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matic features of atmospheric heat source/sink over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in 35 years and its relation to rainfall in China 被引量:57
1
作者 赵平 陈隆勋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1年第9期858-864,共7页
Using the 1961–1995 monthly averaged meteorological data from 148 surface stations i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QXP)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calculation of the 35-year atmospheric heat source/sink (<Qi>) a... Using the 1961–1995 monthly averaged meteorological data from 148 surface stations in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QXP)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calculation of the 35-year atmospheric heat source/sink (<Qi>) and an analysis on its climatic features and relation to rainfall in China have been made. It is found that on the average, the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over the QXP is the strongest in June (78 W / m2) and cold source is the strongest in December (?72 W/m2). The sensible heat of the surface increases remarkably over the southwest of the QXP, causing the obvious increase of <Qi> there in February and March, which makes a center of the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appear over the north slope of the Himalayas. Afterwards, this center continues to intensify and experiences noticeable migration westwards twice, separately occurring in April and June. The time when the atmosphere over the east of the QXP becomes heat source and reaches strongest is one month later than that over the southwest of the QXP. In summer, the latent heat of condensation becomes a heating factor as important as the sensible heat and is also a main factor that makes the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over the east of the QXP continue growing. On the interdecadal time scale, (Q1) of the QXP shows an abrupt change in 1977 and a remarkable increase after 1977. The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of the spring over the QXP is a good indicator for the subsequent summer rainfall over the valleys of the Changjiang and Huaihe rivers and South China and North China. There is remarkabl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QXP heat source of summer and the summer rainfall in the valley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ghai-Xizang Plateau atmospheric heat source/sink climatic characteristic rainfall in China
原文传递
1998年青藏高原东部及其邻近地区大气热源与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关系 被引量:34
2
作者 简茂球 罗会邦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1-387,共7页
利用 1998年 5 8月南海季风试验期间的站点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 ,计算了大气热源和水汽汇 ,并分析了南海季风爆发前后季风区对流层温度演变及其热力机制。结果表明 :南海夏季风的爆发与季风区对流层中高层南北温度梯度的逆转密切... 利用 1998年 5 8月南海季风试验期间的站点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 ,计算了大气热源和水汽汇 ,并分析了南海季风爆发前后季风区对流层温度演变及其热力机制。结果表明 :南海夏季风的爆发与季风区对流层中高层南北温度梯度的逆转密切相关。南北温度梯度最先在孟加拉湾以东季风区发生逆转 ,半个月后在印度半岛及其以西地区逆转。季风爆发前中南半岛北部对流层中高层的迅速增温是由感热和潜热共同造成的 ,而华南及南海北部地区的增温则是由暖平流所致。 5、6月高原东部对流层中高层由非绝热加热造成的显著增温对东亚夏季风的北进和维持是非常重要的。 5、6月高原地区热源以感热为主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夏季风 季风爆发 大气热源 1998年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夏季青藏高原热源低频振荡对我国东部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33
3
作者 王跃男 陈隆勋 +1 位作者 何金海 张博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9-427,共9页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及长江中下游降水资料,诊断和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旱年1978年、涝年1999年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与降水季节内振荡的关系,并着重讨论了青藏高原低频热力过程的经、纬向传播,结果表明:1978年夏季青藏高...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及长江中下游降水资料,诊断和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旱年1978年、涝年1999年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与降水季节内振荡的关系,并着重讨论了青藏高原低频热力过程的经、纬向传播,结果表明:1978年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存在10~20d周期为主的振荡,交叉谱分析表明:青藏高原东部热源与长江中下游降水在10~20d频段存在显著相关,且青藏高原激发的周期为10~20d的低频振荡热源在纬向上呈现出驻波形式;1999年夏季青藏高原东部热源存在30~60d周期为主的振荡,热源与长江中下游降水在30~60d频段存在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气热源 长江中下游降水 季节内振荡
下载PDF
2006年川渝地区夏季干旱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28
4
