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油田采油酸化废水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松 李杨 +1 位作者 庄志国 曹民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0-93,共4页
报道了采用碱处理-氧化/吸附-混凝法处理油田酸化废水的一种工艺方法。实验用酸化废水取自河南油田,由剩余酸及酸化返排液组成,其CODcr=4367mg/L,由70.4%无机物和29.6%有机物构成。实验研究中以CODcr去除率为考察指标,所得... 报道了采用碱处理-氧化/吸附-混凝法处理油田酸化废水的一种工艺方法。实验用酸化废水取自河南油田,由剩余酸及酸化返排液组成,其CODcr=4367mg/L,由70.4%无机物和29.6%有机物构成。实验研究中以CODcr去除率为考察指标,所得药剂适宜加量和工艺参数如下:在碱处理阶段,Ca(OH)2加量100g/L,使废水pH由1.0升至11.5,CODcr去除率45.8%;在氧化阶段,H2O2溶液加量3mL/L,镀铜铁屑加量4g/L,pH值3~4;在吸附阶段,活性炭加量10g/L,pH值4~5,搅拌时间60min。进一步通过正交设计实验,求得氧化/口及附阶段最佳工艺条件为:pH:45,H2O2溶液加量3mL/L,镀铜铁屑加量4g/L,活性炭加量10g/L,搅拌时间80min。碱处理后废水经此氧化/吸附处理后,CODcr为315mg/L,再加入2.5g/LPAC混凝处理后,pH=7.5,CODcr为115mg/L,去除率达97.4%;悬浮固体由原废水的624mg/L降至4mg/L,含油由1.41mg/L降至0.4mg/L,色度由110mg/L降至6mg/L.CI^-由47341mg/L降至198mg/L。处理后废水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表7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废水 污水处理 氧化 吸附 混凝 处理工艺 化学需氧量(COD) 外排污水
下载PDF
(怀)熟地黄多糖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83
2
作者 苗明三 孙艳红 方晓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32-33,共2页
目的:观察(怀)熟地黄多糖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应用D-半乳糖复制小鼠衰老模型。结果:(怀)熟地黄多糖能显著提高血SOD、CAT及GSH-PX活力,降低血浆、脑匀浆及肝匀浆LPO水平。结论:(怀)熟地黄多糖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
关键词 抗氧化作用 熟地黄多糖 D-半乳糖 衰老
下载PDF
高级氧化技术用于油田废水处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凡修 陆晓华 +1 位作者 梅平 李晓斌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综述了近10年来含难降解有机物质的油田废水(钻井废水和采油废水)处理中各种高级氧化(深度氧化)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包括光化学氧化、超声化学氧化、电催化氧化、Fenton试剂氧化及超临界水氧化等5种技术,叙述了每种技术的原理、特点、研... 综述了近10年来含难降解有机物质的油田废水(钻井废水和采油废水)处理中各种高级氧化(深度氧化)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包括光化学氧化、超声化学氧化、电催化氧化、Fenton试剂氧化及超临界水氧化等5种技术,叙述了每种技术的原理、特点、研究进展及用途。参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油田废水 废水处理 高级(深度)氧化法 综述
下载PDF
臭氧氧化技术深度处理钻井液废水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孟思聪 《当代化工研究》 2016年第9期55-56,共2页
本文以气田钻井废水为研究对象,对经过混凝破胶处理的废水进行臭氧氧化深度处理,探究O_3/H_2O_2氧化、臭氧氧化去除重铬酸盐指数的最佳反应时间、Ph值、试剂用量等。结果表明:在两种氧化方法中,O_3/H_2O_2氧化去除重铬酸盐指数的效果比... 本文以气田钻井废水为研究对象,对经过混凝破胶处理的废水进行臭氧氧化深度处理,探究O_3/H_2O_2氧化、臭氧氧化去除重铬酸盐指数的最佳反应时间、Ph值、试剂用量等。结果表明:在两种氧化方法中,O_3/H_2O_2氧化去除重铬酸盐指数的效果比较好,其最加的反应条件在pH值为9,臭氧加入量为0.35g/h·L双氧水投加量在0.35%,废水的重铬酸盐指数去除率可达5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3/H2O2氧化 O3氧化 钻井废水
下载PDF
我的元素化合物教学策略
5
作者 余丽华 《科教导刊》 2012年第27期99-99,115,共2页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学习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载体,还承载着体验科学实验设计、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实践能力的教育功能,因此掌握好元素化合物知识意义非同一般。
关键词 元素化合物知识 教学策略 运用实验 氧化还原反应理论
下载PDF
Effects of Ascorbic Acid in Controlling Lethal Browning in <i>in Vitro</i>Culture of <i>Brahylaena huillensis</i>Using Nodal Segments 被引量:1
6
作者 Cosmas Funguomali Ndakidemi Emerald Mneney Patrick Alois Ndakidemi 《American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4年第1期187-191,共5页
