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6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型非球面数控抛光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毅 倪颖 余景池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27-1533,共7页
用计算机控制抛光的方法对小型非球面数控抛光技术进行了研究。对计算机控制小磨头抛光的材料去除作用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依据计算机模拟结果,调整驻留时间函数,进行抛光补偿;最后,在自行研制的三轴联动非球面数控抛光原理样机上高效地... 用计算机控制抛光的方法对小型非球面数控抛光技术进行了研究。对计算机控制小磨头抛光的材料去除作用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依据计算机模拟结果,调整驻留时间函数,进行抛光补偿;最后,在自行研制的三轴联动非球面数控抛光原理样机上高效地完成了70 mm左右非球面的抛光,各项指标达到了中等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为2.687 nm,面形精度为0.45μm,且重复精度良好。结果表明,该技术有效提高了小型非球面光学零件的批量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抛光 非球面 驻留时间 补偿
下载PDF
机器视觉非球面双远心物镜的设计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明东 高兴宇 +1 位作者 叶鹏 陈朋波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8-136,共9页
为了用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精确检测微小零件的几何轮廓误差,设计了一套高分辨率非球面双远心物镜。根据检测要求确定系统的光学参数,运用架构分析法对系统进行整体光学初始结构设计。运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对初始结构进行优化,在物镜设计... 为了用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精确检测微小零件的几何轮廓误差,设计了一套高分辨率非球面双远心物镜。根据检测要求确定系统的光学参数,运用架构分析法对系统进行整体光学初始结构设计。运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对初始结构进行优化,在物镜设计中引入非球面,使结构简化,并有效地平衡系统像差,提高像质。这个结构实现了低畸变(最大畸变小于一个像素)、高分辨率[在奈奎斯特频率90.91 lp/mm处调制传递函数(MTF)值优于0.7,全视场400 lp/mm处MTF值达到0.15]和双远心系统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光学 双远心光学系统 架构分析法 非球面
原文传递
超精密气囊工具抛光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宋剑锋 姚英学 +1 位作者 谢大纲 高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04-107,共4页
针对气囊数控抛光获得高精密非球曲面零件的方法,分析了气囊抛光实验样机的结构、运动控制系统组成、柔性气囊的构成以及气囊进动运动方式和气囊抛光的加工原理.研究了气囊抛光工艺扩展可行性以及抛光过程中控制工件面形、表面质量和处... 针对气囊数控抛光获得高精密非球曲面零件的方法,分析了气囊抛光实验样机的结构、运动控制系统组成、柔性气囊的构成以及气囊进动运动方式和气囊抛光的加工原理.研究了气囊抛光工艺扩展可行性以及抛光过程中控制工件面形、表面质量和处理边缘效应的方法.研究表明气囊抛光工艺具有可扩展性.在试制的实验样机上进行了工艺参数综合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气囊抛光方法可以加工出超精密光滑的表面,该方法是加工和制造超精密光学表面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抛光 气囊式工具 非球面 超精密
下载PDF
大视场大相对孔径水下专用摄影物镜的设计 被引量:16
4
作者 谢正茂 董晓娜 +2 位作者 陈良益 余义德 何俊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91-895,共5页
分析了大视场大相对孔径水下专用摄影物镜的设计特点.基于反摄远结构引入一个高次非球面设计了相对孔径为1/1.4,水下全视场66°,焦距11.85mm,光谱响应范围0.48~0.60μm,采用平面水密壳窗的水下专用摄影物镜.全视场MTF在空间频率42l... 分析了大视场大相对孔径水下专用摄影物镜的设计特点.基于反摄远结构引入一个高次非球面设计了相对孔径为1/1.4,水下全视场66°,焦距11.85mm,光谱响应范围0.48~0.60μm,采用平面水密壳窗的水下专用摄影物镜.全视场MTF在空间频率42lp/mm时高于0.4.与相同技术要求下全部采用球面透镜的设计进行比较,表明该摄影物镜结构更简单,成像质量也更优异,能够满足深水微光摄影物镜对大视场、大相对孔径、小型化、轻量化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摄影 大视场大相对孔径 反摄远 非球面 光学设计
下载PDF
计算全息用于非球面检测的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席庆奎 朱日宏 +2 位作者 陈磊 白雪莲 陈进榜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69,共3页
本文叙述了当前用计算全息测非球面的各种方法 ,讨论了所用泰曼格林干涉仪和裴索干涉仪结构的各种优点及局限 ,并介绍了几种当前常用的电子束或激光刻写全息图的仪器。
关键词 计算全息 非球面 检测 方法
下载PDF
非球面零件光学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程灏波 王英伟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0,共3页
针对非球面零件光学级检测技术进行广泛探讨,并针对课题研究中一抛物面镜实例,设计出实用型Dall补偿器,经优化后,保证检测面形精度达到0.004λλ=632.8nm。
关键词 非球面 干涉法检测 Dall补偿器
原文传递
Review of small aspheric glass lens molding technologies 被引量:12
7
作者 Shaohui YIN Hongpeng JIA +2 位作者 Guanhua ZHANG Fengjun CHEN Kejun ZHU 《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17年第1期66-76,共11页
