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0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的分子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易磊 张瑞岩 闫小响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69-376,共8页
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以及心肌梗死后心肌损伤和修复过程受到诸多复杂的细胞和分子信号网络的调控。当前临床使用的影... 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以及心肌梗死后心肌损伤和修复过程受到诸多复杂的细胞和分子信号网络的调控。当前临床使用的影像学手段可评估冠状动脉及心脏的解剖、灌注等,但无法准确体现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和病变的进展。近年来,分子成像技术使心血管疾病病理过程可视化和定量化成为可能,因而,对心血管疾病的精准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文章综述了目前急性心肌梗死的分子成像研究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心肌梗死 分子成像
下载PDF
ADRB3基因rs9694197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金宇 向阳 +3 位作者 李晓梅 刘芬 赵倩 杨毅宁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715-719,共5页
目的探讨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β_3AR)基因(ADRB3)rs9694197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病风险的关联性,为冠心病个体化基因靶向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新疆医... 目的探讨β_3肾上腺素能受体(β_3AR)基因(ADRB3)rs9694197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病风险的关联性,为冠心病个体化基因靶向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胸痛症状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入选冠心病患者600例(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患者493例(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Taqman)的方法进行基因分型,运用ABI7900 HT基因检测平台对研究对象ADRB3基因rs9694197位点进行检测。结果 rs9694197三种基因型在病例组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AA型占67.1%,AG型占29.2%,GG型占3.7%;在对照组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AA型占67.8%,AG型占31.0%, GG型占1.2%,与对照组相比,GG基因型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升高,2组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rs9694197位点A、G等位基因在病例组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A等位基因:81.7%,G等位基因:18.3%,在对照组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A等位基因:83.3%,G等位基因:16.7%, 2组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调整性别、年龄,纳入了影响结果的因素后,rs9694197基因多态性仍然和冠心病的发病风险相关,在病例组中,携带GG基因型者患冠心病风险是AA基因型的3.582倍(OR=3.582,95%CI=1.216-10.558,P=0.021)。结论 ADRB3基因rs9694197多态性可能与冠心病相关,GG基因型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 基因多态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残余胆固醇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被引量:2
3
作者 曹岩 颜培实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0期920-923,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全球公共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呈高发病率、年轻化的趋势,血脂代谢异常是其主要危险因素。残余胆固醇(RC)是空腹状态下极低密度脂蛋白残粒和中间密度脂蛋白残粒的胆固醇,餐后状态还包括乳糜微粒残粒的...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全球公共健康的最大威胁之一,呈高发病率、年轻化的趋势,血脂代谢异常是其主要危险因素。残余胆固醇(RC)是空腹状态下极低密度脂蛋白残粒和中间密度脂蛋白残粒的胆固醇,餐后状态还包括乳糜微粒残粒的胆固醇。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RC的水平与ASCVD的发生有关,特别是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合适水平时,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谱的又一特征。现总结RC的定义、定量评价,并通过流行病学、遗传学证据及治疗等方面探讨RC与ASCVD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胆固醇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脂质代谢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患有焦虑症的绝经后冠心病患者心肌耗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洪蝶玟 罗燕华 +2 位作者 黄月英 黄嘉佳 蔡志雄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年第14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对患有焦虑症的绝经后冠心病患者在进行心理干预前后医院患者焦虑情绪评定量表测定评分及心肌耗氧量变化,研究心理干预与患者焦虑情绪及心肌耗氧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85例经医院患者焦虑情绪评定量表诊断为焦虑症的住院的... 目的:探讨对患有焦虑症的绝经后冠心病患者在进行心理干预前后医院患者焦虑情绪评定量表测定评分及心肌耗氧量变化,研究心理干预与患者焦虑情绪及心肌耗氧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85例经医院患者焦虑情绪评定量表诊断为焦虑症的住院的绝经后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与对照组40例,对干预组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分别测定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情绪评分及心肌耗氧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医院患者焦虑情绪评定量表评分及心肌耗氧量在心理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有较明显的下降(P<0.01),但干预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在医院患者焦虑情绪评定量表评分及心肌耗氧量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对患有焦虑症的冠心病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的心肌耗氧量,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冠心病患者 绝经 焦虑症 心肌耗氧量 影响
下载PDF
左卡尼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小板因子4、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热休克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任远 刘洪彬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5期100-101,104,共3页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小板因子4(PF4)、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热休克蛋白(HSP)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1年11月我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小板因子4(PF4)、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热休克蛋白(HSP)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1年11月我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方案)45例和观察组(常规方案加用左卡尼汀)45例,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的PF4、MCP-1、MMP-9、MMP-12及HSP60、HSP90的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的PF4、MCP-1、MMP-9、MMP-12及HSP60、HSP90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对心肌梗死型和心绞痛型患者的上述指标降低幅度均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左卡尼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PF4、MCP-1、MMP及HSP的影响较大,反映出其在本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血小板因子4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基质金属蛋白酶 热休克蛋白 影响
