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抑郁自评高分者的团体归因训练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宁 王纯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目的:探索团体归因训练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对3组研究组进行团体归因训练,比较训练前后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归因方式问卷(ASQ)和自尊量表(SES)的得分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学生训练前后的文字描述及... 目的:探索团体归因训练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效果。方法:对3组研究组进行团体归因训练,比较训练前后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归因方式问卷(ASQ)和自尊量表(SES)的得分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学生训练前后的文字描述及抑郁程度(t=7.17,P<0.001)、归因方式(t=-5.66,P<0.001)及自尊(t=5.00,P<0.01)均有显著改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问卷前后所测差值间差异显著:抑郁得分差值比较(t=4.98,P<0.001),归因方式(t=-5.31,P均<0.001),自尊(t=3.74,P<0.01)。结论:抑郁的团体归因训练在改善大学生的抑郁情绪中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归因训练 团体治疗
下载PDF
中小学生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4
2
作者 韩仁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42-451,共10页
以归因理论为依据,选取普通学校小三、初二、高二各两个平行班的学生,采用等组对照设计,一为实验班,一为控制班。实验分前测验、教育干预、后测验三个阶段。各班均参加前测验、后测验,教育干预阶段实验班接受归因训练,控制班不接... 以归因理论为依据,选取普通学校小三、初二、高二各两个平行班的学生,采用等组对照设计,一为实验班,一为控制班。实验分前测验、教育干预、后测验三个阶段。各班均参加前测验、后测验,教育干预阶段实验班接受归因训练,控制班不接受任何训练。结果发现:(1)归因训练可使学生的成败归因、期望变化和情感反应向积极方面转化。(2)归因训练可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3)归因训练可提高学生的坚持性水平。(4)短时间的训练对高中生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因训练 期望变化 情感反应 成就动机
下载PDF
韦纳的归因训练理论模式及其实施 被引量:29
3
作者 韩仁生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6-58,共3页
归因训练在近年来一直是西方心理学界十分重视的研究课题 ,它为人类行为的控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并广泛地应用到心理现象研究的各个领域。韦纳的归因训练模式主要将期望的和不期望的成败结果归因于动机和情绪 ,其应用主要集中在成就... 归因训练在近年来一直是西方心理学界十分重视的研究课题 ,它为人类行为的控制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并广泛地应用到心理现象研究的各个领域。韦纳的归因训练模式主要将期望的和不期望的成败结果归因于动机和情绪 ,其应用主要集中在成就范围内 ;综合西方有关的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 ,在学校情景中实施归因训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选择对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因训练 成就归因 教育干预
下载PDF
体育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及其归因训练程序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改成 王斌 +1 位作者 罗小兵 邱芬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2-104,共3页
笔者分析了习得性无助在学生体育学习中的表现,以及习得性无助与归因之间的关系,结合归因训练的通用模式和利兹归因编码系统,提出了一个适用于体育学习领域的习得性无助的归因训练程序。
关键词 体育学习 习得性无助 归因训练程序 利兹归因编码系统 训练模式
下载PDF
团体归因训练对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的疗效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婕 王纯 +3 位作者 张宁 武欣 郭苏皖 欧红霞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0年第6期371-373,共3页
目的:验证团体归因训练对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4例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患者按照入组到开始治疗的时间分为3个基线组,每组进行为期8周的归因训练团体治疗,采用多基线实验设计,每隔2周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 目的:验证团体归因训练对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4例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患者按照入组到开始治疗的时间分为3个基线组,每组进行为期8周的归因训练团体治疗,采用多基线实验设计,每隔2周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前后评定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强迫症组加测Yale-Brown强迫症量表(Y-BOCS)。结果:所有被试者治疗前后HAMD、HAMA、SDS、SAS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41,19.85,6.33,6.97,P<0.01);强迫症组治疗前后Y-BOC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P<0.001);所有被试治疗前后社会功能改善显著(Z=-6.41,P<0.001)。结论:团体归因训练对抑郁症、焦虑症和强迫症患者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焦虑症 强迫症 团体归因训练
下载PDF
Attribution retraining group therapy for out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and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a pilot study 被引量:7
6
作者 Chun Wang Jie Zhang +2 位作者 Jijun Li Ning Zhang Yalin Zhang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2011年第5期348-355,共8页
