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肖庆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期71-72,共2页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该院确诊为乳腺癌的50例患者的72枚腋窝肿大淋巴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72枚淋巴结分为转移组与良性组,分别为42枚与30枚,收集常规超...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该院确诊为乳腺癌的50例患者的72枚腋窝肿大淋巴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72枚淋巴结分为转移组与良性组,分别为42枚与30枚,收集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造影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转移组淋巴结的长短径之比(L/S)明显较良性组小(P<0.05);两组间的血流分布特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型血流在良性组较多,而周围及混合型血流在转移组较多;两组的超声造影强化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多为中央均匀强化,而转移组多为周围或混合型强化;超声造影强化时间在转移组明显多于良性组(P<0.05)。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可以很好地补充常规超声检查的不足,明显提高超声检查鉴别乳腺癌良恶性腋窝淋巴结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腋窝淋巴结转移 超声造影
下载PDF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陶冀 赵庆均 +2 位作者 赵福江 闫昌峰 付永清 《黑龙江医学》 2002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 分析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多种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 ,对 12 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全因素及逐步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前哨淋巴结转移、肿瘤的大小、肿瘤的部位、癌周浸润、CA15- 3等 5项指标 ,进入Logis... 目的 分析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多种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 ,对 12 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全因素及逐步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前哨淋巴结转移、肿瘤的大小、肿瘤的部位、癌周浸润、CA15- 3等 5项指标 ,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 ,P值分别为 0 ,0 0 0 5 3,0 0 2 17,0 0 0 6 1,0 0 2 2 5 ,0 0 30 1。结论 前哨淋巴结转移、肿瘤的大小、肿瘤的部位、癌周浸润、CA15- 3等为乳腺癌患者的高危因素 ;了解此因素有助于临床准确判断ALNM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影响因素 预后
下载PDF
SMI联合常规超声对小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尚小轶 代引海 +3 位作者 韩娟澧 林思昭 孙敏 冯彪 《实用癌症杂志》 2018年第9期1505-1507,共3页
目的探讨SMI联合常规超声对小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女性小乳腺癌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常规超声及SMI临床资料,比较二者的声像图,评价二者单独使用及联合使用对小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诊断效能。结... 目的探讨SMI联合常规超声对小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女性小乳腺癌患者60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常规超声及SMI临床资料,比较二者的声像图,评价二者单独使用及联合使用对小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诊断效能。结果常规超声对小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的声像图表现显示,23个(38.33%)长短径比≤2,22个(36.67%)皮髓质比≥1,24个(40.00%)最大皮质厚度≥3 mm,Adler分级34个(56.67%)0~Ⅰ级、26个(43.33%)Ⅱ~Ⅲ级。SMI的Adler分级显示,反应增生组以Ⅰ级、Ⅱ级血流为主,分别占到17.86%、64.29%;转移组以Ⅱ级、Ⅲ级血流为主,分别占到43.75%、28.13%,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诊断转移淋巴结的敏感性是79.31%,特异性是70.97%;SMI诊断转移淋巴结的敏感性是89.29%,特异性是78.13%;两者联合诊断转移淋巴结的敏感性是96.77%,特异性是93.10%。结论 SMI联合常规超声检测小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可以提高诊断效能,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I 常规超声 小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韦萍 樊云清 王兴田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确诊乳腺癌患者的64枚肿大的腋窝淋巴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将64枚淋巴结分为良性组(26枚)和转移组(38枚),...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0例临床确诊乳腺癌患者的64枚肿大的腋窝淋巴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将64枚淋巴结分为良性组(26枚)和转移组(38枚),均行腋窝淋巴结常规超声检查,重点观察淋巴结大小、形态、长径/短径(L/S)比值、内部回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64枚腋窝淋巴结同期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造影强化模式和时间。结果与转移组相比,良性组淋巴结L/S比值明显增大(P〈0.01)。2组问血流分布特点及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多为门型血流,强化模式多为中央均匀强化;而转移组多为周围型或混合型血流,强化模式多为周围型或混合型强化。良性组超声造影强化时间明显短于转移组(P〈0.01)。2组问血流阻力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可以显著提高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腋窝淋巴结转移 鉴别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造影
下载PDF
