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3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穴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原发性失眠症及其情感障碍35例:病例系列研究 被引量:56
1
作者 罗曼 屈箫箫 +4 位作者 李少源 赵敬军 赵玉凤 焦玥 荣培晶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外配式耳甲迷走神经刺激仪治疗原发性失眠及其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失眠兼情感障碍患者,于耳甲迷走神经分布区使用外配式耳迷走神经刺激仪(TENS-200A型)治疗,每次30min,每日2次,每周5d,持续治疗4周,第6周周... 目的:观察和评价外配式耳甲迷走神经刺激仪治疗原发性失眠及其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失眠兼情感障碍患者,于耳甲迷走神经分布区使用外配式耳迷走神经刺激仪(TENS-200A型)治疗,每次30min,每日2次,每周5d,持续治疗4周,第6周周末进行随访。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17项汉密顿抑郁量表(17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价,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PSQI、17HAMD和HAMA评分,并进行安全性观察。结果:患者PSQI评分在治疗第2周周末为(13.20±3.61)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第4周末及第6周周末随访时17HAMD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外配式耳甲迷走神经刺激仪可缓解原发性失眠症状,同时又可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具有一定远期疗效,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情感障碍 耳穴 耳迷走神经 仪器
原文传递
耳穴疗法在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镇痛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45
2
作者 童培建 汪海东 +3 位作者 马镇川 季卫锋 厉驹 潘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31-934,共4页
目的观察耳穴疗法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Ⅲ级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耳穴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施行,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耳穴镇痛组患者术... 目的观察耳穴疗法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Ⅲ级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耳穴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施行,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耳穴镇痛组患者术前用王不留行籽按压耳穴配合术后患肢局部穴位敷贴镇痛,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术前1天口服塞来昔布400 mg,术后口服塞来昔布每日2次,每次200 mg。当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7分时,予盐酸布桂嗪0.1 g补救。术后两组采用相同的锻炼方法。记录静息时的VAS评分,镇静满意度,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术后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scores,HSS)。结果耳穴镇痛组患者术后6、24 h的静息VAS疼痛评分分别为(5.99±0.67)、(4.26±0.59)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7.02±0.85,4.92±0.43,P<0.01);两组患者术后1、48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镇静满意程度总体相似;与对照组比较,耳穴镇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1,P>0.05);ROM和HSS评分方面,耳穴镇痛组术前ROM为75.63°±5.74°,对照组术前ROM为75.43°±5.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镇痛组术后2周主动与被动ROM分别为96.50°±3.79°、107.8°±3.37°,对照组分别为93.50°±3.50°、105.27°±3.25°,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镇痛组术前HSS评分为(60.23±3.44)分,对照组为(61.70±2.8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HSS评分分别为(86.97±2.33)、(85.37±2.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配合应用耳穴疗法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术后总的麻醉剂使用量,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同时有着费用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置换 镇痛 耳穴 穴位敷贴 视觉模拟评分 关节活动度 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
下载PDF
耳迷走神经分布区穴位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法对耳鸣大鼠听性脑干反应及下丘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杨松柏 梅志刚 +6 位作者 谭凌菁 马文翰 张定棋 王朝军 李甜甜 黄坤艳 蔡三金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7-522,共6页
目的:探讨耳迷走神经分布区穴位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法对耳鸣大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和下丘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γ-GABA)、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含量的影响。方法: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7d治疗组、15d治... 目的:探讨耳迷走神经分布区穴位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法对耳鸣大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和下丘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γ-GABA)、5-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含量的影响。方法: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7d治疗组、15d治疗组。除对照组外,其他3组大鼠每只按350mg/kg剂量腹腔注射10%水杨酸钠溶液,诱导制作耳鸣模型;对照组注射0.9%NaCl溶液。7d治疗组、15d治疗组均采取耳迷走神经分布区穴位"神门""胰""胆"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法治疗,每天1次,分别治疗7d、15d。采用TDT系统SigGenRP软件单耳给声并采集信号,检测大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声音阈值;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下丘γ-GABA、5-HT、Ach神经递质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7d治疗组治疗后在12k和16k频率声音刺激的ABR阈值显著下降(均P<0.05),15d治疗组,在4k至28k各频率声音刺激引出的ABR阈值均下降(P<0.05,P<0.01),且降幅大于7d治疗组。模型组γ-GAB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15d治疗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5-HT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7d治疗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而15d治疗组则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Ach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7d治疗组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耳迷走神经电刺激配合声音掩蔽法能调节耳鸣大鼠ABR阈值,尤以15d治疗组最为显著,此作用可能与调节耳鸣大鼠下丘的γ-GABA、5-HT、Ach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电刺激 耳穴 神门 耳穴 耳迷走神经 声音掩蔽 Γ氨基丁酸 五羟色胺 乙酰胆碱
