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高运算效率的MIMO雷达BP成像算法 被引量:8
1
作者 王伟 马跃华 王咸鹏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80-2085,共6页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反向投影(back projection,BP)成像算法运算量大、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距离补偿和波束形成的高运算效率改进型MIMO雷达BP成像算法。首先通过匹配滤波完成距离压缩和... 针对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反向投影(back projection,BP)成像算法运算量大、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距离补偿和波束形成的高运算效率改进型MIMO雷达BP成像算法。首先通过匹配滤波完成距离压缩和发射波形分离,然后在极坐标下对各个距离单元散射点的时延特性进行分析并简化,将传统BP算法中的延迟相加过程转化为波束形成过程,从而完成方位向聚焦。所提方法避免了对所有像素点逐个求时延,减小了运算量,并且便于数据的并行批量处理,极大地提高了运算效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成像性能和高运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雷达成像 反向投影算法 波束形成 运算效率
下载PDF
基于BP算法和时变基线的机载InSAR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潘舟浩 李道京 +1 位作者 刘波 张清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85-1591,共7页
该文首先系统分析了传统机载InSAR数据处理方法由于波束中心近似和地形高程未知导致的相位误差问题,以及该相位误差对成像质量和高程精度造成的影响。其次,提出了基于BP算法和时变基线的机载InSAR数据处理方法,解决了波束中心近似带来... 该文首先系统分析了传统机载InSAR数据处理方法由于波束中心近似和地形高程未知导致的相位误差问题,以及该相位误差对成像质量和高程精度造成的影响。其次,提出了基于BP算法和时变基线的机载InSAR数据处理方法,解决了波束中心近似带来的问题,并通过时变基线的干涉处理方法减小了地形高程未知导致的高程误差。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运动补偿 后向投影算法 时变基线 相位误差
下载PDF
基于导航数据的Ka波段InSAR成像处理与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师君 马龙 +3 位作者 韦顺军 时代奇 张晓玲 陈刚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4年第1期19-27,共9页
与其它波段相比,毫米波干涉SAR(InSAR)具有精度高、体积小的特点,是目前干涉SAR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但由于较短的波长,其也给成像处理和干涉相位提取带来了一定困难。该文利用毫米波段干涉SAR数据,采用流结构后向投影(BP)算法结合IMU... 与其它波段相比,毫米波干涉SAR(InSAR)具有精度高、体积小的特点,是目前干涉SAR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但由于较短的波长,其也给成像处理和干涉相位提取带来了一定困难。该文利用毫米波段干涉SAR数据,采用流结构后向投影(BP)算法结合IMU进行了毫米波SAR成像和干涉相位分析。研究发现,由于毫米波波长短,对天线相位中心变化更为敏感,为了保证系统的干涉相位,必须利用IMU数据进行精确的运动误差补偿。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采用各自计算天线相位中心的策略,后向投影算法可以在成像过程中精确补偿平地相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SAR成像 成像性能分析 后向投影算法 基于导航数据的运动补偿
下载PDF
一种超宽带穿墙雷达的三维成像算法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孙佳佳 童创明 +1 位作者 钟卫军 毛苗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6,共6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超宽带穿墙雷达的三维成像算法。在研究后向投影算法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电磁波穿透介质墙的数学模型,补偿了电磁波在墙体中传播的时间延迟,推导了基于偶极子近场辐射模型的穿墙改进后向投影算法,给出了算法的实现流程...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超宽带穿墙雷达的三维成像算法。在研究后向投影算法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电磁波穿透介质墙的数学模型,补偿了电磁波在墙体中传播的时间延迟,推导了基于偶极子近场辐射模型的穿墙改进后向投影算法,给出了算法的实现流程。利用FDTD得到采样数据,运用算法的具体流程实现对介质墙存在下的目标进行三维成像。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分析了墙体和目标间耦合作用对成像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雷达 后向投影算法 偶极子 穿墙成像 时域有限差分法
下载PDF
融合w-K和BP算法的圆柱扫描毫米波三维成像算法 被引量:4
5
作者 谢朋飞 张磊 吴振华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7-394,共8页
结合主动式圆柱扫描毫米波3维成像安检仪的实际应用需求,该文提出一种用于3维场景重建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w-K算法实现天线阵列方向和距离方向的解耦合与聚焦,再采用后向投影(BP)算法进行距离方向和角度方向的合成孔径处理实现聚焦,进... 结合主动式圆柱扫描毫米波3维成像安检仪的实际应用需求,该文提出一种用于3维场景重建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w-K算法实现天线阵列方向和距离方向的解耦合与聚焦,再采用后向投影(BP)算法进行距离方向和角度方向的合成孔径处理实现聚焦,进而实现3维场景的重建。3维人体模型仿真和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具备理论可行性和工程适用性,除此之外,该文方法在CUDA平台下可以实现快速精确3维人体成像,并且能够适应非理想圆柱扫描轨迹3维成像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维成像 合成孔径 毫米波 w-K算法 bp算法
下载PDF
平地假设对合成孔径雷达时域算法成像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林世斌 李悦丽 +1 位作者 严少石 周智敏 《雷达学报(中英文)》 2012年第3期309-313,共5页
