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3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基质明胶复合红骨髓及同种骨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李志跃 孙运才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40-443,共4页
目的 探讨骨质基明胶 (BMG)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及其与同种库存骨联合移植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 BMG与自体红骨髓复合,制成 BM;并采用兔桡骨干 1.5 cm缺损的动物模型。通过观察大体形态及进行 X线检... 目的 探讨骨质基明胶 (BMG)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及其与同种库存骨联合移植修复骨缺损的效果,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 BMG与自体红骨髓复合,制成 BM;并采用兔桡骨干 1.5 cm缺损的动物模型。通过观察大体形态及进行 X线检查、组织学检查等,比较 BM移植、 BM与同种库存骨联合移植 (简称 BMA移植 )及自体骨移植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疗效。结果 (1)BMA移植,术后 16周全部骨愈合 (5/5),修复效果优于自体骨和 BM移植 (P 0.05); (3)BMA、 BM、自体骨移植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骨再生 骨缺损 自体移植 骨基质明胶
原文传递
双层人工真皮复合自体皮移植修复骨质和/或肌腱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5
2
作者 李敏雄 马军 +2 位作者 郑紫君 牛利斌 杨磊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9-186,共8页
目的探讨联用双层人工真皮和自体皮移植修复骨质和/或肌腱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8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25例各类原因致骨质和/或肌腱外露的创面患者病历资料,患者中男21例、女4例,年龄3~79岁,... 目的探讨联用双层人工真皮和自体皮移植修复骨质和/或肌腱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8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25例各类原因致骨质和/或肌腱外露的创面患者病历资料,患者中男21例、女4例,年龄3~79岁,单纯骨质外露7例、单纯肌腱外露13例、合并骨质与肌腱外露5例。创面总面积为78.0(53.4,103.2)cm^2,骨质外露宽度、肌腱外露宽度分别为3.2(3.0,3.6)cm和2.0(1.7,2.4)cm。所有创面彻底清创后Ⅰ期植入双层人工真皮,待2~3周人工真皮血管化后Ⅱ期移植自体薄中厚皮片或刃厚皮片修复创面。观察记录患者人工真皮血管化情况及血管化时间、是否产生血肿,自体皮移植术后7 d皮片成活率、是否重复植皮,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以及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随访情况。结果24例患者首次移植人工真皮后完成血管化,血管化时间为11~21(16±4)d,且移植的人工真皮均未产生血肿;1例患者移植的人工真皮血管化失败后,改用负压引流及单纯植皮处理,创面愈合后患者出院。自体皮移植术后7 d,皮片成活率为92.2%~100.0%[(99.3±1.3)%],余下创面后期自愈或通过换药处理愈合,未重复植皮。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自体皮移植术后7~19(11.9±2.8)d。患者出院后获3~60个月随访,除植皮区部分有色素沉着外,植皮存活良好、柔软、未出现反复破溃,无明显瘢痕增生挛缩畸形。结论双层人工真皮复合自体皮移植修复骨质和/或肌腱外露创面疗效较佳,为该类创面提供了一种修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人工 皮肤移植 移植 自体 创面修复 骨质外露 肌腱外露
原文传递
强化力学结构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杨述华 杨操 +10 位作者 李宝兴 邵增务 孙世荃 许伟华 李进 肖宝钧 叶哲伟 傅德皓 苏成忠 王锐英 梅荣成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3-316,共4页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术后利用空心骨螺钉结合自体骨移植强化股骨头力学结构,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2月至2005年2月,共收治股骨头坏死塌陷前期患者31例,其中FicatⅠ期18例,Ⅱ期13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27~49岁,平均37岁...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术后利用空心骨螺钉结合自体骨移植强化股骨头力学结构,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2月至2005年2月,共收治股骨头坏死塌陷前期患者31例,其中FicatⅠ期18例,Ⅱ期13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27~49岁,平均37岁。2例为双侧,其余为单侧。发病至手术时间为6 ̄26个月。多数患者术前曾行6个月以上的非手术治疗,但疗效不佳。自转子下经股骨颈钻隧道至股骨头坏死区域,行髓芯减压术后,取自体髂骨装入空心骨螺钉内并植入股骨头坏死区的隧道内,隧道远端用含脱钙骨基质(decalcifiedbonematrix,DBM)的生物材料填充。患者术后1~2周使用助步器下床活动,6周后根据恢复情况增加负重,10周时可扶拐行走。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5年,平均2.8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优21例,疼痛消失,不需服用镇痛药;良8例,明显减轻,偶尔服用镇痛药;可2例,有改善,可正常行走或稍有跛行,但需经常服用镇痛药。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的76分提高到术后的91分。结论采用空心骨螺钉结合自体骨移植治疗塌陷前期(FicatⅠ~Ⅱ期)的股骨头坏死效果满意,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减压 骨移植 移植 自体 骨钉
