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载原子钟稳定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25
1
作者 毛悦 陈建鹏 +1 位作者 戴伟 贾小林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82-1186,共5页
以最大限度保持星载原子钟稳定性计算结果的准确、可靠性为目标,分析了原始数据采样间隔、非连续间断时间序列、无数据段、频率漂移等因素对原子钟稳定性计算结果的影响。利用GPS卫星精密钟差数据针对阿仑和哈达玛方差进行了影响量级分... 以最大限度保持星载原子钟稳定性计算结果的准确、可靠性为目标,分析了原始数据采样间隔、非连续间断时间序列、无数据段、频率漂移等因素对原子钟稳定性计算结果的影响。利用GPS卫星精密钟差数据针对阿仑和哈达玛方差进行了影响量级分析,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钟 阿伦方差 哈达玛方差 频率漂移
原文传递
北斗系统在轨卫星钟性能评估方法及结论 被引量:16
2
作者 高为广 蔺玉亭 +1 位作者 陈谷仓 孟轶男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2-346,共5页
在轨卫星钟性能(频率准确度、稳定度、漂移率以及在轨寿命)评估是卫星导航系统性能指标评估的重要任务之一。文中结合北斗卫星钟在轨性能评估任务,介绍了几种评估北斗在轨卫星钟性能的方法及原理并进行了专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北斗在... 在轨卫星钟性能(频率准确度、稳定度、漂移率以及在轨寿命)评估是卫星导航系统性能指标评估的重要任务之一。文中结合北斗卫星钟在轨性能评估任务,介绍了几种评估北斗在轨卫星钟性能的方法及原理并进行了专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北斗在轨卫星原子钟性能稳定,频率准确度约为10-11,漂移率为10-13,稳定度为10-14。与国外卫星钟性能相当,能够满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在轨卫星 原子钟 性能 评估
下载PDF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强明辉 李志龙 《舰船电子工程》 2019年第2期38-40,46,共4页
从定位原理出发,在时间与空间的准确性上讨论北斗定位精度,分析卫星轨道精度、原子钟水平、电离层延迟、多路径效应四个方面对单机北斗定位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措施提高定位精度,最后简要介绍辅助差分增强系统能够极大提高卫星定位精度。
关键词 北斗 卫星轨道 原子钟 电离层 多路径 差分
下载PDF
BDS与GPS/GLONASS星载原子钟性能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清华 王源 +1 位作者 孙阳阳 陈正生 《海洋测绘》 CSCD 2015年第2期62-64,68,共4页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在轨卫星原子钟的评估问题,从三个性能指标即准确度、漂移率和稳定性出发进行了评估,并利用同一时段的GPS/GLONASS星载原子钟性能评估结果做了比较。算例采用GPS 1751-1758共8周的数据,评估结果发现:BDS在轨...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在轨卫星原子钟的评估问题,从三个性能指标即准确度、漂移率和稳定性出发进行了评估,并利用同一时段的GPS/GLONASS星载原子钟性能评估结果做了比较。算例采用GPS 1751-1758共8周的数据,评估结果发现:BDS在轨卫星的准确度在10-11量级,漂移率在10-15量级,与GPS/GLONASS星载原子钟的水平相当,但钟的稳定性方面由于BDS存在着几颗天稳较大的钟,所以其天稳的平均值在10-13量级,比GPS和GLONASS卫星略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原子钟 评估 准确度 漂移率 稳定性
下载PDF
频率稳定度与守时钟组配置关系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屈俐俐 李变 《宇航计测技术》 CSCD 2015年第1期34-38,共5页
通过对中小型守时实验室对时间尺度稳定度的需求分析,以目前主流守时钟5071A为例,利用国际权度局公布的原子钟数据,研究不同钟组配置与时间尺度稳定度的关系,为中小时间实验室守时钟组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权重确定是原子时算法的关... 通过对中小型守时实验室对时间尺度稳定度的需求分析,以目前主流守时钟5071A为例,利用国际权度局公布的原子钟数据,研究不同钟组配置与时间尺度稳定度的关系,为中小时间实验室守时钟组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权重确定是原子时算法的关键之一,通过对不同数量、不同取权规则的原子时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与比较,提出中小时间实验室原子时尺度算法中的取权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组配置 原子钟 频率稳定度
下载PDF
激光冷却和操控原子: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庄伟 李天初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8-38,共11页
利用激光进行冷却和囚禁原子,可降低原子热运动速度、实现原子的量子操控,在精密测量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本文概述了激光冷却和囚禁原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原理,综述了该技术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原子钟和原子干涉仪等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激光冷却和囚禁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原子钟 原子干涉仪
原文传递
斜入射激光抽运铯束频标中的光频移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景标 朱程锦 +2 位作者 王凤芝 杨东海 王义遒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4,共4页
本文对斜入射激光抽运斜入射激光检测小型铯原子钟实验系统上光抽运区荧光引起的光频移 (主要是交流斯塔克移动 )作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斜光抽运方案可以有效降低铯原子束频标中的光频移。
