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改性生物炭促进土壤砷形态转化抑制植物砷吸收 被引量:44
1
作者 董双快 徐万里 +3 位作者 吴福飞 闫翠侠 李典鹏 贾宏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04-212,共9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砷污染水平(10、20、40和80 mg/kg)下,添加不同量(10、20和40 g/kg)改性前后的生物炭对土壤砷形态及植物吸收砷规律的影响。该文以棉花秸秆生物炭及改性生物炭(棉花秸秆生物炭与Fe Cl3·6H2O按质量比为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砷污染水平(10、20、40和80 mg/kg)下,添加不同量(10、20和40 g/kg)改性前后的生物炭对土壤砷形态及植物吸收砷规律的影响。该文以棉花秸秆生物炭及改性生物炭(棉花秸秆生物炭与Fe Cl3·6H2O按质量比为20∶1)为试材,小白菜为供试植物。结果表明:生物炭(10~40 g/kg)和改性生物炭(10 g/kg)能促进小白菜的生长,在添加量分别为20和10 g/kg时生物量最大,其最大值分别为8.26和6.68 g/盆,改性生物炭在添加量为10 g/kg时高于对照组和等量未改性生物炭处理组。在砷质量分数为10和20 mg/kg的基础上,添加生物炭(10~40 g/kg)后,土壤中砷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水溶态砷分别增加了0.22%~3.36%和0.96%~3.70%;改性生物炭添加对土壤砷质量分数为10 mg/kg时水溶态砷无明显影响,土壤砷质量分数为20 mg/kg时,添加改性生物炭(10~40 g/kg)后水溶态砷减少了0.12%~0.58%。在高浓度(40和80 mg/kg)砷土壤中,水溶态砷含量随着土壤中砷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添加生物炭(10~40 g/kg)后,土壤中水溶态砷分别增加了0.21%~1.56%和2.11%~8.94%,但砷主要以铝形砷形式存在,残渣态砷次之。各处理组小白菜可食部分和根部砷质量分数在添加10~40 g/kg生物炭后的变化规律不尽相同,等量的改性生物炭添加后,可食部分由18.28 mg/kg显著降低至2.66 mg/kg(P〈0.05),根部从133.99 mg/kg显著降低至20.21 mg/kg(P〈0.05)。改性生物炭与未改性生物炭相比,改性生物炭能降低土壤中水溶态砷的含量及对小白菜吸收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该研究可为改性生物炭在含砷土壤的修复应用中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 污染 改性生物炭 砷形态 小白菜
下载PDF
地壳表层砷的循环与污染地下水模式 被引量:13
2
作者 高存荣 冯翠娥 +3 位作者 刘文波 赤井纯治 久保田喜裕 小林巌雄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1-750,共10页
为了更好地监测和预测地下水砷污染,揭示由自然原因引起的地下水砷污染规律和机制,通过多年来对内蒙古河套平原地下水砷污染的调查研究,在充分了解和掌握砷的化学与地球化学性质以及世界各国地下水砷污染状况与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 为了更好地监测和预测地下水砷污染,揭示由自然原因引起的地下水砷污染规律和机制,通过多年来对内蒙古河套平原地下水砷污染的调查研究,在充分了解和掌握砷的化学与地球化学性质以及世界各国地下水砷污染状况与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砷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和污染地下水的机理。文章阐述了4种地下水砷污染类型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了地壳表层砷的循环与污染地下水模式,通过该模式在基本掌握某一地区地质环境背景的情况下,可以初步预测其可能发生地下水砷污染的地段。地下水砷污染是砷在地壳表层循环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环境水文地球化学现象,污染区的分布与特定的地质、地理背景和环境条件有关。在还原解吸污染类型中,封闭的环境、硫元素和有机碳的存在是地层中砷溶出的主要控制因素。今后应加强对封闭的冲积或湖积平原、河流入湖或入海三角洲等地区地下水砷污染的调查与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表层 砷污染 砷循环 污染模式 污染类型 还原解吸
下载PDF
不同种类生物炭对砷污染土壤的改良效应 被引量:8
3
作者 马茹茹 刘锦卉 +3 位作者 史晓凯 李磊 刘利军 向云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0-205,共6页
采用温室盆栽法考察施入不同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养分以及砷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不同种类生物炭均可提高土壤pH,同时生物炭还可提高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改良土壤性能。4种生物炭对pH... 采用温室盆栽法考察施入不同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养分以及砷化学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不同种类生物炭均可提高土壤pH,同时生物炭还可提高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改良土壤性能。4种生物炭对pH影响大小依次为KOH改性生物炭(BC_(4))>零价铁改性生物炭(BC_(3))>玉米秸秆生物炭(BC_(1))>HNO_(3)改性生物炭(BC_(2)),BC_(1)对土壤有机质改良效果最好,BC_(4)对土壤CEC的影响最大,4种生物炭对土壤养分的改良效果差别相对较小。生物炭还可降低土壤中砷的生物有效性,土壤砷质量浓度为20、40 mg/kg时,4种生物炭可使可交换态砷质量分数分别下降10.30百分点至11.75百分点、15.31百分点至17.74百分点。综合考虑生物炭改性成本及土壤改良效果,用KOH改性的BC_(4)更适合用于砷污染土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污染 土壤 生物炭 砷形态 改良效应
