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鞍带石斑鱼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张海发 王云新 +4 位作者 刘付永忠 黄国光 欧冲辉 黄培卫 梁伟峰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36-40,共5页
为建立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人工繁殖技术,研究了鞍带石斑鱼亲鱼培育、催产及胚胎发育过程。根据性腺检查及催产结果,判定鞍带石斑鱼在广东的繁殖季节为每年的7-9月份,产卵水温在28-31℃。使用10.12尾雌鱼和3尾雄... 为建立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人工繁殖技术,研究了鞍带石斑鱼亲鱼培育、催产及胚胎发育过程。根据性腺检查及催产结果,判定鞍带石斑鱼在广东的繁殖季节为每年的7-9月份,产卵水温在28-31℃。使用10.12尾雌鱼和3尾雄鱼搭配进行催产实验,亲鱼未出现发情和追尾现象,虽能产卵但均未受精,通过人工授精可得受精卵。对鞍带石斑鱼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详细描述从受精卵到初孵仔鱼的28个具体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时间,结果表明,将鞍带石斑鱼胚胎发育划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在水温(27±0.5)℃、盐度31.0、pH7.8的海水中,鞍带石斑鱼胚胎历时25h40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孵化出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带石斑鱼 人工繁殖 催产 胚胎发育
下载PDF
豹纹鳃棘鲈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永波 陈国华 +2 位作者 林彬 黄宗文 周先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26,共6页
2008年5月20日,对海水网箱养殖的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 Lacepede)亲鱼进行人工催产试验,并对获得的受精卵进行胚胎发育观察,描述其发育各期的形态特征及发育速度。豹纹鳃棘鲈的受精卵呈浮性,透明圆球形,卵径为816.... 2008年5月20日,对海水网箱养殖的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 Lacepede)亲鱼进行人工催产试验,并对获得的受精卵进行胚胎发育观察,描述其发育各期的形态特征及发育速度。豹纹鳃棘鲈的受精卵呈浮性,透明圆球形,卵径为816.5μm±15.9μm,具一直径约145.5μm的大油球,有些受精卵还含有数个(1~6)小油球。在自然海区水温30.0~31.2℃条件下,胚胎发育时间为16h32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 Lacépède) 人工催产 胚胎发育
下载PDF
暗纹东方鲀生殖洄游期性腺发育特点及人工繁殖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华元渝 杨州 +3 位作者 陈亚芬 钱林峰 王立新 顾美华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共5页
1996~1998年,作者从长江下游扬中段采捕暗纹东方鱼屯亲鱼,经暂养促熟处理(微流水刺激、投喂鲜活饵料、不定期注射适量的LHRH-A2),雌鱼的性腺可发育到Ⅳ期末,对外源激素能引起正常的排卵反应。同时观察了Ⅲ、Ⅳ、... 1996~1998年,作者从长江下游扬中段采捕暗纹东方鱼屯亲鱼,经暂养促熟处理(微流水刺激、投喂鲜活饵料、不定期注射适量的LHRH-A2),雌鱼的性腺可发育到Ⅳ期末,对外源激素能引起正常的排卵反应。同时观察了Ⅲ、Ⅳ、Ⅴ期性腺发育的特点。催产药物为LHRH-A2和PG,三针注射,雌鱼剂量为35mgPG+60μgLHRH-A2/kg,雄鱼剂量减半。在水温18~22℃的条件下,效应时间为10~36小时;在21~22℃时,胚胎发育时间为139~210小时。1997~1998年的平均受精率为834%,平均孵化率为7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纹东方Tun 性腺发育 人工繁殖 亲鱼培育
下载PDF
外源激素、温度和亲本规格对大刺鳅人工催产及孵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薛凌展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3-341,共9页