关键词 光频移 铯束频标 光抽运 激光 斜入射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伪距的RDSS/SINS组合导航系统 被引量:3
8
作者 林雪原 刘建业 +1 位作者 袁信 赖际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737-1740,共4页
基于北斗双星定位系统(RDSS)采用有源定位体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接收机能够测量用户至卫星的伪距信号以及在气压高度表辅助的前提下,提出了利用铷钟作为接收机内部时钟的RDSS与捷联惯导进行伪距组合的模型,建立其卡尔曼滤波的状态方... 基于北斗双星定位系统(RDSS)采用有源定位体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接收机能够测量用户至卫星的伪距信号以及在气压高度表辅助的前提下,提出了利用铷钟作为接收机内部时钟的RDSS与捷联惯导进行伪距组合的模型,建立其卡尔曼滤波的状态方程与量测方程.仿真结果表明,组合后的导航系统具有输出导航参数误差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星定位系统 铷钟 气压高度表 伪距组合
下载PDF
北斗三号卫星钟差短期预报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押少帅 赵兴旺 +2 位作者 胡豪杰 刘超 陈健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1年第3期39-46,共8页
针对北斗三号(BDS-3)卫星钟短期预报问题,在分析卫星原子钟频率稳定性的基础上,选用时间序列模型(ARIMA)、灰色模型(GM)、一次多项式(LP)以及二次多项式(QP)四种钟差预报模型对30天的数据进行拟合预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相对于北斗二... 针对北斗三号(BDS-3)卫星钟短期预报问题,在分析卫星原子钟频率稳定性的基础上,选用时间序列模型(ARIMA)、灰色模型(GM)、一次多项式(LP)以及二次多项式(QP)四种钟差预报模型对30天的数据进行拟合预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相对于北斗二号(BDS-2),BDS-3原子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其中BDS-3氢钟的千秒稳定性、万秒稳定性和日稳定性分别达到了4.2×10^(-14)、1.89×10^(-14)、4.14×10^(-15);2)BDS-3氢钟和BDS-3新型铷钟的预报稳定性和精度相对于BDS-2铷钟有明显提高,并且BDS-3氢钟在3 h、6 h和12 h下的预报精度分别达到了0.12 ns、0.18 ns和0.30 ns;3)在四种模型中,时间序列模型的预报精度最高,在3 h、6 h和12 h下精度分别为0.26 ns、0.47 ns和0.96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BDS-3) 原子钟 稳定性 钟差预报 精度
下载PDF
原子钟频率稳定度评估方法综述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岳鑫 唐成盼 胡小工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4-144,共11页
原子钟通过稳定的频标来测量时间,但频标输出信号会受到不同来源噪声的影响,因此原子钟间相位偏差可以看作服从幂律∑hαfα的连续随机过程。该随机过程并非平稳的,一般是通过高阶的差分使得序列平稳化,常用的时域频率稳定度评估方法便... 原子钟通过稳定的频标来测量时间,但频标输出信号会受到不同来源噪声的影响,因此原子钟间相位偏差可以看作服从幂律∑hαfα的连续随机过程。该随机过程并非平稳的,一般是通过高阶的差分使得序列平稳化,常用的时域频率稳定度评估方法便是采用此种思路。幂律噪声实际是对白噪声过程进行微分和积分得来,不同幂律的噪声对应不同的随机微分方程,实际上幂律噪声的仿真也是通过白噪声基于此实现的。首先介绍了不同幂律噪声的鉴定方法,并结合文献给出常见幂律噪声对应的微分方程;然后介绍了不同频率稳定度评估方法之间的关系和其相应的传递函数,并简单总结了其置信区间的计算方法。该文的工作有助于构建原子钟随机模型和频率稳定度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钟 幂律谱噪声 等效自由度 置信区间 无偏估计
下载PDF
All-optical clock recovery for 40 Gbaud NRZ-QPSK signals using amplified feedback DFB laser diode
11
作者 余力强 李岩 +3 位作者 臧继召 陆丹 潘碧玮 赵玲娟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8期44-47,共4页
An all-optical clock recovery scheme based on monolithic amplified feedback DFB laser (AFL) diode is proposed for nonreturn-to-zero (NRZ)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 (QPSK) format signals. By using a preproces... An all-optical clock recovery scheme based on monolithic amplified feedback DFB laser (AFL) diode is proposed for nonreturn-to-zero (NRZ)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 (QPSK) format signals. By using a preprocessing stage, clock recovery (CR) is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 for 40-Gbaud NRZ-QPSK signals based on this scheme. The dependence of the timing jitter of the recovered clock on the optical power of the injected signal is investigated. A minimum timing jitter of 362.8 fs (integrated within a frequency range from 10 Hz to 10 MHz) is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mic clocks Distributed feedback lasers Electric clocks FEEDBACK Optical variables measurement Phase shift Phase shifters RECOVERY Timing jitter
