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证据 被引量:78
1
作者 黎杰生 胡颖 《金融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9-52,共14页
本文考察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总量和技术创新的差异性影响,以及上述影响在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异质性。结果表明:在促进经济总量增长的表象下,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金融集聚具有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特征,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随集... 本文考察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总量和技术创新的差异性影响,以及上述影响在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异质性。结果表明:在促进经济总量增长的表象下,金融集聚对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金融集聚具有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特征,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不随集聚程度的高低产生规律性的变化;金融集聚的技术创新效应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性,银行业和保险业集聚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证券业集聚则会逆向挤出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银行业集聚 证券业集聚 保险业集聚
原文传递
数字金融会影响银行系统性风险吗?——基于中国上市银行的证据 被引量:27
2
作者 顾海峰 卞雨晨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43,共12页
选取2011—2020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年度数据对数字金融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数字金融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促进作用。相对于国有银行部门,数字金融对非国有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的促进力度更大。... 选取2011—2020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年度数据对数字金融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数字金融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促进作用。相对于国有银行部门,数字金融对非国有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的促进力度更大。(2)数字金融通过金融脱媒渠道促进了银行系统性风险,并通过银行业竞合、风险承担及贷款集聚渠道抑制了银行系统性风险。金融脱媒渠道的促进作用对冲了银行业竞合、风险承担及贷款集聚渠道的抑制作用,由此促进了银行系统性风险。“数字金融—金融脱媒/银行业竞合/风险承担/贷款集聚—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渠道均有效。(3)城镇化水平提高会加剧数字金融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促进作用,内需市场规模提升会减弱数字金融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促进作用。(4)数字金融在保险与投资功能渠道促进了银行系统性风险,在货币基金功能渠道抑制了银行系统性风险,但在支付、信贷、信用等功能渠道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无效。研究成果将为规范中国数字金融发展及防范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银行系统性风险 金融脱媒 银行业竞合 风险承担 贷款集聚
下载PDF
银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创新效应研究——基于中国257地级市数据的实证检验
3
作者 刘馨 康志勇 +1 位作者 左欠 孙欣奇 《审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4-104,共11页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金融活动普查数据库,构建了银行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指数,研究了银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企业新产品创新的影响效果,并对其中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提...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金融活动普查数据库,构建了银行业和制造业协同集聚指数,研究了银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企业新产品创新的影响效果,并对其中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银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协同集聚水平的提升主要通过改善企业融资约束的水平和长期债务融资的获得,从而促进企业的创新。协同集聚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创新具有异质性影响,其作用会因企业规模、所有制以及所在地区等因素存在差异。通过采用不同方法及样本的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论为优化产业集聚演进、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集聚 银行业 制造业 创新 中介模型 产业链 产业聚集
下载PDF
银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企业长期债务融资的影响——基于中国地级市数据的实证检验
4
作者 康志勇 冷颜润 刘馨 《会计与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8-134,共17页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金融活动普查数据库数据,文章构建地级市层面银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指数,从企业长期负债水平和债务期限结构两个维度,考察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企业长期债务融资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银行业与制造业协同...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金融活动普查数据库数据,文章构建地级市层面银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指数,从企业长期负债水平和债务期限结构两个维度,考察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企业长期债务融资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银行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与企业长期债务融资显著正相关,协同集聚明显提升了企业长期负债水平并改善了债务期限结构。协同集聚通过市场渠道和信息渠道两个途径影响企业长期债务融资,市场渠道对企业长期债务融资的积极作用超过了信息渠道的消极作用,整体表现为协同集聚对企业长期债务融资的促进,但这样的促进作用会受到企业所有制类型、竞争力以及所在地区等异质性因素的影响。文章通过多种方法检验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为优化产业集聚演进、更好地实现金融发展为实体经济服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 制造业 协同集聚 长期债务融资
原文传递
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中国西部11个省区市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苏斌 胡德顺 《创新科技》 2020年第6期75-82,共8页
