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8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频指数和听觉诱发电位在监测麻醉深度中的价值 被引量:24
1
作者 许海芳 董榕 +2 位作者 任凤珍 沈永倩 于布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577-580,共4页
目的 评估脑电双频指数 (BIS)和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 (MLAEP)在监测麻醉深度中的价值。方法  2 1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 (对照组 ,n =11)和Ⅱ组 (咪唑安定组 ,n =10 ) ,输入复方乳酸钠液 10ml/kg后 ,以 0 4mg·kg-1·m... 目的 评估脑电双频指数 (BIS)和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 (MLAEP)在监测麻醉深度中的价值。方法  2 1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Ⅰ组 (对照组 ,n =11)和Ⅱ组 (咪唑安定组 ,n =10 ) ,输入复方乳酸钠液 10ml/kg后 ,以 0 4mg·kg-1·min-1的速度静脉推注丙泊酚 2mg/kg ,在诱导第 4分钟注入维库溴铵 0 1mg/kg、芬太尼 2 μg/kg ,Ⅱ组同时注入咪唑安定 0 0 4mg/kg。记录OAA/S镇静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心率、BIS和反映MLAEP的ARX指数 (ARX Index ,AAI)的基础值 ,以及诱导插管时每分钟的数值。结果  (1)AAI反应时间较BIS显著缩短 (P <0 0 5 ) ;(2 )OAA/S镇静评分与BIS、AAI显著相关 (r =0 86 0 2、0 85 5 0 ,P <0 0 1) ;(3)Ⅱ组注入咪唑安定后 1分钟 ,AAI较Ⅰ组显著下降 (P <0 0 5 ) ;2分钟后 ,BIS较Ⅰ组显著下降 (P =0 0 0 1) ;(4)Ⅰ组的插管反应大于Ⅱ组 ,插管即刻AAI差异显著 (P =0 0 1) ,插管后 1分钟BIS差异显著 (P <0 0 5 ) ;Ⅱ组在插管前后AAI和BIS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1)AAI和BIS均能反映镇静程度和插管反应 ,但AAI反应更快 ,趋于实时监测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听觉诱发电位 双频指数 麻醉监测
下载PDF
脑电双频谱指数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在麻醉深度量化评价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吴茂彬 张同霞 +2 位作者 谷建华 赵昆 王纪明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第9期109-11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与听觉诱发电位(AEP)指数在麻醉深度量化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126例手术麻醉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BIS组和AEP指数组,每组63例。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麻醉的靶控输注监测,观察术中血流... 目的:对比分析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与听觉诱发电位(AEP)指数在麻醉深度量化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126例手术麻醉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BIS组和AEP指数组,每组63例。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麻醉的靶控输注监测,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指标,比较两组麻醉指数和指标数据。结果:BIS和AEP指数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关系密切,呈正相关(r>0.8),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3,t=0.798,t=1.139;P>0.05);BIS和AEP指数与患者术后恢复指标关系密切,呈负相关(r<-0.8);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x^2=0.70,x^2=0.10;P>0.05)。结论:BIS和AEP指数在手术患者麻醉深度量化评价中准确性高,并分别在术中监测和术后恢复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双频谱指数 听觉诱发电位 麻醉深度 靶控输注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麻醉深度监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周辉 黄宝生 《医学综述》 2009年第17期2678-2681,共4页
麻醉深度监测对提高麻醉质量,保障患者的围术期安全与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适当的麻醉深度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创造良好手术条件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定量化的检测方法以其直观方便将成为新的趋势。本文对临床常用的麻醉深度监测... 麻醉深度监测对提高麻醉质量,保障患者的围术期安全与康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适当的麻醉深度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创造良好手术条件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定量化的检测方法以其直观方便将成为新的趋势。本文对临床常用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 听觉诱发电位 脑电双频指数 熵指数 麻醉趋势 患者状态指数
下载PDF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用于诱导插管期间麻醉深度监测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2
4
