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康德美学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道麟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91-94,共4页
康德美学思考的核心是"真善美统一"的人,集中地体现为对人的知、意、情等问题所作出的深入探讨,力图让人既能够认识什么,又能够意愿什么,还能够希望什么,以期真正使人达到心理自由,从而打造谐和而完满的人生。康德美学打造谐...
康德美学思考的核心是"真善美统一"的人,集中地体现为对人的知、意、情等问题所作出的深入探讨,力图让人既能够认识什么,又能够意愿什么,还能够希望什么,以期真正使人达到心理自由,从而打造谐和而完满的人生。康德美学打造谐和而完满的人生主要表现在强调整合真理的认知而发展人的自然禀赋、强调整合自律的道德而重视人的善良意志及强调整合纯粹的美感而激励人的创造性思维等方面。这些对于语文教育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且实现"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无疑具有极其特别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美学
真理的认知
自律的道德
纯粹的美感
语文教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约束道德到协作道德——皮亚杰对涂尔干德育思想的延续与超越
2
作者
刘潞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54,共12页
从“约束道德”到“协作道德”的演进是对从涂尔干到皮亚杰德育思想的整体概括,彰示着延续与超越的实质联系。延续体现在约束道德的必然性及其转向协作道德的层次递进,以及道德研究从哲学思辨到科学实证的研究范式的丰富。皮亚杰不满足...
从“约束道德”到“协作道德”的演进是对从涂尔干到皮亚杰德育思想的整体概括,彰示着延续与超越的实质联系。延续体现在约束道德的必然性及其转向协作道德的层次递进,以及道德研究从哲学思辨到科学实证的研究范式的丰富。皮亚杰不满足于涂尔干的保守主义与道德权威,以民主建构的精神发起对纪律约束的挑战,完成了对涂尔干约束道德的超越:批判被动服从的道德规则并提出儿童主动建构;从惩罚形式与惩罚者角度修订了民主自治的惩罚思想;揭开涂尔干标榜“自主自决”实则“纪律—自动化”的道德面具,以“协作—自主性”取代之。皮亚杰提出民主社会对自律道德的影响力,这超越了教育的囿域,从社会支持的立场寻求德育的根基与出路,给当下德育改革以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亚杰
涂尔干
约束道德
协作道德
学校民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评皮亚杰“约束的道德”与“协作的道德”——兼论代际关系视野中的道德教育
被引量:
6
3
作者
廖小平
《伦理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4期85-90,共6页
让.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中提出了"约束的道德"和"协作的道德"两个不曾被人专门讨论的核心概念。它们分别具有以下三大特点:约束的道德是成人权威的体现,协作的道德则是儿童自主制订规则的道德;约束的道德倾...
让.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中提出了"约束的道德"和"协作的道德"两个不曾被人专门讨论的核心概念。它们分别具有以下三大特点:约束的道德是成人权威的体现,协作的道德则是儿童自主制订规则的道德;约束的道德倾向于惩罚性的公正;而协作的道德则追求平等的公正;约束的道德是他律的道德,协作的道德则是自律的道德。深入辨析"约束的道德"和"协作的道德",对于创新建立在成年人与未成年人良性互动基础上的道德教育具有明显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亚杰
约束的道德
协作的道德
道德教育
代际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看的德育”:在场的缺席——一项普通初中教师德育观念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
11
4
作者
曾妮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27,共7页
研究聚焦于一所普通初中教师的德育观念,通过田野调查发现:教师的德育观念可以概括为"看"(kān),其现实形态主要表现为看着学生"不出事"、"不犯错"。为实现这两个目标,教师们进行了"全天候"&qu...
