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纸机干燥部提速改造策略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道彰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21,共4页
结合福建省龙岩市造纸实业公司对纸机提速改造的经验,提出了纸机干 煤部改造方面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造纸机 干燥部 袋通风 蒸汽冷凝水系统 虹吸管 挠流棒
下载PDF
高级气道建立后不同种通气方式对心脏骤停患者通气频率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付阳阳 刘丹瑜 +7 位作者 金魁 张丽利 余姗姗 王亚 尹路 徐军 朱华栋 于学忠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95-999,共5页
目的评估高级气道建立后,不同种通气方式对心脏骤停患者通气频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8年06月,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收治的CPR患者。纳入建立高级气道并采用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进行质量监测的心肺复苏(C... 目的评估高级气道建立后,不同种通气方式对心脏骤停患者通气频率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8年06月,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收治的CPR患者。纳入建立高级气道并采用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进行质量监测的心肺复苏(CPR)患者,同时要求PetCO2监测时间至少18 min。收集并记录入选CPR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复苏参数及预后情况。根据通气方式,将CPR患者分为简易呼吸器组(BMG)和机械通气组(MVG);采用PetCO2计算CPR患者的通气频率,并将MVG分为低通气频率组(低于20次/min)和高通气频率组(高于20次/min)两个亚组。比较组间患者通气频率,ROSC成功率及24 h、7 d生存率。结果共纳入90例CPR患者,其中BMG 22例,MVG 68例。共采集通气数据1 620 min,中位通气频率为16.5(12.0, 26.0)次/min,通气频率合格率仅为30%,ROSC率约为35.6%,24 h生存率为1.1%,7 d生存率为0。与MVG相比,BMG通气频率明显更低(10次/min vs 21次/min),通气频率合格率更高(88.9% vs 11.5%)。但ROSC率、24 h生存率、7 d生存率两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VG,可以看到通气频率>20次/min所占的比例为52.6%,超过40次/min的占5.6%,机械通气引起的通气频率过快很普遍。在MVG亚组分析中,低通气频率组与高通气频率组相比,在预后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CPR中,与使用机械通气相比,使用简易呼吸器通气频率明显更低,通气频率合格率更高,但在预后方面,两者并无差别。在机械通气亚组分析,低通气频率组与高通气频率组相比,在预后方面没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机械通气 通气频率 简易呼吸器
原文传递
两种心肺复苏方式在院前急救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邵效 邓活 +1 位作者 陈巍宇 陈青梅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8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球囊辅助呼吸与气管插管辅助呼吸两种心肺复苏方式在心脏骤停的院前急救中,对心肺复苏初期复苏效果是否存在影响。方法回顾分析院前抢救心肺复苏的153例患者资料,根据现场条件分别采取标准心肺复苏(CPR)球囊辅助通气法和气... 目的探讨使用球囊辅助呼吸与气管插管辅助呼吸两种心肺复苏方式在心脏骤停的院前急救中,对心肺复苏初期复苏效果是否存在影响。方法回顾分析院前抢救心肺复苏的153例患者资料,根据现场条件分别采取标准心肺复苏(CPR)球囊辅助通气法和气管插管通气法,比较两者建立人工通气所需时间,复苏过程中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以及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结果78例使用球囊辅助呼吸抢救,自主循环恢复率为19.23%;75例使用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抢救,自主循环恢复率为17.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球囊面罩辅助呼吸与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在院前心肺复苏急救中抢救成功率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球囊面罩 气管插管
下载PDF
气囊-面罩、食管气管导管和经口气管内插管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罗海 王宏鑫 +1 位作者 孙中吉 赵平 《武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381-383,共3页
【目的】探讨气囊-面罩、食管-气管导管盲插法和经口气管插管法在心肺复苏中(CPR)的应用价值。【方法】351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按照有无咽部解剖生理异常,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每组根据CPR时对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不同措施将其随机均分为3... 【目的】探讨气囊-面罩、食管-气管导管盲插法和经口气管插管法在心肺复苏中(CPR)的应用价值。【方法】351例心脏呼吸骤停患者按照有无咽部解剖生理异常,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每组根据CPR时对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不同措施将其随机均分为3组,A组常规CPR时即使用气囊-面罩通气;B组常规CPR时即行食管-气管导管盲插法;C组常规CPR时即行气管导管经口插管法。比较3种方法建立人工通气所需时间,复苏过程中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以及复苏成功率。【结果】正常组气囊-面罩通气复苏成功率最差(P<0.01),异常组食管气管导管盲插法复苏成功率最高(P<0.01)。【结论】经口气管内插管是临床最常用和有效的建立高级气道的方法,在异常情况下,食管气管导管可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面罩 食管气管导管 经口气管内插管 心肺复苏
下载PDF
喉罩通气与面罩通气对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陶香君 顾伟 +2 位作者 董凯生 王颖 刘小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1-376,共6页