下载PDF
燃煤型砷中毒患者膳食结构与营养水平调查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荣 张爱华 杨光红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2-534,共3页
目的了解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的膳食结构及营养水平,为指导合理调整食物结构提供依据。方法对砷中毒患者进行膳食调查;并测定砷中毒患者及对照人群的血红蛋白(Hb)水平、4 h负荷尿中维生素C及维生素B_2的排出量。结果砷中毒患者的膳食结构... 目的了解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的膳食结构及营养水平,为指导合理调整食物结构提供依据。方法对砷中毒患者进行膳食调查;并测定砷中毒患者及对照人群的血红蛋白(Hb)水平、4 h负荷尿中维生素C及维生素B_2的排出量。结果砷中毒患者的膳食结构为典型的植物型,维生素B_2、钙和硒的每日摄入量分圳仅占推荐量标准的38.57%、28.21%和54.28%。砷中毒患者中贫血发生率达82.0%,96.0%的患者体内缺乏维生素B_2,24.0%的患者体内缺乏维生素C,与正常对照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燃煤污染型砷中毒患者的膳食结构不合理,维生素B_2、钙、硒等营养素摄入不足。患者体内普遍存在维生素B_2的缺乏,维生素C的缺乏不如维生素B_2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砷中毒 膳食结构 维生素B 维生素C 营养状况
下载PDF
土壤中重金属砷赋存形态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雨奎 笪婷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1期123-125,128,共4页
探讨土壤中砷赋存形态和砷主要的化合物。介绍检测土壤中砷的方法,主要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原子荧光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国内常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核酸适配体法、联用技术等国外常用的研究方法,... 探讨土壤中砷赋存形态和砷主要的化合物。介绍检测土壤中砷的方法,主要包括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原子荧光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等国内常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核酸适配体法、联用技术等国外常用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并提出土壤中重金属砷的一些尚待研究的问题,对土壤中重金属砷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形态 检测方法
下载PDF
Preservation Artifacts and Loss Pattern of Arsenic: A Case Study from Highly Contaminated Location in Central-East India
6
作者 Piyush Kant Pandey Hansa Zankyani Madhurima Pandey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1年第9期1211-1217,共7页
Arsenic is the focus of public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wider prevalence and toxicity. Proper sampling is important in characterizing toxic water contaminants in the groundwater. The present paper studies aspects of s... Arsenic is the focus of public attention because of its wider prevalence and toxicity. Proper sampling is important in characterizing toxic water contaminants in the groundwater. The present paper studies aspects of sampling, preservation artifacts, analytical issues etc. in a natural arsenic 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Th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arsenic 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at three locations of village Kaudikasa in Rajnandgaon (Chhattisgarh). The standard method of sampling and preservation of arsenic was examined. The permitted sample holding time in this state is 180 days which has been found to be unrealistic on