原文传递
自体骨移植治疗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失败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4
作者 李凯 叶招明 +1 位作者 张中伟 季康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4期272-276,共5页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骨不连经植骨治疗后未达到骨愈合的原因,了解主要影响疗效的因素,为提高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199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集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接受自体骨移植手术治疗患者367例,其中男198例,女169例;年龄12...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骨不连经植骨治疗后未达到骨愈合的原因,了解主要影响疗效的因素,为提高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199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集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接受自体骨移植手术治疗患者367例,其中男198例,女169例;年龄12~89岁,平均53.5岁;病程23~49个月。植骨治疗后摄X线片及CT扫描评估治疗效果,骨折仍未愈合的32例,其余的均后期骨愈合入院行内外固定拆除手术。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年龄、性别、是否吸烟、营养状况、原发骨折类型、骨折的部位、骨不连的类型、是否更换固定方式、手术固定的类型、患者是否有影响骨折愈合的内外科疾病等因素对于患者植骨治疗成功率的影响。结果:纳入统计的患者为后期有再次入院记录(获得随访)。手术植骨治疗后随访6~12个月,失败率为8.72%。通过统计学分析吸烟与否、原发骨折类型、骨不连的类型、是否更换固定方式、原发内外科疾病等因素与植骨治疗后期愈合率有明确的相关。结论:吸烟、原发骨折类型、骨不连的类型、是否更换固定、原发疾病这些因素影响自体骨移植治疗骨不连疗效。在骨不连植骨治疗中应建议患者戒烟,同时治疗相关疾病。手术前分析原骨折及骨不连的情况并积极的治疗感染,制定更完善的手术方案,以及手术中尽可能更换固定方式均可以降低植骨治疗的失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 骨折 不愈合 移植 自体 骨移植
下载PDF
自体骨-骨膜移植治疗HeppleⅤ型距骨骨软骨损伤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23
5
作者 郭秦炜 梅宇 +4 位作者 焦晨 江东 王佳宁 杨渝平 胡跃林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2-347,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骨-骨膜移植治疗HeppleV型距骨骨软骨损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1年9月治疗27例合并软骨下骨囊肿(平均直径〉8mm)的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资料,男26例,女1例;年龄22巧3岁,平均35.8岁。经踝关...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骨-骨膜移植治疗HeppleV型距骨骨软骨损伤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1年9月治疗27例合并软骨下骨囊肿(平均直径〉8mm)的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资料,男26例,女1例;年龄22巧3岁,平均35.8岁。经踝关节镜探查明确发生距骨骨软骨损伤后,从自体髂骨取骨一骨膜移植物填充距骨骨软骨缺损区。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Or.thopaedicFootandAnkle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视觉模拟(visualanaloguescore,VAS)评分及软骨修复MR评分(MOCART)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分析术后距骨X线和MRI改变,以及术后二次关节镜探查结果。结果2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59个月,平均22.4个月。术后AOFAS踝与后足评分[(93.0±6.5)分]显著高于术前[(73.9±3.1)分];术后VAS评分[(0.8+0.8)分]显著低于术前[(5.4±1.0)分];术后患者非常满意16例,满意8例,一般2例,满意率为92.3%(24/26)。术后患者X线片均示软骨下囊肿低密度区消失,未见关节间隙狭窄;MRI均示原病灶缺损区被移植物填充。MOCART评分平均为(57.2±9.1)分,其中3例软骨下骨内有直径〈5mm的囊肿。18例行二次关节镜探查示原软骨缺损区被再生类软骨组织覆盖。结论自体骨-骨膜移植可同时修复HeppleV型距骨骨软骨损伤及软骨下囊肿,近期疗效满意,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 骨软骨炎 移植 自体 囊肿
原文传递