目的综合评价喉罩通气与面罩通气对院外心脏骤停(out of hospital cardialc arrest,OHCA)患者急救复苏的效果。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多个中英文文摘型数据库及全文数据库,获得喉罩通气... 目的综合评价喉罩通气与面罩通气对院外心脏骤停(out of hospital cardialc arrest,OHCA)患者急救复苏的效果。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多个中英文文摘型数据库及全文数据库,获得喉罩通气与面罩通气前瞻性和回顾性研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应用Rev Man 5.3分析软件进行敏感性和异质性分析,并采用固定效应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后的综合效应。结果共纳入9篇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排除异质性,喉罩通气较面罩通气具有较高的院外心脏骤停(OHCA)患者复苏成功率(OR=2.28,95%CI1.74-2.99Z=5.97,P<0.01),但对复苏成功后1个月生存率、复苏成功率及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方面的影响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通气具有更高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但对远期效果生存几率及神经系统的改善情况还需要大样本、多中心RCT研究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通气(LMV) 面罩通气(BVM) 院外心脏骤停(OHCA) META分析
下载PDF
院间转诊203例不同通气方式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志刚 纪学颖 +2 位作者 吴敏 陈伟 任艳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2017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车载呼吸机与人工球囊辅助呼吸在院间转诊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21日期间,镇江市急救中心院间转诊过程中,分别采用车载呼吸机和人工球囊辅助呼吸的共203例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探讨车载呼吸机与人工球囊辅助呼吸在院间转诊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21日期间,镇江市急救中心院间转诊过程中,分别采用车载呼吸机和人工球囊辅助呼吸的共203例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使用车载呼吸机人工球囊转运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地出现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增快、呼吸频率加快。与转运前相比,使用车载呼吸机112例,途中氧饱和度显著下降(P<0.05),心率显著增快(P<0.05),呼吸频率加快并不显著(P>0.05);人工球囊91例,氧饱和度下降非常显著(P<0.01),心率增快非常显著(P<0.01),呼吸频率加快非常显著(P<0.01)。结论:车载呼吸机对比人工球囊转运危重患者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在院前急救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 球囊面罩 辅助呼吸 院前急救
原文传递
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抢救后呼吸机辅助通气与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的复苏效果对比
7
作者 杜会丽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9期904-906,共3页
目的:分析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抢救后呼吸机辅助通气与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的复苏效果。方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抢救成功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110例,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5例。... 目的:分析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抢救后呼吸机辅助通气与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的复苏效果。方法: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抢救成功的院外心脏骤停患者110例,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观察组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动脉气血、肺功能、不良反应、复苏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值高于干预前,PaO_(2)、PaCO_(2)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H与干预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H值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O_(2)、PaCO_(2)值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FV1、FV1/FV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较干预前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FV1、FV1/FVC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苏效果优于对照组,本组患者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平均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后呼吸机辅助通气较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的复苏效果优佳,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外心脏骤停 抢救 呼吸机辅助通气 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 复苏 效果
下载PDF
扁袋除尘器在木工车间通风除尘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文斌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7年第10期6-7,共2页
介绍了模块式扁袋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通过某木工制造厂木工车间通风除尘工程应用实践,证明该除尘器能满足木工车间通风除尘、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并能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
关键词 扁袋除尘器 通风除尘 木工制造 应用
下载PDF
麻醉呼吸机通气原理概述及常见漏气故障的排除 被引量:3
9
作者 马朝辉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09年第9期31-31,共1页
本文主要针对麻醉呼吸机气路流向和借助于机器上相关开关排除漏气故障。
关键词 通气原理 bag/ventilator开关 AbsorberOFF/ON 气流方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