状细胞癌、30例基底细胞癌和2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PCDGF和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皮肤相比,PCDGF和VEGF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表达明显升高(P<0.01),皮肤鳞状细胞癌中PCDGF和VEGF蛋白表达强度又明显高于基底细胞癌(P<0.01)。PCDGF和VEGF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大小、病理分级无关(P>0.05)。PCDGF和VEGF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765,P<0.01)。结论:PCDGF蛋白和VEGF蛋白的异常表达在表皮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侵袭性生长潜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 畸胎瘤细胞源性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2
12
作者 田分 孙锡喜 邵雅静 《实用癌症杂志》 2020年第6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探究光动力疗法(PDT)联合手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B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BC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DT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免疫... 目的探究光动力疗法(PDT)联合手术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BC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BC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PDT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免疫指标、美容效果及疗效。结果观察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33%vs 26.67%,6.67%vs 30.00%),P<0.05;观察组美容效果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00%vs 63.33%),P<0.05;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96.67%vs 86.67%),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4^+、CD4^+/CD8^+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CD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光动力疗法联合手术治疗BCC,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且美容效果好,可能与其能有效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基底细胞癌 复发 细胞免疫
下载PDF
应用颞浅动脉额支岛状皮瓣修复下睑基底细胞癌切除后创面 被引量:10
13
作者 马显杰 夏炜 +6 位作者 张辉 郭树忠 韩岩 鲁开化 杨力 舒茂国 潘宝华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6年第4期212-214,共3页
目的 探讨下睑基底细胞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术前用超声多普勒测定并标记颞浅动脉及其额支的走行方向。术中距病损边缘0.5~1.0cm切除病变组织,并送冰冻切片检查,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及是否切除彻底。据术前标记设计额部皮瓣,皮瓣应大... 目的 探讨下睑基底细胞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术前用超声多普勒测定并标记颞浅动脉及其额支的走行方向。术中距病损边缘0.5~1.0cm切除病变组织,并送冰冻切片检查,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及是否切除彻底。据术前标记设计额部皮瓣,皮瓣应大于缺损0.5cm,蒂长大于蒂到缺损区1.0~1.5cm,宽约3cm。累及眼睑全层的缺损,将结膜游离后上拉与皮瓣缝合,或将皮瓣设计足够大,将皮瓣边缘修成全厚皮,翻转后与结膜缝合。供区创面较大,可考虑皮片移植修复。结果 本组5例,均行额部岛状皮瓣修复,术后无下睑缺损及外翻。结论 应用颞浅动脉额支岛状皮瓣修复下睑基底细胞癌切除后创面,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浅动脉 额支 基底细胞癌 下睑 修复
原文传递
多发性基底细胞癌的皮肤镜特点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舒 刘洁 +2 位作者 方凯 渠涛 晋红中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7年第5期268-271,共4页
目的:明确多发性基底细胞癌的皮肤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皮肤镜检查并经组织病理确诊为基底细胞癌的7例多发性基底细胞癌患者的25处皮损。结果:皮损表现为散在血管模式20处,无血管模式5处;蓝灰色卵圆巢21处,多发性蓝灰色点及小球16... 目的:明确多发性基底细胞癌的皮肤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皮肤镜检查并经组织病理确诊为基底细胞癌的7例多发性基底细胞癌患者的25处皮损。结果:皮损表现为散在血管模式20处,无血管模式5处;蓝灰色卵圆巢21处,多发性蓝灰色点及小球16处,不典型血管15处,无结构区13处,色素减退12处,线性毛细血管扩张11处,出血/溃疡11处,枫叶状结构10处,螺旋状血管10处,分支状血管7处,乳红色小球7处,红白背景下无结构区7处,逗号样血管5处,乳红色小点4处,轮幅样结构2处。结论:多发性基底细胞癌皮肤镜常见表现为散在血管模式,蓝灰色卵圆巢及多发性蓝灰色点及小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皮肤镜
下载PDF
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176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段鳕芸 钟桂书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64-66,共3页
目的:分析并总结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旨在为提高其临床诊疗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科室2011年1月-2015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176例皮肤鳞状细胞癌和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55例皮肤... 目的:分析并总结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旨在为提高其临床诊疗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科室2011年1月-2015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176例皮肤鳞状细胞癌和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55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男30例,女25例,平均年龄(70.58±14.24)岁,≥60岁者占85.5%,肿瘤个数为1个者52例(94.54%),发病位于光暴露部位的肿瘤个数为48个(87.3%);121例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中,男37例,女84例,平均(63.44±12.83)岁,≥60岁者占66.1%,肿瘤个数为1个者104例(86.0%),发病位于光暴露部位的肿瘤个数为110个(90.9%)。两者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低,临床上不能依靠临床诊断。结论:皮肤BCC和SCC在川南及其毗邻地区较为少见,好发于中老年人,发病部位多为面颈部等曝光部位,支持日光照射是其主要致病原因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恶性肿瘤 基底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回顾性分析 性别分布 年龄分布 部位分布
下载PDF