综合分析比较了温度、外源激素和亲本规格3种因子对野生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人工催产及孵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刺鳅催产及孵化的适宜水温为24—32℃,最佳繁育水温为28℃,效应期为(39.43±2.87)—(58.43±1.25)h,孵化... 综合分析比较了温度、外源激素和亲本规格3种因子对野生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人工催产及孵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刺鳅催产及孵化的适宜水温为24—32℃,最佳繁育水温为28℃,效应期为(39.43±2.87)—(58.43±1.25)h,孵化历时为(44.35±0.5)—(75.74±0.63)h,效应时间和孵化历时随着水温升高逐渐缩短,呈负相关;亲本规格直接影响其催产及孵化效果。经外源激素催产后小规格亲本比大规格亲本性腺更早成熟,催产效益期较短。产卵量、受精率和孵化率3个指标与亲本规格呈正相关,规格越大产卵量越高卵子质量越好;在适宜的剂量范围内3种外源激素组合均能部分实现催产。综合分析各项指标,2种激素混合配方(DOM+LRH–A2)的催产和孵化效果均较差,3种外源激素混合使用(HCG+DOM+LRH–A2)的效果最好,适合用于大刺鳅繁育,最佳催产剂量为1000 IU+5 mg+6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刺鳅 外源激素 温度 亲本规格 人工催产 孵化
下载PDF
不同催产剂型对人工培育巴马拟缨鱼性腺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5
作者 程蔓 麻艳群 +3 位作者 程光平 司楠 古昌辉 韦云勇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3期19-24,共6页
为探究不同催产剂催产人工养殖巴马拟缨鱼性激素水平变化,设置4个剂量处理组,分别为:A组(LHRH-A315μg+HCG 3000 IU+DOM 15 mg)/kg、B组(LHRH-A39μg+HCG 2000 IU+DOM 10 mg)/kg、C组(LHRH-A33μg+HCG 1000 IU+DOM5 mg)/kg和D组(鱼用高... 为探究不同催产剂催产人工养殖巴马拟缨鱼性激素水平变化,设置4个剂量处理组,分别为:A组(LHRH-A315μg+HCG 3000 IU+DOM 15 mg)/kg、B组(LHRH-A39μg+HCG 2000 IU+DOM 10 mg)/kg、C组(LHRH-A33μg+HCG 1000 IU+DOM5 mg)/kg和D组(鱼用高效鱼用催产剂800活性单位+HCG 2500 IU)/kg;雄鱼剂量为雌鱼的1/2。催产前所采集雌雄鱼样本作为对照组M。结果表明,A组催产剂的剂型及配比,有助于提高人工养殖巴马拟缨鱼雌二醇、雌三醇水平,进而促进人工培育条件下的卵巢发育;B组催产剂利于巴马拟缨鱼雌酮水平;人工养殖巴马拟缨鱼亲本,对D组催产剂敏感性较低,D组催产剂不利于提高亲鱼雌激素水平,其中B组和C组更利于促进人工培育条件下的卵巢发育成熟。各组催产剂的剂型及配比,均促进了人工培育的巴马拟缨鱼雄性亲本精巢发育,其中A组的剂型为最佳剂型。指出,雌性亲本尚未完全成熟,影响巴马拟缨鱼产卵排精刺激的重要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拟缨鱼 人工养殖 性类固醇激素 催产
下载PDF
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工厂化人工育苗试验 被引量:6
6
作者 吴洪喜 徐爱光 蔡志飞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7-63,共7页
文蛤的人工催产、浮游幼虫培育和稚贝水泥池培养试验结果表明:(1)用阴干与流水结合的方法刺激亲贝能获得理想俏产效果。(2)在水温28.0~29.1℃,比重1.0160—1.0187,pH值8.2-8.4条件下,用亚心形扁藻作文蛤D幼的开口饵料... 文蛤的人工催产、浮游幼虫培育和稚贝水泥池培养试验结果表明:(1)用阴干与流水结合的方法刺激亲贝能获得理想俏产效果。(2)在水温28.0~29.1℃,比重1.0160—1.0187,pH值8.2-8.4条件下,用亚心形扁藻作文蛤D幼的开口饵料和壳顶幼虫饵料,生长快(日增长高达24.5μm)、成活率高(72.3%)、浮游期短(仅5-6天)。(3)文蛤眼点功出水泥池无砂底附苗试验获得成功,且单位面积附苗量高达433.3万颗/m2。(4)室内水泥池铺砂培养文蛤稚贝,前期生长快,但当壳长达300μm后,稚贝分泌一种粘液,生长和成活受到影响。建议定期翻池洗苗,当壳长达500μm后尽早将苗移至池塘内砂滩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工厂化 人工育苗 人工催产 幼虫培育
