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载铁(Ⅲ)-配位体交换棉纤维素吸附剂对饮用水中砷(Ⅴ)和氟联合去除的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赵雅萍 王军锋 陈甫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43-647,共5页
使用新型载铁 ( ) -配位体交换棉纤维素吸附剂 ,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 ,研究了饮用水中砷酸钠[砷 ( ) ]和氟化钠 (氟 )联合去除的效果和浓度因素的影响以及吸附剂经过反复吸附 -洗脱再生 -再吸附后性能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 ,该吸附... 使用新型载铁 ( ) -配位体交换棉纤维素吸附剂 ,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 ,研究了饮用水中砷酸钠[砷 ( ) ]和氟化钠 (氟 )联合去除的效果和浓度因素的影响以及吸附剂经过反复吸附 -洗脱再生 -再吸附后性能的稳定性 .结果表明 ,该吸附剂能够高效、高选择性地联合去除高砷 ( )和高氟 .吸附柱的饱和吸附容量可高达 1 5 mg/ g干重 ,反复使用中饱和体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0 .5 % ,柱处理出水的各项有关指标均符合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特别是砷 ( )的质量浓度低于 0 .0 1 0 mg/ L,符合世界健康组织 ( WHO)推荐的饮用水严格砷标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铁(Ⅲ)-配位体交换棉纤维素 吸附剂 饮用水 砷(V) 联合去除 水处理
下载PDF
浮石负载纳米零价铁去除水相中的砷(Ⅴ)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艺琳 周孜迈 +4 位作者 邓文娜 孙艳秋 王悦 柳听义 王中良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8-607,共10页
废水中的砷是最具毒性的环境污染物之一.为了更好地利用纳米零价铁(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NZVI)修复水体污染,本文进行了浮石负载NZVI去除水相中As(Ⅴ)的研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浮石负载纳米零价铁(P-... 废水中的砷是最具毒性的环境污染物之一.为了更好地利用纳米零价铁(Nanoscale Zero-Valent Iron,NZVI)修复水体污染,本文进行了浮石负载NZVI去除水相中As(Ⅴ)的研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浮石负载纳米零价铁(P-NZVI)的形态和粒度进行表征分析,根据批试验和间歇试验探究反应条件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对照P-NZVI与As(Ⅴ)溶液反应前后的样品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合XPS Fe2p和XPS As3d窄轨道图谱,探讨P-NZVI对水相中As(Ⅴ)的去除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所得NZVI颗粒平均粒径30.6 nm,分散在浮石表面.利用BET-N2法检测得到P-NZVI的比表面积为32.2 m^2·g^(-1)(NZVI含量0.28 g,质量比7.7%).P-NZVI对As(Ⅴ)的去除率随初始pH值、反应温度、As(Ⅴ)初始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反应符合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初始As(Ⅴ)浓度为100 mg·L^(-1)时,P-NZVI的平衡时吸附量为35.7 mg·g^(-1).P-NZVI对As(Ⅴ)的去除机理包括吸附、沉淀和共沉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石-纳米零价铁 As() 水体砷污染 去除机理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蔗渣炭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As(Ⅴ)的吸附机理 被引量:8
3
作者 梁美娜 王敦球 +3 位作者 朱义年 肖瑜 朱宗强 唐沈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7-614,共8页