Aspheric lens can eliminate spherical aberra- tions, coma, astigmatism, field distortions, and other adverse factors. This type of lens can also reduce the loss of light energy and obtain high-quality images and optic... Aspheric lens can eliminate spherical aberra- tions, coma, astigmatism, field distortions, and other adverse factors. This type of lens can also reduce the loss of light energy and obtain high-quality images and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demand for aspheric lens has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ous use in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particularly for compact, portable devices and high-performance products. As an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the glass lens molding process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low-cost and high-efficienc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for machining small-diameter aspheric lens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However, the residual stress and profile deviation of the glass lens are greatly affected by various key technologies for glass lens molding, including glass and mold-die material forming, mold-die machining, and lens molding. These key technical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glass lens molding process, ar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d and reviewed to solve the existing technical bottlenecks and problems, as well as to predict the potential applicability of glass lens molding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heric glass lens mold-die manufacturing lens molding molding process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衍射型长程大型非球面轮廓测量仪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直 赵洋 +2 位作者 李达成 肖体乔 夏绍建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224-1228,共5页
分析了基于衍射准直技术的f θ系统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长程面形仪用以实现对大型非球面光学表面 ,特别是同步辐射中掠入射光学元件的高精度轮廓测量。成功地研制了样机 ,目前新型长程面形仪样机的纵向扫描范围可达 370mm ... 分析了基于衍射准直技术的f θ系统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长程面形仪用以实现对大型非球面光学表面 ,特别是同步辐射中掠入射光学元件的高精度轮廓测量。成功地研制了样机 ,目前新型长程面形仪样机的纵向扫描范围可达 370mm ,分辨率优于 0 2 5 μrad ,单点稳定性小于 0 7μrad/ 2 0 0s ,全程测量精度可达1 14 μrad ,全长扫描的重复精度为 0 0 9μrad。样机测试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面大型光学元件 轮廓测量 长程面形仪 衍射型轮廓测量仪
原文传递
非球面检测路径与高精度曲线拟合算法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郭隐彪 郭江 王振忠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01-1204,共4页
为适应轴对称非球面光学元件面形检测的要求,建立了三种不同的检测路径,并对三种路径进行了评价和对比,阐明其优缺点及适用情况,进而建立了一种高精度数据处理系统。采用Gauss-Newton算法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曲线拟合,分别以单调型和超... 为适应轴对称非球面光学元件面形检测的要求,建立了三种不同的检测路径,并对三种路径进行了评价和对比,阐明其优缺点及适用情况,进而建立了一种高精度数据处理系统。采用Gauss-Newton算法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曲线拟合,分别以单调型和超二次型非球面方程为数学模型验证了该曲线拟合算法的精确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拟合误差在1nm数量级,可用于完成高精度的数据曲线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面 数据处理 曲线拟合 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光学非球面先进制造关键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陆永贵 杨建东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2期31-33,共3页
在光学制造领域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非球面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用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形法、计算机控制应力盘抛光技术和磁流变抛光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的非球面加工,其关键在于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的综合运用。提出了光... 在光学制造领域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非球面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用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形法、计算机控制应力盘抛光技术和磁流变抛光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的非球面加工,其关键在于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的综合运用。提出了光学非球面的固着磨料研磨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面 CCOS CCSL 磁流变抛光 固着磨料研磨