下载PDF
鳡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研究进展
7
作者 沈志刚 管赫赫 +3 位作者 丁运敏 何焱 高泽霞 樊启学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58-1266,共9页
鳡(Elopichthys bambusa)是大型凶猛肉食性鱼类,在大型水体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近年来,由于种质退化、亲本数量锐减、养殖规模衰减、池塘规模化繁育技术不成熟等综合因素,导致其产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已无... 鳡(Elopichthys bambusa)是大型凶猛肉食性鱼类,在大型水体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近年来,由于种质退化、亲本数量锐减、养殖规模衰减、池塘规模化繁育技术不成熟等综合因素,导致其产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鳡亲本培育、亲本产后护理、规模化催产、驯食人工配合饲料、优良种质培育等领域仍然存在不成熟不完善之处,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建立完善的鳡繁育技术体系对推动鳡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近20年来,鳡人工繁殖技术取得突破,苗种培育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驯食人工配合饲料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给鳡产业发展提供了关键保障。文章系统总结了鳡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的研究进展,指出繁育环节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亲本培育与产后护理、驯食及优良种质培育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开展大量研究。文章进一步提出对应建议或对策,以期为鳡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也为其他大型肉食性鱼类产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繁殖 催产 苗种培育 肉食性鱼类 驯食
下载PDF
尖头金线鲃人工繁殖初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严晖 高慧 +3 位作者 李德运 董文红 余春 黄云仙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3-145,共3页
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组合对尖头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oxycephalus)催产获得成功,用鲤脑垂体5mg/k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IU/kg组合催产失败。采取2次注射(第1次注射LR... 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组合对尖头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oxycephalus)催产获得成功,用鲤脑垂体5mg/k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IU/kg组合催产失败。采取2次注射(第1次注射LRH-A22μg/kg,第2次注射LRH-A28μg/kg+DOM3mg/kg+HCG1000IU/kg)催产效果明显;采取遮光孵化,孵化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头金线鲃 人工繁殖 催产 孵化
下载PDF
从江稻田鲤胚胎发育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娜 吴金明 +4 位作者 麻智芳 王成杰 刘千凡 余科 安苗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3年第4期63-68,73,共7页