以甘蔗渣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羟基磷灰石/蔗渣炭复合吸附剂——HBA,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HBA对As(Ⅴ)的吸附特性,并采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吸附前后的HBA进行表征,探讨其吸附As(Ⅴ)的机理.结果表明:HBA的比表面积为89.52... 以甘蔗渣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羟基磷灰石/蔗渣炭复合吸附剂——HBA,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HBA对As(Ⅴ)的吸附特性,并采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吸附前后的HBA进行表征,探讨其吸附As(Ⅴ)的机理.结果表明:HBA的比表面积为89.52 m^2/g,pH_(zpc)(零点电荷)=7.2,HBA上的羟基磷灰石的分子式为Ca_(10)(PO_4)_6(OH)_2.HBA吸附As(Ⅴ)的效果最佳pH为5.0~9.0.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适合拟合HBA对As(V)的吸附等温线,25℃时Langmuir最大吸附量为6.76 mg/g,是蔗渣炭对As(Ⅴ)最大吸附量的20多倍.红外光谱分析表明,HBA含有的=C=O、—OH、—COOH等含氧官能团,可为化学吸附提供充足的吸附位点和提高HBA的吸附能力.XPS分析表明,HBA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如羧基(—O—C=O,532.2 eV)、羟基(—OH,530.6 e V)]参与了吸附反应,羟基磷灰石能提高HBA吸附As(Ⅴ)的能力,被吸附到HBA表面上的As主要以AsO_4^(3-)和HAsO_4^(2-)形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蔗渣炭 吸附 机理
下载PDF
施用原始及铁改性生物质炭对土壤吸附砷(Ⅴ)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戴志楠 温尔刚 +4 位作者 陈翰博 杨兴 陈俊辉 郭佳 王海龙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6-354,共9页
【目的】考察生物质炭及铁改性生物质炭对土壤吸附砷[As(Ⅴ)]的影响。【方法】以法国梧桐Platanus orientalis修剪枝为原料在650℃限氧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质炭,并通过氯化铁(FeCl3)溶液浸渍、热解,将其进一步制备成铁改性生物质炭,对比... 【目的】考察生物质炭及铁改性生物质炭对土壤吸附砷[As(Ⅴ)]的影响。【方法】以法国梧桐Platanus orientalis修剪枝为原料在650℃限氧条件下热解制备生物质炭,并通过氯化铁(FeCl3)溶液浸渍、热解,将其进一步制备成铁改性生物质炭,对比考察改性后生物质炭理化性质和表面官能团的变化;并通过批量吸附试验探究不同As(Ⅴ)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对施炭土壤吸附As(Ⅴ)效果和规律的影响,通过分析吸附等温线特征和吸附动力学特征,探明吸附机制。【结果】铁改性生物质炭较原始生物质炭pH、比表面积及官能团数量降低,但灰分质量分数和电导率有所增加;Langmuir模型能较好拟合施炭土壤对As(Ⅴ)的吸附过程,表明吸附以单分子层为主。当As(Ⅴ)溶液初始质量浓度大于25 mg·L^(-1)后,铁改性生物质炭对As(Ⅴ)的吸附量大于原始生物质炭,且最大吸附量为0.36 mg·g^(-1)。原始生物质炭和铁改性生物质炭对As(Ⅴ)的动力学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过程在4 h前后分别为快速吸附和慢速吸附2个阶段,在24 h左右趋于平衡,且铁改性生物质炭处理下土壤的饱和吸附量比原始生物质炭处理高11%。【结论】施用2种生物质炭均能提高土壤对As(Ⅴ)的吸附效果,且铁改性生物质炭的吸附效果优于原始生物质炭。因此,施用铁改性生物质炭可以加强土壤对As(Ⅴ)的吸附作用从而降低As生物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改性生物质炭 园林废弃物 吸附 砷() 污染土壤
下载PDF
锆铁复合氧化物颗粒对As(Ⅴ)的去除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艳素 豆小敏 +2 位作者 于新 赵蓓 伦小秀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96-1404,共9页
系统研究了锆铁氧化物颗粒吸附剂(GZI)对As(Ⅴ)的去除性能,考察了反应时间、溶液pH、初始As(Ⅴ)浓度、共存离子等反应条件的影响.同时评价了吸附后材料的脱附性能及动态处理后材料的安全性.实验结果显示,初始浓度低于20 m.gL-1时,5 h后... 系统研究了锆铁氧化物颗粒吸附剂(GZI)对As(Ⅴ)的去除性能,考察了反应时间、溶液pH、初始As(Ⅴ)浓度、共存离子等反应条件的影响.同时评价了吸附后材料的脱附性能及动态处理后材料的安全性.实验结果显示,初始浓度低于20 m.gL-1时,5 h后As(Ⅴ)在GZI吸附剂上达到平衡,初始浓度为50 m.gL-1时,24 h内As(Ⅴ)在GZI吸附剂上未达到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速率方程,吸附开始3.0 h内,吸附主要受颗粒内扩散控制.在pH 3.0—9.0的范围内,As(Ⅴ)在GZI表面吸附不受pH影响,显示出良好的pH适用性,意味着在地下水常见的pH范围内,吸附效率不受pH影响.在pH=7.0时,As(Ⅴ)平衡浓度为13.8 m.gL-1时,该颗粒吸附剂对As(Ⅴ)的去除容量为20.75 m.gg-1,优于多数已报道的颗粒除砷吸附剂.共存离子实验结果显示,HCO-3、F-、腐殖酸对As(Ⅴ)的去除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其余共存离子在中性pH条件下对As(Ⅴ)去除影响不大.碱液脱附实验表明,3.0%的NaOH适合于对吸附后的GZI进行脱附.对使用后的吸附剂颗粒进行的TCLP测试证实其是惰性的、可以安全填埋.以上结果显示GZI吸附剂是一种能应用于实际处理的除砷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 锆铁复合氧化物 吸附 颗粒吸附剂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磁性复合材料用于水中砷(Ⅴ)的吸附 被引量:3