下载PDF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会全面取代球面人工晶状体吗? 被引量:9
11
作者 姚克 《眼科》 CAS 2006年第1期3-4,共2页
球差是植入球面人工晶状体后影响白内障术后患者功能性视觉的主要原因。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在光学设计上更接近自然的晶状体,具有消除像差和提高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的优点。若能达到个性化设计,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有望取代传统球面人工晶状... 球差是植入球面人工晶状体后影响白内障术后患者功能性视觉的主要原因。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在光学设计上更接近自然的晶状体,具有消除像差和提高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的优点。若能达到个性化设计,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有望取代传统球面人工晶状体,成为人工晶状体的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球差 非球面
原文传递
RESEARCH ON PARALLEL GRINDING METHOD OF NON-AXISYMMETRIC ASPHERIC LENS 被引量:8
12
作者 GuoYinbiao ChenBingkui +1 位作者 ZhangYi KatsuoSyoji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49-151,共3页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of machining non-axisymmetric aspheric lens,which is short of flexibility in mould grinding and needs high accuracy CNC machine center in globediamond wheel grinding, a new parallel gr... In order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of machining non-axisymmetric aspheric lens,which is short of flexibility in mould grinding and needs high accuracy CNC machine center in globediamond wheel grinding, a new parallel grinding method that utilizes common arc diamond wheel isput forward. Base on the approach calculation of machining locus, the advantages of parallelgrinding that machines non-axisymmetric aspheric lens by 2.5-axis CNC machine center have beenobtained. The results of grinding experiment show the new method can meet the need of grinding highaccuracy non-axisymmetric aspheric l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axisymmetric aspheric lens Parallel grinding Arc diamond wheel Machining error analysis
下载PDF
个性化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术后视觉质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昳 袁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观察根据患者角膜球差植入不同球差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2例(62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2例(32眼)术前根据角膜球差植入... 目的观察根据患者角膜球差植入不同球差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选择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2例(62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2例(32眼)术前根据角膜球差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对照组30例(30眼)随机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术后3个月进行两组患者的视力、角膜球差、对比敏感度检查和生活问卷调查。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裸眼视力为4.89±0.57,与术前的4.00±0.3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其中试验组裸眼视力为4.91±0.02,对照组为4.89±0.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最佳矫正视力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97±0.21和4.97±0.18,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91);两组总角膜球差术后为(0.271±0.222)μm,与术前的(0.262±0.213)μ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对比敏感度检查在暗光及暗眩光状态下1.5 c·d^(-1)、3.0 c·d^(-1)、6.0 c·d^(-1)、12.0 c·d^(-1)、18.0 c·d^(-1)5个不同空间频率下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在明光及明眩光状态5个空间频率下对比敏感度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不良视觉症状发生率试验组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好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根据角膜球差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术后均能够获得较满意的视觉质量,为个性化植入非球面人工晶状体这一方法的可行性提供了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非球面 球差 对比敏感度