The aim of this present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efficacy of attribution retraining group therapy (ARGT) and to compare the responses of out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 (MDD),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 The aim of this present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efficacy of attribution retraining group therapy (ARGT) and to compare the responses of out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 (MDD),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 We carried out a prospective uncontrolled intervention study with a 8-weeks of ARGT on sixty three outpatients with MDD, GAD or OCD.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anxiety, 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ve scale, attribution style questionnaire, self-esteem scale, index of well-being, and 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 were administe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symptoms and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functions from pre- to posttreatment occurred for all participants. The changes favored MDD patients. Our study suggested that ARGT may improve the symptoms and psychological-social functions of MDD, GAD, and OCD patients. MDD patients showed the best respon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tribution retraining group psychotherapy 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下载PDF
团体归因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料者归因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军 周云 +4 位作者 蒋琬婷 古田 高东 邓泽英 张微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团体归因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料者归因方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照料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30人接受每周1次、每次60~90 min、共10次的团体归因治疗;对照组30人不予处理;团体归因治疗前后对两组进... 目的:探讨团体归因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料者归因方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照料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30人接受每周1次、每次60~90 min、共10次的团体归因治疗;对照组30人不予处理;团体归因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归因方式自评问卷(ASQ)、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估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间ASQ、SDS及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干预组SDS及SAS评分显著降低并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01);ASQ中正性事件得分及各因子得分显著提高且高于对照组,负性事件得分及各因子得分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SDS及SAS、ASQ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接受团体归因治疗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家庭照料者的归因方式,并减轻其抑郁和焦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因方式 归因治疗 精神分裂症 家庭照料者
下载PDF
运动员归因训练的技能实施 被引量:4
8
作者 姜玉玲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64,共3页
归因与人的情感、动机、态度、自信心以及行为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使竞技体育领域内的归因训练得到卓有成效的开展,充分发挥出归因训练的积极效应,必须把握好归因训练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和训练要领:明确归因训练的目标;选择有效的归... 归因与人的情感、动机、态度、自信心以及行为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使竞技体育领域内的归因训练得到卓有成效的开展,充分发挥出归因训练的积极效应,必须把握好归因训练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和训练要领:明确归因训练的目标;选择有效的归因训练方法;拓展努力归因,加强方法、策略归因;控制归因偏差;发展运动员认知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因训练 运动员 运动心理
下载PDF
基于归因训练的团体职业心理咨询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效果 被引量:7
9
作者 侯永梅 胡佩诚 +4 位作者 陈汝青 张远秋 王丹丹 张淑红 陈耀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57-663,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归因训练的团体职业咨询对提高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效果。方法:选取职业成熟度发展不良且自愿参与研究的大学生191名[职业成熟度量表(CMS)总分<145分为职业成熟度发展不良者],将其随机分为系统咨询组(n=61)、常规咨询组(... 目的:探讨基于归因训练的团体职业咨询对提高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效果。方法:选取职业成熟度发展不良且自愿参与研究的大学生191名[职业成熟度量表(CMS)总分<145分为职业成熟度发展不良者],将其随机分为系统咨询组(n=61)、常规咨询组(n=65)和对照组(n=65),进行为期8周的实验(每周1次,每次120 min)。系统咨询组接受基于归因训练的团体职业心理咨询,常规咨询组接受常规的团体职业心理咨询,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心理咨询。基线、8周咨询结束和6个月后随访时分别用CM S和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 M CS)对3组学生进行评定。结果:185名大学生完成整个研究过程(系统咨询组60名、常规咨询组62名、对照组63名)。基线时,3组CMS和MMCS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基线相比,8周咨询结束和6个月后随访时,系统咨询组和常规咨询组的CMS总分上升,MMCS总分、职业成熟度发展不良者的百分比均下降(均P<0.001),对照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周咨询结束和6个月后随访时,系统咨询组的CMS总分均高于常规咨询组,MMCS总分和职业成熟度发展不良者的百分比均低于常规咨询组(均P<0.001)。结论:基于归因训练的团体职业心理咨询和常规的团体职业心理咨询都能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而前者的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职业心理咨询 归因训练 大学生