6
作者 侯惠娟 吴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14-1519,共6页
本文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质量比四氧化三铁(Fe3O4)/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磁性复合材料作为新型吸附剂用于水中砷(Ⅴ)的吸附。研究了复合材料中Fe3O4质量百分比、吸附剂用量、pH值、吸附时间及温度对砷(Ⅴ)吸附性能的影响。... 本文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质量比四氧化三铁(Fe3O4)/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磁性复合材料作为新型吸附剂用于水中砷(Ⅴ)的吸附。研究了复合材料中Fe3O4质量百分比、吸附剂用量、pH值、吸附时间及温度对砷(Ⅴ)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Fe3O4质量百分比大于50%,复合材料用量为0.2g,As(Ⅴ)初始浓度为1000μg/L时,去除率大于99%。pH值3~9范围内,Fe3O4/HA复合材料均能有效吸附As(Ⅴ);ΔGo、ΔHo和ΔSo等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对As(Ⅴ)的吸附为自发放热反应,其吸附机理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 羟基磷灰石 As() 吸附
下载PDF
巯基功能化蛋壳膜对水溶液中As(Ⅴ)的吸附去除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娟 邹雪 +1 位作者 王厦 黄玉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0-173,共4页
研究了巯基功能化蛋壳膜(TESM)对水溶液中As(Ⅴ)的吸附去除性能.考察了溶液pH值、离子强度、腐殖酸(HA)等的影响,并用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当pH值为8.0时,TESM对As(Ⅴ)的吸附效果最好;NaCl的加入... 研究了巯基功能化蛋壳膜(TESM)对水溶液中As(Ⅴ)的吸附去除性能.考察了溶液pH值、离子强度、腐殖酸(HA)等的影响,并用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当pH值为8.0时,TESM对As(Ⅴ)的吸附效果最好;NaCl的加入显著降低了TESM对As(Ⅴ)的吸附量;HA的存在降低TESM对As(Ⅴ)的吸附能力,但进一步增大腐植酸质量浓度对TESM吸附As(Ⅴ)无显著影响;TESM对As(Ⅴ)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最大吸附量为21.51mg/g,为未功能化蛋壳膜吸附量的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壳膜 巯基功能化 As() 吸附
下载PDF
草酸法改性锰矿吸附去除溶液中的砷(Ⅴ) 被引量:1
8
作者 贾密英 马子川 +1 位作者 李永 张博博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55-458,共4页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H2SO4浓度和KMnO4用量对草酸法改性锰矿吸附溶液中砷(Ⅴ)性能的影响.寻找出最佳反应条件:草酸用量2.0 mmol/g,高锰酸钾用量1.0 mmol/g,硫酸浓度1.0 mol/L,室温下反应60 min.吸附体系在25℃,pH=3....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H2SO4浓度和KMnO4用量对草酸法改性锰矿吸附溶液中砷(Ⅴ)性能的影响.寻找出最佳反应条件:草酸用量2.0 mmol/g,高锰酸钾用量1.0 mmol/g,硫酸浓度1.0 mol/L,室温下反应60 min.吸附体系在25℃,pH=3.0和吸附剂质量浓度为0.5 g/L的条件下,草酸法改性锰矿与天然锰矿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0.12,4.15 mg/g,吸附能力提高了约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法改性锰矿 正交实验 砷() 吸附
下载PDF
新疆奎屯农田土壤对砷(Ⅴ)的吸附-解吸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邓雯文 罗艳丽 +1 位作者 刘畅 刘晨通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75-1984,共10页