时域算法具有精确成像和易于运动补偿等突出优点,在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Ultra Wide Band SyntheticAperture Radar,UWB SAR)成像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当使用时域成像算法对起伏地形成像时,可引入平地假设来简化成像几何模型,但平地假设会... 时域算法具有精确成像和易于运动补偿等突出优点,在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Ultra Wide Band SyntheticAperture Radar,UWB SAR)成像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当使用时域成像算法对起伏地形成像时,可引入平地假设来简化成像几何模型,但平地假设会引入几何误差,进而影响成像质量。该文研究了平地假设对时域算法成像质量的影响,指出其影响在直线孔径条件下表现为位置偏移,在非直线孔径条件下还将造成目标散焦。同时推导得到了目标位置偏移量的表达式,给出了目标聚焦时非直线孔径最大偏移和地表高程起伏程度应满足的定量条件。最后采用时域算法中的后向投影(Back Projection,BP)算法处理仿真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该文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地假设 起伏地形 时域算法 后向投影算法
下载PDF
多角度毫米波SAR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艳芳 杨威 +1 位作者 史瑛如 苏粲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1年第S01期78-85,共8页
多角度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是一种新体制SAR系统,它综合了毫米波SAR系统和多角度体制的优点,能够兼顾获取高分辨率和高质量SAR图像。本文对多角度毫米波SAR成像处理方法与图像处理方法进行研究,阐述了基于GPU并行处理的后向投影... 多角度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是一种新体制SAR系统,它综合了毫米波SAR系统和多角度体制的优点,能够兼顾获取高分辨率和高质量SAR图像。本文对多角度毫米波SAR成像处理方法与图像处理方法进行研究,阐述了基于GPU并行处理的后向投影(BP)成像算法,给出了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SRGAN)的超分辨算法、基于YOLOv4和注意力机制的动目标检测算法和基于相干融合的旁瓣抑制方法,并结合真实数据分别验证其有效性。最后,对多角度毫米波SAR技术的新方法与新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角度毫米波SAR bp算法 超分辨处理 动目标检测 旁瓣抑制
下载PDF
一种基于勒让德拟合的SAR后向投影自聚焦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高阳 禹卫东 +2 位作者 冯锦 郑世超 杨亮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4年第2期176-182,共7页
对于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来说,后向投影(Back Projection,BP)算法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时域成像方法。然而现有的自聚焦算法都是基于频域成像算法开发的,无法直接用于BP聚焦图像的误差相位估计。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BP图像的... 对于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来说,后向投影(Back Projection,BP)算法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时域成像方法。然而现有的自聚焦算法都是基于频域成像算法开发的,无法直接用于BP聚焦图像的误差相位估计。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BP图像的自聚焦算法。该算法以图像锐度函数为目标函数,以待估计的相位校正值为自变量,通过坐标下降最优化算法循环迭代获得它们的最优估计。在问题求解中,该算法利用勒让德多项式来拟合目标函数,使得每次迭代的最优解可以解析地获得,避免了低效的线搜索过程。基于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的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向投影算法 勒让德拟合 图像锐度 自聚焦 坐标下降法
下载PDF
New UWB imaging algorithm for multiple targets detection
9
作者 Weijun Zhong Chuangming Tong +1 位作者 Guorong Huang Yan Ge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1年第6期905-909,共5页
Because the conventional ultra wideband(UWB) radar imaging algorithm cannot meet the demand in the capability of multiple targets detection,a novel UWB radar imaging algorithm based on the near field radiation theor... Because the conventional ultra wideband(UWB) radar imaging algorithm cannot meet the demand in the capability of multiple targets detection,a novel UWB radar imaging algorithm based on the near field radiation theory of dipole is presented.On the foundation of researching the principle of a time domain imaging algorithm,the back projection(BP) algorithm is derived and analyzed.Firstly,the far field sampling data are transferred to the near field sampling data by using the near field radiation theory of dipole.Then the BP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target detection.The capability of the new algorithm to detect the multi-target is verified by using the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of targets are obtained.The coupling effect between targets for imaging is analyz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UWB radar imaging algorithm based on the near field radiation theory of dipole could weaken the coupling effect for imaging,and as a result the quality of imaging is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 wideband(UWB) back projectionbp algorithm DIPOLE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 method.
