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感染细菌性条斑病后叶片中酚类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14
1
作者 周洁 陈伟 +1 位作者 叶明志 夏怡厚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250-255,共6页
用细菌性条斑病病菌接种4个抗性水平不同的水稻品种,分析水稻幼苗叶片的总酚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各品种的对照健叶的总酚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虽有一定的差异,但与品种抗病性无关;接菌后病叶中总酚、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均高... 用细菌性条斑病病菌接种4个抗性水平不同的水稻品种,分析水稻幼苗叶片的总酚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各品种的对照健叶的总酚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虽有一定的差异,但与品种抗病性无关;接菌后病叶中总酚、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均高于相应品种的对照健叶.在抗病品种中的总酚、黄酮类化合物在发病早期增加迅速,而感病品种中的则在发病早期变化不大,到后期才有较大积累.接菌后,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主要酚类物质的种类相同,共4种,其中2种为黄酮类化合物.抗病品种酚类物质各组分的同体积分离液对细菌性条斑病菌的抑菌作用比感病品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条斑病 总酚 黄酮类化合物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遗传 被引量:15
2
作者 唐定中 李维明 吴为人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33-137,共5页
选用4个水稻品种Acc8518、Acc8558、H359及建农8号,配制F1、BC1、BC2和F2等世代,研究了水稻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遗传.结果表明,水稻对细条病的抗性与细胞质无关,属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符合简单... 选用4个水稻品种Acc8518、Acc8558、H359及建农8号,配制F1、BC1、BC2和F2等世代,研究了水稻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遗传.结果表明,水稻对细条病的抗性与细胞质无关,属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符合简单的加性模型,基因的效应为积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抗病性 遗传研究
下载PDF
湖南水稻主栽品种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20
3
作者 肖友伦 肖放华 +4 位作者 刘勇 李小娟 张德咏 梁建文 胡立冬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9,共5页
2008年和2009年选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3个致病力不同的菌株、采用针刺接种法对湖南省54个水稻主栽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对上述3个菌株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3个菌株均表现中抗以上水平的品种仅8个,占鉴定总数的14.... 2008年和2009年选用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3个致病力不同的菌株、采用针刺接种法对湖南省54个水稻主栽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对上述3个菌株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对3个菌株均表现中抗以上水平的品种仅8个,占鉴定总数的14.8%,比例较低。对接种致病力最强菌株RSGD10后各水稻品种产生的病斑长度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供试的水稻主栽品种间抗性存在显著差异。选用RSGD10喷雾接种上述品种,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对条斑病的抗性差异也明显,其中,病级表现1级的品种9个,比例为16.7%。比较针刺和喷雾两种方法的抗性鉴定结果,两种方法对水稻品种抗性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揭示水稻品种对条斑病的抗侵入和抗扩展呈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主栽品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抗性鉴定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贺文爱 黄大辉 +7 位作者 岑贞陆 张月雄 马增风 刘驰 陈英之 卢双楠 刘开勇 李容柏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6-119,共4页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由Xanthom onas oryzae pv. oryzicola侵染引起的全球性病害,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发掘和利用新抗源、定位克隆抗性基因及深入了解病原菌—水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等对于水稻抗细条病研究有重要意义...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由Xanthom onas oryzae pv. oryzicola侵染引起的全球性病害,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发掘和利用新抗源、定位克隆抗性基因及深入了解病原菌—水稻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等对于水稻抗细条病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细条病的抗性鉴定与抗源筛选、抗性基因遗传分析与分子标记定位、抗性基因的克隆、抗性育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加快抗细条病育种研究进程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基因 育种