作者 闫焱 佘守章 +1 位作者 许学兵 董源洪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647-649,共3页
目的 观察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在全麻诱导插管期间的变化 ,评价其用于临床麻醉深度监测的有效性。方法 ASAⅠ~Ⅱ级 ,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病人 4 0例。依次给予咪唑安定 0 0 6mg/kg、芬太尼 4 μg/kg、丙泊酚 0 5mg/kg、维库溴铵 0 1mg... 目的 观察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在全麻诱导插管期间的变化 ,评价其用于临床麻醉深度监测的有效性。方法 ASAⅠ~Ⅱ级 ,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病人 4 0例。依次给予咪唑安定 0 0 6mg/kg、芬太尼 4 μg/kg、丙泊酚 0 5mg/kg、维库溴铵 0 1mg/kg诱导后 ,行气管插管。观察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插管时及插管后 1~ 5分钟等 8个时点的AEPI、BIS、HRV、SEF及MAP、HR和RPP的变化。结果 诱导后各观察指标较诱导前的基础值均有所降低 ,插管后BIS、HRV、SEF等指标均在 5分钟内回复至插管前水平 ,AEP在第 3分钟即可回复至插管前水平 ,插管前后几项观察指标变化趋势相一致。结论 AEPI、BIS、HRV、SEF均能有效反映插管的应激反应。AEPI较其他几项指标更为迅速灵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 麻醉深度监测 听觉诱发电位 麻醉深度 气管插管
下载PDF
颈浅丛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在甲状腺腔镜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斌 李志辉 +3 位作者 王品 孙浩 赵建生 刘绪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92-394,共3页
目的总结颈浅丛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在腔镜甲状腺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经颈部腔镜甲状腺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A组行双侧颈浅丛阻滞,15min后复合静脉全麻;B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麻醉维持用雷米芬太尼0.2μg·kg-... 目的总结颈浅丛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在腔镜甲状腺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经颈部腔镜甲状腺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A组行双侧颈浅丛阻滞,15min后复合静脉全麻;B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麻醉维持用雷米芬太尼0.2μg·kg-1.min-1和丙泊酚泵注,维持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20~30。记录围麻醉期MAP、HR、AAI值及丙泊酚给药速率和均值、睁眼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及回答问题切题的时间。术后观察镇痛情况和记录恶心、呕吐、寒战、体动等不良反应。结果与B组相比,A组术中各时点的丙泊酚输注速率明显减慢(P<0.01)。B组睁眼和拔管时间明显比A组长(P<0.05)。A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颈浅丛阻滞复合静脉全麻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良好麻醉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 听觉诱发电位 颈丛神经阻滞
下载PDF
新生儿1038例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韩丽萍 邱建华 +1 位作者 高磊 谢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547-549,共3页
目的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新生儿1 038例于出生24-96 h和出生1-3个月分别用DPOAE进行听力初筛和复筛。未通过者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诊断性检查,异常者在6个月再次复查ABR,仍未... 目的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新生儿1 038例于出生24-96 h和出生1-3个月分别用DPOAE进行听力初筛和复筛。未通过者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诊断性检查,异常者在6个月再次复查ABR,仍未通过者即为听力损失。结果新生儿1 038例中有855例在出生24-96 h内1次通过听力筛查,通过率82.37%;男婴通过率低于女婴(P<0.05),通过率分别为79.22%(427/539)和84.77%(423/499)。有163例未通过初筛的新生儿在出生1-3个月时接受了DPOAE复筛,总复查率达89.07%,3个月内筛查阶段(包括初筛、复筛)总通过率98.65%。复查未通过的婴儿在3个月内有14例接受了初次ABR,中耳分析诊断性检查,结果6例未通过,异常率5.78‰,经6个月时再次ABR复查有2例转为正常,最后确诊不同程度听力损失4例,占筛查新生儿总数的3.85‰。结论DPOAE是新生儿听力筛查理想方法,住院期间普遍听力初筛和出生1-3个月复筛有重要临床意义。两次ABR确诊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听力筛查 脑干诱发电位 听力损失
下载PDF
麻醉深度监测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崔惠素 丁军 郁洪强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89-192,共4页
