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0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鼻和电子舌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优化培根烟熏工艺 被引量:67
1
作者 王琼 徐宝才 +1 位作者 于海 李聪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1-170,共10页
【目的】采用电子鼻嗅问指纹分析、电子舌滋味指纹分析及模糊数学感官评价,选出一种烟熏液使其在合适的添加量下制作的培根能够达到传统木屑烟熏培根的风味,同时探寻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法优化培根烟熏工艺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采... 【目的】采用电子鼻嗅问指纹分析、电子舌滋味指纹分析及模糊数学感官评价,选出一种烟熏液使其在合适的添加量下制作的培根能够达到传统木屑烟熏培根的风味,同时探寻利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法优化培根烟熏工艺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采用电子鼻和电子舌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图对3种不同浓度烟熏液制作的培根与传统木屑烟熏的培根从整体气味和滋味上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分析并验证电子鼻和电子舌的结果。【结果】对电子鼻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1和2的累积贡献率为99.760%,大于85%,说明主成分1和主成分2已经包含了很大的信息量,能够反映样品的整体信息。4号(3‰名花MH-SO152)样品的分布区域与1号(木屑烟熏)样品的分布区域分离较远,在气味上差别明显。5号(1‰名花SY-SO968)、7号(3‰名花SY-SO968)、9号(2‰金牛山Ⅱ号)和10号(3‰金牛山Ⅱ号)样品的分布区域与1号样品的分布区域分离较近,在气味上它们与1号样品比较接近。6号(2‰名花SY-SO968)样品的分布区域与1号样品的分布区域有部分重叠,说明6号样品在气味上与1号样品基本一致,即添加2‰的广州名花SY-SO968烟熏液制作的培根与传统木屑烟熏的培根在气味上基本一致。对电子舌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主成分1和2的累积贡献率为88.903%,大于85%,能够反映样品的整体信息。2号(1‰名花MH-SO152)、3号(2‰名花MH-SO152)和4号样品的分布区域与1号样品的分布区域分离较远,在滋味上与1号样品差别明显。8号(1‰金牛山Ⅱ号)、9号、10号样品的分布区域与1号样品的分布区域分离较近,在滋味上它们与1号样品比较接近。5号、6号、7号样品的分布区域与1号样品的分布区域分离最近,说明在滋味上它们与1号样品最接近,即添加广州名花SY-SO968烟熏液制作的培根与传统木屑烟熏的培根在滋味上最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根 电子鼻 电子舌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
下载PDF
烟熏工艺对熏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47
2
作者 赵冰 任琳 +3 位作者 陈文华 乔晓玲 李家鹏 赵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0-187,共8页
以熏猪肉为对象,研究传统木熏工艺和现代液熏工艺对熏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GC-MS分析,重点比较两种烟熏方式产品的特色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别。结果表明,传统木熏工艺产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在种类和数量方面都... 以熏猪肉为对象,研究传统木熏工艺和现代液熏工艺对熏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GC-MS分析,重点比较两种烟熏方式产品的特色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别。结果表明,传统木熏工艺产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在种类和数量方面都明显高于现代液熏工艺的产品,传统木熏工艺的产品检测出13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而现代液熏工艺检测出121种,酚类物质作为烟熏产品的特色挥发性风味物质,传统木熏工艺的产品检测出15种,含量达到22.85%,而现代的液熏工艺的产品检测出14种,含量仅为7.87%。因此,传统的木熏工艺在风味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熏肉 烟熏液 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 酚类化合物
下载PDF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培根加工工艺 被引量:27
3