作者 刘银峰 徐海明 雷正翠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6-694,共9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全国160站降水资料、向外长波辐射OLR(outgoinglongwave radiation)资料和所计算的热源资料,分析了2006年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的异常特征,并研究了热力异常与川渝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6年夏季...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全国160站降水资料、向外长波辐射OLR(outgoinglongwave radiation)资料和所计算的热源资料,分析了2006年夏季东亚大气环流的异常特征,并研究了热力异常与川渝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6年夏季由南向北的水汽输送较常年偏弱;西太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异常偏强,脊线位置明显偏北,川渝地区受高压系统影响盛行下沉气流,中高纬环流场则表现为乌拉尔山地区和东北亚区域无明显阻塞高压形势,冷空气活动比常年弱;南亚高压比常年偏北偏强,持续控制川渝地区;2006年夏季青藏高原热源偏弱,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区热源偏强,是引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强的重要原因之一。川渝地区夏季降水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异常变化有密切关系,川渝地区夏季干旱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并且引起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的原因与2006年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地区 干旱 大气环流异常 热源
下载PDF
Trend in the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over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during recent decades: Comparison of observations and reanalysis data 被引量:25
5
作者 WANG MeiRong ZHOU ShunWu DUAN AnMi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2012年第5期548-557,共10页
The trend in the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over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CE-TP) is quantitatively estimated using historical observations at 71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three reanalysis datasets from 198... The trend in the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over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CE-TP) is quantitatively estimated using historical observations at 71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three reanalysis datasets from 1980-2008, and two satellite radiation datasets from 1984-2007. Results show that a weakening of sensible heat (SH) flux over the CE-TP continues. The most significant trend occurs in spring, induced mainly by decelerated surface wind speeds. The ground-ai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shows a notable increasing trend over the last 5 years. Trends in net radiation flux of the atmospheric column over the CE-TP, evaluated by two satellite radiation datasets, are clearly different. Trends in the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calculated by the three reanalysis datasets are not completely consistent, and even show opposite signals. Results from the two datasets both show a weakening of the heat source but the magnitude of one i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whereas an increase is indicated by the other data. Therefore, it is challenging to accurately calculate the trend in the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over the CE-TP, particularly from the estimates of the reanalysis datas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分析资料 气象观测站 大气热源 青藏高原 净辐射通量 定量估计 数据集 感热通量
原文传递
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变化及其对相邻区域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齐冬梅 李跃清 +2 位作者 李英 陈永仁 德庆 《干旱气象》 2010年第2期113-120,共8页
基于NCEP/NCAR 1968~2009年逐月再分析资料,采用倒算法,对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的长期变化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1)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存在10a左右的时间尺度变化周期;(2)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偏强时,四川盆地东部及重... 基于NCEP/NCAR 1968~2009年逐月再分析资料,采用倒算法,对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的长期变化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1)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存在10a左右的时间尺度变化周期;(2)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偏强时,四川盆地东部及重庆地区多雨,气温偏低;当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偏弱时,四川盆地东部及重庆地区容易发生高温干旱;(3)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通过直接影响垂直上升运动场的异常,同时影响周围地区的大气环流形势,异常强迫500hPa副热带高压,进而影响到四川盆地东部及重庆地区的夏季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气热源 气候特征
下载PDF
Diagnostic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for a Vortex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in June 2008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论 张人禾 温敏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4期797-808,共12页