麻醉是现代医学临床手术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具有较高的风险.研究证明,术中麻醉深度监测能够有效地降低麻醉剂使用量并减少恢复时间,从而降低麻醉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对于麻醉深度监测方法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主要介绍了... 麻醉是现代医学临床手术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具有较高的风险.研究证明,术中麻醉深度监测能够有效地降低麻醉剂使用量并减少恢复时间,从而降低麻醉过程中出现并发症的危险.对于麻醉深度监测方法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主要介绍了麻醉深度监测的多种方法,包括脑电双频指数、听觉诱发电位、熵指数以及心率变异性;着重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原理、优、缺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且详细阐述了心率变异性与麻醉深度监测的关系及该方法的历史和现状;重点分析了心率变异性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为研究以该方法为指导的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深度 心率变异性 听觉诱发电位 脑电双频指数
原文传递
不同程度述情障碍大学生听觉P300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朱熊兆 陈斌 +1 位作者 姚树桥 王晓燕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283-285,共3页
目的:了解高述情障碍者听觉诱发电位P300的特征;初步探讨述情障碍发生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中文版(TAS-20-C)对湖南某高校300名大学生志愿者的述情障碍程度进行评定,按TAS得分高低,选取16名得分最高的被试作为... 目的:了解高述情障碍者听觉诱发电位P300的特征;初步探讨述情障碍发生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中文版(TAS-20-C)对湖南某高校300名大学生志愿者的述情障碍程度进行评定,按TAS得分高低,选取16名得分最高的被试作为述情障碍高分组,选取16名得分最低的被试作为述情障碍低分组,两组被试均进行听觉P300的检测;结果:述情障碍高分组在Cz点和Pz点所诱发的P300波幅明显高于述情障碍低分组(P<0.05),而Fz、T7、T8点所诱发的P300波幅两组间无明显差异;Fz、Cz、Pz、T7、T8点诱发的P300潜伏期无明显差异。结论:述情障碍高分组听觉P300波幅明显增高,提示高述情障碍个体存在认知功能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述情障碍 大学生 听觉诱发电位 P300
下载PDF
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视觉和听觉诱发电位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甘景梨 高存友 +3 位作者 李晓琼 杨代德 胡兴焕 张伟红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4年第6期324-326,共3页
目的 :探讨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患者视觉诱发电位 (VEP)和听觉诱发电位 (AEP)的变异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脑诱发电位仪、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和事件影响量表 (IES)对5 8例军人PTSD患者 (患者组 )和 5 2名健康军人 (... 目的 :探讨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患者视觉诱发电位 (VEP)和听觉诱发电位 (AEP)的变异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脑诱发电位仪、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和事件影响量表 (IES)对5 8例军人PTSD患者 (患者组 )和 5 2名健康军人 (对照组 )进行VEP和AEP检测以及SCL 90和IES评定 ,并于治疗 3 5个月时进行临床随访。 结果 :患者组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 ,VEP的Cz脑区P2 和Pz脑区P3 波幅显著降低 ,AEP的Cz脑区P2 波幅降低、P3 波幅显著增高 ,Pz脑区P2 潜伏期显著延迟 ;SCL 90总分与IES总分及其大部分因子分显著升高。患者组治疗后 ,VEP和AEP的变异指标以及SCL 90与IES总分及其各因子分均恢复至正常值范围内 ;治疗前后VEP和AEP指标变异的差值分别与部分精神症状的减分率呈显著性相关。 结论 :PTSD患者诱发电位变异特点与精神症状改善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人员 创伤后应激障碍 视觉诱发电位 听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听觉诱发电位临床应用情况在线调查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艾婷 韩莹 +3 位作者 吴鹏琦 康烁烁 钟波 冀飞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8-1023,共6页
目的调查我国医院和听力服务机构听力学听觉诱发电位测试的开展情况,分析其计量校准及临床应用的现状。方法制定关于听觉诱发电位测试临床应用的在线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分析被访单位对于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和设备计量标准化方面的回复和... 目的调查我国医院和听力服务机构听力学听觉诱发电位测试的开展情况,分析其计量校准及临床应用的现状。方法制定关于听觉诱发电位测试临床应用的在线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分析被访单位对于听觉诱发电位测试和设备计量标准化方面的回复和建议。结果收到有效反馈问卷47份:共42家单位(89.4%)开展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开展听觉诱发电位检查项目最多的是ABR(100%),其次是ASSR(66.7%)。其中:①31家单位(73.8%)采用至少两个项目的组合测试评估儿童客观听阈,其中16家单位(38.1%)使用ABR、40Hz AERP、ASSR的组合测试;28家单位(66.7%)采用至少两个项目的组合测试作为听力残疾评定和伤残鉴定的客观依据,但仍有13家单位(31%)仅采用ABR阈值和1家单位(2.4%)仅使用ASSR一种手段进行评定;29家单位(69%)开展了频率特异性ABR,13家(31%)单位仅开展了clickABR。②每年送计量部门进行至少一次校准的单位共计18家(42.9%)。③34家单位(81%)使用dB nHL作为听阈单位,在实际应用中,各单位使用的dB nHL零级变异较大。