下载PDF
水稻近等基因系对白叶枯病、条斑病抗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姬广海 许志刚 张世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87-191,共5页
研究了水稻近等基因系对白叶枯病菌不同致病型 1 2个菌株和 2 0个细条病菌株的抗性差异及其对两种病原菌致病力分化的鉴别力。结果表明含xa - 5 ,Xa - 7,xa - 1 3,Xa - 1 7和Xa - 2 1等 5个抗性基因的品种 (系 )对绝大多数白叶枯病菌株... 研究了水稻近等基因系对白叶枯病菌不同致病型 1 2个菌株和 2 0个细条病菌株的抗性差异及其对两种病原菌致病力分化的鉴别力。结果表明含xa - 5 ,Xa - 7,xa - 1 3,Xa - 1 7和Xa - 2 1等 5个抗性基因的品种 (系 )对绝大多数白叶枯病菌株表现为广谱高抗 ,其中xa - 5 ,Xa- 1 7抗性基因品种兼抗细条病 ,但携带xa - 1 3,Xa - 2 1基因的抗性基因品系则感细条病。进一步表明水稻对细条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是受不同的抗性基因控制的。IRBB3,IRBB4,IRBB5 ,IRBB1 3,IRBB2 1和阿苏稔 (Xa - 1 7) ,丰锦 (Xa - 1 8)等 7个单基因品种对我国的白叶枯病菌致病型具有鉴别力 ,划分为 5个小种。依据 2 0个菌株在 1 5个近等基因系上的致病力差异将水稻细条病菌株分为 1 2个致病型 ,经聚类分析可划分为 6个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近等基因系 白叶枯病 条斑病 抗性 抗病育种
下载PDF
水稻幼苗感染细菌性条斑病后细胞内几种保护性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树彬 叶明志 +1 位作者 柯玉琴 伍迪明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6年第2期46-52,共7页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抗性水稻品种幼苗接种细条病原菌后,感病品种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速度明显的快于抗病品种。在接菌2~4天,抗病品种病叶的SOD、POD、CAT活性显著上升,而感病品种SOD和CAT活性明显下降;POD活性虽...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抗性水稻品种幼苗接种细条病原菌后,感病品种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速度明显的快于抗病品种。在接菌2~4天,抗病品种病叶的SOD、POD、CAT活性显著上升,而感病品种SOD和CAT活性明显下降;POD活性虽有所上升,但其上升速度慢于抗病品种。相关分析表明,抗病品种病叶SOD酶活性的变化量与CAT和POD的变化量呈显著正相关,而感病品种呈微弱正相关。因而推测幼苗叶片中各种保护性酶失去原来的平衡很可能是感病品种易于感病的一个生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保护性酶
下载PDF
江苏省水稻品种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鉴定及评价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荣胜 戴秀华 +3 位作者 王晓宇 罗楚平 刘永锋 陈志谊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5-389,共5页
为明确江苏省水稻条斑病菌致病力分化状况和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对条斑病抗感特性,在孕穗期采用针刺接种法对徐淮稻区2007—2009年采集分离获得的45株条斑病菌进行致病力测定,根据病原菌在6个水稻鉴别品种IRBB4、IRBB5、IRBB14、IRBB21、I... 为明确江苏省水稻条斑病菌致病力分化状况和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对条斑病抗感特性,在孕穗期采用针刺接种法对徐淮稻区2007—2009年采集分离获得的45株条斑病菌进行致病力测定,根据病原菌在6个水稻鉴别品种IRBB4、IRBB5、IRBB14、IRBB21、IR24和金刚30上的抗感反应划分致病型,从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种不同致病型条斑病菌,并鉴定了240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对条斑病的抗感性。根据菌株在鉴别品种上的抗感反应将供试菌株划分为8个致病型,其中优势致病型为C3致病型,所占比例为35.5%;大多数菌株与鉴别品种间表现出弱互作关系,少数菌株表现出强互作关系。粳稻品种对条斑病的抗性明显高于籼稻,但常规粳稻和杂交粳稻对强致病力菌抗性比例仅为59.8%和37.5%。表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流行仍具有潜在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鉴别品种 致病型 抗性鉴定
原文传递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基因定位 被引量:9
8
作者 吴为人 唐定中 +2 位作者 李维明 卢浩然 WorlandAJ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8年第7期47-50,共4页