原文传递
100 Gb/s all-optical clock recovery based on a monolithic dual-mode DBR laser
12
作者 潘碧玮 余力强 +6 位作者 郭露 张莉萌 陆丹 陈新 武岳 娄采云 赵玲娟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8-31,共4页
We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 all-optical clock recovery for 100 Gb/s return-to-zero on-off keying signals based on a monolithic dual-mode 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 (DBR) laser, which can realize both mode spacing... We experimentally demonstrate all-optical clock recovery for 100 Gb/s return-to-zero on-off keying signals based on a monolithic dual-mode 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 (DBR) laser, which can realize both mode spacing and wavelength tuning. By using a coherent injection locking scheme, a 100 GHz optical clock can be recovered with a timing jitter of 530 fs, which is derived by an optical sampling oscilloscope from both the phase noise and the power fluctuation. Furthermore, for degraded injection signals with an optical signal-to-noise ratio as low as 4.1 dB and a 25 km long distance transmission, good-quality optical clocks are all successfully recov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mic clocks Cathode ray oscilloscopes DBR lasers Electric clocks Light transmission Optical communication Optical signal processing Optical variables measurement Recovery Signal to noise ratio Timing jitter
原文传递
Micro-fabrication process of vapor cells for chip-scale atomic clocks 被引量:2
13
作者 Yanjun Zhang Yunchao Li +6 位作者 Xuwen Hu Lu Zhang Zhaojun Liu Kaifang Zhang Shihao Mou Shougang zkang Shubin Yan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4期10-14,共5页
As the key part of chip-scale atomic clocks(CSACs), the vapor cell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volume, stability,and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CSAC. The reduction of the power consumption and CSAC volumes demands the manuf... As the key part of chip-scale atomic clocks(CSACs), the vapor cell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volume, stability,and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CSAC. The reduction of the power consumption and CSAC volumes demands the manufacture of corresponding vapor cells. This overview presents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vapor cells of the past few years and analyzes the shortages of the current preparation technology. By comparing several different vapor cell preparation methods, we successfully realized the micro-fabrication of vapor cells using anodic bonding and deep silicon etching. This cell fabrication method is simple and effective in avoiding weak bonding strengths caused by alkali metal volatilization during anodic bonding under high temperatures.Finally, the vapor cell D2 line was characterized via optical-absorption resonanc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the proposed method is suitable for CS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p-scale atomic clocks directly DETERMINES OPTICAL-ABSORPTION resonance
原文传递
光抽运汽室^(87)Rb频标中的微波功率频移 被引量:2
14
作者 邢爱堂 陈慧凯 +1 位作者 战立欣 董太乾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0年第5期481-484,共4页
从实验上系统地研究了铷原子频标中的微波功率频移与微波功率的关系 ,结果表明微波功率频移与微波功率呈线性关系 ,而且微波功率频移系数始终为一正值 ,测量得到的相对微波功率频移的精确度可达 1× 10 - 1 1 .
