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春秋季山东南部近岸浮游细菌生态分布 被引量:3
1
作者 肖慧 张喆 +2 位作者 张艳 于庆云 唐学玺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2-656,共5页
分别于2007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对山东南部近岸海域进行了现场调查,研究了该海区浮游细菌丰度、生物量分布特征,探讨了它们与温度、溶解氧(DO)、总氮(N)、总磷(P)、硝酸盐(NO3-)、铵盐(NH2+)及活性磷酸盐(PO4-P)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分别于2007年4月(春季)和10月(秋季),对山东南部近岸海域进行了现场调查,研究了该海区浮游细菌丰度、生物量分布特征,探讨了它们与温度、溶解氧(DO)、总氮(N)、总磷(P)、硝酸盐(NO3-)、铵盐(NH2+)及活性磷酸盐(PO4-P)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浮游细菌生物量具有一定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春季浮游细菌丰度及生物量要高于秋季,2个季节近岸细菌数量高于远岸区域;浮游细菌丰度及生物量与温度、DO、总P、NO3-、NH2+及PO4-P均呈显著相关关系(P<0.01),表明上述因子可能是该海域浮游细菌数量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细菌丰度 细菌生物量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山东威海-日照近岸海域浮游细菌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喆 肖慧 +3 位作者 蔡恒江 于庆云 滕海波 唐学玺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4-186,190,共4页
于2006年8月~2007年10月,分春夏秋冬四个航次对山东威海一日照近岸海域进行了现场调查,研究了该海区浮游细菌丰度、生物量及可培养异养细菌生物量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它们与温度、溶解氧、总有机碳、总N、总P和活性磷酸盐之间的关系... 于2006年8月~2007年10月,分春夏秋冬四个航次对山东威海一日照近岸海域进行了现场调查,研究了该海区浮游细菌丰度、生物量及可培养异养细菌生物量的分布特征,探讨了它们与温度、溶解氧、总有机碳、总N、总P和活性磷酸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浮游细菌生物量具有一定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冬季浮游细菌生物量明显低于其他三个季节,近岸生物量高于远岸区域;浮游细菌丰度及生物量与温度、溶解氧、总有机碳呈非常显著相关关系(P〈0.01);夏冬季节可培养异养细菌数与总N、总P及PO4-P均呈现显著相关关系,表明以上三种环境生态因子可能是该海域可培养异养细菌生长的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细菌丰度 细菌生物量 可培养异养细菌 环境因子
原文传递
菌株HP3对溴胺酸的降解机理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丽萍 周集体 +1 位作者 王竞 杨凤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0-184,共5页
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菌株HP3降解溴胺酸最佳条件为温度30℃,pH值7.0,摇床转速160r/min,培养基中不含NaCl有利于溴胺酸的降解.在此条件下,溴胺酸的降解遵从负指数模式.葡萄糖和硫酸铵的加入显著地提高菌体降解溴胺酸的速度.不同金属化合物... 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菌株HP3降解溴胺酸最佳条件为温度30℃,pH值7.0,摇床转速160r/min,培养基中不含NaCl有利于溴胺酸的降解.在此条件下,溴胺酸的降解遵从负指数模式.葡萄糖和硫酸铵的加入显著地提高菌体降解溴胺酸的速度.不同金属化合物对菌株HP3降解溴胺酸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以HgCl2和AgNO3最显著.菌株HP3能降解化合物蒽醌、1,4,5,8-四羟基蒽醌和1-氨基蒽醌-2-磺酸钠,表明该菌株对底物的降解没有严格的专一性.溴胺酸经菌株HP3作用后吸收光谱发生明显变化.TOC分析表明,菌株HP3将溴胺酸的蒽醌环破坏后利用其中的一部分有机碳.液相色谱检测有中间产物邻苯二甲酸生成.溴胺酸降解终产物分子量为289和2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胺酸 降解速度 菌生物量 降解机理 邻苯二甲酸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大气CO_2与吡虫啉对甘蓝土壤细菌与微生物生物量C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姚艳红 戈峰 沈佐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2-277,共6页
采用田间开顶式CO2控制气室(OTC),研究了375μL/L、750μL/L两个CO2浓度和CK、LC50、LC903种吡虫啉浓度处理条件下,甘蓝根际土壤细菌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的变化。750μL/L CO2处理对甘蓝根际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1),而在同一... 采用田间开顶式CO2控制气室(OTC),研究了375μL/L、750μL/L两个CO2浓度和CK、LC50、LC903种吡虫啉浓度处理条件下,甘蓝根际土壤细菌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的变化。750μL/L CO2处理对甘蓝根际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1),而在同一CO2水平下各农药处理间并无显著差异;根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只有在750μL/L CO2且无吡虫啉处理的条件下显著(P<0.05)下降,在LC50、LC90处理的影响下并不显著。同一CO2水平下,根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受农药处理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升高 吡虫啉 甘蓝 细菌 微生物生物量C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