为探明从江稻田鲤(Cyprinus carpio Linnaeus)的早期发育阶段特征和规律,本试验通过设置4个不同的孵化温度20℃、22℃、24℃、26℃,连续显微观察记录分析其胚胎发育各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特点。结果显示:从江稻田鲤受精卵为淡黄色、卵... 为探明从江稻田鲤(Cyprinus carpio Linnaeus)的早期发育阶段特征和规律,本试验通过设置4个不同的孵化温度20℃、22℃、24℃、26℃,连续显微观察记录分析其胚胎发育各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特点。结果显示:从江稻田鲤受精卵为淡黄色、卵圆形、强黏性,卵径为1.32±0.10 mm,吸水后卵径为1.60±0.02 mm。在水温20.0±0.5℃,胚胎发育历时75.98 h,总积温为1527.20 h·℃,共记录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以及出膜6个阶段,共27个时期。建议从江稻田鲤的胚胎发育温度不超过26℃,最适发育温度应控制在22~24℃。本研究报道了从江稻田鲤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胚胎发育特征,为进一步实现苗种规模化繁育提供基础资料和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江稻田鲤 人工催产 胚胎发育 温度控制
下载PDF
花斑裸鲤的人工繁殖试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董艳珍 邓思红 肖文渊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年第6期8-10,共3页
于2015年4月在四川省凉山科华水生态工程有限公司水产良种场使用LRH-A2+DOM分2批对来自黄河水系的24尾(以雌鱼计)野生花斑裸鲤亲鱼进行人工催产。雌鱼在挤卵前死亡5尾,1尾未产卵,平均催产率为75.5%;18尾雌鱼共产卵14.3万粒,受精卵13.1万... 于2015年4月在四川省凉山科华水生态工程有限公司水产良种场使用LRH-A2+DOM分2批对来自黄河水系的24尾(以雌鱼计)野生花斑裸鲤亲鱼进行人工催产。雌鱼在挤卵前死亡5尾,1尾未产卵,平均催产率为75.5%;18尾雌鱼共产卵14.3万粒,受精卵13.1万粒,受精率为91.6%;获初孵仔鱼10.2万尾,孵化率77.9%。研究结果表明,在非产区进行花斑裸人工繁殖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斑裸鲤 人工繁殖 催产率 受精率 孵化率
下载PDF
池养鲥鱼全人工繁殖的机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汉平 林加敬 +2 位作者 魏开金 麦家柏 姚红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0-37,共8页
本研究首次成功地在盐度0.5~12的咸淡水池塘中驯养鲥幼鱼至6龄,并提出池养鲥鱼全人工繁殖机理。采用外源内分泌药理学和生态学的方法刺激鲥鱼早春脂肪积累和血清中的17β-E2的合成与分泌,启动性腺发育和诱导成熟,4、5... 本研究首次成功地在盐度0.5~12的咸淡水池塘中驯养鲥幼鱼至6龄,并提出池养鲥鱼全人工繁殖机理。采用外源内分泌药理学和生态学的方法刺激鲥鱼早春脂肪积累和血清中的17β-E2的合成与分泌,启动性腺发育和诱导成熟,4、5、6龄雌鱼的成熟率分别达83.3%、87.5%和100%;在催产过程中采用神经介质抑制剂和可的松对抗剂,克服池养鲥鱼排卵机制障碍和产卵前紧张反应的副效应,获得约80000粒的受精卵,受精率约75%,从而突破了池养鲥鱼不育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鱼 池塘养鱼 人工繁殖 生殖机理
下载PDF
中国仙女蛤人工育苗试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碧全 周小文 +4 位作者 陈明达 郑杰民 游剑涛 黄标武 李迪贵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58,共6页
2009年在福建平潭进行了2批次中华仙女蛤人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亲贝性腺发育成熟程度与催产方法是影响中国仙女蛤亲贝催产成功率和排放率高低的主要因素;在2批亲贝的平均鲜出肉率分别为(31.6±2.0)%和(32.8±2.3)%的前提下,... 2009年在福建平潭进行了2批次中华仙女蛤人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亲贝性腺发育成熟程度与催产方法是影响中国仙女蛤亲贝催产成功率和排放率高低的主要因素;在2批亲贝的平均鲜出肉率分别为(31.6±2.0)%和(32.8±2.3)%的前提下,采用阴干、碘钨灯照射提高亲贝体温、流水刺激相结合的物理综合刺激方法可有效地催产中国仙女蛤并培育出健康苗种。但中国仙女蛤亲贝排精产卵的个数比例较小,即亲贝的排放率较低,2批次育苗的排放率分别仅为16.7%和26.7%。2批次共培育出平均壳长为2.87±0.14mm的中国仙女蛤苗种1 331×106cf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仙女蛤 育苗 催产 鲜出肉率