自体髂骨移植重建胫骨pilon骨折胫骨远端关节面缺损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6
作者 孙鸿涛 黄枫 +1 位作者 周琦石 董航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7期649-652,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移植重建胫骨pilon骨折胫骨远端关节面缺损的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2010年7月共收治19例22侧胫骨pilon骨折患者.男15例18侧,女4例4侧;年龄19~65岁,平均39.5岁。骨折根据Ruedi.Allgower分型均为Ⅲ型。5例存在开... 目的探讨自体髂骨移植重建胫骨pilon骨折胫骨远端关节面缺损的疗效。方法2007年3月至2010年7月共收治19例22侧胫骨pilon骨折患者.男15例18侧,女4例4侧;年龄19~65岁,平均39.5岁。骨折根据Ruedi.Allgower分型均为Ⅲ型。5例存在开放伤口(均为Gusti—lo—AndersonI型)。本组患者胫骨远端关节丽缺损大小为1.0cm×1.0cm~3.0cm×2.5cm。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外复位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移植重建胫骨pilon骨折胫骨远端关节而缺损。结果16例(18侧)患者术后获9~38个月(平均22个月)随访。移植髂骨重建胫骨远端关节面骨块全部成活,愈合时间为ld.16周(平均15.4周)。X线片示内固定物未进入关节腔。根据Teeny和Wiss提出的胫骨pilon骨折术后放射学评价标准评定骨折复位情况:关节面解剖复位率为77.8%(14/18)。骨折愈合率为94.4%(17/18)。根据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5侧,良7侧,可5侧,差1侧,优良率为66.7%。结论对于胫骨pilon骨折胫骨远端部分关节面缺损,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精细操作,应片J自体髂骨修复重建缺损关节面是可取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移植 移植 自体 骨缺损
原文传递
重度膝内翻伴骨缺损的全膝表面置换术中的自体骨移植治疗 被引量:17
7
作者 裴征 关振鹏 +2 位作者 张绍龙 李云鹏 张卓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7-713,共7页
目的:通过对全膝表面置换术中严重内翻畸形伴内侧骨缺损的处理,介绍应用自体骨移植术进行胫骨平台重建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本研究组2007年4月至2011年3月共对16例(19膝)有重度内翻畸形伴内侧骨缺损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初次关节置换术,... 目的:通过对全膝表面置换术中严重内翻畸形伴内侧骨缺损的处理,介绍应用自体骨移植术进行胫骨平台重建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本研究组2007年4月至2011年3月共对16例(19膝)有重度内翻畸形伴内侧骨缺损的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初次关节置换术,平均内翻32°(25°~45°),平均年龄66±8岁(52~77岁)。术前膝关节功能:平均活动范围为62°(37°~90°),平均KSS(knee society scure)评分为18分(-24~41分),平均功能评分为13分(-21~43分)。术中将胫骨内侧平台倾斜型骨缺损修整成台阶状水平型骨缺损;将截下的外侧胫骨平台骨块修整后使其厚度和形状与缺损处匹配,并将带有皮质骨的部分尽量放置在台阶状缺损的外缘,以承受平台的压力;置入假体时,在植骨块侧方加压至骨水泥固化。16例中3例(3膝)使用了胫骨平台侧延长柄假体,所有膝关节假体均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5个月(3~50个月),患肢畸形得到矫正,术后3个月均可弃拐行走,生活自理;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平均为112°(95°~125°);术后随访KSS膝关节评分平均为86分(71~93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88分(74~96分);尚未发现有自体移植骨的不愈合、移位、骨折和胫骨假体松动者,同时也未见因术后迟发性感染或植骨吸收再次出现膝内翻畸形和假体松动而行翻修手术的患者。结论:在重度膝内翻伴骨缺损的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有多种重建方式以恢复胫骨平台的稳定性,本研究采用了台阶状胫骨平台重建自体骨移植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恢复胫骨平台的完整性,提供了良好的初始稳定性,较其他方法减少了内置物,同时具有可靠的相容性,减少了术后感染的可能,获得了满意的初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骨移植 移植 自体 骨重建
下载PDF
应用Masquelet技术治疗大段骨缺损减少自体骨用量的可能性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钊 闫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3862-3869,共8页