examination. The communication also compares the loss pattern of arsenic in unpreserved samples with samples preserved and kept at 4?C. It was found that about As losses during hold- ing after preservation were about 0% in one day, 35% in seven day, 70% in fifteen day, and 65% in thirty days time. Hence, the present recommended method of preservation leads to huge under reporting of As in natural samples. If the pattern of losses observed at the present location exists at other locations then the actual As levels could be much higher than the reported 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SENIC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PRESERVATION LOSS PATTERN CHHATTISGARH
下载PDF
Effect of arsenic on spatial pattern of radial oxygen loss and iron plaque formation in rice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川 黄柳 +4 位作者 薛生国 潘炜松 邹奇 William Hartley 莫竞瑜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413-419,共7页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rsenic (As) treatments on spatial pattern of radial oxygen loss (ROL), iron (Fe) plaque formation and As accumulation in rice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ree rice genotypes, planted under...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rsenic (As) treatments on spatial pattern of radial oxygen loss (ROL), iron (Fe) plaque formation and As accumulation in rice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ree rice genotypes, planted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s. Arsenic was applied to soil at 50 and 100 mg/kg, with untreated soil used as a control having an average As concentration of 8.5 mg/kg.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ratio of ROL in root tips to that at the root base slightl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s concentration, suggesting that the spatial ROL patterns in these groups may be shifted from the “tight” barrier towards the “partial” barrier form. Furthermore, increasing As concentration led to a increase in Fe plaque formation on root surfaces. In addition, root As concentrations of genotypes in 50 and 100 mg/kg As treatm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treatment (P〈0.05). Grain As concentration of genotype Nanyangzhan (with lower RO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 than that of genotype CNT87059-3 with higher 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SENIC iron plaque RICE spatial pattern of ROL
下载PDF
拟南芥砷诱导基因At4g13180的表达模式研究
8
作者 魏情情 包曙光 门淑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49-2353,共5页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砷诱导基因At4g13180编码蛋白是短链脱氢酶(Short-Chain Dehydrogenase/Reductase Superfamily,SDR)家族的成员之一,其过表达可以增强植物对过氧化氢的耐受性。该实验通过半定量RT-PCR,构建ProAt4g13180:GU...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砷诱导基因At4g13180编码蛋白是短链脱氢酶(Short-Chain Dehydrogenase/Reductase Superfamily,SDR)家族的成员之一,其过表达可以增强植物对过氧化氢的耐受性。该实验通过半定量RT-PCR,构建ProAt4g13180:GUS、At4g13180-EGFP和At4g13180-OE表达载体,获得At4g13180基因过表达转基因株系,并研究了At4g13180基因的表达模式及其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At4g13180基因在根尖、叶脉、萼片和花丝等组织都强烈表达,该基因编码蛋白主要定位于胞质和核中。该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拟南芥砷诱导基因At4g13180的功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短链脱氢酶 表达模式 亚细胞定位 过表达