以高感和高抗细菌性条斑病(细条病)的两个籼稻品种H359和Acc8558为亲本,建立了一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该群体构建了一张包含225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1996和1997连续两年对该群体进行了细条病抗性鉴定。采用... 以高感和高抗细菌性条斑病(细条病)的两个籼稻品种H359和Acc8558为亲本,建立了一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该群体构建了一张包含225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1996和1997连续两年对该群体进行了细条病抗性鉴定。采用t测验法、复合区间定位法及多性状复合区间定位法对细条病抗性基因(QTL)进行了定位分析。共检测出11个QTL,分别位于第1、2、3、4、5、7、8和11号染色体上,效应大小彼此接近,其中大多数抗病等位基因来自抗病亲本Acc8558,只有位于第3和第4号染色体上的2个QTL的抗病等位基因来源于感病亲本H3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基因定位 数量性状基因座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of a Resistance Gene bls1 to Bacterial Leaf Streak in Wild Rice Oryza rufipogon Griff 被引量:11
9
作者 HE Wen-ai HUANG Da-hui +10 位作者 LI Rong-bai QIU Yong-fu SONG Jian-dong YANG Hai-ning ZHENG Jia-xing HUANG Yue-yue LI Xiao-qiong LIU Chi ZHANG Yue-xiong MA Zeng-feng YANG Yo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6期962-969,共8页
Bacterial leaf streak (BLS) of rice, caused by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Xoc) is a worldwide destructive disease. Development of resistant varieties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and eco-fr... Bacterial leaf streak (BLS) of rice, caused by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Xoc) is a worldwide destructive disease. Development of resistant varieties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and eco-friendly ways to control the disease. However, only a few genes/QTLs having resistance to BL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rice until now.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have identified and primarily mapped a BLS-resistance gene, blsl, from a rice line DP3, derived from the wild rice species Oryza rufipogon Griff. A BC2F2 (9311/DP3//9311) population was constructed to map BLS-resistance gene in the rice line DP3. The segregation of the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plants in BCzFz in 1:3 ratio (Z2=0.009, Z20 05,1=3.84, P〉0.05), suggested that a recessive gene confers BLS resistance in DP3. In 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BSA), two SSR markers RM8116 and RM584 were identified to be polymorphic in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DNA bulks. For further mapping the resistance gene, six polymorphic markers around the target region wer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genotypes of the BC2F2 individuals. As a result, the BLS-resistant gene, designated as blsl, was mapped in a 4.0-cM region flanked by RM587 and RM510 on chromosome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terial leaf streak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Oryza rufipogon Griff. gene mapping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MAS)
下载PDF
西南地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致病力的分化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绍雪 马改转 +1 位作者 魏兰芳 姬广海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8-191,共4页