背景:Masquelet技术是目前治疗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技术在手术治疗的第二阶段中需要使用较多的自体骨,而自体骨来源有限且存在供区并发症的风险,如何减少自体骨的使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结合国内外诱导膜技术的发展... 背景:Masquelet技术是目前治疗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技术在手术治疗的第二阶段中需要使用较多的自体骨,而自体骨来源有限且存在供区并发症的风险,如何减少自体骨的使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的:结合国内外诱导膜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在诱导膜技术中如何减少自体骨用量的一些有效方法,包括填充骨移植替代材料及一些特殊的手术方式。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知网、万方数据库中1996年1月至2019年9月出版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masquelet technique;induced membrane;bone transport technique;autologous bone;bone defect;bone graft;3D printing;tissue engineering";中文检索词为"Masquelet技术;诱导膜;骨运输技术;自体骨;骨缺损;骨移植物;3D打印;组织工程"。结果与结论:自诱导膜技术出现之后不断有学者对该术式进行改进与创新,但针对如何减少诱导膜第二阶段自体骨使用量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种国际统一的观点。目前应用的改进方式各有其优缺点,临床医师还需根据客观条件进行选择。Jong-Keon Oh提出的将明胶海绵作为植骨中心、外周环形植骨的方法简单且实用。组织工程技术具有发展潜力,随着种子细胞与支架材料的深入研究,将逐步取代现有的治疗方案。根据现有研究可大致将未来诱导膜技术研究方向归纳为4种方向:膜技术的改进,手术方式的改进,应用联合材料,3D打印及组织工程技术的应用,这些方向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quelet技术 诱导膜 骨运输技术 自体骨 骨缺损 骨移植物 3D打印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双平面截骨加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距骨囊肿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7
9
作者 尼加提·阿不力米提 周开磊 +2 位作者 李纲 刘阳 曹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0-224,共5页
目的探讨内踝双平面截骨加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内侧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距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行双平面截骨加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的25例内侧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距... 目的探讨内踝双平面截骨加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内侧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距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行双平面截骨加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的25例内侧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距骨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4例,年龄36.5岁(范围:21~47岁)。所有患者于关节镜下评估软骨损伤范围及深度,Outerbridge分级为Ⅱ~Ⅳ度。手术经内踝前内侧切口,行内踝双平面截骨,下翻截骨块显露软骨损伤部位,完整切除异常软骨,使用刮勺彻底切除硬化囊壁,将来自同侧膝关节健康软骨移植至距骨软骨损伤区。收集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AH)、Karlsson-Peterson踝关节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记录并发症情况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数据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6个月(范围:12~36个月)。患者术后踝关节疼痛及功能情况明显改善,VAS由术前的(6.5±1.3)分降至术后的(1.9±1.3)分(t=8.13,P=0.00);AOFAS-AH评分由术前的(62.4±3.3)分升至术后的(88.0±2.4)分(t=-31.51,P=0.00);Karlsson-Peterson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59.8±2.7)分升至术后的(85.2±3.5)分(t=-25.50,P=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术前为(92.5±1.3)分,术后为(92.0±1.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P=0.065)。随访中无感染、移植软骨坏死、囊肿残留、截骨端不愈合、供区持续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双平面截骨加同侧膝关节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骨软骨损伤合并距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明显缓解患者踝关节疼痛并改善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自体 距骨 骨囊肿 骨软骨损伤 截骨术
原文传递