④按照经验或国外指南修正ABR反应阈为纯音听阈的单位有29家(69%);直接作为纯音听阈的单位有13家(31%)。⑤多数受访单位提出了对听觉诱发电位测试临床应用培训以及设备计量标准化推广的需求。结论调查结果显示了各个单位进行客观听阈评估的测试组合并不一致,设备的定期校准的意识仍需提高,dB nHL零级的确定以及AB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间修正值的统一也需要更多临床数据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 客观听阈 校准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体感诱发电位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价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毅 张平 +2 位作者 任光阳 犹春跃 焦松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1-453,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 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和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价。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 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和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并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价。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连续检测并记录每例患者BAEP和SEP的改变情况。同时按GCS评分评价患者的预后情况。按照年龄和性别配对选择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脑梗死组BAEPI波潜伏期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波及峰间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SEP表现为P14-N60各波均明显延长(P〈0.05)。结论BAEP和SEP能较好地反映患者脑干的功能状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评价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诱发电位 听觉 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 急性脑梗死
原文传递
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变异及治疗前后动态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载福 范卫星 +5 位作者 胡若笑 杨致蓉 吕望强 朱建唯 姜小球 陈兴时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听觉诱发电位(AEP)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特点以及经舍曲林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过程。方法采用国产Wond 2000C型脑诱发电位仪记录31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和33例健康老人入组...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听觉诱发电位(AEP)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特点以及经舍曲林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过程。方法采用国产Wond 2000C型脑诱发电位仪记录31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和33例健康老人入组时的P300、AEP和BAEP,老年期抑郁症患者同时给予舍曲林治疗,于治疗12个月末再次进行ERP检查。结果与健康老年人比较,老年期抑郁症患者P300/P3靶潜伏期、BAEP/波Ⅲ绝对潜伏期延迟,P300/P3、AEP/P2波幅以及BAEP/波Ⅲ绝对波幅降低(均P〈0.05或0.01)。通过随访发现,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经舍曲林治疗12个月后,其P300/P3、AEP/P2以及BAEP/波Ⅲ潜伏期和波幅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结论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有多项ERP指标(如P300/P3、AEP/P2以及BAEP/波Ⅲ)异常,提示这些指标可作为治疗监测及疗效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抑郁症 事件相关电位P300 听觉诱发电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Tikhonov正则化参数选择对高速率刺激听觉诱发电位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冯洁婷 颜刚 +1 位作者 王涛 詹长安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60,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参数选择方法对高阶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信号重建的影响。方法采用L-curve和广义交叉验证(General Cross Validation,GCV)两种参数选择准则选取正则化参数,代入Tikhonov正则化目标函数,试图解决... 目的探讨不同参数选择方法对高阶听觉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信号重建的影响。方法采用L-curve和广义交叉验证(General Cross Validation,GCV)两种参数选择准则选取正则化参数,代入Tikhonov正则化目标函数,试图解决由于采用了刺激序列间抖动的去卷积技术得到的合成变换矩阵而产生的病态逆问题,从而重建出暂态高阶听觉诱发反应(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AEP)。采用2种不同的速率组合方式,通过计算重建ABR和常规ABR之间的相关系数和相对误差,比较2种正则化方法的效果。结果相对于L-curve,GCV方法得到的正则化参数普遍较大,重建的高阶暂态ABR与常规ABR之间的相关系数普遍较高,相对误差较小。L-curve准则有一些特例情况,求解的正则化参数估计不如GCV方法稳定。结论 GCV方法比L-curve方法能更好地解决高阶ABR重建的病态问题,取得更接近于真实情况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KHONOV正则化 L曲线 广义交叉验证 听觉诱发反应 逆问题