乳腺癌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吴迪 吴勇 +2 位作者 任立群 李相军 范志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94-897,共4页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在乳腺癌原发灶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50例乳腺癌原发灶、19例腋窝阳性淋巴结和31例腋窝阴性淋巴结中COX-2的表达。结果:在乳...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OX-2)在乳腺癌原发灶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50例乳腺癌原发灶、19例腋窝阳性淋巴结和31例腋窝阴性淋巴结中COX-2的表达。结果:在乳腺癌原发灶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中COX-2呈阳性表达,棕黄色颗粒弥漫分布于癌细胞的细胞浆内,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棕黄色颗粒弥漫分布于间质细胞中,在非转移淋巴结棕黄色颗粒弥漫分布于淋巴结部分巨噬细胞的细胞浆内。COX-2在正常乳腺组织、原发癌组织、腋窝阳性淋巴结和腋窝阴性淋巴结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1%、60.0%、84.2%和32.3%,正常乳腺组织、原发癌组织、腋窝阳性淋巴结三者间COX-2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阴性淋巴结(32.3%)与阳性淋巴结(84.2%)之间COX-2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01)。COX-2在淋巴结阳性原发癌组织(84.2%)和淋巴结阴性原发癌组织(45.2%)中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OX-2阳性表达的患者可能易发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乳腺肿瘤 腋窝淋巴结
下载PDF
淋巴结中弹性超声分布诊断乳腺癌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包迪 叶新华 +2 位作者 刘辉 高曼丽 张惠敏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20期3117-3120,共4页
目的分析正常腋窝淋巴结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的一般表现,并探讨其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潜在价值。方法采用触诊、高频二维超声、多普勒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评估皮质和髓质弹性)方法分别检测165例健康志愿者和30例乳腺癌淋巴转移患者... 目的分析正常腋窝淋巴结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的一般表现,并探讨其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潜在价值。方法采用触诊、高频二维超声、多普勒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评估皮质和髓质弹性)方法分别检测165例健康志愿者和30例乳腺癌淋巴转移患者腋窝淋巴结情况。比较2组受试者弹性分布情况,并计算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基于不同高危人群淋巴转移的估计患病率计算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超声弹性成像显示健康志愿者(P=0.004)和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P=0.005)淋巴结皮质硬度均显著大于髓质。健康志愿者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髓质弹性分布无差异(P=0.281),但乳腺癌淋巴结患者皮质硬度大于健康志愿者(P=0.006)。触诊、高频二维超声、多普勒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灵敏度分别为13.3%、40.4%、14.3%和60%,特异性分别为88.4%、96.8%、95.6%和79.6%。高频二维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析取组合检测灵敏度最高(高频二维超声皮质>3 mm或者弹性成像皮质显示蓝色,灵敏度73.3%),高频二维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联合检测特异性最高(高频二维超声皮质>3 mm或者弹性成像皮质显示蓝色,灵敏度73.3%,特异性99.3%)。结论采用超声弹性成像可视化淋巴结弹性分布是一种可行的方法,超声弹性成像能够获取腋窝淋巴结性质的额外信息,并提高乳腺癌转移阳性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超声 腋窝淋巴结 超声弹性成像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99m)TC-tetrofosmin显像诊断乳癌及腋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黄为昆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0年第2期38-40,共3页
目的 评估99mTC tetrofosmin显像诊断乳腺癌和腋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5 2例乳腺肿块病人进行99mTC tetrofosmin显像。全部患者均在 2周内行外科手术治疗 ,并作病理诊断对照。结果  2 6例患者被病理证实患有乳腺癌。 3 0... 目的 评估99mTC tetrofosmin显像诊断乳腺癌和腋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5 2例乳腺肿块病人进行99mTC tetrofosmin显像。全部患者均在 2周内行外科手术治疗 ,并作病理诊断对照。结果  2 6例患者被病理证实患有乳腺癌。 3 0例为良性病变。99mTC tetrofosmin显像发现了乳癌中的 2 1例 ,以及 16例合并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癌中的 11例。99mTC tetrofosmin显像对乳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是 80 .8%、76.7%、78.6%。诊断腋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是 68.8%、80 .0 %、76.0 %。结论 99mTC tetrofosmin显像鉴别乳腺肿物良恶性和腋淋巴结转移均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淋巴结转移 ^(99m)TC-tetrofosmin
下载PDF
腋淋巴结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蛋白的质谱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傅金瑞 王高升 +4 位作者 王学超 张超 张晨磊 王广舜 刘金波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8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筛选可能用于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腋淋巴结转移的血清蛋白标志物。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5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样本24份,按照是否发生腋淋巴结转移分为两组,每组各12份。将每组的12份血... 目的筛选可能用于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腋淋巴结转移的血清蛋白标志物。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5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样本24份,按照是否发生腋淋巴结转移分为两组,每组各12份。