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藏高原地区混凝土冻融环境量化方法
被引量:
11
1
作者
李雪峰
付智
王华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9-175,共7页
对青藏高原地区混凝土冻融环境进行合理量化是高原抗冻混凝土设计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该文通过对处于同一冻融环境作用等级下的平原与高原地区大气及地表温度特征进行比较,发现相较于平原地区,高原地区因太阳辐射强度大,具有年正负温交...
对青藏高原地区混凝土冻融环境进行合理量化是高原抗冻混凝土设计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该文通过对处于同一冻融环境作用等级下的平原与高原地区大气及地表温度特征进行比较,发现相较于平原地区,高原地区因太阳辐射强度大,具有年正负温交替次数更多、温度日较差更大且日最低温更低的环境温度特征。通过将地表温度近似代替混凝土结构物表面温度,结合青藏高原1971-2003年20个地区的典型气象年数据,建立了与最冷月平均气温及年太阳辐照量相关的青藏高原地区混凝土年均冻融循环次数确定方法。利用该方法对青藏高原主要地区混凝土年均冻融循环次数进行估算,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混凝土年均冻融循环次数主要集中在150次以上,部分地区甚至大于200次,因此,高原地区应加强对混凝土进行抗冻耐久性设计。最后,该文给出青藏高原地区混凝土结构物抗冻设计等级推荐值。该研究可为青藏高原地区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温度
太阳辐射
青藏高原
冻融环境
最冷月平均气温
抗冻设计等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南北过渡带地理结构与范围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百平
姚永慧
+4 位作者
刘俊杰
李佳宇
蒋娅
高美荣
查小春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3年第2期1-11,共11页
东西向横穿中国中部的昆仑—秦岭巨型构造系使得我国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南北分异,但目前对于中国南北分界线的位置和南北过渡带范围的划分仍存在争议。本文对秦巴山地和江淮地区的自然地理结构与范围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确定了中国...
东西向横穿中国中部的昆仑—秦岭巨型构造系使得我国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南北分异,但目前对于中国南北分界线的位置和南北过渡带范围的划分仍存在争议。本文对秦巴山地和江淮地区的自然地理结构与范围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确定了中国南北过渡带的范围和性质。研究表明,中国南北过渡带由西部的秦岭—大巴山系和东部的江淮低山平原两部分组成,以地带性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要标志,与之对应的主要气候指标是最冷月均温0~4℃、极端最低气温为-10~-20℃;秦岭南坡下部常绿阔叶树种的出现不是亚热带开始的标志,而是南北植物交错区的开始或者严格意义上南北过渡的开始;江淮地区具有明显的夏季高温、冬季低温的特点,冬季气候指标比夏季温度指标更具控制作用;秦巴山地的存在和江淮地区冬季低温是我国南北过渡带形成的主要原因,从而发育了长约1750 km、平均宽度400 km、面积约70万km2的中国南北过渡带。南北过渡带的概念比南北分界线和北亚热带的提法更能够反映秦巴山地和江淮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也更能体现我国自然地理格局的独特性质,对于认识中国地域系统结构与功能具有更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北分界线
中国南北过渡带
秦巴山地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最冷月均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地区混凝土冻融环境量化方法
被引量:
11
1
作者
李雪峰
付智
王华牢
机构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9-17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846)
文摘
对青藏高原地区混凝土冻融环境进行合理量化是高原抗冻混凝土设计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该文通过对处于同一冻融环境作用等级下的平原与高原地区大气及地表温度特征进行比较,发现相较于平原地区,高原地区因太阳辐射强度大,具有年正负温交替次数更多、温度日较差更大且日最低温更低的环境温度特征。通过将地表温度近似代替混凝土结构物表面温度,结合青藏高原1971-2003年20个地区的典型气象年数据,建立了与最冷月平均气温及年太阳辐照量相关的青藏高原地区混凝土年均冻融循环次数确定方法。利用该方法对青藏高原主要地区混凝土年均冻融循环次数进行估算,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混凝土年均冻融循环次数主要集中在150次以上,部分地区甚至大于200次,因此,高原地区应加强对混凝土进行抗冻耐久性设计。最后,该文给出青藏高原地区混凝土结构物抗冻设计等级推荐值。该研究可为青藏高原地区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混凝土
温度
太阳辐射
青藏高原
冻融环境
最冷月平均气温
抗冻设计等级
Keywords
concrete
temperature
solar
radiation
Qinghai-Tibet
plateau
freezing-thawing
environment
average
temperature
of
coldest
month
design
grade
of
freezing
resistance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南北过渡带地理结构与范围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百平
姚永慧
刘俊杰
李佳宇
蒋娅
高美荣
查小春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陕西师范大学
出处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3年第2期1-11,共11页
基金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7FY100900)。
文摘
东西向横穿中国中部的昆仑—秦岭巨型构造系使得我国自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南北分异,但目前对于中国南北分界线的位置和南北过渡带范围的划分仍存在争议。本文对秦巴山地和江淮地区的自然地理结构与范围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确定了中国南北过渡带的范围和性质。研究表明,中国南北过渡带由西部的秦岭—大巴山系和东部的江淮低山平原两部分组成,以地带性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要标志,与之对应的主要气候指标是最冷月均温0~4℃、极端最低气温为-10~-20℃;秦岭南坡下部常绿阔叶树种的出现不是亚热带开始的标志,而是南北植物交错区的开始或者严格意义上南北过渡的开始;江淮地区具有明显的夏季高温、冬季低温的特点,冬季气候指标比夏季温度指标更具控制作用;秦巴山地的存在和江淮地区冬季低温是我国南北过渡带形成的主要原因,从而发育了长约1750 km、平均宽度400 km、面积约70万km2的中国南北过渡带。南北过渡带的概念比南北分界线和北亚热带的提法更能够反映秦巴山地和江淮地区的自然地理特点,也更能体现我国自然地理格局的独特性质,对于认识中国地域系统结构与功能具有更重要的科学意义。
关键词
中国南北分界线
中国南北过渡带
秦巴山地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最冷月均温
Keywords
China's
north-south
dividing
line
China's
north-south
transitional
zone
the
Qinling-Daba
Mountains
evergreen
and
deciduous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average
temperature
of
the
coldest
month
分类号
P942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藏高原地区混凝土冻融环境量化方法
李雪峰
付智
王华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南北过渡带地理结构与范围研究
张百平
姚永慧
刘俊杰
李佳宇
蒋娅
高美荣
查小春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