Based on the final analyses data (FNL) of the Global Forecasting System of the NCEP and the obser- vational radiosonde data,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an eastward-moving low-level vortex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in... Based on the final analyses data (FNL) of the Global Forecasting System of the NCEP and the obser- vational radiosonde data,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an eastward-moving low-level vortex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in June 2008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vortex was related to the convergence between the northwesterly over the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from the westerly zone and the southerly from the Bay of Bengal at 500 hPa, and also to the divergence associated with the entrance re- gion of the upper westerly jet at 200 hPa. Their dynamic effects were favorable for ascending motion and forming the vortex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Furthermore, the effect of the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Q1) is discussed based on a transformed potential vorticity (PV) tendency equation. By calculating the PV budgets, we showed that Q1 had a great inffuence on the intensity and moving direction of the vortex. In the developing stage of the vortex, the heating of the vertically integrated Q1 was centered to the east of the vortex center at 500 hPa, increasing PV tendency to the east of the vortex. As a result, the vortex strengthened and moved eastward through the vertically uneven distribution of Q1. In the decaying stage, the horizontally uneven heating of Q1 at 500 hPa weakened the vortex through causing the vortex tubes around the vortex to slant and redistributing the vertical vorticity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Plateau low-level vortex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PV tendency equation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与江淮梅雨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20
8
作者 毛文书 巩远发 周强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91-1298,共8页
利用江淮流域1954—2001年梅雨量资料和同期内美国NCEP/NCAR逐日高度场、风场、比湿场和地面气压场再分析资料,网格距为2.5°×2.5°。采用模糊聚类、EOF分解、合成分析、SVD分解等方法,详细讨论了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与江淮... 利用江淮流域1954—2001年梅雨量资料和同期内美国NCEP/NCAR逐日高度场、风场、比湿场和地面气压场再分析资料,网格距为2.5°×2.5°。采用模糊聚类、EOF分解、合成分析、SVD分解等方法,详细讨论了青藏高原大气热源与江淮梅雨的关系。结果表明:梅雨量区域指数能很好地揭示江淮流域梅雨量的丰枯,高原大气热源大致以90°E为界,可分为高原东部型和西部型;高原大气热源与梅雨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高原大气热源东部型与江淮梅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西部型与梅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高原大气热源东部型增强,西部型减弱,江淮梅雨量异常偏多;高原大气热源东部型减弱,西部型增强,江淮梅雨量异常偏少;反之亦然。SVD分解结果与合成分析的结果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梅雨 大气热源 模糊聚类 SVD分析
下载PDF
青藏高原春季土壤湿度与我国长江流域夏季降水的联系及其可能机理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静 祁莉 +1 位作者 何金海 吴志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985-3995,共11页
土壤湿度作为陆面过程的重要因子,对局地及邻近地区的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青藏高原的土壤湿度观测站点稀少,时间较短,鉴于此,本文使用经过部分观测站点检验的卫星反演数据,研究了春季高原土壤湿度的年际变化与后期夏季我国东... 土壤湿度作为陆面过程的重要因子,对局地及邻近地区的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青藏高原的土壤湿度观测站点稀少,时间较短,鉴于此,本文使用经过部分观测站点检验的卫星反演数据,研究了春季高原土壤湿度的年际变化与后期夏季我国东部降水的联系和可能机理.结果表明: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高原土壤湿度总体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去除该线性趋势后,我们定义了一个高原土壤湿度指数TPSMI来定量表征高原土壤湿度的年际变化特征,发现表层、中层、深层的土壤湿度年际变率趋于一致,且春季土壤湿度与夏季土壤湿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可达0.56).当TPSMI偏大时,即高原东部土壤湿度偏大,而西部偏小时,夏季在高原东部(西部)存在一个潜热(感热)热源,二者共同作用下,在对流层中高层从高原西部经我国大陆直至东北地区激发出一个气旋—反气旋—气旋波列,该波列呈相当正压结构,有利于东北冷涡的加强及冷空气向南爆发;与此同时,南亚高压加强东伸,西太副高西伸加强,低空南方暖湿气流与北方干冷气流在长江流域汇合,伴随着上升运动加强,从而有利于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增多;反之,当TPSMI偏小时,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资料 高原土壤湿度指数(TPSMI) 长江流域夏季降水 大气热源
下载PDF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大气热源特征及其爆发迟早原因的探讨 被引量:15
10
作者 蓝光东 温之平 贺海晏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1-280,共10页