Brachylaena huillensis (Asteraceae) is a threatened resourceful timber tree species. B. huillensis regenerates only through seeds. However, the seeds have poor germination rate and are also not obtainable. Developing ... Brachylaena huillensis (Asteraceae) is a threatened resourceful timber tree species. B. huillensis regenerates only through seeds. However, the seeds have poor germination rate and are also not obtainable. Developing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for B. huillensis will permit the application of biotechnology to its propagation and provide alternative method for its regeneration. The curr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ntioxidant ascorbic acid in controlling lethal browning caused by oxidized phenols in in vitro culture of Brachylaena huillensis using nodal segments. The treatments included four levels of ascorbic acid (0, 50, 100, 150, 200, & 250 mg/litre) supplied into basal woody plant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Benzylaminopurine (BAP). The results of the current study revealed that production of phenolic compounds of explants was significantly controlled by incorporating higher levels of ascorbic acid into the medium. The best control was achieved by supplying 200-250 mg/litre of ascorbic acid in the woody plant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B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eraceae PHENOLIC Compounds Antioxidant axidized PHENOLS
下载PDF
土酸复合酸化缓蚀剂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克华 黄芹 +1 位作者 杨红丽 吴大康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07年第3期31-32,35,共3页
以曼尼希碱、丙炔醇、乌洛托品、OP-10为原料,利用复配后产生的协同效应,来抑止和减缓缓速酸对金属的腐蚀速率。结合对N-80钢片在缓速酸中的缓蚀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复配方案,研制出价格低廉、效果良好、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适... 以曼尼希碱、丙炔醇、乌洛托品、OP-10为原料,利用复配后产生的协同效应,来抑止和减缓缓速酸对金属的腐蚀速率。结合对N-80钢片在缓速酸中的缓蚀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复配方案,研制出价格低廉、效果良好、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适于土酸酸化用的复合缓蚀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 缓蚀剂 土酸 腐蚀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电解还原法制乙醛酸产物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建华 朱长缨 《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第1期50-55,共6页
将分光光度法用于电解还原草酸生产乙醛酸过程中产物系统的跟踪分析,具体作法是以2,4─二硝基苯肼与产物系统中的乙醛酸反应生成乙醛酸腙,然后分析其含量与时间的关系,从而测出电解过程中乙醛酸产物的转化率。乙醛酸的最低检出浓... 将分光光度法用于电解还原草酸生产乙醛酸过程中产物系统的跟踪分析,具体作法是以2,4─二硝基苯肼与产物系统中的乙醛酸反应生成乙醛酸腙,然后分析其含量与时间的关系,从而测出电解过程中乙醛酸产物的转化率。乙醛酸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0×10-5mol/L,再结合灵活的容量分析方法,结果使电解法生产乙醛酸过程中的产物分析显得完整、快捷、简单、可靠,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产物分析 草酸 乙醛酸 电解还原法 转化率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奥施康定联合氟比洛芬酯治疗晚期胃癌骨转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朴云学 张井浪 熊佳时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 分析奥施康定联合氟比洛芬酯治疗晚期胃癌骨转移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53例晚期胃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奥施康定)72例与观察组(奥施康定联合氟比洛芬... 目的 分析奥施康定联合氟比洛芬酯治疗晚期胃癌骨转移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53例晚期胃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奥施康定)72例与观察组(奥施康定联合氟比洛芬酯治疗)81例。