抗生素骨水泥结合膜诱导技术治疗胫骨骨髓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范少地 刘志恒 +4 位作者 吴国忠 胡万华 唐立虎 赵亮亮 王波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4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研究使用抗生素骨水泥抗感染并形成诱导膜,采用膜诱导自体骨或结合异体骨材料移植技术治疗胫骨骨髓炎及其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9月~2015年9月手术治疗15例胫骨骨髓炎患者,一期病变切除,抗生素骨水泥植入,外固定... 目的观察研究使用抗生素骨水泥抗感染并形成诱导膜,采用膜诱导自体骨或结合异体骨材料移植技术治疗胫骨骨髓炎及其术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9月~2015年9月手术治疗15例胫骨骨髓炎患者,一期病变切除,抗生素骨水泥植入,外固定支架固定,6~8周诱导膜形成后二期手术取出骨水泥,自体骨或结合异体骨材料移植,采用膜诱导技术修复骨缺损促进骨质愈合。结果随访12~52月,15例患者感染无复发,骨折均获愈合,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抗生素骨水泥膜诱导自体骨或结合异体骨材料移植技术治疗胫骨骨髓炎及其术后骨缺损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骨水泥 自体骨 异体骨 材料 膜诱导技术 胫骨骨髓炎[
下载PDF
清创后Ⅰ期颗粒状自体松质骨移植治疗感染性骨不连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陆维举 李斌 +6 位作者 钱宏波 曾晓峰 许斌 陈勇 包倪荣 陆萌 赵建宁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609-1611,共3页
目的 探讨清创后I期颗粒状自体松质骨移植治疗感染性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1999至2005年,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骨科38例感染性骨不连患者采用清创后I期颗粒状自体松质骨移植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平均随访44个月(12~93个月),38例患者中,33... 目的 探讨清创后I期颗粒状自体松质骨移植治疗感染性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1999至2005年,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骨科38例感染性骨不连患者采用清创后I期颗粒状自体松质骨移植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平均随访44个月(12~93个月),38例患者中,33例(86.8%)获得骨愈合、感染消灭,5例(13.2%)患者感染复发和(或)再不连(其中1例感染伴再不连).2例患者拆除外固定支架后发生再骨折.结论 清创后I期颗粒状自体松质骨移植治疗感染性骨不连可以获得较高的感染治愈率及骨愈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愈合 移植 自体 骨疾病 感染性
原文传递
微骨折术与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早期临床结果 被引量:16
12
作者 郑海龙 魏立 唐强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第8期595-597,60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关节镜结合微骨折术与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4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的治疗情况,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采取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和B... 目的对比分析关节镜结合微骨折术与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4月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的治疗情况,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采取踝关节镜下微骨折术治疗)和B组(采取踝关节镜下自体软骨移植术治疗),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疼痛评分变化,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6个月疼痛和踝关节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治疗有效率(97.5%)与A组(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关节镜结合微骨折术和自体骨软骨移植术治疗距骨软骨损伤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均能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并且均有较高的安全性。自体骨软骨移植相较于微骨折术的治疗有效率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骨软骨损伤 关节镜 微骨折术 自体骨 移植
下载PDF
三种植骨材料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忠海 刘谟震 +5 位作者 赵彦涛 衷鸿宾 李利 侯树勋 张海龙 侯铁胜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30-235,共6页