以水稻品种IRBB4、IRBB5、IRBB14、IRBB18、IRBB21和IR24为鉴别品种,在孕穗期,采用针刺接种的方法,将水稻条斑病菌接种在水稻剑叶上,根据病菌与品种互作反应和亲和性的类型差异,将供试的75株条斑病菌菌株区分为13个小种群.大多数水稻条... 以水稻品种IRBB4、IRBB5、IRBB14、IRBB18、IRBB21和IR24为鉴别品种,在孕穗期,采用针刺接种的方法,将水稻条斑病菌接种在水稻剑叶上,根据病菌与品种互作反应和亲和性的类型差异,将供试的75株条斑病菌菌株区分为13个小种群.大多数水稻条斑病菌株在鉴别品种上的互作反应表现为弱互作模式.云南、贵州、四川3省菌株小种组成的比较表明:以小种C9为目前3省的共同优势种群;云南省小种组成多样,所有的小种均有分布,贵州小种类型有6、9、11、13,四川小种类型有3、4、6、7、9、11、12、13,小种的分布受地理区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条斑病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致病性 小种
下载PDF
利用基因芯片检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相关基因 被引量:9
11
作者 韩庆典 陈志伟 +4 位作者 段远霖 兰涛 官华忠 周元昌 吴为人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39-244,共6页
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鉴定细条病的抗性基因,我们利用Affymetrix的基因芯片对抗病品种Acc8558和感病品种H359中受细条病菌侵染调控的基因进行高通量的检测。在两品种中共检测到95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2... 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鉴定细条病的抗性基因,我们利用Affymetrix的基因芯片对抗病品种Acc8558和感病品种H359中受细条病菌侵染调控的基因进行高通量的检测。在两品种中共检测到95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2个基因在两品种中一致上调,54个基因在两品种中一致下调,20个基因在两品种中表达变化方向相反。对差异表达基因的基因本性、代谢路径和启动子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有30个差异表达基因的位置与已报道的控制水稻细条病的QTL吻合。本研究为水稻细条病抗性基因的克隆提供了线索,为揭示水稻细条病抗性的分子遗传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差异表达基因 基因芯片
下载PDF
普通野生稻抗源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遗传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贺文爱 黄大辉 +8 位作者 刘驰 岑贞陆 张月雄 马增风 陈英之 卢双楠 刘开勇 武波 李容柏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0-185,共6页
用感细菌性条斑病品种9311为母本,4个普通野生稻抗源DY3、DY16、DY17、DY20为父本,组配了9311/DY3、9311/DY16、9311/DY17和9311/DY204个组合的F1、F2和B1C1群体。在水稻分蘖期,用广西细菌性条斑病菌优势致病型菌株JZ28,以针刺法对各世... 用感细菌性条斑病品种9311为母本,4个普通野生稻抗源DY3、DY16、DY17、DY20为父本,组配了9311/DY3、9311/DY16、9311/DY17和9311/DY204个组合的F1、F2和B1C1群体。在水稻分蘖期,用广西细菌性条斑病菌优势致病型菌株JZ28,以针刺法对各世代进行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对DY3,F2群体抗感分离比为39∶544,卡方测验x2=0.1245<x02.05,1,符合1R∶15S的理论比例;对DY16,F2群体抗感分离比为94∶343,卡方测验x2=2.655<x02.05,1,符合1R∶3S的理论比例;对DY17,F2群体抗感分离比为41∶501,卡方测验x2=1.382<x20.05,1,符合1R∶15S的理论比例;对DY20,F2群体抗感分离比为43∶489,卡方测验x2=2.745<x02.05,1,符合1R∶15S的理论比例。结合各个组合F1和B1C1植株对细菌性条斑病表现为感至高感,据此推知DY3、DY17、DY20的抗性由2对隐性抗性基因控制;DY16的抗性由1对隐性抗性基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细菌性条斑病 抗性 遗传
原文传递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微卫星(SSR)标记的筛选及其在标记辅助选择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志伟 吴为人 +1 位作者 周元昌 景艳军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2-205,共4页
为了标记辅助选择的需要,在利用RFLP和AFLP标记对控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进行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了与3个效应较大的QTL连锁的SSR标记,并应用于把高抗细条病的品种Acc8558中的抗病基因导入到高感细... 为了标记辅助选择的需要,在利用RFLP和AFLP标记对控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进行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了与3个效应较大的QTL连锁的SSR标记,并应用于把高抗细条病的品种Acc8558中的抗病基因导入到高感细条病的品种珍汕97B中的回交育种中.通过4次回交和1次自交,育成了5个遗传背景基本上与珍汕97B相同,导入了来自Acc8558的不同抗病区段的株系.本研究证明了将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应用于旨在改良单个数量性状的回交育种的可行性.这些抗病区段导入系为抗细条病QTL的精细定位以及研究不同QTL间的互作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抗性 微卫星标记 SSR 标记辅助选择
下载PDF