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效果;比较两组Mcmil Lan疼痛评分[包含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定级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记录镇痛起效时间、爆发疼痛次数、镇痛药物用量;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缓解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RI、VAS、PPI评分比较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PRI、VAS、PPI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PRI、VAS、PP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爆发疼痛次数、镇痛药物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施康定联合氟比洛芬酯可降低晚期胃癌骨转移者Mcmil Lan疼痛评分,提高综合镇痛水平,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施康定 氟比洛芬酯 晚期胃癌骨转移 疼痛缓解率 Mcmil Lan疼痛评分
下载PDF
细菌瓶法用于油气微生物勘探中气态烃氧化菌菌数测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易绍金 熊汉辉 陈斌强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2-95,共4页
在油气微生物勘探中需要测定气态烃氧化菌(GHOB)菌数,目前所用主要测定方法是费时费事的MPN法和平板法。本文推荐使用简单易行的细菌瓶法。研制了盛有唯一碳源气态烃、氮源、磷源及专用生长指示剂的培养液,适用于各种气态烃氧化菌的系... 在油气微生物勘探中需要测定气态烃氧化菌(GHOB)菌数,目前所用主要测定方法是费时费事的MPN法和平板法。本文推荐使用简单易行的细菌瓶法。研制了盛有唯一碳源气态烃、氮源、磷源及专用生长指示剂的培养液,适用于各种气态烃氧化菌的系列测试瓶。将欲测土壤样品配制成水样,注入测试瓶逐级稀释,在30℃培养14天。培养液变浑变浊或液体表面出现菌膜,颜色由红变黄,表示有气态烃氧化菌生长。气态烃氧化菌的计数按常规细菌瓶法进行。用长江大学研制的JH系列气态烃氧化菌测试瓶测定了某油田勘探采样土壤中气态烃氧化菌的菌数(单位个/g),5个土壤样的测试结果为:甲烷氧化菌2.0×106(三次平行),乙烷氧化菌6.0×106(二次平行),丙烷氧化菌1.3×104(二次平行),丁烷氧化菌2.5×103(二次平行),丙/丁烷氧化菌1.5×105(三次平行),均十分接近常规方法测定结果;MPN法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6,6.0×106,1.3×104,3.0×103,1.6×105;平板法测定结果分别为1.9×106,6.3×106,1.1×104,3.2×103,1.8×105。表5参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态烃氧化菌 菌数(菌浓度)测定 细菌瓶法 油气勘探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天风采中阿魏酸的含量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水平 丁水生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5期303-304,共2页
目的 :建立天天风采颗粒剂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样品中阿魏酸的提取方法、测定条件进行选择。以含 1%冰醋酸的 6 0 %甲醇超声提取 ,检测波长 314nm。结果 :回收率 97.17% ( RSD =2 .6 1% )。结论 :该... 目的 :建立天天风采颗粒剂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样品中阿魏酸的提取方法、测定条件进行选择。以含 1%冰醋酸的 6 0 %甲醇超声提取 ,检测波长 314nm。结果 :回收率 97.17% ( RSD =2 .6 1% )。结论 :该法简便易行 ,结果准确可靠 ,可作为天天风采颗粒剂质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阿魏酸 天天风采颗粒剂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聚氨酯管开裂原因
12
作者 贾仕君 孙明正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23年第4期57-61,共5页
某机器人装备聚氨酯管发生开裂,采用宏观观察、红外光谱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其开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氨酯管并未发生热氧老化及紫外老化;环境中的细小铝颗粒对管件表面造成磨损,损伤处成为应力集中... 某机器人装备聚氨酯管发生开裂,采用宏观观察、红外光谱分析、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其开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聚氨酯管并未发生热氧老化及紫外老化;环境中的细小铝颗粒对管件表面造成磨损,损伤处成为应力集中点并萌生裂纹,裂纹进一步扩展并贯穿管壁,最终导致内部介质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管 裂纹 磨损 热氧老化
下载PDF
轴流式通风机合理间隙的调整
13
作者 王利娟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0-111,共2页
介绍了轴流式通风机转子与定子之间的间隙 ,动轮轮毂端面与机壳之间的轴向间隙 ,推力轴承与轴承座后盖的间隙及 3种主要间隙的合理值 。
关键词 轴流通风机 合理间隙 调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