作者 潘志民 邹文中 +2 位作者 邹艾一 张小芳 刘胜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1-205,共5页
以猪肉为主要原料,通过选取色泽、质地、滋味和气味为评价指标,确定因素合理的权重,建立感官综合评分体系,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培根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并应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获得培根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谷氨酰胺转氨酶添加量0.02kg... 以猪肉为主要原料,通过选取色泽、质地、滋味和气味为评价指标,确定因素合理的权重,建立感官综合评分体系,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培根的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并应用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获得培根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为谷氨酰胺转氨酶添加量0.02kg、猪骨咸味香精添加量0.02kg、亚硝酸钠添加量0.02kg、三聚磷酸盐添加量0.20kg、烟熏温度60℃、装模后腌制时间1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根 加工工艺 模糊评价 感官评价
下载PDF
传统腊肉低温熏烤过程中脂质氧化及物理化学、感官品质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25
4
作者 尚永彪 夏杨毅 吴金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3-36,共4页
以重庆传统腊肉为对象,分析测定其低温熏烤加工过程中水分、酸价、过氧化值(POV)、苯并(α)芘、亚硝酸盐含量等理化指标,研究其质构特性和感官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时间低温熏烤的重庆腊肉成品水分含量较低、硬度较大,具有良好的... 以重庆传统腊肉为对象,分析测定其低温熏烤加工过程中水分、酸价、过氧化值(POV)、苯并(α)芘、亚硝酸盐含量等理化指标,研究其质构特性和感官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长时间低温熏烤的重庆腊肉成品水分含量较低、硬度较大,具有良好的色泽和风味;成品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分别为3.02mg/g脂肪、0.0273g/100g脂肪,亚硝酸盐和苯并(α)芘含量分别为7.23mg/kg和4.6μg/kg,均符合国家标准。长时间低温熏烤的重庆传统腊肉具有较高的食品安全性,熏烤加工的时间也有望减少到2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肉 低温熏烤 脂质氧化 过氧化值 感官品质
下载PDF
阴离子交换树脂及气相色谱法测定腊肉中的游离脂肪酸 被引量:19
5
作者 傅樱花 马长伟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2-84,共3页
建立一种测定腊肉中游离脂肪酸(FFA)组成及含量的方法,以Amberlyst-26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腊肉中的FFA,用十五烷酸(C15:0)作内标,以BF3-CH3OH、苯、甲醇为甲酯化试剂,将得到的甲酯化产物用正己烷萃取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所采用的色... 建立一种测定腊肉中游离脂肪酸(FFA)组成及含量的方法,以Amberlyst-26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腊肉中的FFA,用十五烷酸(C15:0)作内标,以BF3-CH3OH、苯、甲醇为甲酯化试剂,将得到的甲酯化产物用正己烷萃取后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所采用的色谱柱为毛细管石英柱(FFAP型)。各脂肪酸浓度在4~32m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对各次加入不同量C12:0、C14:0、C16:0、C18:0、C18:1的回收率为93.91%~95.71%,重复性实验中各脂肪酸的变异系数CV%为1.77%~3.82%,方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交换树脂 气相色谱法 测定 腊肉 游离脂肪酸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烟熏香精对西式培根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琼 李聪 +2 位作者 高磊峰 徐宝才 于海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20-230,共11页