下载PDF
基于GPS L5导频通道的GNSS-R SAR成像
10
作者 孙婷 焦瑞莉 +2 位作者 朱云龙 赵燕玲 邓睿娟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2-69,共8页
为降低导航电文对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技术(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ometry, GNSS-R)进行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成像的影响,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L5导频... 为降低导航电文对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技术(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reflectometry, GNSS-R)进行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成像的影响,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L5导频通道即无数据通道的信号,通过后向投影(back projection, BP)算法进行成像。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与剥离导航电文的数据通道信号的成像相比,导频通道信号的使用无需考虑剥离电文操作,降低了信号处理复杂度;从图像对比上看,目标和背景得到更好的区分,信噪比提升,成像质量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反射技术(GNSS-R) 合成孔径雷达(SAR) 全球定位系统(GPS)L5 导航电文 导频通道 后向投影(bp)算法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反投影算法并行化实现
11
作者 鲁亚楠 鲁恒亚 +4 位作者 潘红兵 李丽 何书专 沙金 李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4年第5期285-288,294,共5页
反投影算法是一种基于时域处理的雷达成像算法。针对该算法运算效率低、处理速度慢的问题,通过分析反投影算法的原理及其运算过程,提出一种算法并行化加速方法,即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将算法中的反投影运算单元设计成专用的反投影运算... 反投影算法是一种基于时域处理的雷达成像算法。针对该算法运算效率低、处理速度慢的问题,通过分析反投影算法的原理及其运算过程,提出一种算法并行化加速方法,即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将算法中的反投影运算单元设计成专用的反投影运算硬件加速模块,并通过模块内的流水线处理及多个模块间的并行计算提高该算法的运算效率。运用该方法对2 048×4 096大小的目标网格点进行反投影成像,成像时间为139 s,平均单点成像时间是基于GPU加速方法的3倍,并且成像结果和计算机成像结果误差极小。实验结果表明,该并行化方法可有效提高反投影算法的运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投影算法 反投影运算模块 合成孔径雷达 批处理 并行化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下载PDF
基于电偶极子辐射模型的三维成像算法
12
作者 田博 童创明 钟卫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77-98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偶极子辐射模型的三维成像算法。在研究后向投影算法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散射模型分析了近、远场成像的关系,提出先采用电偶极子辐射模型对采样数据进行近场化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反向投影到成像区域,获得成像图像。利... 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偶极子辐射模型的三维成像算法。在研究后向投影算法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散射模型分析了近、远场成像的关系,提出先采用电偶极子辐射模型对采样数据进行近场化处理,再将处理后的数据反向投影到成像区域,获得成像图像。利用FDTD数值仿真实现对目标的三维成像,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分析了耦合对成像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雷达 后向投影算法 偶极子 时域有限差分法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三维后向投影的多圈圆迹SAR相干三维成像方法 被引量:7
13
作者 韩冬 周良将 +1 位作者 焦泽坤 吴一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1-137,共7页