下载PDF
脂连蛋白(adiponectin)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凌 郭浪滔 +1 位作者 张玉彬 洪序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62-1466,共5页
目的研究脂连蛋白(APN)对载脂蛋白E敲除(ApoE^(-/-))的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只雄性ApoE^(-/-)小鼠通过高脂饮食建立AS模型,小鼠随机分为APN处理组及对照组。APN处理组给予腹腔注射重组小鼠APN(25μg/d)... 目的研究脂连蛋白(APN)对载脂蛋白E敲除(ApoE^(-/-))的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20只雄性ApoE^(-/-)小鼠通过高脂饮食建立AS模型,小鼠随机分为APN处理组及对照组。APN处理组给予腹腔注射重组小鼠APN(25μg/d),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共处理4周。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LISA、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分析其治疗作用和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PN处理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血管内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比例显著降低。APN处理组小鼠血管周围脂肪组织M1巨噬细胞标志物CD86及M1巨噬细胞下游促炎介质IL-1β表达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而M2巨噬细胞标志物CD206及M2巨噬细胞下游抗炎介质IL-10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6(p-STAT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APN对AS小鼠具有明确治疗效果,可能是通过激活STAT6信号诱导脂肪组织巨噬细胞M2巨噬细胞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连蛋白(adiponectin) 动脉粥样硬化 脂肪组织 免疫 巨噬细胞极化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金钟 赵国珍 +4 位作者 张伏生 赵卫东 张建东 冯润光 宋春光 《中国医药》 2006年第7期390-392,共3页
目的评估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患者的效果,以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方法51例术前诊断为IMR的患者行单纯CABG术。分析术前术后以及随访期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程度,左心室功能,左心室内径。结果30d手... 目的评估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患者的效果,以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方法51例术前诊断为IMR的患者行单纯CABG术。分析术前术后以及随访期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程度,左心室功能,左心室内径。结果30d手术病死率3.9%(2/51),手术后3周内复查超声显示无返流或轻微返流12例,轻度返流21例,中度返流16例。心功能Ⅰ、Ⅱ级者40例,Ⅲ级者9例。左心室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左心室功能较术前改善但无明显差异,31例(60.8%)二尖瓣关闭不全程度下降(P<0.01)。随访46例(93.9%),平均24个月。随访期间死亡1例。结论CABG术能降低大部分中度IMR患者的二尖瓣关闭不全程度,但对于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左心室功能较低(射血分数<30%)的中度IMR患者,单纯CABG术可能并不是最佳的治疗方案,应积极处理二尖瓣关闭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二尖瓣关闭不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三支病变患者的心电图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潘军 王众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8期146-147,共2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三支病变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三支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7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12联导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危险...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三支病变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三支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7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12联导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危险因素[性别、年龄、吸烟史、入院心率、肥胖、合并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前壁导联(V1~V4)、侧壁导联(Ⅰ、aVL、V5、V6)、下壁导联(Ⅱ、Ⅲ、aVF)、右室导联(V3R^V5R)及异常导联各项ST-T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各危险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壁导联(V1~V4)及异常导联ST-T变化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三支病变患者心电图前壁导联及异常联导ST-T变化明显,此结果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三支病变 心电图特征
下载PDF
强化降脂治疗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银孟卓 吴赛珠 +1 位作者 黎健勇 刘丽芳 《医学与哲学(B)》 2007年第3期22-23,共2页
他汀类药物因具有丰富的循征医学证据而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预防和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降脂药物。近年来对高危患者提出强化降脂的概念,然而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可能伴随着更多副作用及低效价比等问题。因此辨证地对待... 他汀类药物因具有丰富的循征医学证据而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预防和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降脂药物。近年来对高危患者提出强化降脂的概念,然而大剂量的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可能伴随着更多副作用及低效价比等问题。因此辨证地对待强化降脂的治疗策略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降脂 他汀药物
下载PDF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Apo-A_1、Apo-B_(100)自身免疫复合物的测定及意义
10
作者 李晓军 武建国 +1 位作者 李露言 王艾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0年第3期210-213,286,共5页
用亲和层析法纯化的绵羊抗人Apo-A_1、抗Apo-B_(100)作为捕获抗体,酶标记SPA作为示踪剂,测定了缺血性心脏病(AHD)患者循环中Apo-A_1和Apo-B_(100)的自身免疫复合物。该法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精密度。结果发现,AHD患者Apo-A_1IC、APo-B_(100... 用亲和层析法纯化的绵羊抗人Apo-A_1、抗Apo-B_(100)作为捕获抗体,酶标记SPA作为示踪剂,测定了缺血性心脏病(AHD)患者循环中Apo-A_1和Apo-B_(100)的自身免疫复合物。该法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精密度。结果发现,AHD患者Apo-A_1IC、APo-B_(100)IC的水平与阳性率均较正常青年人与老年人高,且与自身抗Apo抗体的出现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与血清HDL或LDL浓度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A1 Apo-B100 免疫复合物 缺血性心脏病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性病变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70