皮肤毛母细胞瘤与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鉴别诊断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雪梅 王小明 +3 位作者 郭少峰 颜浩 余梦懿 肖柳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肤毛母细胞瘤与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已确诊的6例毛母细胞瘤和20例基底细胞癌的石蜡标本行HE染色及CK7、bcl-2、AR、CD10、Ki-67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表达特点。结果毛母细胞... 目的探讨皮肤毛母细胞瘤与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已确诊的6例毛母细胞瘤和20例基底细胞癌的石蜡标本行HE染色及CK7、bcl-2、AR、CD10、Ki-67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表达特点。结果毛母细胞瘤来源于基底样生发细胞,肿瘤位于真皮及皮下组织内,不与表皮相连,境界清楚,由分布均匀的伴有毛囊分化的毛母细胞团构成;免疫组化:5例CK7(-),1例弱(+);3例bcl-2(-),3例弱(+);6例AR(-),6例CD10(-),而瘤周间质(+);Ki-67阳性指数10%~20%。基底细胞癌来源于基底样生发细胞,癌细胞与表皮基底部相连,呈浸润性生长,周边癌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周围间质疏松,癌巢和间质之间形成收缩裂隙;免疫组化14例CK7(+),6例弱(+);17例bcl-2(+),3例弱(+);16例AR(+),4例弱(+);20例为癌细胞CD10(+),癌周间质(-);Ki-67阳性指数20%~30%。结论结合镜下组织学特点及免疫表型,有助于两种肿瘤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母细胞瘤 基底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点 免疫组化
下载PDF
鼻唇沟皮瓣在外鼻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缺损修复的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蔡克敏 王菲 +4 位作者 杨波 鲍学礼 储九圣 毛明荣 徐六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7年第4期273-275,共3页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修复外鼻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5月~2016年8月,17例在我院行外鼻皮肤基底细胞癌切除致局部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鼻唇沟任意皮瓣,行轴型皮瓣皮瓣一期修复。结果17例皮瓣成活,切口I期愈合...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修复外鼻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5月~2016年8月,17例在我院行外鼻皮肤基底细胞癌切除致局部组织缺损患者,采用鼻唇沟任意皮瓣,行轴型皮瓣皮瓣一期修复。结果17例皮瓣成活,切口I期愈合,外形满意,随访6月~8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鼻唇沟皮瓣修复外鼻基底细胞癌切除后缺损,方法实用简便,成活率高,术后鼻外形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唇沟皮瓣 基底细胞癌 外鼻 修复
下载PDF
BCL-2、CK20、CD10、AR表达在基底细胞癌和毛母细胞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1
18
作者 何春燕 金玉兰 +1 位作者 杨冬梅 刘红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81-1083,1086,共4页
目的观察BCL-2、CK20、CD10、AR在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和毛母细胞瘤(trichoblastoma,TB)中表达的不同,以提高它们在两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确诊的32例BCC和8例TB石蜡包埋标本行BCL-2、CK20、CD10、AR免疫... 目的观察BCL-2、CK20、CD10、AR在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和毛母细胞瘤(trichoblastoma,TB)中表达的不同,以提高它们在两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确诊的32例BCC和8例TB石蜡包埋标本行BCL-2、CK20、CD10、AR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它们在肿瘤细胞及其周围间质中的表达。结果 32例BCC中BCL-2肿瘤上皮弥漫阳性表达30例,阴性2例;CK20均为阴性;CD10肿瘤上皮部分表达23例,阴性9例,肿瘤间质阳性4例,阴性28例;AR阳性表达7例。8例TB中BCL-2上皮部分均阳性表达,CK20散在阳性6例,阴性2例,CD10部分上皮阳性4例,阴性4例,间质阳性3例,阴性5例;AR均为阴性。统计结果,BCL-2、CK20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R、CD1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BCL-2弥漫强阳性、CK20阴性支持诊断BCC,反之支持诊断T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癌 毛母细胞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不同临床亚型基底细胞癌皮肤镜特征差异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立勇 陈红英 +3 位作者 姜倩 马玲 戚喜萍 陈柳青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18-1021,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临床亚型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皮肤镜下的模式特征,为应用皮肤镜鉴别不同亚型BCC提供依据,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8年7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59例经组织病理确诊的BCC患者皮肤镜影... 目的比较不同临床亚型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皮肤镜下的模式特征,为应用皮肤镜鉴别不同亚型BCC提供依据,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8年7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59例经组织病理确诊的BCC患者皮肤镜影像资料,比较不同亚型BCC在血管模式、色素相关模式、非血管和色素相关模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结节溃疡型BCC中最常见的指征为溃疡(84.21%)、大的蓝灰色卵圆形巢(84.21%)、粗大分支状血管(73.68%);色素型BCC常见的皮肤镜表现为溃疡(86.67%)、大的蓝灰色卵圆形巢(100%)、粗大分支状血管(60.00%)、亮白无结构区(66.67%);而浅表型BCC最常见的表现为多发性小溃疡(80.00%)、轮辐状区域(90.00%)、浅表短细血管(80.00%)、红白背景无结构区(80.00%)。三型BCC皮肤镜指征差异主要是大的蓝灰色巢、轮辐状结构、粗大分支状血管、浅表短细血管、红白背景无结构区和亮白无结构区(P<0.05)。结论不同类型BCC具有不同的皮肤镜模式特征。多发性小溃疡、轮辐状区域、浅表短细血管、红白背景无结构区等在浅表型BCC中较常见,而大溃疡、大的蓝灰色卵圆形巢、粗大分支状血管在结节型和色素型BCC中出现频率较高。通过识别这些皮肤镜特征性的结构,有助于提高诊断BCC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镜 基底细胞癌 诊断 不同亚型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基底细胞癌疗效评价 被引量:11
20
作者 班超 张帆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第5期292-293,共2页
目的:评价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基底细胞癌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9例采用ALA—PDT方法治疗,2周1次,共2~5次;对照组27例采用手术切除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随访10个月,治疗组原位复发率10-3%,对照组7.4%。两组复... 目的:评价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基底细胞癌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9例采用ALA—PDT方法治疗,2周1次,共2~5次;对照组27例采用手术切除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随访10个月,治疗组原位复发率10-3%,对照组7.4%。两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基底细胞癌与手术方法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酮戊酸 光动力 基底细胞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