文章首先利用区位熵指数法,从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三个维度测度了西部11个省区市金融产业集聚水平,然后采用2009—2018年面板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拉格朗日乘数检验和豪斯曼检验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金融产业... 文章首先利用区位熵指数法,从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三个维度测度了西部11个省区市金融产业集聚水平,然后采用2009—2018年面板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拉格朗日乘数检验和豪斯曼检验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西部11个省区市金融产业集聚水平总体保持持续上升的势头;保险业集聚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起正向推动作用,而银行业集聚和证券业集聚因素则起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熵指数法 单位根检验 银行业集聚 保险业集聚 固定效应模型
下载PDF
中国金融各行业空间集聚演变与影响因素
6
作者 田卡吨 彭宝玉 李景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541-551,共11页
金融空间集聚对于优化金融资源空间配置、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及促进城市功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区位基尼系数、重心模型、区位熵和面板数据回归等方法,对中国金融各行业空间集聚的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金融业... 金融空间集聚对于优化金融资源空间配置、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及促进城市功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区位基尼系数、重心模型、区位熵和面板数据回归等方法,对中国金融各行业空间集聚的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金融业、保险业和银行业在省级层面上空间集聚程度均呈缓慢下降趋势,而证券业则不断上升.(2)中国金融各行业地理重心位于东南方向,但向西南方向移动,且迁移距离是证券业>保险业>银行业>金融业.(3)北京和上海的金融各行业集聚度远高于其他省级地域单元,其中北京是金融业、保险业和银行业区位熵下降最大的省级单元;金融业和保险业向西部、中部和东北省份空间集聚不断加强;银行业西部省份区位熵增长最为显著;证券业除浙江、贵州和福建等省份区位熵有增长外,多数省份在下降.(4)金融各行业空间集聚影响因素表现出较大差异性,经济发展水平促进金融各行业空间集聚,特别是金融业和证券业;人力资本对证券业、金融业和保险业影响大,而对银行业影响不明显;工业化水平对各金融行业空间集聚影响为负,区域技术创新对证券业空间集聚具有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地理学 银行业 保险业 证券业 空间集聚 影响因素 省级单元
原文传递
银行业竞争、产业集聚与企业创新持续性 被引量:1
7
作者 贺祥民 刘云 《贵州商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64-72,共9页
研究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利用cloglog模型探讨了城市银行业竞争、产业集聚经融资约束影响持续创新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和产业集聚均有助于经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提升企业创新持续性;银行业竞争有利于高技术企业缓解融资约束,产... 研究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利用cloglog模型探讨了城市银行业竞争、产业集聚经融资约束影响持续创新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和产业集聚均有助于经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提升企业创新持续性;银行业竞争有利于高技术企业缓解融资约束,产业集聚则有利于低技术企业缓解融资约束;银行业竞争、产业集聚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具有规模和所有权属性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竞争 产业集群 融资约束 创新的持续性
下载PDF
金融产业集聚与实体经济发展动态关系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PVAR模型分析
8
作者 郭晓旭 张忠俊 《西部金融》 2020年第1期48-55,共8页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市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利用PVAR模型进行不同金融产业集聚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动态关系的差异研究。研究表明:银行业集聚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需要在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才能体现出来,而保险业集聚对实体经济的作...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市2007—2017年的面板数据,利用PVAR模型进行不同金融产业集聚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动态关系的差异研究。研究表明:银行业集聚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需要在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才能体现出来,而保险业集聚对实体经济的作用依靠金融环境的变化,证券业集聚虽也能在长期显现出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但是还不能成为带动实体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总之,经济与银行业集聚和保险业集聚都能起到互联互动的长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聚 实体经济发展 PVAR分析
下载PDF
银行业集聚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杨墨涵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9-81,共3页
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采用文献资料、实证研究在测度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12—2022年银行业集聚程度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基础上,实证研究粤港澳大湾区银行业集聚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银... 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采用文献资料、实证研究在测度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12—2022年银行业集聚程度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基础上,实证研究粤港澳大湾区银行业集聚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银行业集聚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银行业集聚 技术创新 面板数据
下载PDF
上海建设国际银行业中心的路径和动力
10
作者 范方志 汤玉刚 齐行黎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5-122,共8页
首先对上海内外资银行向上海聚集的现象做了一个总体性的描述,然后分析了国内银行向上海集中的经济动因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其中的作用,其次又以计量分析的方法寻找影响外国银行机构入驻上海的经济因素。最后得出结论:上海建设国际银... 首先对上海内外资银行向上海聚集的现象做了一个总体性的描述,然后分析了国内银行向上海集中的经济动因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其中的作用,其次又以计量分析的方法寻找影响外国银行机构入驻上海的经济因素。最后得出结论:上海建设国际银行业中心的路径是在促进实际资源聚集的同时配以金融领域的进一步对内、对外开放,动力则表现为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市场原动力和以市场规律为基础的政策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银行业中心 集聚效应 离散效应 Panel分析法
下载PDF
银行竞争、空间溢出与产业结构升级
11
作者 侯胜 王朗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8-160,共13页