圆迹SAR(CSAR)因其特殊曲线运动轨迹而具备3维成像能力。单圈CSAR理论上可以获得距离方位平面亚波长级的分辨率,但是高程向分辨率却很低。同时,利用后向投影(BP)算法进行CSAR 3维成像的算法复杂度高,成像效率低。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3... 圆迹SAR(CSAR)因其特殊曲线运动轨迹而具备3维成像能力。单圈CSAR理论上可以获得距离方位平面亚波长级的分辨率,但是高程向分辨率却很低。同时,利用后向投影(BP)算法进行CSAR 3维成像的算法复杂度高,成像效率低。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3维后向投影的多圈CSAR相干3维成像方法,针对现有成像算法时间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构造几何插值核的CSAR改进3维后向投影算法,可将3维插值操作转化为1维插值操作和距离向量搜索操作,通过多圈CSAR改进3维后向投影成像结果相干积累的方式得到最终3维图像。该文所提方法可有效解决单圈CSAR 3维成像高程向分辨率低的问题,改善3维成像细节,同时能够大幅降低CSAR 3维成像时间。仿真圆锥目标和美国空军实验室GOTCHA数据3维成像结果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迹SAR 多圈CSAR 相干3维成像 改进3维后向投影算法 几何插值核
下载PDF
基于超大幅宽的高轨SAR加速BP成像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权 刘文康 +2 位作者 孙光才 李东旭 邢孟道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136-3143,共8页
在高轨(GEO)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中,超大的成像幅宽导致成像区域不满足平面近似,使得基于平面网格的快速BP算法失效。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地表网格的快速BP算法来精确高效地处理高轨SAR信号。首先针对轨道弯曲和地表弯曲所带来的信号复... 在高轨(GEO)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中,超大的成像幅宽导致成像区域不满足平面近似,使得基于平面网格的快速BP算法失效。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地表网格的快速BP算法来精确高效地处理高轨SAR信号。首先针对轨道弯曲和地表弯曲所带来的信号复杂空变问题,采用一种基于实际地表的曲面网格布置方法。针对子孔径BP图像的频谱混叠问题,提出基于曲面网格的两步频谱压缩函数,将子孔径图像在合成之前实现频谱解混叠。同时采用多级子孔径图像合成的方法提高成像效率。最后,通过对比仿真,证明了该文所提算法的精确性以及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轨SAR 快速bp算法 地表弯曲 频谱压缩 多级图像合成
下载PDF
大距离徙动情况下距离多普勒(RD)算法与后向投影(BP)算法的比较 被引量:8
15
作者 林翊青 李景文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4年第6期349-354,共6页
距离多普勒 (Range Doppler,RD)算法是传统窄带 /窄波束SAR的经典成像算法 ,它借助菲涅耳近似 ,只保留了斜距R(t)的线性部分和二次项。但是当距离徙动严重时 ,方位向二次以上的高次相位项不能忽略 ,这会大大降低聚焦精度。后向投影 (Bac... 距离多普勒 (Range Doppler,RD)算法是传统窄带 /窄波束SAR的经典成像算法 ,它借助菲涅耳近似 ,只保留了斜距R(t)的线性部分和二次项。但是当距离徙动严重时 ,方位向二次以上的高次相位项不能忽略 ,这会大大降低聚焦精度。后向投影 (Back Projection ,BP)算法是一种基于时域处理的成像算法 ,通过计算双程延时将对应信号进行相干累加 ,获得高分辨率SAR图像。BP算法由于用时延代替了相位的概念 ,故与频率无关 ,不存在距离徙动校正的问题。本文介绍了RD算法和BP算法的原理及算法实现 ,并且利用距离向插值改进了BP算法。最后 ,结合计算机仿真结果详细比较了这两种算法的若干性能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徙动 距离多普勒(RD)算法 后向投影(bp)算法 插值
下载PDF
宽带MIMO雷达的阵列设计和成像方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阿磊 王党卫 +1 位作者 马晓岩 粟毅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541-2546,共6页
为了降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MIMO)成像雷达的阵列规模和系统硬件的复杂性,结合宽带MIMO雷达发射/接收阵元的角度分集和信号分集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均匀线阵组合的非线性阵列模型,并给出了该阵列的设... 为了降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and multiple-output,MIMO)成像雷达的阵列规模和系统硬件的复杂性,结合宽带MIMO雷达发射/接收阵元的角度分集和信号分集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均匀线阵组合的非线性阵列模型,并给出了该阵列的设计准则。不同于基于实孔径均匀阵列的宽带MIMO雷达成像系统,提出的非线性阵列模型可有效增加虚拟阵元个数和扩展阵列孔径,在不改变目标方位向成像质量条件下能有效降低实孔径均匀线阵的阵列规模和系统硬件的复杂度。同时,该阵列设计易于操作和实现。最后,仿真实验对该阵列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逆合成孔径雷达 后向投影算法 雷达成像
下载PDF
太赫兹时域雷达成像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魏明贵 梁达川 +7 位作者 谷建强 闵锐 李晋 欧阳春梅 田震 何明霞 韩家广 张伟力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5年第2期222-229,共8页