下载PDF
乐观品质的价值及其培养的策略探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志奎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220-222,共3页
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兴起,乐观作为人的一种积极主观体验日益受到心理学界的重视,研究表明,乐观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能有效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并有利于提升其学业成就。面对中学生中存在的悲观倾向,改变其认知,使其归因重组,转... 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兴起,乐观作为人的一种积极主观体验日益受到心理学界的重视,研究表明,乐观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能有效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并有利于提升其学业成就。面对中学生中存在的悲观倾向,改变其认知,使其归因重组,转变其消极应对方式,增加其成功体验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消除其悲观倾向,形成乐观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观 归因重组 应对方式 成功体验
下载PDF
归因训练在精神卫生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纯 张亚林 张宁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8-59,共2页
归因训练是一种从归因方式入手对认知、情绪和行为问题进行治疗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综述了归因方式在精神分裂症、神经症、物质滥用、生理心理问题及家庭暴力等精神卫生领域中的作用,以期对归因训练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归因训练 精神卫生 归因方式 认知行为治疗
下载PDF
外语焦虑对研究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向阳 韩云金 张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50-154,共5页
采用问卷法对不同专业的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至少有50%的研究生体验着外语阻碍性焦虑;外语焦虑与外语总成绩、听力理解和写作相关极显著;英语学习归因、难度判断及重要性判断影响着外语焦虑。分析认为外语焦虑影响研究生的英语学习... 采用问卷法对不同专业的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至少有50%的研究生体验着外语阻碍性焦虑;外语焦虑与外语总成绩、听力理解和写作相关极显著;英语学习归因、难度判断及重要性判断影响着外语焦虑。分析认为外语焦虑影响研究生的英语学习,对研究生进行归因再训练是必要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焦虑 研究生 归因 归因再训练
下载PDF
团体归因训练与氯氮平联合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生活质量的作用 被引量:68
13
作者 由炜 丁宁 +1 位作者 李智强 刘增训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8-542,共5页
目的探讨团体归因治疗(attributional retraining group therapy,ARGT)联合氯氮平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采用ARGT联合氯氮平治疗与单独使用氯氮平治疗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分为ARGT联合氯氮平治疗(... 目的探讨团体归因治疗(attributional retraining group therapy,ARGT)联合氯氮平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及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采用ARGT联合氯氮平治疗与单独使用氯氮平治疗进行临床对照研究,分为ARGT联合氯氮平治疗(研究组,n=56)和单独使用氯氮平治疗(对照组,n=54)。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在治疗基线和8周后分别对患者精神症状进行评估,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在治疗基线和8周后分别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副反应。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线时,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研究组患者的PANSS量表总分为(79.41±11.64)分,阴性症状评分为(28.68±2.74)分,与对照组患者的PANSS量表总分[(83.06±11.58)分]及阴性症状评分[(30.61±2.12)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68,7.10,P<0.05)。研究组阳性症状、认知症状、情感症状及攻击症状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线时两组GQOLI-74量表中物质生活、心理健康、躯体健康和社会功能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周后研究组GQOLI-74量表总分为(206.37±14.37)分,其中物质生活评分为(48.69±6.35)分,躯体健康评分为(52.83±7.32)分,心理健康评分为(51.66±4.63)分,社会功能评分为(53.62±6.17)分,与对照组[(182.00±12.56)分,(44.62±6.11)分,(48.52±5.52)分,(45.26±4.66)分,(46.18±5.32)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7,5.26,3.26,4.92,3.25,均P<0.05)。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GT联合氯氮平治疗能够更好地改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进一步提高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归因治疗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生活质量 氯氮平
原文传递
团体归因治疗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纯 张宁 +2 位作者 张亚林 张婕 杨华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7-192,共6页