利用ECMWF(1979~1993年)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的大气热源演变特征,并由此确定了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大气热源判据.将该判据应用于1979~1993年总共15年的平均场,可判定南海夏季风平均于28候(5月第4候)爆发.而且,对于逐年... 利用ECMWF(1979~1993年)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的大气热源演变特征,并由此确定了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大气热源判据.将该判据应用于1979~1993年总共15年的平均场,可判定南海夏季风平均于28候(5月第4候)爆发.而且,对于逐年南海夏季风爆发,该判据也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本文还发现,南海夏季风爆发的迟早与4月份40 (S纬圈平均的大气热源垂直积分<Q1>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由此得到的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的前期判定指标能较好地判断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时间.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的原因,及其与4月份40 (S纬圈平均<Q1>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南北半球哈得莱环流的变化得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夏季风爆发 大气热源 哈得莱环流
下载PDF
夏季青藏高原及周边热力特征与东亚降水的区域关系 被引量:15
11
作者 敖婷 李跃清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04-1216,共13页
基于1979-2011年欧洲中心ERA-interim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采用倒算法计算了夏季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及周边地区大气热源和水汽汇,并通过REOF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划分了5个重要热源区域,最后对比分析各区域的热力特征与东亚地区降水的关系... 基于1979-2011年欧洲中心ERA-interim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采用倒算法计算了夏季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及周边地区大气热源和水汽汇,并通过REOF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划分了5个重要热源区域,最后对比分析各区域的热力特征与东亚地区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高原及周边地区热源空间分布复杂,局地特征显著,不同区域热源异常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其与降水的关系也同样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其中,高原南侧热源强时,高原主体及印度北部降水增多;高原东北侧热源强时,华北及邻近地区降水增多;高原主体东部热源强时,江淮流域降水增多;高原东南侧热源强时,长江流域降水增多;高原主体西部热源强时,华南降水增多。并且,高原及周边地区不同区域热源异常,影响东亚地区不同区域异常的水汽输送,从而对东亚地区降水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青藏高原 大气热源 东亚降水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及其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姚秀萍 张硕 闫丽朱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1-651,共11页
青藏高原及其热源效应对东亚以及全球的天气气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及其影响的相关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及其影响的认识,提高高原地区天气系统发生发展的预报能力,提升高原地区降水的预报水平。本... 青藏高原及其热源效应对东亚以及全球的天气气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及其影响的相关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及其影响的认识,提高高原地区天气系统发生发展的预报能力,提升高原地区降水的预报水平。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了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的相关研究,涉及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的获取与特征,包括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的计算和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的时空分布及演变特征;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对季风、对降水的影响;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对天气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包括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对南亚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高原低涡以及高原切变线的影响。在总结已有研究进展和成果的基础上,对今后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研究做出一定展望,提出值得进一步加强研究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气热源 研究 进展
下载PDF
热带太平洋上空大气热源、水汽汇的年际变化及其与海温异常之间的联系 被引量:13
13
作者 蓝光东 温之平 贺海晏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8-270,共13页
利用ECMWF(1979~1993年)的再分析资料计算分析了热带太平洋上空大气热源及水汽汇的年际变化及其与海表温度异常之间的联系。通过SVD的分析,发现大气热源的垂直积分〈Q1〉和水汽汇垂直积分〈Q2〉异常与SST异常有着较高正相关关系的热带... 利用ECMWF(1979~1993年)的再分析资料计算分析了热带太平洋上空大气热源及水汽汇的年际变化及其与海表温度异常之间的联系。通过SVD的分析,发现大气热源的垂直积分〈Q1〉和水汽汇垂直积分〈Q2〉异常与SST异常有着较高正相关关系的热带太平洋区域主要集中在170 E以东的5 S~5 N之间的一个狭长带中。分析大气热源和水汽汇的空间结构,则发现在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地区,除了最低层(962.5 hPa)和最高层(85 hPa)以外,对流层其余各层Q1、Q2异常与SST异常都存在较高的正相关关系;而在赤道西太平洋地区,850 hPa层以下,Q1异常与SST异常为负相关关系,在962.5 hPa相关系数甚至为 -0.59,其余各层Q1、Q2异常与SST异常也只有很弱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 海表温度异常 大气热源 水汽汇
下载PDF
Influence of atmospheric heat source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tropical western North Pacific on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the stratosphere-troposphere exchange of water vapor 被引量:12
14