该文在太赫兹时域雷达基础上,通过改进后的后向投影(BP)算法对多种模型进行了系统的成像研究,验证了散射太赫兹时域信号的成像机制。成像结果显示实验实现了分辨6 mm的空间间隔;同时理论计算证明太赫兹时域雷达具有0.125 mm的横向和0.12... 该文在太赫兹时域雷达基础上,通过改进后的后向投影(BP)算法对多种模型进行了系统的成像研究,验证了散射太赫兹时域信号的成像机制。成像结果显示实验实现了分辨6 mm的空间间隔;同时理论计算证明太赫兹时域雷达具有0.125 mm的横向和0.125 mm的纵向分辨率潜力。该文还对后向投影算法所产生的环形中心增强现象进行了分析讨论,并讨论了成像背景圆环的原因与抑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雷达 成像 后向投影(bp)算法
下载PDF
高分辨率滑动聚束SAR BP成像及其异构并行实现 被引量:5
18
作者 唐江文 邓云凯 +2 位作者 王宇 赵硕 李宁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7年第4期368-375,共8页
当前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对成像算法以及计算能力都提出了巨大挑战,滑动聚束是实现高分辨率的一种重要模式,它能够同时兼顾高分辨率和方位向宽测绘带。在滑动聚束模式下,受轨道弯曲、调频率时变等影响,传统的频域成像算法的聚焦性能会... 当前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对成像算法以及计算能力都提出了巨大挑战,滑动聚束是实现高分辨率的一种重要模式,它能够同时兼顾高分辨率和方位向宽测绘带。在滑动聚束模式下,受轨道弯曲、调频率时变等影响,传统的频域成像算法的聚焦性能会下降,为突破这种局限性,该文采用BP(Back-Projection)算法进行精确成像,并针对BP算法O()的高计算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CPU/GPU异构计算平台的高效并行算法,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计算资源,提高了成像效率,其中调度线程的设计,也提高了成像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滑动聚束 后向投影算法 异构并行计算
下载PDF
Bulk-FFBP:基于距离向整体处理的快速分解后向投影算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唐江文 邓云凯 +1 位作者 王宇 李宁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5-411,共7页
距离向分块快速分解后向投影(Block-FFBP)算法通过子孔径合成降低了传统BP的算法复杂度,并且通过距离向分块,简化了繁琐的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转换。然而,距离分块操作使各块引入了斜距范围波动,而且插值核长度余量导致了算法的内存效率... 距离向分块快速分解后向投影(Block-FFBP)算法通过子孔径合成降低了传统BP的算法复杂度,并且通过距离向分块,简化了繁琐的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转换。然而,距离分块操作使各块引入了斜距范围波动,而且插值核长度余量导致了算法的内存效率低下,从而降低了成像效率。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距离向整体处理的Bulk-FFBP算法,并细分为基于距离向控制点的Bulk-FFBP以及无控制点的Bulk-FFBP。文中通过仿真对两种Bulk-FFBP算法进行了误差分析、成像性能分析以及算法效率分析,并与Block-FFBP算法进行对比,证实了Bulk-FFBP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后向投影算法 快速bp算法
下载PDF
一种基于宽带MIMO雷达时域成像的阵列布阵模型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阿磊 王党卫 +1 位作者 马晓岩 粟毅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3-148,共6页
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概念雷达体制。为了进一步降低宽带MIMO雷达的阵列规模和硬件复杂度,使MIMO雷达成像技术实用化成为可能,结合改进型后向投影(BP)成像算法,提出了一种非均匀线阵成像系统阵列布阵模型。... 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概念雷达体制。为了进一步降低宽带MIMO雷达的阵列规模和硬件复杂度,使MIMO雷达成像技术实用化成为可能,结合改进型后向投影(BP)成像算法,提出了一种非均匀线阵成像系统阵列布阵模型。提出的阵列布阵模型通过成像系统方位向分辨率要求和目标方位向成像场景大小确定阵元间距,使得系统的阵列规模和硬件复杂度显著降低。同时,时域成像算法的使用避免了频域算法存在的采样定理限制,有效增强了阵列设计的灵活性,并使得成像阵列规模和硬件复杂度得到进一步降低。最后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成像系统布阵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MIMO) 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 后向投影(bp)算法 雷达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