原文传递
中西医护理联合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30
4
作者 朱静娟 徐礼琴 +1 位作者 杨飞轮 武广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3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护理联合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4月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6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疼痛护理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中西医护理联合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4月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6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疼痛护理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联合腕踝针联合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及术后2周髋关节活动度。结果实验组术后各时间段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为11.7%,住院天数为(12.32&#177;3.42)d,住院费用为(38561.46&#177;3247.02)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16.78&#177;4.76)d及(42512.87&#177;3853.23)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52,3.227;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4.3%,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2;P<0.05)。试验组术后2周髋关节主动活动为(97.86&#177;6.56)&#176;,被动活动功能为(113.76&#177;7.76)&#17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0.14&#177;6.23),(101.31&#177;7.12)&#1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27,-3.216;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护理联合干预能有效缓解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疼痛,有利于关节功能康复,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疼痛 护理干预 耳穴 腕踝针
原文传递
穴位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现状 被引量:28
5
作者 韦秀芬 《全科护理》 2014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综述近年来穴位分娩镇痛的方法及临床效果,主要方法包括耳穴压贴镇痛、耳穴联合镇痛、穴位按摩镇痛、穴位注射镇痛、穴位针刺镇痛等,其镇痛效果确切,且均能促进产程进展、减少产后出血,有利于产妇及新生儿安全,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 穴位 分娩镇痛 耳穴 按摩 针刺
下载PDF
宁心安神揿针结合耳穴治疗失眠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姜岳波 关玲 毕玲玲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第1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宁心安神揿针结合耳穴治疗睡眠障碍患者的客观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设计,将105例失眠症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药物组,对照组只贴胶布,胶布内无药籽;治疗组用揿针和王不留行籽行贴压治疗;药物组睡前服用... 目的:探讨宁心安神揿针结合耳穴治疗睡眠障碍患者的客观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设计,将105例失眠症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药物组,对照组只贴胶布,胶布内无药籽;治疗组用揿针和王不留行籽行贴压治疗;药物组睡前服用艾司唑仑1 mg。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腕式睡眠监测仪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药物组在失眠症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5),但在PSQI量表内自测睡眠时间上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 0. 05)。结论:宁心安神揿针结合耳穴治疗失眠有显著疗效,睡眠障碍的患者采用非药物疗法后其主观和客观指标有不一致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心安神 揿针 耳穴 失眠 腕式睡眠监测仪
下载PDF
耳穴贴压王不留行籽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作用以及对患者血浆生化值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杨信才 崔彩虹 +2 位作者 安晓肖 谭龙 贾子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目的:旨在采用耳穴帖压王不留行籽治疗经生活干预无效,其血压处于原发性高血压1级的患者,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变化,以及血浆中肾素(Renin,Ren)、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TⅡ)、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的变化,探讨耳穴... 目的:旨在采用耳穴帖压王不留行籽治疗经生活干预无效,其血压处于原发性高血压1级的患者,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变化,以及血浆中肾素(Renin,Ren)、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TⅡ)、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的变化,探讨耳穴降压的生理机制。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设计,选择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患者,治疗组进行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30mg/d),观察21天,每日监测血压情况,测定治疗前后血浆肾素和血管紧张素Ⅱ、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的变化。