研究聚焦于一所普通初中教师的德育观念,通过田野调查发现:教师的德育观念可以概括为"看"(kān),其现实形态主要表现为看着学生"不出事"、"不犯错"。为实现这两个目标,教师们进行了"全天候""零死角"的监管,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动员了部分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此种"看"的德育观念,实质上是一种消极的、防范性的德育立场。教师对于德育责任的推卸,对于德育本质认识的偏差和对于德育过程的简单把握皆源于一种"在场却缺席"的德育立场,即教师们以看似在场的德育姿态使真正的德育缺席于现实的教育生活之中。其后果不仅是淹没了学生的主体性,更是从根本上消解了教师德育的自觉性和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看
德育观念
主体性
德育专业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康德美学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道麟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
出处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91-94,共4页
文摘
康德美学思考的核心是"真善美统一"的人,集中地体现为对人的知、意、情等问题所作出的深入探讨,力图让人既能够认识什么,又能够意愿什么,还能够希望什么,以期真正使人达到心理自由,从而打造谐和而完满的人生。康德美学打造谐和而完满的人生主要表现在强调整合真理的认知而发展人的自然禀赋、强调整合自律的道德而重视人的善良意志及强调整合纯粹的美感而激励人的创造性思维等方面。这些对于语文教育塑造"求真"、"向善"、"崇美"的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且实现"人的发展和完整性建构"的全新境域无疑具有极其特别的启示。
关键词
康德美学
真理的认知
自律的道德
纯粹的美感
语文教育
Keywords
Conde
esthetics
truth
cognition
autonomy
morals
pure
esthetic
sense
Chinese
education
language
分类号
H09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约束道德到协作道德——皮亚杰对涂尔干德育思想的延续与超越
2
作者
刘潞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道德教育研究所/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
出处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54,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2023年度教育一般项目“多学科视野下德育原理的知识创新研究”(课题编号:BEA230074)阶段性成果。
文摘
从“约束道德”到“协作道德”的演进是对从涂尔干到皮亚杰德育思想的整体概括,彰示着延续与超越的实质联系。延续体现在约束道德的必然性及其转向协作道德的层次递进,以及道德研究从哲学思辨到科学实证的研究范式的丰富。皮亚杰不满足于涂尔干的保守主义与道德权威,以民主建构的精神发起对纪律约束的挑战,完成了对涂尔干约束道德的超越:批判被动服从的道德规则并提出儿童主动建构;从惩罚形式与惩罚者角度修订了民主自治的惩罚思想;揭开涂尔干标榜“自主自决”实则“纪律—自动化”的道德面具,以“协作—自主性”取代之。皮亚杰提出民主社会对自律道德的影响力,这超越了教育的囿域,从社会支持的立场寻求德育的根基与出路,给当下德育改革以启示。
关键词
皮亚杰
涂尔干
约束道德
协作道德
学校民主
Keywords
Piaget
Durkheim
heteronomy
moral
autonomy
moral
school
democracy
分类号
G40-0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评皮亚杰“约束的道德”与“协作的道德”——兼论代际关系视野中的道德教育
被引量:
6
3
作者
廖小平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4期85-90,共6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代际机制研究"(XJK06ADY003)
文摘
让.皮亚杰在《儿童的道德判断》中提出了"约束的道德"和"协作的道德"两个不曾被人专门讨论的核心概念。它们分别具有以下三大特点:约束的道德是成人权威的体现,协作的道德则是儿童自主制订规则的道德;约束的道德倾向于惩罚性的公正;而协作的道德则追求平等的公正;约束的道德是他律的道德,协作的道德则是自律的道德。深入辨析"约束的道德"和"协作的道德",对于创新建立在成年人与未成年人良性互动基础上的道德教育具有明显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皮亚杰
约束的道德
协作的道德
道德教育
代际关系
Keywords
Piaget
Heteronomy
moral
autonomy
moral
moral
education
Inter-
generational
relations
分类号
B82-09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看的德育”:在场的缺席——一项普通初中教师德育观念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
11
4
作者
曾妮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27,共7页
文摘
研究聚焦于一所普通初中教师的德育观念,通过田野调查发现:教师的德育观念可以概括为"看"(kān),其现实形态主要表现为看着学生"不出事"、"不犯错"。为实现这两个目标,教师们进行了"全天候""零死角"的监管,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动员了部分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此种"看"的德育观念,实质上是一种消极的、防范性的德育立场。教师对于德育责任的推卸,对于德育本质认识的偏差和对于德育过程的简单把握皆源于一种"在场却缺席"的德育立场,即教师们以看似在场的德育姿态使真正的德育缺席于现实的教育生活之中。其后果不仅是淹没了学生的主体性,更是从根本上消解了教师德育的自觉性和主体地位。
关键词
看
德育观念
主体性
德育专业化
Keywords
Kan
the
views
of
moral
education
autonomy
professionaliz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康德美学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杨道麟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约束道德到协作道德——皮亚杰对涂尔干德育思想的延续与超越
刘潞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评皮亚杰“约束的道德”与“协作的道德”——兼论代际关系视野中的道德教育
廖小平
《伦理学研究》
CSSCI
2008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看的德育”:在场的缺席——一项普通初中教师德育观念的质性研究
曾妮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