目的观察3种不同植骨材料在腰椎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97例,其中腰椎管狭窄症43例,腰椎滑脱症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32例;... 目的观察3种不同植骨材料在腰椎椎间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12月收治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97例,其中腰椎管狭窄症43例,腰椎滑脱症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32例;男51例,女42例;年龄39~70岁,平均52.4岁。病变节段:L_(3~4) 15例,L_(4~5) 52例,L_5~S_1 30例。手术方法均采用后路椎板减压、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根据椎间植骨材料不同,分为同种异体冷冻干燥骨组(A组)、自体骨组(B组)和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组(C组),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均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行X线及CT检查评估植骨融合率、融合时间、椎间高度(disc height index,DHI)、内固定失败率。结果三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39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B组3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3~49个月;C组27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A组术后3例切口渗液,其余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B组和C组无感染发生,切口均I期愈合。A组植骨融合时间为(15.8±4.3)个月,4例(11.8%)出现植骨不融合,其中断钉2例。在植骨融合率、融合时间、椎间高度丢失、内固定失败率方面,A组差于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植骨融合率分别为96.2%和92.0%,融合时间分别为(12.7±4.8)个月和(13.5±4.5)个月,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中使用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率最低,且内固定失败发生率较高;自体骨与DBM植骨融合率高,内固定失败发生率小。应用DBM是一种安全、有效地促进腰椎椎间融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术 骨移植 脱钙骨基质 自体 同种 骨代用品
原文传递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听力重建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郭敛容 胡洪义 苏永进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比较自体骨及钛金属两种听力重建材料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后的听力改善状况。方法对2007年10月~2010年5月接受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21例(21耳)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听骨链重建材料分为自体骨组和金属钛组,听力统计以0.5,1,2,4 kHz的平... 目的比较自体骨及钛金属两种听力重建材料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后的听力改善状况。方法对2007年10月~2010年5月接受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21例(21耳)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听骨链重建材料分为自体骨组和金属钛组,听力统计以0.5,1,2,4 kHz的平均气骨导差值计算。结果自体骨组术后平均气骨导差和术前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金属钛组术后平均气骨导差较术前缩小(27.5±7.25)d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使用金属钛重建听力链的听力改善较自体骨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 听骨链重建 自体骨 钛听骨
下载PDF
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微小颗粒骨修复兔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邹天彪 闫景龙 +2 位作者 付海亮 候占江 宋大勇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61-665,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或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复合胶原、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修复节段性兔桡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兔自体或同种异体骨研磨成微小颗粒,分别与BMP及Ⅰ型胶原复合,并采用兔桡骨干1.5cm缺损的动物模型,通过X线、组织学、骨... 目的探讨自体或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复合胶原、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修复节段性兔桡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兔自体或同种异体骨研磨成微小颗粒,分别与BMP及Ⅰ型胶原复合,并采用兔桡骨干1.5cm缺损的动物模型,通过X线、组织学、骨密度、生物力学等检测手段,与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胶原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疗效比较。结果自体或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复合BMP胶原比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胶原成骨效果优良,其中复合BMP组在8周即可使骨缺损修复,髓腔通畅,在骨缺损修复各时期,其成骨速度及成骨量均好于未复合BMP组。结论自体或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微小颗粒骨复合胶原BMP均可有效地修复节段性骨缺损,两种方法促进新骨形成无明显差异,异体微小颗粒骨复合胶原BMP是良好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骨 骨移植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再生 微小骨粒