结果:①两组血压控制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②治疗组、对照组两组临床症状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治疗组能使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④治疗前后两组Ren、ATⅡ测定结果对比:治疗后,治疗组Ren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ATⅡ有所降低(P<0.05);对照组Ren、ATⅡ含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耳穴贴压与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EH,均可有效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组能使TC、TG有所降低,对照组则对TC、TG含量无显著影响;两组治疗后对肾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治疗组治疗后可使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有所降低,对照组治疗后对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 临床疗效 肾素 原发性高血压 血脂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耳穴贴压对失眠患者PQSI及ESS量表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6
8
作者 王澍欣 侯乐 +3 位作者 李均平 张宾 黄运旋 庄礼兴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1429-1431,1435,共4页
目的:观察单侧耳穴贴压、双侧耳穴贴压与常规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差异,验证耳穴贴压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侧耳穴贴压组(单侧耳压组)、双侧耳穴贴压组(双侧耳压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20例。耳穴贴压组均... 目的:观察单侧耳穴贴压、双侧耳穴贴压与常规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差异,验证耳穴贴压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单侧耳穴贴压组(单侧耳压组)、双侧耳穴贴压组(双侧耳压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20例。耳穴贴压组均取神门、交感、皮质下、心。单侧耳压组左右耳交替贴压,每侧3 d。双侧耳压组双耳均取上述耳穴,连续贴压6 d,休息1 d。常规针刺组取百会、安眠、申脉、照海、神门、三阴交为主穴行常规针刺,5次/周。3种疗法均4周为1个疗程。观察3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及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变化情况。结果:3组均能明显降低PSQI及ESS量表得分(P<0.01),但3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耳压治疗失眠症安全有效,与双侧耳压、常规针刺疗效相当,但其操作性、安全性及患者依从性优于双侧耳压组及常规针刺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耳针疗法 耳穴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EPWORTH嗜睡量表
下载PDF
针刺阿是穴及安神六穴治疗紧张型头痛伴情绪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9
作者 姚旭 谭克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8-400,共3页
目的:观察阿是穴配合安神六穴[心(耳穴)、肺(耳穴)、神门(耳穴)、迎香、神门、足三里]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伴情绪障碍(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 目的:观察阿是穴配合安神六穴[心(耳穴)、肺(耳穴)、神门(耳穴)、迎香、神门、足三里]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伴情绪障碍(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头项部阿是穴配合安神六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穴位针刺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共6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头痛、抑郁和焦虑症状程度,并于治疗后3个月随访,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头痛评分、抑郁评分和焦虑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为84.38%,治疗组疗效更佳(P<0.05);3个月后随访,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88%,75.00%。结论:阿是穴配合安神六穴针刺治疗可显著降低紧张型头痛伴情绪障碍患者的头痛程度,改善抑郁、焦虑症状,近远期疗效优于常规穴位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型头痛 抑郁 焦虑 阿是穴 耳穴 神门穴
原文传递
针刺配合耳背割治治疗血瘀型银屑病: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李婷 刘智艳 +7 位作者 杨欢 马忠 曲红岩 李毓 黄海斌 刘娟 李洁 吴继新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9-453,共5页
目的:验证针刺配合耳背割治对血瘀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血瘀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割组、割治组、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4组均在口服中药汤剂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割组予针刺+耳背割治;割治组予模拟针刺+耳背割治;针刺组... 目的:验证针刺配合耳背割治对血瘀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血瘀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针割组、割治组、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14例。4组均在口服中药汤剂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割组予针刺+耳背割治;割治组予模拟针刺+耳背割治;针刺组予针刺+模拟耳背割治;对照组予模拟针刺+模拟耳背割治。针刺取大椎、肺俞、肝俞、膈俞等穴,行常规操作;模拟针刺仅刺入真皮层,使毫针倾倒,但不脱落;耳背割治:取患者一侧耳背心用针进行割治放血;模拟耳背割治:取患者一侧耳背心约偏离0.5cm处为模拟割治部位。均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并比较各组疗效。结果:针割组有效率[57.1%(8/14)]高于割治组[14.3%(2/14)]、针刺组[7.1%(1/14)]和对照组[0.0%(0/14),均P<0.05]。各组患者PASI评分治疗后均降低(均P<0.05),针割组优于其他3组(均P<0.05)。经析因分析,耳背割治的主效应,P<0.05;针刺的主效应,P<0.05;针刺和耳背割治的交互效应,P<0.05。结论:针刺疗法、耳背割治配合口服中药汤剂均可降低血瘀型银屑病的PASI评分,具有明显疗效,且耳背割治、针刺疗法交互作用配合口服中药汤剂疗效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血瘀型 针刺疗法 割治 耳穴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电针配耳穴治疗中风后失眠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吴毅军 于冬冬 陈好远 《中医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913-914,共2页