关键词 微波功率 测量 频率基准 原子钟 光抽运汽室
下载PDF
基于等效噪声模型的数字锁相环环路参数确定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封帆 龚航 +1 位作者 臧文驰 陈华明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21年第4期93-100,共8页
理想情况下,数字锁相环(DPLL)的环路参数可以通过直接计算输入原子钟与压控振荡器(VCO)的相位噪声功率谱交点来确定.但该方法不能考虑到锁相环(PLL)其他模块的噪声,这会导致输出性能恶化.针对这一问题,文中从PLL模型出发,基于PLL环路传... 理想情况下,数字锁相环(DPLL)的环路参数可以通过直接计算输入原子钟与压控振荡器(VCO)的相位噪声功率谱交点来确定.但该方法不能考虑到锁相环(PLL)其他模块的噪声,这会导致输出性能恶化.针对这一问题,文中从PLL模型出发,基于PLL环路传递函数和幂律谱模型,提出PLL模块噪声的等效方法.该方法将PLL各模块噪声分别等效到输入和VCO的相位噪声上,使得PLL的噪声传递模型只含有等效输入噪声和等效VCO噪声.然后可以直接计算两者相位噪声交点并设置合理的环路参数.通过该方法确定的环路参数可以充分结合输入原子钟信号和VCO信号的相位噪声和频率稳定度特性,弥补了直接计算交点法不能考虑模块噪声的缺点.实验表明:文中方法所选择的环路参数能使得输出信号具备良好的稳定度,可以为应用于净化原子钟信号的数字锁相装置环路参数的确定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锁相环(DPLL) 原子钟 幂律谱 相位噪声 环路参数 频率稳定度
下载PDF
Analysis of error sources on orbital atomic clocks’stability 被引量:1
16
作者 MAO Yue CHEN Jianpeng +1 位作者 DAI Wei JIA Xiaolin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SCIE EI 2012年第3期207-211,共5页
As a rule,stability calculation of atomic clock requires observations with equivalent sampling interval.Apart from atomic clocks in laboratory,orbital atomic clock stability calculations are impacted of raw data sampl... As a rule,stability calculation of atomic clock requires observations with equivalent sampling interval.Apart from atomic clocks in laboratory,orbital atomic clock stability calculations are impacted of raw data sampling intervals,noncontinuous time series,non-data segment,frequency drift,and other factors.So,the calculated stability results are not so exact.In this article,the impacts of kinds of error sources on Allan and Hadamard variances are analyzed us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satellite precise clock offset data.And the laws of variety are summar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mic clocks Allan variance Hadamard variance frequency drift
原文传递
Rb^(87)原子钟锁频精度的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闫徐林 汤跃 闫树斌 《量子光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16-320,共5页
在原子钟系统研究中,激光频率的微小变化会导致CPT共振信号幅值的大幅度减小。根据饱和吸收稳频原理,设计了一种比例积分锁频电路,通过对激光器频率调制后的解调曲线进行判断,在FPGA中进行处理并通过PI控制模块及时反馈回激光器中。实... 在原子钟系统研究中,激光频率的微小变化会导致CPT共振信号幅值的大幅度减小。根据饱和吸收稳频原理,设计了一种比例积分锁频电路,通过对激光器频率调制后的解调曲线进行判断,在FPGA中进行处理并通过PI控制模块及时反馈回激光器中。实验结果表明,运用此电路后闭环锁定100 ms内激光频率的相对起伏为390kHz,频率稳定度为1.307 09×10^(-10),满足当前原子钟稳定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钟 锁频 解调曲线 频率稳定性
原文传递
北斗新一代试验卫星星钟及轨道精度初步分析 被引量:33
18