为明确新疆奎屯垦区农田土壤对As(Ⅴ)的吸附-解吸特征,本研究通过吸附-解吸试验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探究研究区土壤对As(Ⅴ)的吸附-解吸能力及结合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在吸附As... 为明确新疆奎屯垦区农田土壤对As(Ⅴ)的吸附-解吸特征,本研究通过吸附-解吸试验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探究研究区土壤对As(Ⅴ)的吸附-解吸能力及结合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在吸附As(Ⅴ)的过程中单层和多层吸附同时发生并以单层吸附为主,且吸附容易进行(Freundlich方程参数n>2)。在15、25℃和35℃3个温度下,土壤对As(Ⅴ)的吸附量、结合能力、吸附速率均在35℃时最大,15℃时最小;土壤对As(Ⅴ)的解吸量则在35℃时最小,15℃时最大。土壤是多种Si、Fe、Al氧化物构成的复合体,吸附、解吸反应主要是发生在—OH、N—H、C=O、C—H、—SH 5种官能团上;黏土矿物和有机质为As(Ⅴ)提供发生络合作用的载体,对As(Ⅴ)的吸附起到了促进作用。As(Ⅴ)被吸附到含有C、Si、K、Ca、Na、Mg、Al和Fe元素的有机质、多种金属(氢)氧化物以及黏土矿物等物质中。研究区高pH、低有机质的土壤环境,使As(Ⅴ)容易被释放到土壤溶液中,从而增大了As(Ⅴ)向深层土壤及植物中迁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 农田土壤 吸附-解吸 扫描电镜-能谱仪 傅里叶红外光谱
下载PDF
Effectively arsenic(Ⅴ)and fluoride removal in geothermal water using magnetic Fe_(3)O_(4)@MgO nanoparticles
10
作者 Qiangying Zhang Xin Tan Tao Y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5期286-291,共6页
High residual concentration of arsenic and fluoride is a tricky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process of reinjection after geothermal water utilization.We develop a method to simultaneously remove As(V)and F-from geothe... High residual concentration of arsenic and fluoride is a tricky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process of reinjection after geothermal water utilization.We develop a method to simultaneously remove As(V)and F-from geothermal water using magnetic Fe_(3)O_(4)@MgO adsorbent,fabricated via a one-step method.The effects of pH,contact time,adsorbent dose and temperature on the removal efficiency were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e_(3)O_(4)@MgO composite has a wide range of pH(2-11),ultrafast removal dynamics(As(V):2 min;F-:30 min),and high removal efficiency(As(V):99.9%;F-:96.6%).The adsorption kinetics follows the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s model,and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model fits Freundlich.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As(V)and F-can reach 123 and 98.4 mg/g,respectively.The exchange of As(V)and F-with Mg-hydroxyl groups hydrolysis by MgO was determined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The Fe_(3)O_(4)@MgO adsorbent was capable of achieving the adsorption efficiency as high as 99.9%for As(V)and 97.3%for F-in real geothermal water,respectively.Hence,the proposed Fe_(3)O_(4)@MgO composite exhibited as an excellent adsorbent for the remediation of As-and F-contaminated geothermal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MgO adsorbent Geothermal water arsenic() FLUORIDE Removal
原文传递
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非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海水中的砷(Ⅲ)和砷(Ⅴ)的研究 被引量:22
11
作者 侯静 弓振斌 +1 位作者 郭旭明 黄本立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3-16,共4页