为研究不同类型烟熏香精对西式培根风味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感官评价和电子鼻技术对添加不同类型烟熏香精制作的西式培根进行整体风味的分析,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不同类型烟熏香精对西式培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为研究不同类型烟熏香精对西式培根风味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感官评价和电子鼻技术对添加不同类型烟熏香精制作的西式培根进行整体风味的分析,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不同类型烟熏香精对西式培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烟熏香精制作的西式培根与传统西式培根在整体风味和主体风味化合物上进行比较,乐香水溶性烟熏香精(样品5)差异最小,其次为名花烟熏膏香精(样品1)和奇华顿油溶性烟熏香精(样品3),再次为红箭油溶性烟熏香精(样品2),而红箭水溶性烟熏香精(样品4)差异最大。乐香水溶性烟熏香精制作的西式培根与传统西式培根(对照样)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比较接近,有愈创木酚、4-甲基愈创木酚、苯酚和2,6-二甲基苯酚等35种共有成分。其中酚类物质的种类和传统西式培根相同,而含量是传统的1.22倍,从宏观和微观上都可以达到传统西式培根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式培根 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 电子鼻
原文传递
低钠干腌肉制品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露 张雅玮 +2 位作者 惠腾 郭秀云 王园 《肉类研究》 2013年第11期45-49,共5页
干腌肉制品是传统肉制品的代表,因其独特的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传统干腌肉制品含钠量较高。大量医学研究表明氯化钠摄入过多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本文讨论了氯化钠对干腌肉制品的品质及风味的影响,概述了国内外低钠发酵香肠、... 干腌肉制品是传统肉制品的代表,因其独特的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传统干腌肉制品含钠量较高。大量医学研究表明氯化钠摄入过多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本文讨论了氯化钠对干腌肉制品的品质及风味的影响,概述了国内外低钠发酵香肠、咸肉、干腌火腿的研究动态,并对低钠干腌肉制品的低钠化、分割化、熟食化的多元化发展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钠 干腌肉制品 火腿 发酵香肠 咸肉
下载PDF
食盐添加量对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张东 李洪军 +2 位作者 王鑫月 邓大川 贺稚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9-164,171,共7页
为保障人民的健康,降低生产成本,指导低盐肉制品的研制,以不同食盐用量(食盐用量分别为原料肉重的2%、3%、4%、5%、6%)腌制的腊肉为研究对象,其中食盐用量为6%腌制的腊肉作为对照组,分析肌肉的氨基酸、水分含量、压榨损失、硫代巴比妥酸... 为保障人民的健康,降低生产成本,指导低盐肉制品的研制,以不同食盐用量(食盐用量分别为原料肉重的2%、3%、4%、5%、6%)腌制的腊肉为研究对象,其中食盐用量为6%腌制的腊肉作为对照组,分析肌肉的氨基酸、水分含量、压榨损失、硫代巴比妥酸(TBA)值、总可溶性蛋白和感官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食盐添加量为4%时腌制的腊肉氨基酸总量最高,为45.35 g/100 g;食盐添加量为5%和6%时水分含量和压榨损失最小,分别为31%和32%左右;食盐添加量为4%、5%和6%时TBA值最小,为0.25 mg/kg左右;食盐添加量的增加会促进腊肉总可溶性蛋白的降解;感官评定的最终结果显示,食盐添加量为4%和5%时权重分数最高为8.34。表明腌制腊肉时添加4%的食盐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盐用量 腊肉 品质
下载PDF
天然色素替代亚硝酸盐在腊肉着色和护色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黄韬睿 王鑫 +1 位作者 童光森 孟甜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4-137,共4页
通过离子色谱法测定腊肉中亚硝酸盐含量,利用此方法对四川省市售10批腊肉样品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不合格率为20%,亚硝酸盐使用和残留超标现象较为突出;为改变这种现象,杜绝亚硝酸盐使用和残留超标,以红曲红、高粱红、辣椒红3种天然色... 通过离子色谱法测定腊肉中亚硝酸盐含量,利用此方法对四川省市售10批腊肉样品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不合格率为20%,亚硝酸盐使用和残留超标现象较为突出;为改变这种现象,杜绝亚硝酸盐使用和残留超标,以红曲红、高粱红、辣椒红3种天然色素替代亚硝酸盐对腊肉进行着色和护色,通过专业人员感官评价,发现红曲红着色效果最好,与亚硝酸盐着色效果差异不大。添加3种色素的腊肉经过沸水煮制后,护色效果均不如亚硝酸盐,故在后续研究中准备使用红曲红配合亚硝酸盐来对腊肉进行着色和护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亚硝酸盐 腊肉 天然色素 着色 护色
原文传递