基于我国2011—2020年28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了银行竞争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银行竞争能够显著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机制分析发现,银行竞争通过促进金融集聚和缓解融资约束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异质... 基于我国2011—2020年28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了银行竞争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银行竞争能够显著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机制分析发现,银行竞争通过促进金融集聚和缓解融资约束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小规模城市和东部城市样本中,银行竞争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明显。空间溢出效应表明,银行竞争不仅能够促进本地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还能有效辐射至临近城市,助推其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进程,这一效应主要存在于中部和西部城市。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银行竞争的经济效益,也为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竞争 产业结构升级 金融集聚 融资约束 空间溢出
下载PDF
西安市银行网点空间集聚性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秦泗刚 段汉明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8-72,共5页
针对目前银行空间分布研究多涉及宏观区域尺度,中微观尺度研究明显不足,尤其缺乏从空间认知的角度对城市层面银行网点集聚性和集聚模式的研究的现状,该文以西安市1113个银行网点为研究对象,运用最近邻距离指数、Ripley's K函数、热... 针对目前银行空间分布研究多涉及宏观区域尺度,中微观尺度研究明显不足,尤其缺乏从空间认知的角度对城市层面银行网点集聚性和集聚模式的研究的现状,该文以西安市1113个银行网点为研究对象,运用最近邻距离指数、Ripley's K函数、热点探测技术以及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西安市银行网点空间分布与集聚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西安市银行网点空间分布呈现出集聚分布的特点,随着距离增加,集聚性先增加后减弱;中小尺度层面,形成了多层次的银行集聚区;银行网点空间分布方向性强,大致以钟楼为中心沿东北—西南方向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网点 集聚性 空间分布 西安市
原文传递
城市群政策与城商行流动性创造——基于集聚效应和市场一体化效应的双重视角
13
作者 邓可斌 旷鹏程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34,共18页
立足于城商行流动性创造服务本地实体经济和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现实背景,选取2007—2020年中国121家城商行作为研究样本并构造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当下逐步推进的城市群政策对城商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方面... 立足于城商行流动性创造服务本地实体经济和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现实背景,选取2007—2020年中国121家城商行作为研究样本并构造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当下逐步推进的城市群政策对城商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方面,城市群政策通过提高城市的金融集聚能力,提升了政策覆盖范围内的城商行流动性创造水平,表现为集聚效应;另一方面,城市群政策还通过弱化行政区域划分和地区文化差异联合形成的市场分割,弥合了内部不同城市之间的城商行流动性创造差距,表现为市场一体化效应。关于城市群“中心-外围”结构的异质性分析进一步表明,城市群政策的集聚效应推动了中心与外围城市经济的协同增长,且市场一体化效应促使中心城市饱和的金融资源外溢至地理距离在160~240公里范围内的外围城市,分散了集聚于中心城市的金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政策 城市商业银行 流动性创造 金融集聚 市场一体化
下载PDF
我国银行存款的时空格局及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国梁 刘丙章 高建华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272-281,共10页
银行存款作为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明显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市场的大小、消费能力的强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多个方面.基于我国2000-2013年330个城市的银行存款数据,运用基尼系数、重心分析、空间自相... 银行存款作为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明显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市场的大小、消费能力的强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多个方面.基于我国2000-2013年330个城市的银行存款数据,运用基尼系数、重心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斜率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市级空间单元银行存款的时空格局及动态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银行存款存在着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各地区的银行存款也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区域差异,且在整个研究时段内,全国及各地区银行存款的区域差异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扩大趋势.(2)我国银行存款主要分布在东南方向,且表现出向西南方向移动的格局,在空间上的分布存在着较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3)我国银行存款在空间上的分布整体上呈现出相似类型集聚分布的特征,局部空间自相关分布也存在着较明显的空间集聚区,四大集聚区在空间上的分布相对较稳定.(4)我国银行存款的增长类型以低速增长为主,其次是中速增长,高速增长的空间单元最少,各地区银行款增长类型的构成差异性明显,高速增长主要集聚在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长江中游、山东半岛和海峡西岸等6个城市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地理 银行存款 时空格局 城市群
原文传递
关于在成都设立西部开发银行的思考
15
作者 孟庆红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8-11,共4页
区域经济增长是各种生产要素空间集聚与优化的结果,资本是生产要素中的核心集聚要素,西部开发银行的设立则有助于生产要素在西部地区的空间集聚。成都应发挥优势,抓住机遇,争取在成都设立西部开发银行。
关键词 银行 生产要素 西部开发 空间集聚 成都 设立 区域经济增长 发挥优势 核心 西部地区
下载PDF
城商行发展、地理区位与区域创新——基于空间溢出视角的考察
16
作者 陆文香 冯乾 苏磊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38,共19页
城商行地理空间差异是理解我国区域创新不平衡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基于2005—2019年中国29个省(区、市)相关数据,探讨了中国城商行空间差异对区域创新的作用机理,构建了城商行的空间集聚水平和竞争强度指标,实证研究了城商行对区域创新... 城商行地理空间差异是理解我国区域创新不平衡的重要切入点。本文基于2005—2019年中国29个省(区、市)相关数据,探讨了中国城商行空间差异对区域创新的作用机理,构建了城商行的空间集聚水平和竞争强度指标,实证研究了城商行对区域创新的空间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城商行的空间地理集聚水平对区域创新呈正向促进作用,但其竞争指数抑制了区域创新;城商行的区域创新效应在不同的地理区位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中部、南方,以及人口密度较高的胡焕庸线东南侧区域创新发挥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文章结论对推进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我国“十四五”期间发展区域金融,优化地方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商行 集聚水平 竞争强度 区域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