作者 陈金平 胡小工 +5 位作者 唐成盼 周善石 郭睿 潘军洋 李冉 朱陵凤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9-89,共11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一代试验卫星星座由2颗高轨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3颗中轨地球轨道卫星组成,2016年2月全部发射入轨,其任务是验证北斗系统从目前区域导航定位授时服务走向全球服务的新技术体制设计及指标性能.导航卫星星载原子钟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一代试验卫星星座由2颗高轨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3颗中轨地球轨道卫星组成,2016年2月全部发射入轨,其任务是验证北斗系统从目前区域导航定位授时服务走向全球服务的新技术体制设计及指标性能.导航卫星星载原子钟是最重要载荷之一,负责星上时间频率基准信号维持和产生,本文利用星地双向时频传递设备观测的星地钟差数据,评估了试验星配置的新型高精度铷钟和被动型氢钟的实际性能,定量比较了相对于北斗区域系统卫星钟的性能提升.结果表明新一代试验星与北斗区域系统卫星钟差预报精度相比较有较大提高,地球倾斜静止卫星(Inclined Geosynchronous Orbit,IGSO)短期预报误差从0.65ns减小到0.30ns,中轨道卫星(Medium Orbit,MEO)短期预报误差从0.78ns减小到0.32ns,IGSO/MEO卫星中期预报误差均从2.50ns减小到约1.50ns.星间链路(Inter-Satellite Link,ISL)是北斗全球系统最重要的技术体制设计之一,本文评估了试验卫星实现的星间伪距测量对提升空间信号精度,即轨道和钟差的贡献,得到在地面监测网无法连续覆盖到的境外弧段,高精度星间链路测量对轨道确定和钟差测定精度的提升尤为明显.加入星间伪距测量,MEO卫星重新入境时钟差预报误差由3ns减小至1ns以内.采用星地星间联合定轨方法估计的卫星轨道径向重叠弧段互差优于0.1m,三维位置重叠互差优于0.5m,预报24h径向重叠弧段互差优于0.2m,三维位置重叠互差优于1m,均较区域监测网L波段定轨结果有较大提升.为解决多星定轨处理时卫星钟差与轨道高度耦合问题,本文提出了卫星钟差半约束模式定轨处理方法.用户等效距离误差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卫星钟差半约束的定轨模式,卫星轨道预报4h用户等效距离误差由1.04m减小至0.82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星载原子钟 星间链路 卫星钟差 卫星定轨 空间信号精度 星地双向时频传递
原文传递
GNSS星载原子钟性能评估 被引量:21
19
作者 刘帅 贾小林 孙大伟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7-284,共8页
星载原子钟作为导航卫星上维持时间尺度的关键载荷,其性能会对用户进行导航、定位与授时的精度带来影响。介绍了原子钟评估常用的三个指标(频率准确度、飘移率和稳定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利用事后卫星精密钟差数据,开展了全球卫星导航系... 星载原子钟作为导航卫星上维持时间尺度的关键载荷,其性能会对用户进行导航、定位与授时的精度带来影响。介绍了原子钟评估常用的三个指标(频率准确度、飘移率和稳定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利用事后卫星精密钟差数据,开展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星载原子钟性能评估,分析了GNSS星载原子钟特性。结果表明,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BLOCKIIF星载铷钟与Galileo星载氢钟综合性能最优;北斗系统中地球轨道卫星与倾斜同步轨道卫星星载原子钟天稳定度达到2~4×10-14量级,与BLOCK IIR卫星精度相当;频率准确度达到1~4×10-11量级;频率漂移率达到10-14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星载原子钟 准确度 漂移率 天稳定度
原文传递
基于Sage窗的自适应Kalman滤波用于钟差预报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宋会杰 董绍武 +2 位作者 屈俐俐 王翔 广伟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09-1816,共8页
钟差预报是时间保持工作中的一项关键技术。Kalman算法作为一种最优预报算法,具有实时性的特点,在时间保持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经典Kalman算法需要准确确定模型随机误差和测量误差,否则状态估计会引入一定的误差,在原子时... 钟差预报是时间保持工作中的一项关键技术。Kalman算法作为一种最优预报算法,具有实时性的特点,在时间保持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经典Kalman算法需要准确确定模型随机误差和测量误差,否则状态估计会引入一定的误差,在原子时算法中表现为原子钟噪声和钟差测量噪声。原子钟的噪声参数值通常是通过Allan方差估计,若估计不够准确,Kalman预报将会出现误差。通过研究基于Sage窗的自适应Kalman预报算法,实时修正状态模型误差。利用自适应因子调整状态预测协方差阵有效降低了模型误差,提高了预报精度,最后通过两台氢原子钟和两台铯原子钟的实测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差预报 KALMAN滤波 自适应因子 原子钟噪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