响应面优化腊肉脉动真空滚揉腌制工艺 被引量:16
10
作者 张东 李洪军 +2 位作者 甘潇 王鑫月 贺稚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4-130,共7页
为缩短腊肉腌制时间,提升其食用品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研究滚揉时间、脉动比(真空时间/常压时间)和液肉百分比三因素对腌制液吸收百分比、蒸煮损失的影响,确定最佳脉动真空滚揉腌制工艺。结... 为缩短腊肉腌制时间,提升其食用品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研究滚揉时间、脉动比(真空时间/常压时间)和液肉百分比三因素对腌制液吸收百分比、蒸煮损失的影响,确定最佳脉动真空滚揉腌制工艺。结果表明,腊肉最佳脉动真空滚揉腌制工艺为滚揉时间6 h、脉动比1.43、液肉百分比35%。在此条件下预测的腌制液吸收百分比为19.86%,蒸煮损失为24.90%,经验证的试验值分别为19.13%和25.11%,腌制液吸收百分比和蒸煮损失的实际值与预测值吻合率分别达到103.82%和99.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肉 BOX-BEHNKEN试验设计 响应面法 脉动真空滚揉腌制
下载PDF
利用电子鼻和气质联用研究腊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形成规律 被引量:16
11
作者 黄业传 李凤 +1 位作者 黄甜 孙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77,80,共6页
为研究腊肉加工过程中整体风味的变化,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川味传统烟熏腊肉不同加工阶段样品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鉴定,并应用电子鼻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分析比较各加工阶段样品的整体风味。结果表... 为研究腊肉加工过程中整体风味的变化,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川味传统烟熏腊肉不同加工阶段样品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了鉴定,并应用电子鼻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分析比较各加工阶段样品的整体风味。结果表明,在川味腊肉加工的6个阶段,共鉴定出挥发性风味成分183种,包括醛、酮、酯、醇、酸、酚、醚和杂环类等;随着加工的不断进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不断增加,从原料中的75种增加到成品中的116种,其峰面积也增加了近4倍;PLS分析和电子鼻可以很好地区分6个不同加工阶段的样品。因此川味腊肉加工过程中,无论是整体风味还是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都会发生显著变化,其风味是在加工中逐渐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肉 挥发性风味物质 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电子鼻
下载PDF
KCl部分替代NaCl对腊肉蛋白质氧化、降解及质构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甘潇 李洪军 +2 位作者 王兆明 周心雅 贺稚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7-173,共7页
为探讨KCl部分替代对腊肉蛋白质氧化,降解和腊肉质构特性的影响,该研究以KCl 30%,50%,70%(质量分数)分别替代NaCl的低盐腊肉,100%NaCl含量的对照组腊肉为研究对象,检测了腊肉的蛋白质氧化,降解,脂肪氧化和质构特性,并对蛋白质降解,蛋白... 为探讨KCl部分替代对腊肉蛋白质氧化,降解和腊肉质构特性的影响,该研究以KCl 30%,50%,70%(质量分数)分别替代NaCl的低盐腊肉,100%NaCl含量的对照组腊肉为研究对象,检测了腊肉的蛋白质氧化,降解,脂肪氧化和质构特性,并对蛋白质降解,蛋白质氧化和脂肪氧化与质构特性等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KCl 70%替代组腊肉蛋白质氧化,蛋白质降解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质构特性均显著区别于对照组。此外,低盐腊肉的蛋白质氧化和蛋白质降解与质构特性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盐 腊肉 蛋白质氧化 蛋白质降解 脂肪氧化 质构
下载PDF
茶多酚微胶囊对腊肉理化性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芝君 黄业传 +2 位作者 卿兰 王洋 张云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1-59,共9页