下载PDF
复杂非球面镜高效超精密车削加工法(英文)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效栋 房丰洲 +1 位作者 程颖 魏桂爽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10年第4期346-351,共6页
本文中对复杂面形的非球面镜进行了分类,并从加工方法和加工路径优化设计等方面研究了复杂非球面镜的超精密车削方法.对回转对称的复杂非球面镜进行了加工实验,并借助超精密测量技术对各段曲面进行面形测量,依据测量结果实现面形补偿加... 本文中对复杂面形的非球面镜进行了分类,并从加工方法和加工路径优化设计等方面研究了复杂非球面镜的超精密车削方法.对回转对称的复杂非球面镜进行了加工实验,并借助超精密测量技术对各段曲面进行面形测量,依据测量结果实现面形补偿加工.最终粗糙度Ra达5.14 nm,形状精度P-V值达200 nm.采用提出的方法对非回转对称的非球面阵列进行加工路径设计,根据具体面形进行加工参数选择和实际加工,得到粗糙度Ra为7.81nm的表面.实验结果证明了提出的加工方法高效实用,可以满足大部分复杂非球面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面 超精密加工 车削 非球面阵列
下载PDF
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评价 被引量:10
15
作者 毕宏生 刘冬梅 +4 位作者 蔡婉婷 马晓华 解孝锋 季鹏 王桂敏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评价非球面设计的人工晶状体AcrySofIQ对提高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同期临床对照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32例(160眼),其中植入AcrySofIQ IOL60例76眼,为IQ组... 目的评价非球面设计的人工晶状体AcrySofIQ对提高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同期临床对照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32例(160眼),其中植入AcrySofIQ IOL60例76眼,为IQ组;植入AcrySof Natural 72例84眼,为Natural组。观察患者的术后视力、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球差和并发症,问卷调查患者不良视觉症状和满意度。结果术后3个月,IQ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为4.92±0.10,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为5.02±0.10;Natural组UCVA为4.89±0.12,BCVA为5.00±0.0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各频段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IQ组为47.44±10.95、27.72±6.69、7.62±2.04和40.61±10.48、22.73±6.88、6.38±1.22;Natural组为31.55±6.68、24.67±5.49、6.17±1.43、27.27±5.78、17.62±3.90、4.83±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球差IQ组为(0.09±0.04)μm,Natural组为(0.52±0.17)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5,P=0.000)。问卷结果显示IQ组较Natural组术后眩光、光晕的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结论非球面人工晶状体AcrySof IQ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角膜的正球差,减少了人工晶状体眼的球差,提高了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改善了视觉质量,获得了患者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球差 非球面 对比敏感度
下载PDF
长程大型非球面轮廓测量仪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斌 王秋平 傅绍军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6-53,共8页
总结了常用大型非球面光学元件轮廓检测方法及其特点。详细阐述了用于同步辐射光学元件检测的长程面形仪的基本原理、发展阶段、关键技术、误差补偿、现状及发展方向。并介绍了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长程面形仪的进展。
关键词 非球面 光学检测 斜度测量 轮廓测量仪 长程面形仪
原文传递
用于非球面通用化检测的部分零位透镜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东 杨甬英 +1 位作者 田超 卓永模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2-325,共4页
非球面的非零位法检测高效快速,并可实现较高精度的通用化检测。介绍了一种可用于非球面非零位检测中降低检测光波前斜率的部分零位透镜。该透镜具有较大的球差,可以显著补偿被测非球面的纵向法线像差,使得返回的检测光波前能够被探测... 非球面的非零位法检测高效快速,并可实现较高精度的通用化检测。介绍了一种可用于非球面非零位检测中降低检测光波前斜率的部分零位透镜。该透镜具有较大的球差,可以显著补偿被测非球面的纵向法线像差,使得返回的检测光波前能够被探测器分辨。论述了部分零位透镜的设计过程,特别是约束控制条件以及初始结构的选取原则,并就相对口径为f/2和f/1.5的两个抛物面给出了设计实例。设计结果表明:该部分零位透镜可以对一定口径和相对口径范围内的非球面实现部分零位补偿。利用一系列部分零位镜将可以对较大范围内的非球面进行补偿,从而实现常见非球面的通用化检测。该研究对非球面的通用化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面 部分零位透镜 补偿法 通用化检测 非零位
下载PDF