下载PDF
天鹅洲长江故道湿地地下水砷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控制机理 被引量:3
9
作者 金戈 邓娅敏 +2 位作者 杜尧 陶艳秋 范红晨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161-4175,共15页
高砷地下水不仅直接危害供水安全,还可通过与湿地之间的交互作用,影响湿地水质进而威胁湿地生态安全.长江中游河湖平原已被报道广泛分布有高砷地下水,而位于长江中游故道区域的天鹅洲湿地地下水中砷的空间分布特征尚不明确,湿地与地下... 高砷地下水不仅直接危害供水安全,还可通过与湿地之间的交互作用,影响湿地水质进而威胁湿地生态安全.长江中游河湖平原已被报道广泛分布有高砷地下水,而位于长江中游故道区域的天鹅洲湿地地下水中砷的空间分布特征尚不明确,湿地与地下水的交互作用对地下水中砷季节性动态的控制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在天鹅洲湿地采集2个水文地质钻孔的35件沉积物样品、12个分层监测井不同季节的共72组地下水样和18组地表水样,通过水位-水化学监测、沉积物地球化学组成分析和砷、铁形态表征探究天鹅洲湿地地下水中砷的时空分布规律及控制机理.研究发现天鹅洲湿地地下水砷含量为1.08~147μg/L,牛轭湖外侧浅井(10 m)地下水砷含量普遍高于深井(25 m)和牛轭湖内侧浅井(10 m)、深井(25 m)地下水,枯水期和平水期的砷含量高于丰水期.牛轭湖外侧浅层地下水系统具有更厚的粘土、亚粘土沉积,沉积物中总砷、强吸附态砷和易还原的铁氧化物的含量更多,吸附砷的水铁矿等无定形铁氧化物还原性溶解导致砷释放进入地下水中.枯水期天鹅洲湿地底部向牛轭湖外侧浅层含水层输送不稳定的有机质,使天鹅洲湿地地下水-地表水界面成为砷释放的热点区域.丰水期时牛轭湖外侧含水层受长江补给的影响,还原环境发生改变使地下水中的砷和铁被氧化固定从而不利于砷向地下水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鹅洲湿地 高砷地下水 时空分布特征 沉积物砷、铁形态 地下水-地表水界面 控制机理
原文传递
用XRD研究半胱氨酸与砷、锑、铋配合物的固相合成反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国清 《云南化工》 CAS 2002年第3期13-16,共4页
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半胱氨酸与碘化砷、氯化锑、碘化锑、氯化铋、碘化铋的配合物 ,其组成为 :ML3X3(M =As、Sb、Bi,L =Cys ,X =I、Cl) ,通过XRD谱的研究说明配合物的形成。这些配合物在空气中稳定 ,不吸湿 ,微溶于水。As(Cys) 3I3配合... 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半胱氨酸与碘化砷、氯化锑、碘化锑、氯化铋、碘化铋的配合物 ,其组成为 :ML3X3(M =As、Sb、Bi,L =Cys ,X =I、Cl) ,通过XRD谱的研究说明配合物的形成。这些配合物在空气中稳定 ,不吸湿 ,微溶于水。As(Cys) 3I3配合物的晶胞参数为 :a=1.1743nm ,b =0 .6945nm ,c=1.682 2nm ,β =95 .2 8° ,V =1.3 661nm3;Sb(Cys) 3Cl3配合物的晶胞参数为 :a =1.2 0 5 1nm ,b =0 .6792nm ,c =1.685 0nm ,β =95 .79° ,V =1.3 72 1n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合物 固相合成反应 单斜晶系 碘化 XRD 晶胞参数 晶体结构 氯化 研究 组成
下载PDF
基于改进操作模式PID的砷盐除钴过程氧化还原电位控制
11
作者 伍铁斌 阳春华 +3 位作者 李勇刚 朱红求 桂卫华 王雅琳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85-1391,共7页
针对砷盐除钴过程的时变性、非线性和时滞导致氧化还原电位(ORP)稳定控制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操作模式的参数自整定的PID控制方法。为提高操作模式匹配的可靠性和快速性,提出一种考虑参数重要性的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 针对砷盐除钴过程的时变性、非线性和时滞导致氧化还原电位(ORP)稳定控制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操作模式的参数自整定的PID控制方法。为提高操作模式匹配的可靠性和快速性,提出一种考虑参数重要性的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操作模式进行聚类;然后采用二步匹配法匹配出相似的操作模式。由于砷盐净化除钴工段系统参数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在操作模式重用时对不同时间的操作模式的解(PID参数)赋予不同的模糊加权值,增强了重用结果的可靠性。工业运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有效降低ORP波动程度,应对复杂的工况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砷盐除钴 氧化还原电位 操作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