下载PDF
慢性吗啡给予、戒断及再给药过程中大鼠海马感觉门控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光 刘小粉 +5 位作者 刘宁 张洁 郑佳威 孙华英 张文德 马原野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5-310,共6页
药物成瘾被认为是药物长期作用于脑而产生的一种慢性复吸性脑疾病,长期反复的药物(如吗啡)滥用会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如药物依赖、药物耐受、强迫性药物寻求等。本实验利用条件化位置偏好(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模... 药物成瘾被认为是药物长期作用于脑而产生的一种慢性复吸性脑疾病,长期反复的药物(如吗啡)滥用会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如药物依赖、药物耐受、强迫性药物寻求等。本实验利用条件化位置偏好(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模型来检测大鼠对吗啡依赖和心理渴求等过程;采用双声刺激听觉诱发电位来研究大鼠在慢性吗啡给予、戒断以及再给药过程中海马感觉门控(N40)的动态变化。吗啡组大鼠注射吗啡(10mg/kg,i.p.)12d,经历第一次戒断12d,再次注射吗啡(2.5mg/kg,i.P.)1d,之后经历第二次戒断2d;对照组大鼠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其余实验条件与吗啡组相同。CPP实验表明,这种药物给予方法促使大鼠对吗啡产生药物依赖和心理渴求。双声刺激诱发电位实验表明,吗啡组大鼠在吗啡给予期间海马感觉门控受到损伤;第一次戒断期的第1~2天海马感觉门控能力减弱,第3天增强,第4~12天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再次给予吗啡后海马感觉门控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并且随后2d的戒断期内海马感觉门控能力也一直保持较低水平,表明再次给药使大鼠海马感觉门控对吗啡更加敏感化。结果提示,长期反复的吗啡给予及再给药干扰了海马的感觉门控能力,吗啡成瘾对大脑可能产生长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 感觉门控 条件化位置偏好 吗啡 海马 大鼠
下载PDF
听觉诱发电位波形的平均曲线图绘制方法及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学文 丁大连 +2 位作者 孙虹 孙伟 Richard Salvi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0年第5期280-284,共5页
目的介绍听觉诱发电位整组波形资料的平均组合曲线绘制方法并进行数据分析。方法将5只南美栗鼠暴露于窄带噪声2h。在噪声暴露前及暴露后1h分别测试动物的听性脑干反应和耳蜗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将每只南美栗鼠的听性脑干反应图形数据... 目的介绍听觉诱发电位整组波形资料的平均组合曲线绘制方法并进行数据分析。方法将5只南美栗鼠暴露于窄带噪声2h。在噪声暴露前及暴露后1h分别测试动物的听性脑干反应和耳蜗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将每只南美栗鼠的听性脑干反应图形数据和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图形数据进行组合后分别绘制成该组动物暴露噪声前和暴露噪声后的平均听觉诱发电位图形,并对暴露噪声前后听觉诱发电位阈值、振幅和潜伏期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整组波形资料的平均听觉诱发电位图形比单只动物的听觉诱发电位图形更能如实反映该组动物整体听觉诱发电位的实际水平。噪声引起的暂时性阈移伴随着听觉诱发电位振幅的降低,但并不延长听觉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和听觉信号沿着听觉通路的中枢传导时间。结论听觉诱发电位的平均波形图接近于该组动物的实际平均听觉反应阈值,可以客观反映整组动物的平均听觉水平。噪声引起的暂时性阈移仅影响耳蜗内听觉信号的产生而并不影响听觉信号沿着听觉神经通路的传递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 图形方式 噪声 南美栗鼠
下载PDF
七氟醚与异氟醚苏醒期熵指数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宋晓丽 李天佐 李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4-426,共3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和异氟醚苏醒期熵指数(RE和SE)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变化和相关性。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或子宫附件切除术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异氟醚组(I组),分别持续吸入2%~3%七氟醚和异氟醚维持麻醉。吸入麻... 目的观察七氟醚和异氟醚苏醒期熵指数(RE和SE)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变化和相关性。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或子宫附件切除术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异氟醚组(I组),分别持续吸入2%~3%七氟醚和异氟醚维持麻醉。吸入麻醉药停止后,20min内每隔1分钟记录RE、SE与AAI,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苏醒期RE、SE与AAI均呈逐渐上升趋势,Ⅰ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和0.91(P<0.05);S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和0.91(P<0.05)。结论熵指数和AAI均能反映七氟醚和异氟醚苏醒期麻醉深度的变化,两者相关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指数 听觉诱发电位 七氟醚 异氟醚 吸入麻醉