用流动注射 -氢化物发生 -非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海水中 As( )和As( )的直接测定进行了研究。氢化物发生的最佳条件为 :KBH4 溶液浓度为 5g·L-1(含 KOH5g· L-1) ,流速 1 0 .0 m L·min-1;样品酸度为 1 .3mol· L-1H... 用流动注射 -氢化物发生 -非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海水中 As( )和As( )的直接测定进行了研究。氢化物发生的最佳条件为 :KBH4 溶液浓度为 5g·L-1(含 KOH5g· L-1) ,流速 1 0 .0 m L·min-1;样品酸度为 1 .3mol· L-1HCl,流速 4.2 m L· min-1。对基体 Na Cl,Mg Cl2 ,Ca Cl2 ,Na2 SO4 以及微量共存金属离子 (Cd,Zn,Pb,Cu)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 ,基体和微量共存金属离子对 As( )的测定没有干扰。样品中 As( )的测定用硫脲进行预还原 ,通过总量和As( )含量的差减得到 As( )含量。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测得方法的检出限(3σ)为 0 .0 8ng· m L-1;7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 0 .48%~ 1 .30 % (8.0ng· m L-1标准溶液 )。标准曲线和标准加入法对海水样品测定的对照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吻合较好。该方法已应用于近岸海水和大洋海水中 As( )和As( )的直接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色散原子荧光光谱 海水 测定
下载PDF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水样中砷(Ⅲ)和砷(Ⅴ) 被引量:16
12
作者 马戈 谢文兵 +2 位作者 刘晶 李昕洋 金彦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07-809,共3页
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水样中As(Ⅲ)和As(Ⅴ)的方法。无需任何预分离技术,通过直接调节氢化物发生反应的酸度而实现As(Ⅲ)和As(Ⅴ)的形态分离分析。研究了NaBH4、还原剂KI用量以及其他实验条件等对测定结果... 建立了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水样中As(Ⅲ)和As(Ⅴ)的方法。无需任何预分离技术,通过直接调节氢化物发生反应的酸度而实现As(Ⅲ)和As(Ⅴ)的形态分离分析。研究了NaBH4、还原剂KI用量以及其他实验条件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共存元素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砷的检出限为0.026μg·L^-1相对标准偏差在2%左右,回收率为97.5%-103.0%,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 砷(Ⅲ)和砷()
下载PDF
黄土性土壤中铬(Ⅵ)砷(Ⅴ)交互作用及钙镁对其吸附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易秀 李五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7-172,共6页
通过吸附试验研究了黄土性土壤中C r(Ⅵ)、A s(Ⅴ)交互作用及钙镁对其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 a2+、M g2+浓度在0~10-3m o l/L范围内,C a2+、M g2+对黄土性土壤吸附C r(Ⅵ)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当C a2+、M g2+浓度增大到1-0 3~1-0 1m... 通过吸附试验研究了黄土性土壤中C r(Ⅵ)、A s(Ⅴ)交互作用及钙镁对其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 a2+、M g2+浓度在0~10-3m o l/L范围内,C a2+、M g2+对黄土性土壤吸附C r(Ⅵ)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当C a2+、M g2+浓度增大到1-0 3~1-0 1m o l/L时,对吸附C r(Ⅵ)有抑制作用;C a2+、M g2+对黄土性土壤吸附A s(Ⅴ)的影响很敏感,当C a2+、M g2+浓度在10-4m o l/L时,就会对土壤吸附A s(Ⅴ)产生影响。随着C a2+、M g2+浓度增大,土壤对A s(Ⅴ)的吸附量增加;C a2+对土壤吸附C r(Ⅵ)、A s(Ⅴ)的影响程度比M g2+大。黄土性土壤中C r(Ⅵ)、A s(Ⅴ)共存时,吸附量有增加趋势,且吸附量的增加随加入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土壤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性土壤 铬砷 钙镁 交互作用 吸附量
下载PDF
流动注射荧光法测定磷和砷 被引量:5
14
作者 宋功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66-467,共2页