11
作者 梁雄飞 林燕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621-624,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颈动脉超声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性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从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CAD合并ICVD患者中,随机选取180例纳入此研究领域中,均经血管造影确... 目的观察分析颈动脉超声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性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从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CAD合并ICVD患者中,随机选取180例纳入此研究领域中,均经血管造影确诊,采用颈动脉超声(即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对颈动脉、颅内动脉进行检查,并分为动脉狭窄组、动脉非狭窄组,分析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结果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多发斑块、不均质斑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颈动脉狭窄比例较非狭窄组患者更高,多发斑块、不均质斑块、IMT增厚、颈动脉狭窄与CAD合并颅内动脉狭窄性病变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针对CAD合并ICVD患者实施颈动脉超声检查,可更加准确地筛选心脑血管高危人群,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颅内动脉狭窄 颈动脉超声
下载PDF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61
12
作者 刘玮楚 王攀 +2 位作者 罗业涛 王俊 赵庆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53-962,F0003,共11页
目的基于健康信念模式构建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冠心病健康素养调查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和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 目的基于健康信念模式构建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冠心病健康素养调查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和冠心病自我管理量表,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对重庆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28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理论模型中各因素间的作用机制。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76份(98.57%),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81.49±13.83)分;相关性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健康素养、自我效能得分与自我管理得分均呈正相关(r=0.229、0.499、0.341,P<0.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模型拟合较好,影响自我管理行为的因素按作用大小排序为:健康素养(0.533)、自我效能(0.431)、社会支持(0.398)、合并症数目(0.257)、文化程度(0.165)、年龄(-0.115)、个人月平均收入(0.079),提示社会支持对自我管理行为仅有间接正向效应(β=0.398),健康素养对自我管理行为有直接(β=0.452,P<0.001)和间接正向效应(β=0.081),自我效能对自我管理行为有直接正向效应(β=0.431,P<0.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和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信念模式 冠心病 自我管理 影响因素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48
13
作者 何训 吕世文 郭佳奕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试验组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2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每日1次,连续用药2周。对照组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30 m L+0...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和对照组34例,试验组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2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每日1次,连续用药2周。对照组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30 m 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每日1次,连续用药2周。比较2组治疗后总运动代谢量、运动诱发心绞痛的发作时间、运动诱发ST段压低1 mm的时间及心绞痛发作次数等指标变化情况、临床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7.50%(28/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6%(2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总运动代谢量、运动诱发心绞痛的发作时间、运动诱发ST段压低1 mm的时间及心绞痛发作次数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硝酸甘油用量和心绞痛发作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25%(2/32),对照组为8.82%(3/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心绞痛发生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丹参多酚酸盐 心绞痛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5
14
作者 肖静 黄伶智 李乐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73-978,共6页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现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冠心病患者对心脏康...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现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冠心病患者对心脏康复信息需求总分3.86±0.53,需求内容以药物知识、诊断与治疗、心脏基础知识、紧急与安全以及营养知识等为主;需求方式以"就诊时与医务人员交流讨论""可以带回家的电影、视频""讲座"为主;不同年龄对心脏康复信息需求得分不同,<60岁组得分最高;不同特点的人群对心脏康复信息需求的内容侧重点存在差异。结论:冠心病患者对心脏康复信息需求内容以药物知识等为主,需求方式以就诊时与医务人员交流讨论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对心脏康复信息需求降低,应综合考虑患者个体情况设计个性化的心脏康复健康教育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脏康复 健康教育
下载PDF
脂肪肝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38
15
作者 范建高 徐铭益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0-151,共2页
关键词 脂肪肝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相关关系
原文传递
红细胞分布宽度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40
16
作者 何磊 魏庆民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期135-137,共3页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反映周围血红细胞体积大小变化的变异性系数,既往多用于对不同类型贫血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近年来研究发现,RDW在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病变严...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反映周围血红细胞体积大小变化的变异性系数,既往多用于对不同类型贫血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近年来研究发现,RDW在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病变严重程度、并发症的发生以及判断预后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9
17