原文传递
酒精灭活瘤段骨在重建恶性骨肿瘤骨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许宋锋 刘江 +7 位作者 聂鑫 于秀淳 徐明 王冰 郑凯 付志厚 宋若先 刘晓平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354-360,共7页
目的评价酒精灭活在重建恶性骨肿瘤骨缺损中的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3年6月,我科对53例恶性骨肿瘤患者进行酒精灭活再植治疗。平均年龄17.7(9~49)岁。其中股骨下段23例,股骨中段2例,胫骨上段2... 目的评价酒精灭活在重建恶性骨肿瘤骨缺损中的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3年6月,我科对53例恶性骨肿瘤患者进行酒精灭活再植治疗。平均年龄17.7(9~49)岁。其中股骨下段23例,股骨中段2例,胫骨上段20例,胫骨下段3例,肱骨上段3例,骶骨、髂骨各1例;Enneking分期II b期48例,III期5例;骨肉瘤44例,尤文肉瘤6例,横纹肌肉瘤、软骨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各1例。术后疗效评价采用(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 system,MSTS)功能评分和(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limb salvage,ISOLS)影像评分。统计并分析各因素与术后功能、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随访13~216(平均55)个月。广泛切除39例,边缘切除14例。灭活回植的瘤段平均长度为16.3(5~26)cm。II b期的48例中11例出现肿瘤复发,肺转移9例,转移率18.8%,6例死亡,5例带瘤生存;44例骨肉瘤中7例出现肿瘤复发,肺转移6例,转移率13.6%,术后3年生存35例。5年生存率为42.5%,其中骨肉瘤5年生存率为54.5%。30例灭活骨得以长期存在,其3年总生存率57%(30/53),保肢率68%(36/53)。术后切口感染4例(7.6%),骨折、内固定断裂5例(9.4%,5/53),内固定断裂2例(3.8%,2/53)。灭活骨延迟愈合、不愈合共8例(15.1%,8/53)。MSTS功能评分19~33(平均27)分;ISOLS影像评分22~31(平均26)分。单因素分析提示:(1)灭活瘤段长度与骨痂出现率、骨痂出现时间、术后复发率、总生存率、MSTS评分、ISOLS评分均具有相关性(P〈0.05);(2)肿瘤分期与术后复发率具有相关性(P〈0.05);(3)是否保留关节与MSTS评分具有相关性(P〈0.05);(4)病程、肿瘤分期(P=0.026)、发病部位与患者3年生存率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灭活瘤段长度、病程长短、肿瘤分期是影响总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酒精灭活瘤段骨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移植 自体 骨移植 灭活 酒精 缺损
原文传递
自体碎骨联合Bio-OSS骨粉应用于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17
作者 余伟 向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0期129-131,135,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碎骨联合Bio-OSS骨粉在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Bio... 目的探讨自体碎骨联合Bio-OSS骨粉在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Bio-OSS骨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体碎骨治疗,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利用CT进行检查,计算植骨区CT值及差值,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后切口愈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6、9个月CT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6、9个月差值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自体碎骨联合Bio-OSS骨粉用于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中的效果理想,该方法有助于切口愈合,改善植骨区CT值及差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碎骨 BIO-OSS骨粉 颌骨囊肿术 骨缺损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自体骨、生物材料在颅颌面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燕 李小丹 +2 位作者 欧阳山蓓 任军 杨艳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89-92,共4页