作者 ZHAN RuiFen1,2&LI JianPing2 1Shanghai Typhoon Institute of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Shanghai 200030,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Numerical Modeling for Atmospheric Sciences and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LASG),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29,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8年第8期1179-1193,共15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Stratosphere-Troposphere Exchange(STE) of water vapor,emphasizes its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ver Asia in boreal summer,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es of atmospheric heat sources over the Tib...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Stratosphere-Troposphere Exchange(STE) of water vapor,emphasizes its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ver Asia in boreal summer,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es of atmospheric heat source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tropical western North Pacific(WNP) on them by using the Wei method with reanalysis data from the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 for the years of 1958-2001.The climatology shows that the upward transport of water vapor across the tropopause in boreal summer is the most robust over the joining area of the South Asian Peninsula and Indian-Pacific Oceans(defined as AIPO).The upward transport over there can persistently convey the abundant water vapor into the stratosphere and then influence the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of the stratospheric water vapor.The analysis shows that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the water vapor exchange over the AIPO are significant,and its abrupt change occurred in the mid-1970s and the early 1990s.In these three periods,as important channels of the water vapor exchange,the effect of Bay of Bengal-East Asia as well as South China Sea was gradually weakening,while the role of the WNP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Further studies show that atmospheric heat source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WNP are two main factors in determining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water vapor exchange.The thermal influence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WNP have been greatly adjusted over the pass 44 years.Their synthesis influences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the water vapor exchange by changing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but their roles vary with time and regions.Especially after 1992,the influence of heat source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remarkably weakens,while the heat source over the WNP dominates the across-tropopause water vapor exchange.Result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the transport of other components in the atmosphere and estimating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emission) on global clim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PLATEAU TROPICAL western North PACIFIC atmospheric heat source STE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原文传递
亚洲——太平洋夏季风系统的基本模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芸芸 丁一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73-685,共13页
亚洲—太平洋季风区各季风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对季风区甚至全球的气候变化都有着显著的影响。整个亚洲—太平洋夏季风系统都处于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庞大辐散环流中,从高层辐散中心流出的三支气流分别对推动印度夏季风、东亚副热带夏... 亚洲—太平洋季风区各季风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对季风区甚至全球的气候变化都有着显著的影响。整个亚洲—太平洋夏季风系统都处于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庞大辐散环流中,从高层辐散中心流出的三支气流分别对推动印度夏季风、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好地表现了亚洲—太平洋夏季风系统的整体性特征。季风区多种气象要素的基本模态在年代际和年际尺度上都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变化特征:年代际尺度上亚洲—太平洋夏季风系统整体呈现减弱趋势;年际尺度上存在准2年和准4年的两个周期,其中准2年振荡特征表现为若印度西南季风偏强,则印度季风雨带偏强偏北,导致印度大陆中北部地区降水偏多;同时,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移和偏强的印度西南季风显著向东延伸,10°N~30°N范围内的西北太平洋地区则表现为异常的气旋性环流,而30°N~50°N之间为反气旋性环流异常,对应东亚夏季风偏强,季风雨带能够北推至我国华北地区。也就是说,当亚洲夏季风中某一季风子系统表现为异常偏强时,另一季风子系统在这一年中也将表现为异常偏强,反之亦然。准2年的振荡周期可能是亚洲—太平洋夏季风系统的一种固有振荡,它从年际尺度上反映了亚洲—太平洋夏季风受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温的强迫表现出明显的整体一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太平洋夏季风系统 印度夏季风 东亚夏季风 准两年振荡 大气热源
下载PDF
近30年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气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黄小梅 肖丁木 +1 位作者 焦敏 李易芝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4年第4期38-43,共6页