下载PDF
不同配比的催产激素对泥鳅高效繁育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文文 陈亮 +2 位作者 晁凤娟 史琦洋 储张杰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年第4期28-29,共2页
目前泥鳅的人工繁殖已成为泥鳅集约化养殖的重要方法,其中,人工催产又是人工繁殖的核心部分。通过采用不同配比的催产激素对泥鳅进行人工催产,统计催产后自然受精获得的卵粒数,并比较相应的药物成本后认为,催产激素浓度越高,相应的催产... 目前泥鳅的人工繁殖已成为泥鳅集约化养殖的重要方法,其中,人工催产又是人工繁殖的核心部分。通过采用不同配比的催产激素对泥鳅进行人工催产,统计催产后自然受精获得的卵粒数,并比较相应的药物成本后认为,催产激素浓度越高,相应的催产效果越好;相同药物成本下,混搭催产所产的卵粒数远高于单一催产所产的卵粒数,50IU/0.2mLHCG+0.25μg/0.2mLLRH-A2+0.2mg/0.2mLDOM混搭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催产 催产激素 不同配比 泥鳅
下载PDF
舌鰕虎鱼的人工繁殖及其胚胎发育 被引量:1
14
作者 严银龙 施永海 +3 位作者 邓平平 张忠华 张海明 赵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29,共6页
为掌握舌鰕虎鱼Glossogobius giuris的人工繁殖技术及其胚胎发育特点,进行了舌鰕虎鱼人工繁殖试验和胚胎发育观察,研究了舌鰕虎鱼亲鱼强化培育、人工催产、产卵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并描述了胚胎各发育时期的时序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 为掌握舌鰕虎鱼Glossogobius giuris的人工繁殖技术及其胚胎发育特点,进行了舌鰕虎鱼人工繁殖试验和胚胎发育观察,研究了舌鰕虎鱼亲鱼强化培育、人工催产、产卵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并描述了胚胎各发育时期的时序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性腺成熟的舌鰕虎鱼亲鱼经两次激素注射催熟催产,催产率为60%-80%,受精率为73.4%-81.2%,孵化率为63.8%-77.2%;舌鰕虎鱼受精卵为纺锤形,呈黏性且半透明;胚胎发育分为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出膜期7个阶段,以及26个发育时期;在25-27℃条件下需要108 h完成孵化过程,初孵仔鱼体长为2.5-3.5 mm,全长为2.7-3.8 mm,肌节为26-28对,心跳为50-55次/min。本研究结果可为舌鰕虎鱼资源的保护和人工繁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鰕虎鱼 人工繁殖 催产 胚胎发育
下载PDF
褐毛鲿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朴贤 曾志南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64,共8页
为了掌握褐毛鲿(Megalonibea fusca)繁殖生物学特性并突破全人工繁殖技术,作者介绍了1998~2002年项目实施期间,对褐毛鲿的性成熟年龄、生殖季节、产卵水温、性腺发育与性周期、产卵类型与产卵量、室内产卵池催产、海上网箱催产、亲鱼... 为了掌握褐毛鲿(Megalonibea fusca)繁殖生物学特性并突破全人工繁殖技术,作者介绍了1998~2002年项目实施期间,对褐毛鲿的性成熟年龄、生殖季节、产卵水温、性腺发育与性周期、产卵类型与产卵量、室内产卵池催产、海上网箱催产、亲鱼产卵率、受精率、催产激素与剂量、全人工繁殖技术等所做的研究,讨论和总结了褐毛鲿亲鱼的强化培育,人工催产的方法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毛鲿(Megalonibea fusca) 全人工繁殖 人工催产 繁殖生物学
下载PDF
美国青蛙养殖技术研究
16
作者 樊纪梅 肖汉纲 +2 位作者 刘乃岑 张家国 李亚臣 《齐鲁渔业》 1998年第6期22-25,共4页