为研究添加茶多酚微胶囊对腊肉理化性质及风味的影响,以相同工艺制得空白组、茶多酚组(0.3 g/kg茶多酚)、茶多酚微胶囊组(0.3 g/kg茶多酚微胶囊)三组腊肉,测定三组腊肉色差、过氧化值(POV)、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值、亚硝酸盐残留... 为研究添加茶多酚微胶囊对腊肉理化性质及风味的影响,以相同工艺制得空白组、茶多酚组(0.3 g/kg茶多酚)、茶多酚微胶囊组(0.3 g/kg茶多酚微胶囊)三组腊肉,测定三组腊肉色差、过氧化值(POV)、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值、亚硝酸盐残留、感官评价、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显示,添加茶多酚后样品保持较好的颜色,POV值和TBARs值明显降低,同时有较低水平的亚硝酸盐残留和更好的感官品质;电子鼻线性判别分析(LDA)能有效区分三组腊肉的区别。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结果显示,添加茶多酚微胶囊处理后的腊肉其醛类、酮类、醇类等与脂肪氧化相关的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为16.093%、4.588%、13.208%,低于空白组(19.363%、16.203%、24.246%)。茶多酚微胶囊处理组的腊肉特征风味物质酚类物质的相对含量为61.361%,较空白组(29.619%)与茶多酚组(54.794%)更高。说明在腊肉中添加茶多酚微胶囊能较好地改善产品的理化性质及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肉 茶多酚 茶多酚微胶囊 理化性质 挥发性物质
下载PDF
烘烤与风干干燥对四川腊肉脂质氧化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佳敏 王卫 +1 位作者 白婷 吉莉莉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5-121,共7页
试验对四川腊肉烘烤干燥和自然风干过程中产品脂质氧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监测指标包括POV值、TBA值、p H值及AV值。结果表明,烘烤干燥过程中的腊肉和自然条件下风干的腊肉氧化分解的各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自然风干有利于减缓脂质氧化... 试验对四川腊肉烘烤干燥和自然风干过程中产品脂质氧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监测指标包括POV值、TBA值、p H值及AV值。结果表明,烘烤干燥过程中的腊肉和自然条件下风干的腊肉氧化分解的各指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自然风干有利于减缓脂质氧化和促进风味脂肪酸的形成。比较2组试验结果,POV值在干燥初期增加较快,之后由于分解作用含量降低,最后变化趋于缓和;TBA值在干燥前期增高,之后降低;整个干燥过程中p H值降低,AV值升高。烘烤干燥中,高温度和较大风速可使腊肉氧化分解速度加快,中间产物过氧化物含量较高,不利于风味物质的积累。腊肉在自然风干条件下经过较长时间的干燥并伴随一定的发酵进程,有利于决定产品风味和营养指标的游离脂肪酸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肉 烘烤 风干 脂肪 氧化
原文传递
水译《培根论说文集》的影响与特色 被引量:11
15
作者 蒲隆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9-43,共5页
水天同翻译的《培根论说文集》问世半个世纪来,长印不衰,是诸多译本中影响最大的一部,之所以如此,是与译文的忠实可信分不开的。本文从译文学者式的严谨、完整、可靠、语言等方面。
关键词 水天同 培根 Esays 翻译
下载PDF
川味腊肉货架期间的品质变化 被引量:13
16
作者 贺稚非 薛山 +1 位作者 李洪军 李燕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18-321,共4页
为了解腊肉货架期中品质的变化以确保其安全性,选用了产量较大的川味腊肉为原料,测定了货架期中不同腊肉的水分含量、食盐含量、pH、蛋白质分解、脂肪氧化和亚硝酸盐含量以及微生物指标。结果表明:四种腊肉pH和水分含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为了解腊肉货架期中品质的变化以确保其安全性,选用了产量较大的川味腊肉为原料,测定了货架期中不同腊肉的水分含量、食盐含量、pH、蛋白质分解、脂肪氧化和亚硝酸盐含量以及微生物指标。结果表明:四种腊肉pH和水分含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挥发性盐基氮、酸价(AV)、过氧化值(POV)和丙二醛值(TBA)均呈现上升趋势;亚硝酸盐随着水分含量的降低有所增加,但均未超标;散装晾挂产品的菌落总数呈现下降趋势,而真空包装产品略有升高;四种腊肉制品的大肠菌群值均未超出国家标准,致病菌未检出。产品在货架期总体安全,真空包装较散装晾挂更能有效延长货架期,保证产品的理化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肉 货架期 理化品质 变化
下载PDF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腌肉中5种生物胺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芳 罗敏 +1 位作者 陶文波 徐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2-515,共4页