目的比较团体归因治疗(attributional retraining group therapy, ARGT)和SSRIs药物治疗对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疗效和"优势靶症状" 。方法采用ARGT与SSRIs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根据随机化区组方法将存在抑郁和焦虑症状的... 目的比较团体归因治疗(attributional retraining group therapy, ARGT)和SSRIs药物治疗对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疗效和"优势靶症状" 。方法采用ARGT与SSRIs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根据随机化区组方法将存在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门诊患者分为ARGT组(n=63)或SSRIs组(n=66)。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Items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和HAMA在基线和治疗2、4、6、8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症状评估。基线和治疗8周后所有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评估。采用SPSS 15.0选择约束最大似然法对HAMD24、HAMA 5个时间点的得分进行混合效应线性模型的建立。结果ARGT组54例患者和SSRIs组55例患者完成了研究。2组患者治疗8周后抑郁、焦虑症状均明显改善,且效应值较大(d〉0.8)。混合效应线性模型结果显示,2组治疗前后共5个时间点的HAMD24、HAMA总分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652,P=0.104;F=0.384,P=0.536)。两种治疗对HAMD24和HAMA不同因子所测量的症状得分的混合效应线性模型结果显示,ARGT组的认知障碍、迟缓、绝望感因子得分低于SSRIs组(F=6.932、14.155、7.594,均P〈0.01),SSRIs组的日夜变化因子得分低于ARGT组(0.138与0.299; F=27.986,P〈0.01);ARGT组的抑郁症状(0.885与0.981; F=4.869,P〈0.05)、会谈表现因子得分低于SSRIs组(0.685与0.805; F=8.001,P〈0.01),SSRIs组的焦虑体验因子得分低于ARGT组(0.940与1.129; F=18.075,P〈0.01)。结论ARGT与SSRIs药物治疗抑郁、焦虑症状的总体疗效相当,但具有不同的"优势靶症状" , ARGT为认知、迟缓、绝望感、抑郁症状、会谈表现,SSRIs为日夜变化、焦虑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焦虑 团体归因治疗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原文传递
舍曲林联合归因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荟 冯清云 王翠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2-156,共5页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归因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共7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舍曲林联合归因训练,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疗程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的第2、4、6、8周末用汉密尔顿抑...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归因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共7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舍曲林联合归因训练,对照组单用舍曲林治疗,疗程8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的第2、4、6、8周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分别评定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康复情况。结果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患者HAMD总分的时间主效应、分组主效应以及时间与分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在2、4、6、8周末HAMD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8.25±4.27)vs.(20.81±4.63),(15.94±3.47)vs.(18.12±4.51),(12.85±3.12)vs.(16.54±3.70),(10.42±3.66)vs.(13.09±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HAMD总分在各个时点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8周后研究组有效率(以HAMD减分率评价)高于对照组(77.5%vs.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IHSS总分的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组主效应、时间与分组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NIHSS总分在各个时点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舍曲林联合归因训练可明显缓解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但归因训练对患者神经功能改善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归因训练 舍曲林
下载PDF
团体归因治疗与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的神经生物学作用比较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纯 张亚林 +2 位作者 张宁 张婕 杨华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98-602,共5页
目的比较团体归因治疗(attributional retraining grouptherapy,ARGT)与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血浆生物学因子的作用。方法根据就诊顺序将抑郁症、焦... 目的比较团体归因治疗(attributional retraining grouptherapy,ARGT)与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血浆生物学因子的作用。方法根据就诊顺序将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门诊患者分至ARGT组(n=63)或SSRI组(n=66)。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通过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Yale—Brown强迫量表进行症状评定。治疗前后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5一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种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ARGT组f=18.411,P=0.000;SSRI组t=20.092,P=0.000)、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症状(ARGT组t=13.989,P=0.000;SSRI组t=15.815,P=0.000)和强迫症患者的强迫症状(ARGT组t=5.465,P:0.000;SSRI组t=4.792,P=0.000)的改善,均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水平。ARGT治疗后抑郁症(t=3.145,P=0.006)、焦虑症(t=2.785,P=0.012)和强迫症(t=2.877,P=0.011)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SSRI组抑郁症(t=-2.923,P=0.010)和强迫症患者(t=-2.301,P=0.035)血浆5-羟色胺水平升高、抑郁症患者(t=-2.333,P=0.033)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RGT可调节血浆皮质醇水平,SSRI可上调血浆5-羟色胺水平,两种治疗具有不同的生物学作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归因治疗 心理治疗 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 神经生物学作用 5-羟色胺
原文传递