利用NCEP CFSR再分析资料,用"倒算法"计算了1981~2010年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汇,并分析了其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汇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高原大部分地区在春季和夏季为热源,冬季和秋季为冷源。2~4月热源从高原西北... 利用NCEP CFSR再分析资料,用"倒算法"计算了1981~2010年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汇,并分析了其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汇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高原大部分地区在春季和夏季为热源,冬季和秋季为冷源。2~4月热源从高原西北部、东北部及西南边坡开始逐渐向中部扩展,强度不断增强。5~7月高原东南端热源显著增强并向西向北扩展,使7月高原热源达到最强,并在高原南部喜马拉雅山脉沿线及其以南邻近地区形成一个强大的热源带。8月开始,高原热源迅速减弱,高原中部至四周边坡大部分地区大气先后变为冷源。到11月和12月整个高原大气几乎为冷源。(2)高原各区逐年平均大气热源强度有明显不同的变化特征。高原全区有显著的2~3年和6~8年周期,而高原东部仅存在6~8年周期,高原西部仅有2~3年周期。(3)近30年高原全区和东部大气热源具有明显增强趋势,而高原西部却为减弱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气热源 气候特征 变化趋势
下载PDF
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气候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岑思弦 巩远发 陈玉英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369-373,共5页
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研究了1950-2005年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气候特征和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包括:(1)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的强度明显较西部大。6月份,高原东部热源的强度是高原西部的近两倍,7月份的值也比西部大了40... 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小波分析方法分析研究了1950-2005年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气候特征和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包括:(1)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大气热源的强度明显较西部大。6月份,高原东部热源的强度是高原西部的近两倍,7月份的值也比西部大了40%以上。(2)青藏高原全区、东部和西部逐年平均的大气热源有明显不同的变化特征。高原全区年平均大气热源的变化主要是一个14年的时间尺度;高原东部不仅有14年的主要时间变化尺度,同时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2.6年的时间变化尺度;高原西部则不同,是一个不明显的1-2年的时间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气热源 小波分析 气候特征
下载PDF
ERA与NCEP2大气热源的对比分析以及全球大气热源性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蓝光东 温之平 贺海晏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4-163,共10页
首先 ,对比分析了ECMWF再分析资料 (简称ERA)和NCEP NCAR第 2版再分析资料 (简称NCEP2 )计算的大气热源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全球大气热源性质 (符号 )变化的规律。分析两套资料计算的大气热源差别较大的某些地区 ,发现ERA资料在这些地... 首先 ,对比分析了ECMWF再分析资料 (简称ERA)和NCEP NCAR第 2版再分析资料 (简称NCEP2 )计算的大气热源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全球大气热源性质 (符号 )变化的规律。分析两套资料计算的大气热源差别较大的某些地区 ,发现ERA资料在这些地区估算的大气热源要优于NCEP2 ,因此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主要采用了ERA资料。对全球大气热源性质 (符号 )变化规律的研究主要揭示了全球永久大气热源和永久大气热汇的地理分布特征。永久大气热源中心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 ,在赤道非洲的西部、苏门答腊岛西边的海域和赤道中西太平洋地区各有一个较强的永久热源中心 ,另外 ,在日本南部及其东边的太平洋上也有一永久热源中心。永久热汇地区的分布比较有规律 ,除了南北半球 6 0度到两极之间为永久热汇地区外 ,南半球 5°S~ 4 0°S各大陆西边的大洋上都有一个永久热汇中心 ,另外 ,在阿拉伯海的北端 ,北半球 15°N~ 4 0°N之间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东部也分别有一热汇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热源 NCEP 赤道 太平洋 ECMWF 大洋 南北半球 变化规律 分布 南部
下载PDF
夏季青藏高原及周边大气热源与四川盆地暴雨的关系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丹 周长艳 齐冬梅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49-1157,共9页
利用1960-2016年川渝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夏季青藏高原及周边大气热源与四川盆地暴雨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大气热源对四川盆地夏季暴雨频数具有显著的影响。影响关键区分别位于高原中南部及其南侧... 利用1960-2016年川渝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夏季青藏高原及周边大气热源与四川盆地暴雨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大气热源对四川盆地夏季暴雨频数具有显著的影响。影响关键区分别位于高原中南部及其南侧和高原中东部及其东侧,由此定义了一个影响四川盆地夏季暴雨频数的高原热力差指数Itc,该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盆地夏季暴雨频数的东、西部差异变化特征。当Itc偏高时,副高位置偏西偏北,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水汽输送增强,同时贝加尔湖西侧槽或低压位置偏西,盆地西部水汽辐合上升异常增强,暴雨明显偏多;而盆地东部暴雨偏少。当Itc偏低时,副高位置偏东,来自于东南沿海的水汽输送在盆地东部增强,同时贝加尔湖南侧多阻塞形势,使得水汽在盆地东部辐合上升增强,产生暴雨偏多;此时盆地西部暴雨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大气热源 四川盆地 暴雨 副高 水汽输送
下载PDF
初夏东亚-太平洋大气热源与长江流域及邻近地区7、8月降水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10
20
作者 简茂球 乔云亭 +1 位作者 罗会邦 陈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5-746,共12页
用1958-200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国160站降水量及1958-1998年月平均海温资料分析了中国夏季相邻月份降水异常型的相关特征,及其与大气热源的关系和相关物理过程。结果表明,7月长江流域的降水异常与8月长江和黄河之间地区的降水异... 用1958-200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国160站降水量及1958-1998年月平均海温资料分析了中国夏季相邻月份降水异常型的相关特征,及其与大气热源的关系和相关物理过程。结果表明,7月长江流域的降水异常与8月长江和黄河之间地区的降水异常有很好的同号性。7、8月长江流域及附近地区持续性偏旱(涝)与太平洋洋盆尺度的大气热源异常有关,并与前期5、6月热带中、东太平洋大范围的热源异常、青藏高原热源异常也有密切的联系,即当5、6月赤道东太平洋的大气热源正异常,而赤道中太平洋北侧的热源负异常,则中国7月长江中下游偏涝,8月长江中上游与江淮流域和内蒙古东部偏涝,华南偏旱;反之亦然。前期热带中、东太平洋上空的热源异常中心和与之联系的异常垂直运动中心的西扩和西移,以及青藏高原东部的热源异常中心是影响我国7、8月持续偏旱(涝)的重要环流异常特征。另外,南海-西太平洋海温在前期也已经具有我国夏季长江流域发生旱涝对应的同期海温异常分布型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降水异常 大气热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