目的:运用自体骨与生物材料修复颅颌面骨缺损,观察临床效果并术后随访,以比较自体骨移植与生物材料植入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以来笔者科室收治的各种颅颌面骨缺损129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自体骨移植修复,共51例,其中带血管蒂... 目的:运用自体骨与生物材料修复颅颌面骨缺损,观察临床效果并术后随访,以比较自体骨移植与生物材料植入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以来笔者科室收治的各种颅颌面骨缺损129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自体骨移植修复,共51例,其中带血管蒂的颅骨外板修复6例、颅骨外板修复37例、下颌骨外板修复8例;B组:采用生物材料植入修复,共78例,其中钛板(网)修复17例、Medpor修复46例、羟基磷灰石修复15例。术后随访6~72个月,通过摄相,头颅X线正、侧位片,面部轮廓测量,颌面部CT及三维重建,了解患者满意度,观察临床效果及有无后期并发症发生。结果:129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颅颌面轮廓得到了很大改善,同时具有很好的美容效果。自体骨修复患者中1例术后出现了血清肿,通过负压引流和加压包扎清除了血清肿后伤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例Medpor修复额骨缺损患者切口边缘增生,1例Medpor修复患者固定的钛钉穿破皮肤,1例Medpor修复面中分患者修复体外露。其他患者术后随访,颅颌面骨轮廓外观正常,双侧对称,无再陷及表面凹凸不平、修复体移位、外露、假体取出等明显的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术后效果满意。结论:颅颌面骨缺损的修复首选自体骨,其中自体颅骨外板与下颌骨外板修复效果较好;当缺损面积大自体骨量不足时,考虑生物材料修复,其中Medpor、羟基磷灰石、钛板应用较多,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 骨移植 骨修复 Medpor材料 自体骨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红梅 杨晓凤 +4 位作者 张轶斌 许忆峰 吴雁翔 吕乃武 单鸿 《临床骨科杂志》 2007年第6期528-530,共3页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52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经使用rhG-CSF进行骨髓干细胞动员后,第2天进行骨髓干细胞采集,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下行股动脉穿刺,导管超选择至闭孔动脉...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52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经使用rhG-CSF进行骨髓干细胞动员后,第2天进行骨髓干细胞采集,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下行股动脉穿刺,导管超选择至闭孔动脉及旋股内外侧动脉,将干细胞悬液缓慢匀速注入动脉内;干细胞移植后随访观察患者髋关节疼痛程度、性质及持续时间变化,行走间距及步态变化,髋关节外展及内旋功能变化;6个月后行股骨头供血动脉造影术。结果52例患者随访12个月,髋关节疼痛有不同程度缓解67%,关节功能改善29.7%,行走间距延长32.5%。干细胞移植术后6个月,10例患者行股骨头供血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均显示旋股内动脉,旋股外动脉及闭孔动脉管径增粗,新生血管增多,血流速度增快,与移植前血管造影相比较,股骨头血液供应明显改善。治疗中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方法简便,安全有效,适合Ⅰ-Ⅲ期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自体 干细胞移植 骨髓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联合自体股骨头结构性植骨及转子下截骨治疗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短期随访 被引量:11
20
作者 尚小斌 杨卿 +4 位作者 鲁锐 潘其勇 王鹏程 毛泽楷 游洪波 《骨科》 CAS 2017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自体股骨头结构性植骨及股骨转子下截骨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手术治疗Crowe Ⅳ型DDH的4... 目的探讨联合自体股骨头结构性植骨及股骨转子下截骨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手术治疗Crowe Ⅳ型DDH的48例(48髋)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均使用非骨水泥组配式S-ROM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均行自体股骨头结构性植骨,并用2~3枚空心拉力螺钉固定,股骨均行小转子下截骨。记录术中截骨长度,术中出血量及输血例数,术中股骨远端骨折例数,术后股神经损伤及静脉血栓发生例数,术后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折及感染例数。比较病人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Harris评分及双下肢长度差异。结果 2例术中出现股骨远端骨折,予以钢丝捆扎术后3个月复查提示骨折端骨性愈合。3例术后出现股神经损伤症状,术后1个月复查时症状均消失。术前患肢较健肢平均短缩(6.3±0.9)cm,患髋的Harris评分为(38.6±5.3)分;术后随访2年时的患肢较健肢平均短缩(1.9±0.7)cm,Harris评分为(89.2±1.4)分;手术前后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无假体松动、感染,无假体周围骨折。结论联合自体股骨头结构性植骨及股骨转子下截骨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Crowe Ⅳ型DDH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脱位 先天性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股骨头 移植 自体 截骨术 骨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