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腌肉中酪胺、组胺、精胺、亚精胺和β-苯乙胺等5种生物胺的含量。腌肉样品用50g·L^(-1)三氯乙酸溶液提取,强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用Agilent DB-1701色谱柱(30m×0.25mm,0.25μm)分离,氮磷检... 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腌肉中酪胺、组胺、精胺、亚精胺和β-苯乙胺等5种生物胺的含量。腌肉样品用50g·L^(-1)三氯乙酸溶液提取,强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用Agilent DB-1701色谱柱(30m×0.25mm,0.25μm)分离,氮磷检测器检测。5种生物胺的质量浓度均在1.0~50.0m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0.12~0.32 mg·kg^(-1)。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为78.0%~96.8%,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2.2%~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固相萃取 腌肉 生物胺
下载PDF
西方近代博物学的兴衰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吴国盛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18-29,共12页
从文艺复兴到16世纪,博物学家的任务是发现并记录事物的相似性,阿尔德罗万迪、格斯纳和培根是那个时期重要的博物学家.17世纪的博物学具有过渡性质,最具代表性的博物学家是约翰·雷.对博物学而言,18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林奈和布... 从文艺复兴到16世纪,博物学家的任务是发现并记录事物的相似性,阿尔德罗万迪、格斯纳和培根是那个时期重要的博物学家.17世纪的博物学具有过渡性质,最具代表性的博物学家是约翰·雷.对博物学而言,18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林奈和布丰的工作体现了追求自然秩序的博物学动机.19世纪是博物学的黄金时代,博物学完成其职业化过程,诞生了进化论这样伟大的理论.进化论把时间的观念、历史的观念引入自然界,是西方思想史上划时代的成就.哈佛大学的迈尔和威尔逊是当代博物学家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学 自然志 培根 林奈 布丰 进化论
下载PDF
乳酸菌抑制N-亚硝胺形成的机理探究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秀明 刘静静 +3 位作者 闫利娟 杨华 王洋 马俪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147,共7页
将前期实验筛选得到的能够有效抑制红肠中N-亚硝胺形成的乳酸菌发酵剂PRO-MIX5(木糖葡萄球菌+清酒乳杆菌+类植物乳杆菌)分别用肉糜培养基和MRS培养基培养,在亚硝酸盐降解体系和N-二甲基亚硝胺(N-nitrosodimethylamine,NDMA)形成体系中... 将前期实验筛选得到的能够有效抑制红肠中N-亚硝胺形成的乳酸菌发酵剂PRO-MIX5(木糖葡萄球菌+清酒乳杆菌+类植物乳杆菌)分别用肉糜培养基和MRS培养基培养,在亚硝酸盐降解体系和N-二甲基亚硝胺(N-nitrosodimethylamine,NDMA)形成体系中逐步筛选,分别排除代谢产物、胞内酶、菌体的作用,得到的菌体碎片具有抑制NDMA形成的效果后,进一步筛选MRS培养基中添加的诱导剂种类,测定菌体碎片添加量对NDMA抑制效果的影响,最后将最优培养方式得到的菌体碎片分别以湿质量的0.05%、0.25%、0.5%比例应用于红肠和培根的制作中,以验证其在产品中对N-亚硝胺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PRO-MIX5抑制N-亚硝胺的形成主要是其菌体碎片的作用,且使用含有质量浓度0.04μg/mL的9种N-亚硝胺的MRS肉汤培养基扩增培养PRO-MIX5,得到的菌体碎片对N-亚硝胺形成的抑制作用效果较好,应用于3个湿质1量比例的红肠和培根中,均为0.05%比例抑制9种N-亚硝胺形成的效果最佳,在2种产品中的抑制率分别达到41.04%和13.83%,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N-亚硝胺 亚硝酸盐 N-二甲基亚硝胺 红肠 培根
下载PDF
腊肉加工中脂肪品质变化与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陶宜辰 王卫国 +2 位作者 黄峰 张泓 张春江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3-127,共5页
脂肪对腊肉品质的影响至关重要,腊肉的加工方式不同,其中脂肪的变化也有较大差异。深入探究加工过程中脂肪的变化规律,对腊肉脂肪变化进行精准控制对于腊肉优良品质的形成与保持具有重要意义。对腊肉加工中脂肪种类、发生的化学反应、... 脂肪对腊肉品质的影响至关重要,腊肉的加工方式不同,其中脂肪的变化也有较大差异。深入探究加工过程中脂肪的变化规律,对腊肉脂肪变化进行精准控制对于腊肉优良品质的形成与保持具有重要意义。对腊肉加工中脂肪种类、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同腊肉加工方式下脂肪的成分变化、以及脂肪反应的控制等现状进行了综述,为腊肉最佳加工贮藏方式确定,提高腊肉品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肉 脂肪反应 控制 品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