作者 冯艳林 李毅 +3 位作者 马瑞 白怀生 薛恩忠 李慧婷 《中国医药》 2020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拟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44例,按照随机数... 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拟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4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观察组在术后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替格瑞洛口服治疗(90 mg/次,2次/d),对照组在术后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口服治疗(75 mg/次,2次/d),2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术后随访12个月,记录出血情况、重大心血管事件(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及次要心血管事件(不稳定性心绞痛、支架血栓形成、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hs-CRP、IL-6、VEGF、MMP-9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hs-CRP、IL-6、VEGF、MMP-9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9±0.4)mg/L比(3.2±0.8)mg/L、(2.1±0.8)μg/L比(3.8±1.0)μg/L、(85±15)ng/L比(119±17)ng/L、(30±5)μg/L比(52±7)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3%(11/72)比31.9%(23/72)](P=0.019)。观察组术后6、12个月次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重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替格瑞洛能降低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稳定血小板,降低出血风险,同时并不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糖尿病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获得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7
18
作者 单冬凯 杨俊杰 +4 位作者 窦冠华 荆晶 杜洛山 何柏 陈韵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图像模拟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CT)对功能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8月-2015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同期行冠脉CTA和FFRCT检查的39例患者,基于冠脉CTA图像通过流体力学原理模...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图像模拟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CT)对功能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8月-2015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同期行冠脉CTA和FFRCT检查的39例患者,基于冠脉CTA图像通过流体力学原理模拟计算FFRCT值,以有创的FFR值为参考标准,分别从患者水平和血管水平计算FFRCT对功能性心肌缺血的诊断准确性、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在患者水平FFRCT的诊断准确性为82.05%,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80.95%,阳性预测值为78.95%,阴性预测值为85.00%;在血管水平FFRCT的诊断准确性为76.79%,敏感度为69.57%,特异度为81.82%,阳性预测值为72.73%,阴性预测值为79.41%。在患者水平FFRC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6;在血管水平FFRC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6。在血管水平,FFRCT值与FFR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644,95%CI:0.458~0.775)。结论以FFR值作为参考标准,应用国产化无创FFRCT技术诊断功能性心肌缺血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脉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 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6
19
作者 王晓艳 王留义 +1 位作者 何姗姗 史威力 《中国医药》 2017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行血管内皮功能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46例作为冠心病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行血管内皮功能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46例作为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97例作为非冠心病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血脂水平、血管内皮功能间的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因素;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冠心病组HDL-C与血管内皮功能之间的关系;将冠心病组患者依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37例)、双支病变组(48例)与三支病变组(61例)3个亚组,比较各亚组间血管内皮功能的差异。结果冠心病组HDL-C、血管内皮功能评估指数低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9±0.21)mmol/L比(1.08±0.24)mmol/L、(1.6±0.3)比(1.8±0.5)](均P〈0.05)。2组行血管内皮功能检查的患者中,排除年龄、性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混杂因素后,HDL-C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3.171,P=0.032)。冠心病组患者中,血管内皮功能与HDL-C具有相关性(比值比=5.132,P=0.043),且HDL-C与血管内皮功能评估指数呈明显线性正相关(r=0.470,P〈0.001)。非冠心病组患者中血管内皮功能与高血压相关(比值比=4.611,P=0.005)。冠心病组患者中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血管内皮功能评估指数逐渐下降[(1.52±0.23)、(1.44±0.19)、(1.40±0.19)],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其中单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血管内皮功能评估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HDL-C为血管内皮功能正常的保护因素,且HDL-C与血管内皮功能呈线性正相关。提示提高HDL-C可能会对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管内皮功能 冠状动脉病变 程度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hs-CRP及sVCAM-1的影响 被引量:36
20
作者 孟辉 王宇平 《中华全科医学》 2016年第7期1125-1126,1223,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sVCAM-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sVCAM-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阿托伐他汀,40mg/d,50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25例,急性心肌梗死25例)和B组(阿托伐他汀,10 mg/d,50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25例,急性心肌梗死25例)。2组患者均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12周,比较2组第4、12周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s-CRP及sVCAM-1的水平。所有数据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TC、hs-CRP及sVCAM-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患者hs-CRP及sVCAM-1水平显著高于不稳定心绞痛患者(P<0.05);治疗第4、12周2组患者血脂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第12周下降更为显著(P<0.05);治疗第12周A组患者hs-CRP及sVCAM-1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第12周较第4周下降显著(P<0.05);各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长期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安全有效,降脂的同时降低炎症因子,稳定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超敏C反应蛋白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