阿立哌唑联合团体归因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朱佳红 蒋鸿青 林爱红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团体归因治疗(ARG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将1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80)与观察组(n=80)。对照组予以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予以阿立哌唑联合ARGT治疗,疗...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团体归因治疗(ARG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将1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80)与观察组(n=80)。对照组予以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予以阿立哌唑联合ARGT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持续操作测验(CPT)、连线测验A(TMTA)及数字符号编码测验(DCST)]及血清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白细胞介素-10(IL-10)、核心蛋白多糖水平,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8.75%)(P<0.05)。治疗后,观察组PANSS中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而两组的阳性症状评分及一般病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PT均值、DCS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TMTA时间则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ARGT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较显著,能够更好地改善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下调p-mTOR水平及上调IL-10、核心蛋白多糖水平可能是相关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团体归因治疗 阿立哌唑 阴性症状 认知功能
下载PDF
中小学生交往归因训练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韩仁生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04年第1期59-62,共4页
从普通学校选取小三、初二、高二各两个平行班的学生,采用等组对照设计,一为实验班,一为控制班。研究分前测验、教育干预、后测验三个阶段。结果发现:(1)归因训练可使学生的交往成败归因向积极方面转化。(2)归因训练可提高学生对未来交... 从普通学校选取小三、初二、高二各两个平行班的学生,采用等组对照设计,一为实验班,一为控制班。研究分前测验、教育干预、后测验三个阶段。结果发现:(1)归因训练可使学生的交往成败归因向积极方面转化。(2)归因训练可提高学生对未来交往成功的期望值。(3)短时间内的归因训练对高中生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心理 归因训练 归因理论 心理期望 人际交往 中学生 小学生
下载PDF
团体归因治疗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的症状及心理社会功能的效果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纯 张亚林 +3 位作者 张宁 张婕 季伟华 李箕君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2011年第3期398-400,403,共4页
目的:探索团体归因治疗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的症状及心理社会功能作用效果。方法:对63名门诊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进行8周的团体归因治疗,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 目的:探索团体归因治疗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的症状及心理社会功能作用效果。方法:对63名门诊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进行8周的团体归因治疗,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YALE-BROWN强迫量表、归因方式问卷、Connor-Davidson韧性量表、自尊量表、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的测评。结果:①所有被试治疗前后的症状、社会功能、归因方式、自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症组的幸福感、复原力、精神质、神经质、内外向,焦虑症组的无望感、复原力、神经质,强迫症组的无望感减分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团体归因治疗的作用效果包括:①归因方式的改善;②自尊、人格、复原力的提高;③症状的消除和社会功能的恢复;④无望感的消除和幸福感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归因治疗 抑郁症 焦虑症 强迫症 干预研究
原文传递
团体归因治疗与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对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纯 马辉 +5 位作者 张宁 张亚林 张婕 杨华 武欣 李箕君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52-155,共4页
目的:比较团体归因治疗(ARGT)与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SSRI)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作用。方法:采用ARGT与SSRI对照的前瞻性干预研究设计,根据就诊顺序将129例门诊患者(其中抑郁症45例、焦虑... 目的:比较团体归因治疗(ARGT)与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SSRI)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作用。方法:采用ARGT与SSRI对照的前瞻性干预研究设计,根据就诊顺序将129例门诊患者(其中抑郁症45例、焦虑症45例、强迫症39例)分至ARGT组63例(其中抑郁症21例、焦虑症23例、强迫症19例)和SSRI组66例(其中抑郁症24例、焦虑症22例、强迫症20例)。ARGT组有54例、SSRI组有55例完成研究。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通过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Yale-Brown强迫症量表分别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进行症状的评定;同时所有被试者在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BDNF水平。结果:ARGT组和SS-RI组治疗前后的所有症状学指标的减分均达到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SSRI组患者血浆BD-NF水平升高有统计学意义(Z值=-2.636,P=0.008),ARGT组血浆BDNF水平降低无统计学意义(Z值=-0.182,P=0.855),两组间比较,治疗前后血浆BDNF减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RI可上调血浆BDNF水平,可能通过作用于神经可塑性起效。本研究结果不支持ARGT通过BDNF作用于神经可塑性起效的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归因治疗 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可塑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