研究了美国青蛙的形态、生态、人工催产、孵化、幼蛙培育、成蛙养殖、配饵驯食及腐皮病、红腿痛、气泡病的防治技术。结果:孵化密度4000~8000粒/m2,48h出苗。幼蛙培育适宜密度为80~100只/m2,幼蛙体重15g左右时,以活饵带动法或... 研究了美国青蛙的形态、生态、人工催产、孵化、幼蛙培育、成蛙养殖、配饵驯食及腐皮病、红腿痛、气泡病的防治技术。结果:孵化密度4000~8000粒/m2,48h出苗。幼蛙培育适宜密度为80~100只/m2,幼蛙体重15g左右时,以活饵带动法或直接驯食法分3个阶段进行驯食。成蛙养殖密度以20~30只/m2为宜。52m2土地放养幼蛙1404只,经123天养殖,成蛙平均体重252g,每平方米产蛙6.3kg,成活率92.6%,折合100m2水面纯益3489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青蛙 人工催产 孵化 幼蛙培育 养殖技术
原文传递
人工管道诱导大弹涂鱼产卵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洪万树 张其永 +2 位作者 王明雄 商栩 吴鼎勋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5-80,共6页
报道了人工制作的陶瓷管道诱导大弹涂鱼 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产卵的研究结果。未经激素催熟的亲鱼放入产卵池内7—12d未见产卵,经一次激素注射催熟的亲鱼放入产卵池内第3天开始交配产卵和受精,入池后5d未能产卵雌鱼的卵母... 报道了人工制作的陶瓷管道诱导大弹涂鱼 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产卵的研究结果。未经激素催熟的亲鱼放入产卵池内7—12d未见产卵,经一次激素注射催熟的亲鱼放入产卵池内第3天开始交配产卵和受精,入池后5d未能产卵雌鱼的卵母细胞开始退化吸收。雌鱼不仅在管道内产卵,而且也将卵产在管道外、池底和池壁,产卵时间集中在下半夜的02:00—04:00,不同产卵池中管道的产卵率差别很大。卵子粘附在管道不同部位的数量和受精率均不相同。强迫配对的亲鱼虽有产卵,但卵子不受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弹涂鱼 人工管道 诱导产卵 亲鱼 激素 产卵率
下载PDF
人工催产时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尾部神经分泌系统单胺荧光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根兴 朱洪文 +1 位作者 孙群 潘建林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4期657-664,共8页
在人工催产过程中,我们用单胺荧光结合乙酰胆碱酯酶(AChE)组化方法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尾部神经分泌系统进行了研究。给泥鳅注射LRH-A(0.05微克/克)12小时后,尾部神经分泌系统中单胺荧光强度明显比催产前增强,但神经分... 在人工催产过程中,我们用单胺荧光结合乙酰胆碱酯酶(AChE)组化方法对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尾部神经分泌系统进行了研究。给泥鳅注射LRH-A(0.05微克/克)12小时后,尾部神经分泌系统中单胺荧光强度明显比催产前增强,但神经分泌细胞的AChE活性却明显降低;当注射LRH-A 24小时和48小时后,单胺荧光强度减弱,而AChE活性却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尾部神经 分泌系统 单胺荧光
下载PDF
团头鲂尾部神经分泌系统的超微结构及其在人工催产过程中的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根兴 朱洪文 《水产学报》 CAS 1986年第2期205-211,共7页
在团头鲂尾部神经分泌系统的神经分泌细胞及其轴突中,可观察到三种不同类型的颗粒(即电子致密颗粒、电子致密度较低的颗粒和电子透明颗粒)。细胞质中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和粗面内质网都比较发达,游离核糖体较多。在尾垂体的无髓神经纤... 在团头鲂尾部神经分泌系统的神经分泌细胞及其轴突中,可观察到三种不同类型的颗粒(即电子致密颗粒、电子致密度较低的颗粒和电子透明颗粒)。细胞质中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和粗面内质网都比较发达,游离核糖体较多。在尾垂体的无髓神经纤维之间有时还可观察到桥粒结构。 在性腺Ⅲ期至Ⅵ期,上述的细胞器变化不大,但三种颗粒的数量和分布却有明显的差别。根据团头鲂尾部神经分泌细胞和神经血管复合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看来,人工催产有促进尾垂体电子致密颗粒中的分泌物向血管内释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头鲂 尾部神经分泌系统 超微结构 人工催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