目的:探讨电针配耳穴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中风后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甜梦胶囊。治疗组采用电针配耳穴疗法,电针:患者取侧卧位,选四神聪、安眠、内关、神门,每天下午针刺1次,7次为... 目的:探讨电针配耳穴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中风后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甜梦胶囊。治疗组采用电针配耳穴疗法,电针:患者取侧卧位,选四神聪、安眠、内关、神门,每天下午针刺1次,7次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耳穴贴压:取皮质下、心、脾、肾、肝、神门、交感,选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3d 1次,两耳交替贴压,共治疗7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耳穴治疗中风后失眠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失眠 电针 耳穴 甜梦胶囊
下载PDF
耳穴联合腕踝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作用 被引量:21
12
作者 冯涛 杨洪建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576-579,共4页
目的探讨耳穴联合腕踝针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7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联合腕踝针干预。比较2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耳穴联合腕踝针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7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联合腕踝针干预。比较2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2、6、12、24、48、72 h及7 d时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时治疗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联合腕踝针能够有效减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疼痛 耳穴 腕踝针
下载PDF
磁珠耳穴贴压对41例透析失眠患者症状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杨光 陈瑞艳 代丽娟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7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磁珠耳穴贴压对透析患者失眠症状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入组的透析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常规治疗为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磁珠耳穴贴压,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Epworth困倦量表、汉密尔顿焦... 目的:观察磁珠耳穴贴压对透析患者失眠症状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入组的透析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常规治疗为主,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磁珠耳穴贴压,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Epworth困倦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两组内和两组间的睡眠改善情况。结果:4个疗程后,治疗组的PSQI量表积分、Epworth困倦量表积分、HAMA焦虑量表积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治疗组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磁珠耳穴贴压对透析患者的失眠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 失眠 磁珠 耳穴
下载PDF
针刺配合耳针沿皮透刺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14
作者 林海瑞 《针灸临床杂志》 2016年第5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耳针沿皮透刺及耳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针刺配合耳针沿皮透刺和耳压治疗,体穴取颈夹脊穴、大椎及阿是穴为主;耳穴取颈椎穴区、肩—肩关节—锁骨穴区、肘—...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耳针沿皮透刺及耳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针刺配合耳针沿皮透刺和耳压治疗,体穴取颈夹脊穴、大椎及阿是穴为主;耳穴取颈椎穴区、肩—肩关节—锁骨穴区、肘—腕—指穴区;耳压取神门、肝、脾、皮质下。对照组52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与治疗组中针刺疗法相同。连续治疗2个疗程进行疗效对比,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对照组为80.7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耳针沿皮透刺及耳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与单纯针刺疗法治疗相比,其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耳针 神经根型颈椎病 夹脊穴
下载PDF
耳穴压丸联合背部循经走罐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15
作者 王博 谢俊 吴松 《针灸临床杂志》 2017年第3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耳穴压丸联合背部循经走罐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耳穴压丸,每日上午、下午及晚上临睡前每穴轻按压30~60 s,42天为一疗程;午后背部循经走罐,7天1次,6次为一疗程。对照组每晚... 目的:观察耳穴压丸联合背部循经走罐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耳穴压丸,每日上午、下午及晚上临睡前每穴轻按压30~60 s,42天为一疗程;午后背部循经走罐,7天1次,6次为一疗程。对照组每晚睡前口服艾司唑仑片1 mg,42天为一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周及治疗结束后2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85.7%、79.6%,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9%、20%、4.4%,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入睡时间评分、睡眠时间评分、睡眠效率评分、睡眠障碍评分及总分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日间功能障碍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睡眠时间评分、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头晕头痛、恶心厌食、乏力3项常见不良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压丸联合背部循经走罐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无副反应,且远期疗效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失眠 耳穴 走罐
下载PDF
耳穴压丸结合足底按摩/穴位贴敷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霞 张新生 谢燕 《中国中医急症》 2015年第2期298-300,共3页
目的观察耳穴压丸结合足底按摩/穴位贴敷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耳穴压丸结合足底按摩/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艾司... 目的观察耳穴压丸结合足底按摩/穴位贴敷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耳穴压丸结合足底按摩/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艾司唑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障碍情况、中医症状评分以及整体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时,观察组患者的PSQI指数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周时,观察组患者的入睡困难、多梦易醒、晨起困倦、心悸易惊、神疲倦怠、健忘、烦躁易怒、易汗出头痛眩晕、注意力不集中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时,观察组患者的物质生活维度、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耳穴压丸结合足底按摩/穴位贴敷治疗有助于改善睡眠障碍和中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睡眠障碍 耳穴压丸 足底按摩 穴位贴敷