本文用流动注射荧光法研究了磷(砷)钼杂多酸与罗丹明6G的荧光猝灭反应,利用此反应测定了痕量磷和砷,磷和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80和0~100μg/L,检测限分别为0.343和0.301μg/L。应用本法对铜合金中痕量... 本文用流动注射荧光法研究了磷(砷)钼杂多酸与罗丹明6G的荧光猝灭反应,利用此反应测定了痕量磷和砷,磷和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80和0~100μg/L,检测限分别为0.343和0.301μg/L。应用本法对铜合金中痕量磷和砷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 荧光猝灭 罗丹明6G 测定
下载PDF
蔗渣炭/氧化铁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As(V)的机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美娜 王敦球 +4 位作者 朱义年 朱宗强 肖瑜 朱林 李欢欢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4-764,共11页
以甘蔗渣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蔗渣炭/氧化铁复合吸附剂(BCIA)。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其对As(Ⅴ)的吸附特性,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吸附前后的BCIA进行表征分析,探讨其对As(Ⅴ)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BCIA的比表面积为81.94... 以甘蔗渣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蔗渣炭/氧化铁复合吸附剂(BCIA)。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其对As(Ⅴ)的吸附特性,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吸附前后的BCIA进行表征分析,探讨其对As(Ⅴ)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BCIA的比表面积为81.94 m^2/g,零点电荷pHPZC=6.2。pH值为3.0~7.0时,BCIA对As(Ⅴ)的吸附效果最佳。红外光谱分析表明,BCIA对As(Ⅴ)的吸附反应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适合拟合BCIA对As(V)的等温吸附。BCIA上具有的=C=O、—OH、—COOH等含氧官能团,可为化学吸附提供充足的吸附位点和提高BCIA的吸附能力。XPS分析表明:BCIA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如羧基(—O—C=O,533.4 eV)、羰基(=C=O,530.6 eV)参与了吸附反应,氧化铁在BCIA吸附As(Ⅴ)的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被吸附到BCIA表面上的砷主要以HAsO^(2-)_4形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渣炭 氧化铁 砷吸附 机理
下载PDF
间隙进样氢化物还原体系-原子荧光法测定水样中的砷(Ⅲ)、砷(Ⅴ)及总砷 被引量:3
16
作者 施凤宁 《云南环境科学》 2006年第B06期167-169,共3页
提出了测定水样中As(Ⅲ)、As(Ⅴ)、总As的原子荧光法:用邻苯二甲酸氢钾-NaOH缓冲溶液控制pH5.5时测定As(Ⅲ);用抗坏血酸、碘化钾及硫脲预还原As(Ⅴ)后测定样品中的总As;用差减法求出As(Ⅴ)。该方法线性范围宽,检出限小,灵敏度、精密度... 提出了测定水样中As(Ⅲ)、As(Ⅴ)、总As的原子荧光法:用邻苯二甲酸氢钾-NaOH缓冲溶液控制pH5.5时测定As(Ⅲ);用抗坏血酸、碘化钾及硫脲预还原As(Ⅴ)后测定样品中的总As;用差减法求出As(Ⅴ)。该方法线性范围宽,检出限小,灵敏度、精密度较高、干扰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法 水样监测 As(Ⅲ) As() 总As
下载PDF
辽宁地区大米中亚砷酸盐As(Ⅲ)和砷酸盐As(Ⅴ)含量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晓鸥 平小红 +1 位作者 依萍 李延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6-152,共7页
本研究利用风险评估理论,结合辽宁地区大米的抽样调查检验,评估辽宁地区大米中亚砷酸盐As(Ⅲ),砷酸盐As(Ⅴ)对我国居民健康状况的潜在危险。采用液相色谱-ICP-MS联用方法测定大米中亚砷酸盐As(Ⅲ),砷酸盐As(Ⅴ)的含量。运用风险评估软件... 本研究利用风险评估理论,结合辽宁地区大米的抽样调查检验,评估辽宁地区大米中亚砷酸盐As(Ⅲ),砷酸盐As(Ⅴ)对我国居民健康状况的潜在危险。采用液相色谱-ICP-MS联用方法测定大米中亚砷酸盐As(Ⅲ),砷酸盐As(Ⅴ)的含量。运用风险评估软件RISK@7.5建立该地区大米中亚砷酸盐As(Ⅲ),砷酸盐As(Ⅴ)风险评估模型。通过模型可以推断出辽宁地区大型商场,小型农贸市场大米中亚砷酸盐As(Ⅲ)检出1种的平均概率小于4%,砷酸盐As(Ⅴ)检出1种的平均概率小于3%,辽宁地区大米中亚砷酸盐As(Ⅲ),砷酸盐As(Ⅴ)均处于安全水平,为促进当地食品安全,保护人民健康及有关部门食品安全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ICP-MS 大米 砷酸盐As() 亚砷酸盐As(Ⅲ) 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不同磷源对砷胁迫下2种绿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敏怡 王振红 罗专溪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8-227,共10页
