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刺”传统今何在——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与社会批评
1
作者 苏亦工 Sang Qiubo 《孔学堂》 2015年第2期43-49,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共16页
中国社会自古便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政治文化。由《诗经》开启的"诗教"传统,发端于三代,源远流长,影响至今未息。汉儒承上启下,将诗的功能进一步概括为"美"和"刺",即借助诗歌、民谣、民谚等艺术手法曲折委... 中国社会自古便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政治文化。由《诗经》开启的"诗教"传统,发端于三代,源远流长,影响至今未息。汉儒承上启下,将诗的功能进一步概括为"美"和"刺",即借助诗歌、民谣、民谚等艺术手法曲折委婉地表达心志,颂美刺过,针砭时弊,影响政府,监督社会。两千多年来,诗的美刺功能在引导社会,改良政治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即便是在网络电讯高度发达的新媒体时代,仍能通过不同的载体形式,产生积极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教 诗言志 对抗式民主 短信 微信
下载PDF
从“以舞表情”到“借诗言志”——论舞蹈与先秦歌诗的发展
2
作者 吕华亮 《兰州学刊》 CSSCI 2014年第3期63-68,共6页
远古时期歌乐舞三者密不可分,混合为一。在这种混合艺术中,舞蹈是其核心,歌诗依附于舞蹈而存在,是舞蹈的伴奏和节拍。在舞蹈的影响下,歌诗的功用在声而不在意,且在内容和艺术上呈现出"浅薄而粗野"的特点。歌诗的这种存在状态... 远古时期歌乐舞三者密不可分,混合为一。在这种混合艺术中,舞蹈是其核心,歌诗依附于舞蹈而存在,是舞蹈的伴奏和节拍。在舞蹈的影响下,歌诗的功用在声而不在意,且在内容和艺术上呈现出"浅薄而粗野"的特点。歌诗的这种存在状态及特点,使其不具有独立传播的价值,因此在后代的典籍中,很难发现远古歌诗的踪影。至周,礼乐文化兴盛,歌诗成为时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此时歌诗方摆脱舞蹈的束缚,得以进入自身的发展轨道,并快速地走向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舞表情 借诗言志 舞蹈 先秦歌诗 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