球面及非球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裸眼视力对比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娟娟 张永康 +3 位作者 惠巧艳 刘秋平 李晶明 秦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比较术前伴有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在植入球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和非球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术后的裸眼视力,并探讨术前角膜散光的程度对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裸眼远视力的提高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患者44例57眼的... 目的:比较术前伴有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在植入球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和非球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术后的裸眼视力,并探讨术前角膜散光的程度对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裸眼远视力的提高程度的影响。方法:收集患者44例57眼的病例资料,其中球面组有23例27眼,非球面组有21例30眼,记录术前及术后1d裸眼远视力(UDVA)、术前角膜散光度数、人工晶状体型号及等效球镜度数、术中人工晶状体轴位。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1d裸眼远视力(LogM AR)差别以及术后1d裸眼视力0.4以上患者的比例,并按散光度数进行分层,散光度数小于2.0D为低散光层,散光度数≥2.0D为中高散光层,比较两组术后裸眼远视力的提高效果。结果:球面组和非球面组术后1d裸眼远视力0.4以上患者比例分别为92.6%、93.3%,与术前14.8%、13.3%相比明显增加。两组术前、术后1d裸眼远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d裸眼远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散光层内两种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裸眼视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术后1d裸眼远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不同程度散光的白内障患者在植入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后,术后裸眼远视力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植入术后1d裸眼远视力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球面及非球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可以有效地提高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裸眼远视力,但在提高裸眼视力方面,非球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并不优于球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角膜散光 TORIC人工晶状体 球面 非球面
下载PDF
红外双波段共光路环形孔径超薄成像系统设计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琦 朴明旭 +1 位作者 孟禹彤 高旭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2-190,共9页
针对中长波红外双波段系统的元件数量多、结构复杂等问题,分析了环形孔径超薄成像系统的结构特点,给出了系统初始结构遮拦比的计算方法,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中长波红外双波段的共光路环形孔径超薄成像系统,焦距为50 mm、全视场为14°... 针对中长波红外双波段系统的元件数量多、结构复杂等问题,分析了环形孔径超薄成像系统的结构特点,给出了系统初始结构遮拦比的计算方法,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中长波红外双波段的共光路环形孔径超薄成像系统,焦距为50 mm、全视场为14°、F数为1。系统仅由单一光学元件构成,结构简单且光路紧凑,其轴向尺寸与焦距的比值为0.48。在空间频率20 lp/mm处,中波红外3~5μm波段的全视场调制传递函数大于0.45,长波红外8~10μm波段的全视场调制传递函数大于0.30,同时实现了-40~80℃温度范围内的红外双波段无热化。通过公差分析可知该系统具备可加工性,且基底材料为红外硫系玻璃,可以通过精密模压的方法进行批量化生产。该研究为低成本、小型化红外双波段系统的实现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红外双波段成像 环形孔径 小型化 非球面
下载PDF
非球面与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对比敏感度的比较 被引量:9
20
作者 鲍永珍 裴雪婷 +1 位作者 李明武 胡亦文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观察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和球面IOL植入术后在视力相同的情况下其对比敏感度的差异。方法收集行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9例(60眼),其中植入非球面IOL Tecnis ZA9003者24例30眼,植入球面IOLSensar AR40e者25... 目的观察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和球面IOL植入术后在视力相同的情况下其对比敏感度的差异。方法收集行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9例(60眼),其中植入非球面IOL Tecnis ZA9003者24例30眼,植入球面IOLSensar AR40e者25例30眼,所有病例术后裸眼LogMAR视力均>0.1。术后3个月时采用CSV-1000对比敏感度测试仪分别测量明视、暗视和眩光状态下的对比敏感度,用F.A.C.T对比敏感度表测量近距离对比敏感度。结果在明视和暗视状态下的对比敏感度,非球面IOL组均高于球面IOL组,两组在空间频率6、12、18周/度时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暗视眩光状态下的对比敏感度,非球面IOL组高于球面IOL组,两组在各空间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A.C.T对比敏感度测试卡测得的对比敏感度,非球面IOL组高于球面IOL组,两组在各空间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传统的视力表检查视力正常和相同的情况下,非球面IOL植入术后较球面IOL植入术后患眼具有较好的对比敏感度,提示非球面IOL可以提高功能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面 人工晶状体 对比敏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