选取常见淡水绿藻——斜生栅藻和蛋白核小球藻为试验藻种,通过室内培养分析其在不同磷源下(溶解性无机磷(DIP)(本研究选取磷酸氢二钾)、β-甘油磷酸钠(β-P)和腺苷-5’-三磷酸二钠盐(ATP-P))的生长差异及受砷酸盐(As(Ⅴ))的胁迫响应。... 选取常见淡水绿藻——斜生栅藻和蛋白核小球藻为试验藻种,通过室内培养分析其在不同磷源下(溶解性无机磷(DIP)(本研究选取磷酸氢二钾)、β-甘油磷酸钠(β-P)和腺苷-5’-三磷酸二钠盐(ATP-P))的生长差异及受砷酸盐(As(Ⅴ))的胁迫响应。结果表明,在给定的3种磷源下,2种绿藻经连续7 d培养均能增殖,其中,以叶绿素a(Chl a)得到的2种藻的比生长率较细胞光密度(OD)在3种磷源环境下差异更为显著,蛋白核小球藻在ATP环境下的实际光合产率(Yield)较DIP和β-P相对要低(降低约4.55%)且差异显著(P<0.05),总体上斜生栅藻表现出对β-P更好的适应性,蛋白核小球藻则最适应于DIP环境。As(Ⅴ)胁迫不仅改变了不同磷源环境下藻体Yield与OD和Chl a的相关性,使其由原来的无规则相关转变为显著正相关,进而可较好响应不同磷源环境下As(Ⅴ)的胁迫,并且使2种藻体的Chl a在3种磷源环境下以及蛋白核小球藻的Yield在有机与无机磷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由OD、Chl a和Yield得出的3种磷源环境下As(Ⅴ)对斜生栅藻的96 h半数效应浓度(96 h-EC 50)均表现为β-P>DIP>ATP-P,且以OD得出的96 h-EC 50差异较为显著,分别为2.58×109、4.46×105和1.95×105μg·L-1,蛋白核小球藻为DIP>ATP-P>β-P,以Yield得出的96 h-EC 50差异显著,分别为2.95×109、1.60×106和7.52×104μg·L-1,说明As(Ⅴ)对藻的胁迫因藻种及其对磷的适应性差异而表现不同;藻对磷的较好适应性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其受As(Ⅴ)的胁迫。OD可较好指示A s(Ⅴ)胁迫下斜生栅藻的生长,而Yield可指示As(Ⅴ)胁迫下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研究结果对深入了解不同磷源环境下砷胁迫对淡水藻体的生长影响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酸盐(As()) 斜生栅藻 蛋白核小球藻 溶解态有机磷 无机磷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增强五价砷对丰年虾的慢性毒性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舒萍 杨帆 +1 位作者 董四君 颜昌宙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002-3011,共10页
为探究长期暴露下人工纳米材料与其他污染物的联合慢性毒性效应,考察了纳米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nano-TiO_(2))与五价砷〔arsenate,As(Ⅴ)〕单独或联合暴露对丰年虾(Artemia salina)的慢性毒性效应,观察其存活率、... 为探究长期暴露下人工纳米材料与其他污染物的联合慢性毒性效应,考察了纳米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 nanoparticles,nano-TiO_(2))与五价砷〔arsenate,As(Ⅴ)〕单独或联合暴露对丰年虾(Artemia salina)的慢性毒性效应,观察其存活率、体长、肠道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同时测定了丰年虾对As的累积以及As在丰年虾亚细胞组分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①28 d低剂量As(Ⅴ)暴露导致丰年虾存活率降低,肠道形态及肠道超微结构损伤,且nano-TiO_(2)与As(Ⅴ)联合暴露组的毒性效应增强.②与As(Ⅴ)单独暴露组相比,nano-TiO_(2)存在条件下丰年虾在暴露前期(第7和14天)对As的摄入及排泄均增加;而暴露后期(第21和28天),nano-TiO_(2)促进丰年虾排泄As的效应减弱,导致联合暴露组中丰年虾体内As的累积显著增加(P<0.05).③与As(Ⅴ)单独暴露组相比,联合暴露组中As在生物解毒组分——热稳定蛋白(heat-stable protein,HSP)组分中的占比下降.在暴露的第14、21和28天时,联合暴露组中As在HSP组分中的占比较As(Ⅴ)单独暴露组分别显著降低了39.83%±9.54%、43.27%±5.29%和50.91%±7.60%(P均小于0.05).研究显示,nano-TiO_(2)可能会抑制丰年虾对As的解毒作用,从而导致As毒性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_(2)) 五价砷〔As()〕 慢性毒性 生物累积 亚细胞分布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