下载PDF
耳穴贴压对减轻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的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红梅 《中医临床研究》 2013年第5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对减轻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的效果。方法:首先进行选穴:根据患者四肢骨折的手术部位和术后诊断进行选取耳穴并进行贴压。取肾、肾上腺、神门、皮质下为主穴,如上肢骨折取肩、肘、腕穴为辅穴,下肢骨折取膝...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对减轻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术后伤口疼痛的效果。方法:首先进行选穴:根据患者四肢骨折的手术部位和术后诊断进行选取耳穴并进行贴压。取肾、肾上腺、神门、皮质下为主穴,如上肢骨折取肩、肘、腕穴为辅穴,下肢骨折取膝、踝、趾穴为辅穴;尔后进行耳穴贴压:在患者术后返回病房0.5h内,使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待干,采用压痛法用探针以轻、慢而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敏感点,确认贴压治疗的耳穴刺激点。用莱菔子耳穴贴在相应穴位上贴敷,并予适当按压,使耳廓有发热、胀痛感(即得气)。每个穴位以60~80次/min的频率进行按压,约5min/次左右,以患者感觉到酸、麻、胀为度,3h/次,夜间入眠后则适当延长按压间隔时间,双耳交替。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心理护理干预。遵医嘱肌注或口服曲马多镇痛。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4h、8h、12h和24h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减轻,使用曲马多止痛的病例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闭合性骨折术后的患者,采用耳穴贴压护理干预可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止痛药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 骨折 术后伤口 疼痛
下载PDF
耳穴贴压配合头针治疗儿童自闭症24例 被引量:17
18
作者 赵伊黎 李诺 +1 位作者 刘振寰 金炳旭 《中医儿科杂志》 2011年第4期51-53,共3页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头针治疗儿童自闭症的疗效。方法:24例自闭症患儿均行耳穴贴压及头针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孤独症行为量表(ABC)总分及躯体运动、感觉、生活自理、语言、交往等5个项目得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或...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头针治疗儿童自闭症的疗效。方法:24例自闭症患儿均行耳穴贴压及头针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孤独症行为量表(ABC)总分及躯体运动、感觉、生活自理、语言、交往等5个项目得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耳穴贴压配合头针治疗对提高自闭症患儿的语言、交往、感觉、动作技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自闭症 耳穴 头针
下载PDF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睡眠障碍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7
19
作者 苏丽 刘智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42-945,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7例患者随机分为毫针+耳穴压豆组32例、电针+耳穴压豆组28例、温针+耳穴压豆组30例、毫针组27例、电针组29例、温针组31例,各组均每日治疗1次,治疗3周。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7例患者随机分为毫针+耳穴压豆组32例、电针+耳穴压豆组28例、温针+耳穴压豆组30例、毫针组27例、电针组29例、温针组31例,各组均每日治疗1次,治疗3周。观察各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毫针+耳穴压豆组总有效率为87.50%,电针+耳穴压豆组为92.86%,温针+耳穴压豆组为86.67%,毫针组为77.78%,电针组为82.76%,温针组为80.65%,各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S评分各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MD、PSQ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针+耳穴压豆组HAMD和PSQI评分的改善程度较其余各组明显(P<0.05)。结论电针、毫针、温针、耳穴压豆均可改善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其中电针+耳穴压豆较其他方法在改善HAMD和PSQI评分方面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电针 温针 耳穴 睡眠障碍 抑郁症
原文传递
耳穴贴压联合西药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20
作者 郁丘婷 胡春蕊 +1 位作者 赵外荣 陈昕琳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12期44-47,共4页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西药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仅口服单种降压药,治疗组在口服单种降压药基础上加予耳穴贴压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个月,观察临床疗...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西药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仅口服单种降压药,治疗组在口服单种降压药基础上加予耳穴贴压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血压相关指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对照组79例,治疗组87例。(2)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1%、58.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均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组痰湿壅盛型患者收缩压降幅大于阴阳两虚型(P<0.05),其余各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火亢盛型患者舒张压降幅大于阴虚阳亢型(P<0.05),其余各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证型患者脉压差降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西药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满意,相较单纯西药治疗,可更有效地降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且根据患者中医证候的不同,降压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社区人群 耳穴 非药物疗法 经络 肝火亢盛证 痰湿壅盛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