解淀粉芽胞杆菌Lx-11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荣胜 陈思宇 +3 位作者 王晓宇 罗楚平 刘永锋 陈志谊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5-600,共6页
解淀粉芽胞杆菌Lx 11能够有效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研究生防菌Lx 11田间高效使用技术对保证生防效果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生防菌Lx 11初步研究了其最适使用时期、使用浓度及使用次数,结果表明,生防菌Lx 11最适喷施时期为水稻细菌条斑病... 解淀粉芽胞杆菌Lx 11能够有效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研究生防菌Lx 11田间高效使用技术对保证生防效果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生防菌Lx 11初步研究了其最适使用时期、使用浓度及使用次数,结果表明,生防菌Lx 11最适喷施时期为水稻细菌条斑病初发病期,喷施生防菌Lx 11的浓度(菌含量)不低于1×107cfu·mL 1,防治间隔期为10 d。按照此使用技术,生防菌Lx 11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大于60%,显著高于化学药剂叶枯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胞杆菌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生物防治技术
下载PDF
玉米细菌性条斑病非寄主抗性基因Rxo1转化水稻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谢学文 于晶 +2 位作者 徐建龙 周永力 黎志康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7-611,共5页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病害之一,但是在水稻种质资源中尚未发现抗细菌性条斑病单个主效基因。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将从玉米中克隆的细菌性条斑病非寄主抗性基因Rxo1转入我国2个杂交稻恢复系和2个常规水稻品种。转基因...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病害之一,但是在水稻种质资源中尚未发现抗细菌性条斑病单个主效基因。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系统将从玉米中克隆的细菌性条斑病非寄主抗性基因Rxo1转入我国2个杂交稻恢复系和2个常规水稻品种。转基因植株的PCR和Southern分析结果表明Rxo1基因已整合到受体基因组中,Rxo1基因单拷贝整合的转化体在自交T1代呈现抗感3∶1分离。人工接种实验和病菌的生长曲线表明携带Rxo1的转基因植株对水稻细条病菌可以产生过敏性抗病反应。上述结果为利用非寄主抗性基因防治该病害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寄主抗性 Rxo1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下载PDF
水稻对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许美容 周永力 黎志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0-375,共6页
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由稻黄单胞细菌(Xanthomonas oryzae)不同致病变种引起的两种最重要的水稻细菌性病害。发掘和利用抗性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这两种病害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分别综述了这两种高度相关的病害的抗... 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由稻黄单胞细菌(Xanthomonas oryzae)不同致病变种引起的两种最重要的水稻细菌性病害。发掘和利用抗性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这两种病害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分别综述了这两种高度相关的病害的抗性遗传研究进展,包括已发掘和利用的主效抗性基因特点及目前国内外对这两种病害的抗性QTL定位研究进展,为水稻抗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育种研究提供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细菌性条斑病 抗性遗传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胞外产物的性状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叶方 胡方平 +1 位作者 叶谊 谢联辉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85-190,共6页
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胞外产物(胞外多糖、蛋白酶、果胶酸酯裂解酶、聚半乳糖醛酸酶、纤维素酶、淀粉酶、半纤维素酶)的部分特性以及不同菌株离体产生各胞外产物能力与致病力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病菌在离体条件下分泌的各胞... 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胞外产物(胞外多糖、蛋白酶、果胶酸酯裂解酶、聚半乳糖醛酸酶、纤维素酶、淀粉酶、半纤维素酶)的部分特性以及不同菌株离体产生各胞外产物能力与致病力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病菌在离体条件下分泌的各胞外产物总量和单位产量随培养时间的增长而增加,至一定的阶段后趋于稳定.不同培养基下各胞外产物的产生有所变化,但对各菌株之间单位产量的差异影响不大.病菌产生的蛋白酶、纤维素酶、淀粉酶、半纤维素酶和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最适pH值分别为9.0、6.0、8.0、4.0、8.0.其蛋白酶活性与致病力呈显著正相关,果胶酸酯裂解酶与致病力呈正相关.病菌除去胞外产物后,降低了在水稻叶片上的吸咐和增殖能力.强致病力菌株胞外产物对离体稻叶的伤害能力要强于弱致病力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菌 致病力