下载PDF
大学生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与感觉寻求人格特征1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晶 王俊平 +2 位作者 郑莉莎 宋春莉 刘效巍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3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 :研究大学生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与感觉寻求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对 79名大学生进行感觉寻求人格测试 ,并采用 70、80、90、10 0dB 4种短纯音刺激检测其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结果 :大学生具有较为突出的去抑制人格特征 ;Cz... 目的 :研究大学生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与感觉寻求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对 79名大学生进行感觉寻求人格测试 ,并采用 70、80、90、10 0dB 4种短纯音刺激检测其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结果 :大学生具有较为突出的去抑制人格特征 ;Cz、C3、C4 部位N1、P2潜伏期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缩短 ;N1、P2以及N1 P2波幅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高感觉寻求者Cz、C3、C4 部位 2 0min后再测的波幅 刺激强度函数 (ASF)斜率明显减小 ,与首次测试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长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的强度依赖性及快速习惯化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潜伏期 听觉诱发电位 感觉寻求 人格特征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听觉诱发电位监测在脊柱侧弯术中唤醒试验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宋先荣 张咸虎 《实用全科医学》 2008年第4期349-350,共2页
目的探讨听觉诱发电位(AEP)监测用于脊柱侧弯术中唤醒试验时预测唤醒时间的可行性。方法30倒ASAⅠ-Ⅱ级初次行后路矫正内固定手术的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随机分为2组:Ⅰ组瑞芬太尼组(n=15)和Ⅱ组芬太尼组(n... 目的探讨听觉诱发电位(AEP)监测用于脊柱侧弯术中唤醒试验时预测唤醒时间的可行性。方法30倒ASAⅠ-Ⅱ级初次行后路矫正内固定手术的青少年脊柱侧弯患者,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随机分为2组:Ⅰ组瑞芬太尼组(n=15)和Ⅱ组芬太尼组(n=15)。Ⅰ组麻醉用药为异丙酚+阿曲库铵+瑞芬太尼,Ⅱ组麻醉用药为异丙酚+阿曲库铵+芬太尼。唤醒试验完成后,立即加深麻醉。分别记录2.组唤醒时间,记录以下3个时点的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值:开始唤醒前即刻(T1)、患者对指令有反应时(佗)、唤醒试验完毕麻醉重新加深后(T3)。结果2组患者在唤醒时AA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唤醒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Ⅱ组中有1例进行2次唤醒,其余患者均一次唤醒成功。任意时点的AAI值与MAP、HR无相关性。结论利用AEP监测能比较准确地预测脊柱侧弯术中唤醒试验时患者的苏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 脊柱侧弯/外科学 全凭静脉麻醉 术中唤醒
下载PDF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谢静 刘晓林 +3 位作者 路屹 骆嵩 马博 时鹏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719-721,共3页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BTIA)患者的诊断及转归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确诊的VBTIA患者行BAEP监测,以Ⅰ~Ⅴ波各波波峰潜伏期(PL)和/或Ⅰ-Ⅲ、Ⅲ~Ⅴ、Ⅰ~Ⅴ各峰间潜伏期及其比值...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BTIA)患者的诊断及转归的临床意义。方法:对确诊的VBTIA患者行BAEP监测,以Ⅰ~Ⅴ波各波波峰潜伏期(PL)和/或Ⅰ-Ⅲ、Ⅲ~Ⅴ、Ⅰ~Ⅴ各峰间潜伏期及其比值为观察指标。结果:2组患者BAEP检测各波PL、IPL和Ⅰ~Ⅲ/Ⅲ~Ⅴ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BTIA组患者BAEP各波PL和IPL值均明显低于后循环脑梗死组(P〈0.01)。结论:BAEP可作为VBT早期诊断的辅助检查,以Ⅰ~Ⅴ波各波PL和/或Ⅰ~Ⅲ、Ⅲ~Ⅴ、Ⅰ~V各IPL及其比值为主要检测指标,且其异常显著者易转归为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暂时性 脑梗死 听觉诱发电位
下载PDF
听觉诱发电位提取方法的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迎 叶英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7-120,共4页
论述了运用小波变换进行听觉诱发电位单次提取的原理、方法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对单次试验信号,经小波变换及相关分析后,可从带自发脑电干扰的信号中提取诱发电位信号。小波变换分析方法与传统的叠加平均方法相比,可减少试验次数,缩... 论述了运用小波变换进行听觉诱发电位单次提取的原理、方法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对单次试验信号,经小波变换及相关分析后,可从带自发脑电干扰的信号中提取诱发电位信号。小波变换分析方法与传统的叠加平均方法相比,可减少试验次数,缩短检测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诱发电位 小波变换 单次提取 叠加平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