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八大关系 被引量:18
1
作者 余文森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3年第1期62-76,共15页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以下八对关系:一,从教学目标的角度讲,要处理好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二,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讲,要处理...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以下八对关系:一,从教学目标的角度讲,要处理好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二,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讲,要处理好教科书与课程资源的关系;三,从教学关系的角度讲,要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教学的关系;四,从学与学关系的角度讲,要处理好个体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五,从学生获得知识的角度讲,要处理好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六,从教学运行机制的角度讲,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七,从教学手段的角度讲,要处理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八,从教学追求的角度讲,要处理好有效性与道德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目标 课程资源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生成 道德性 信息技术
下载PDF
再谈道德的自律与他律——兼论伦理学理论和道德建设中的若干认识误区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志强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42,共5页
康德从严格意义上提出了道德自律和他律的概念,其弊端由黑格尔指出并纠正,但直到马克思恩格斯才以辩证唯物史观将二者统一起来。过于强调道德自律或他律,或认为道德是无律的观点都值得商榷。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关节点在于理解道德之"... 康德从严格意义上提出了道德自律和他律的概念,其弊端由黑格尔指出并纠正,但直到马克思恩格斯才以辩证唯物史观将二者统一起来。过于强调道德自律或他律,或认为道德是无律的观点都值得商榷。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关节点在于理解道德之"律"的强制性。要把道德的自律和他律真实地统一起来,既要建立适应合理伦理关系的社会道德体系,也要建立与社会道德相独立的个体道德,建立有层次性的道德评价体系,并使道德个体融入现实的社会实践和生活的道德教育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自律 他律 理性
下载PDF
“技术中介”视阈下的角色与责任变化——以自动驾驶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贠兆恒 李建清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41,共5页
责任分配是自动驾驶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中介论提供解决责任分配问题的新视角,一方面肯定技术在调节人的认知和行为发挥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强调技术与人的角色关系是动态变化的。通过自动化层级、角色和责任等因素建立情景分析... 责任分配是自动驾驶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中介论提供解决责任分配问题的新视角,一方面肯定技术在调节人的认知和行为发挥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强调技术与人的角色关系是动态变化的。通过自动化层级、角色和责任等因素建立情景分析模型,从而理清自动驾驶中的责任分配问题。在人技交互越来越密切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在技术标准和法律的基础上制定新的责任框架以应对更为复杂的责任分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中介 自动驾驶 道德物化 责任分配
原文传递
自媒体的道德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金慧 赵鸿燕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6年第1期10-13,51,共5页
自媒体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道德世界带来了重大变化,它增强了人们道德的自主性,展示了人自身的自主性价值、自我抉择性以及独立人格的精神属性,自主性乃是自媒体时代道德的根本属性。但是,自媒体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公共性道德的危... 自媒体的迅速发展给人们的道德世界带来了重大变化,它增强了人们道德的自主性,展示了人自身的自主性价值、自我抉择性以及独立人格的精神属性,自主性乃是自媒体时代道德的根本属性。但是,自媒体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公共性道德的危机,由于缺乏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怀,自媒体加深了人性的弱点在公共话语空间中的表现。要解决公共性道德危机,当然需要他律性法律的介入,但自律性的道德依然不可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传统媒体 自主性道德 独立人格 公共性道德 法律干预 公共话语空间 道德自主性价值
下载PDF
透视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德育教材改革——兼析浙江版《思想政治》
5
作者 蒋一之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120-123,共4页
为满足新形势下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于 2 0 0 1年 10月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修订 )》。结合这一新的《课程标准》和浙江版教材 ,分析指出初中《思想政治》教材的改革应以现代德... 为满足新形势下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于 2 0 0 1年 10月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 (修订 )》。结合这一新的《课程标准》和浙江版教材 ,分析指出初中《思想政治》教材的改革应以现代德育论为基础 ,体现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的现代德育本质、追求“生活化”的现代德育改革与发展的价值取向、突出德育课程的“实践”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 课程标准 主体性道德素质 生活化
下载PDF
“互联网+”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自主学习能力探究--以H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小娇 马泽霖 《高教学刊》 2023年第3期182-187,共6页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能力培养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为适应时代发展及思政教育的新要求,探索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以“互联网+”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围绕基础课学习探索“共享学习平台”“课...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能力培养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为适应时代发展及思政教育的新要求,探索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育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以“互联网+”视域下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围绕基础课学习探索“共享学习平台”“课堂互动平台”“网络交流平台”和“互联网课程评价体系”的搭建,有机结合课程的教育培养计划使学生产生沉浸式、自主性和可持续的思政课学习模式,搭建长期有效的自主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基础课 互联网 思想道德与法治 思政课
下载PDF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现实需求、理论基础与机制创新——以徐州市两镇为例
7
作者 王琦 《民间法》 2022年第1期173-188,共16页
新乡贤是对传统乡贤治村经验智慧的传承和创新。新乡贤与传统乡贤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是建设党组织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村民参与的乡村治理体系的产物。乡村社会“空心化”现象、村民自治制度“空转”、乡村文化道德“断... 新乡贤是对传统乡贤治村经验智慧的传承和创新。新乡贤与传统乡贤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是建设党组织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村民参与的乡村治理体系的产物。乡村社会“空心化”现象、村民自治制度“空转”、乡村文化道德“断裂”,以及“村两委”能力不足且缺乏制约等乡村治理困境,需要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来予以纾解。中国特色的社会协同治理理论为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提供了理论支撑。政府动员是新乡贤积极参与乡村治理的动力机制。新乡贤通过上传下达、调解纠纷和道德教化等方式,能够提升乡村社会自治、法治和德治建设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贤 乡村治理 社会协同 自治法治德治 社会治理共同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