将每组的12份血清等量混合,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PAG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鉴定差异蛋白质,对2D-PAGE图谱与MALDI-TOF-MS质谱进行分析。结果 2D-PAGE图谱分析筛选出差异蛋白点11个;经MALDI-TOF-MS质谱分析鉴定出高可信度的蛋白5种,表达上调的为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组织蛋白酶K(Cat 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肌动蛋白相关蛋白复合物3(ARPC3),表达下调的为抑癌蛋白Necdin(覆盖率分别为Tiam1蛋白29%,Cat K蛋白12%,VEGF-B蛋白34%,ARPC3蛋白26%,Necdin蛋白18%)。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腋淋巴结转移后其蛋白质表达谱也发生了变化,所鉴定出的差异蛋白有可能成为判断其是否发生腋淋巴结转移的血清蛋白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腋淋巴结转移 双向凝胶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肽质量指纹谱
下载PDF
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隐性乳腺癌诊治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捷 张艳君 +1 位作者 王建东 李席如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418-419,482,共3页
目的研究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隐性乳腺癌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0年1月-2009年2月12例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经临床查体、超声、钼靶未发现原发灶的隐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9例对乳腺及腋窝... 目的研究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的隐性乳腺癌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0年1月-2009年2月12例以腋窝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经临床查体、超声、钼靶未发现原发灶的隐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9例对乳腺及腋窝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所有病人均行甲状腺、胸部、腹部CT或全身PET-CT扫描排除其他脏器肿瘤转移,9例病人行单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3例病人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除的标本行活检病理免疫组化检查。术后病人均行化疗、放疗,5例行内分泌治疗。术后随访最长10年,最短1年。结果隐性乳腺癌占同期本院1 550例乳腺癌的0.77%,病理检查2例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例为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其余未发现乳腺病灶。术后随访1例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结论磁共振检查对隐性乳腺癌有意义,化疗、新辅助化疗配合腋窝清扫术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临床T_(1~2)N_0M_0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德荣 姚和瑞 +2 位作者 陈岱佳 黄志明 张惠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95-497,共3页
目的 :探讨临床T1~ 2 N0 M0 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 (ALNM)的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对 2 5 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微淋巴管浸润、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癌周... 目的 :探讨临床T1~ 2 N0 M0 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 (ALNM)的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对 2 5 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微淋巴管浸润、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癌周浸润、间质浸润等 5个指标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 ,P值分别为 0、0 .0 0 5 6、0 .0 2 3 9、0 .0 2 2 5和0 .0 30 1。结论 :微淋巴管浸润、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癌周浸润、间质浸润等为临床T1~ 2 N0 M0 乳腺癌患者ALNM的高危因素 ;了解高危因素 ,有助于临床准确判断ALNM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转移癌 高危因素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同部位的微淋巴管密度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11
作者 雷海 权毅 《西南军医》 2012年第6期806-809,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同部位的微淋巴管密度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通过对7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行SP染色法染色,观察癌肿不同部位和正常乳腺组织的微淋巴管,并分析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79例乳腺癌...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同部位的微淋巴管密度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通过对7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行SP染色法染色,观察癌肿不同部位和正常乳腺组织的微淋巴管,并分析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79例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周组织LMVD平均为(5.11±2.83)个。癌内LMVD平均为(1.34±0.85)个。正常乳腺组织LMVD平均为(1.14±0.75)个。癌周LMVD明显高于癌内(P=4.01×10-22,P<0.05)和正常乳腺组织(P=4.72×10-24,P<0.05)。癌内LMVD高于正常组织(P=0.122,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分期与癌周的LMVD之间呈正相关性(r=0.746,P=3.13×10-15,P<0.05)。结论乳腺癌周LM-VD明显高于癌内和周围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周LMVD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淋巴管密度 腋窝淋巴结转移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