下载PDF
利用近等基因系验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QTL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志伟 吴为人 +1 位作者 景艳军 周元昌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277,共5页
以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104个SSR标记,通过图示基因型分析法对抗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近等基因系H359R的基因组组成进行分析,并结合初步定位的遗传图谱、水稻物理图谱以及水稻SSR遗传图谱的线性比较结果,对H359R携有的细条病抗性... 以均匀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104个SSR标记,通过图示基因型分析法对抗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近等基因系H359R的基因组组成进行分析,并结合初步定位的遗传图谱、水稻物理图谱以及水稻SSR遗传图谱的线性比较结果,对H359R携有的细条病抗性QTL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抗病近等基因系H359R包含3个来自抗病亲本Acc8558的抗性QTL区段,1个来自感病亲本H359的抗性QTL区段,证实了之前对细条病抗性QTL初步定位的可靠性.同时该结果也显示,只要聚合4-5个主要QTL的抗病等位基因,即能培育出高抗细条病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等基因系 验证 QTL 细菌性条斑病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广谱抗性资源筛选 被引量:8
19
作者 洪登伟 赵严 +3 位作者 罗登杰 施力军 李容柏 刘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2-276,共5页
【目的】筛选在多个生育期对多个强致病力细菌性条斑病病菌具有广谱抗性的水稻材料,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品种的培育提供可靠抗源材料。【方法】以1100份具有丰富遗传背景的水稻品系为试验材料,以高感病品种金刚30为感病对照,以5株强... 【目的】筛选在多个生育期对多个强致病力细菌性条斑病病菌具有广谱抗性的水稻材料,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品种的培育提供可靠抗源材料。【方法】以1100份具有丰富遗传背景的水稻品系为试验材料,以高感病品种金刚30为感病对照,以5株强致病力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菌为接种对象,采用针刺法进行多生育期、多个强致病力细菌性条斑病菌菌株重复接种抗性筛选鉴定。【结果】初筛获得14份抗病材料,占全部材料的1.27%。复筛获得9份具有中抗级别以上的材料,占全部材料的0.82%,其中有3份材料(RL6、RL9和RL14)在水稻的3个生育期对多株水稻细条病菌菌株具有抗性,尤其是RL6表现出对多菌株的广谱抗性,且抗性水平高;6份材料(RL2、RL4、RL5、RL8、RL11和RL12)在单个生育期对单株水稻细条病菌菌株具有抗性。【结论】获得3份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具有多生育期广谱抗性的材料,可作为重要的抗源应用于水稻抗性品种培育,其中RL6可作为优质抗源优先应用于水稻抗性品种培育;获得6份在特定生育期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具有抗性的材料,可作为候选抗源应用于水稻抗性品种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广谱抗性 抗性资源
下载PDF
普通野生稻抗细菌性条斑病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定位 被引量:8
20
作者 施力军 罗登杰 +3 位作者 赵严 岑贞陆 刘芳 李容柏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挖掘水稻Oryza sativa L.抗细菌性条斑病(Bacterial leaf streak, BLS)主效基因,为丰富水稻抗病基因资源和培育水稻抗病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建立作图群体,对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抗源‘DY19’抗BLS的基因采用集... 【目的】挖掘水稻Oryza sativa L.抗细菌性条斑病(Bacterial leaf streak, BLS)主效基因,为丰富水稻抗病基因资源和培育水稻抗病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建立作图群体,对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抗源‘DY19’抗BLS的基因采用集团分离分析法进行遗传分析,用SSR分子标记对其抗病基因bls2进行初步定位。【结果】F2群体中抗病与感病单株符合1∶3的理论分离比例,说明普通野生稻抗源‘DY19’的抗BLS符合单基因遗传模式,受1对主效隐性基因bls2控制。初步将该基因定位在第2号染色体分子标记SL03(23 474 851 bp)与SL04(24 484 154 bp)之间约4 cM区域内,这是一个新的抗BLS基因位点。【结论】普通野生稻抗源‘DY19’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受1对新的主效隐性基因bls2控制,为进一步的精细定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抗病基因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