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介入治疗对早期宫颈癌近、远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朱军 罗剑钧 +2 位作者 张雯 曹跃勇 黄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前行动脉化疗栓塞的价值和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6年资料完整的早期宫颈癌132例,其中试验组70例,子宫根治术前行经导管介入化疗栓塞术,对照组62例单纯行宫颈癌根治术。试验组在介入术后观察患者...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前行动脉化疗栓塞的价值和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6年资料完整的早期宫颈癌132例,其中试验组70例,子宫根治术前行经导管介入化疗栓塞术,对照组62例单纯行宫颈癌根治术。试验组在介入术后观察患者短期临床症状,妇科检查观察介入治疗前后瘤体形态学变化,评价介入治疗近期疗效。试验组术后14d行宫颈癌根治术。两组根治术中记录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切除组织病理观察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脉管侵犯、阴道切缘侵犯等高危因素指标。长期随访患者生存及肿瘤情况,统计3年期生存率及复发率。评价远期疗效。结果试验组介入术后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或消失,妇科镜检肿瘤体积均有缩小,部分完全缓解,短期介入治疗总有效率达87.14%。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394±104)ml和(3.64±0.62)h,较对照组(466±110)ml和(4.51±0.57)h明显减少(T检验,P<0.05)。术后病理学比较,试验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宫旁浸润、阴道切缘侵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脉管侵犯在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随访3年期间,试验组肿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3年生存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宫颈癌术前行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宫颈癌 动脉 化疗 栓塞 复发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大鼠z-Longa评分的MRI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朱士光 杨荣礼 +2 位作者 耿德勤 项洁 董瑞国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2年第5期199-201,共3页
目的:采用MRI检测Z—Longa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判断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的可靠性。方法:参照Longa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在缺血6h后对大鼠行神经功能评分,根据随机数字法选取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为“0”分... 目的:采用MRI检测Z—Longa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判断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的可靠性。方法:参照Longa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在缺血6h后对大鼠行神经功能评分,根据随机数字法选取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为“0”分的8只,1~4分的为14只(其中1分5只;2分6只;3分3只),同时行大鼠头颅核磁共振T1T2DWI序列扫描。结果: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在1~4分间的大鼠核磁共振均观察到大脑皮层及基底节长T1、T2、高DWI信号,评分为“0”分的有1例发现梗死灶。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Z—Longa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与MRI具有显著相关性(r=0.786);Z—Longa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是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成功的可靠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 核磁共振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下载PDF
双血供来源的超长胸脐联体穿支皮瓣修复前臂大面积皮肤缺损 被引量:11
3
作者 巨积辉 李雷 +2 位作者 徐磊 蒋国栋 侯瑞兴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腹壁下动脉脐旁穿支和肋间后动脉外侧皮穿支双血供来源的胸脐联体穿支皮瓣修复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对14例前臂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急诊采用近端以腹壁下动脉脐旁... 目的探讨采用腹壁下动脉脐旁穿支和肋间后动脉外侧皮穿支双血供来源的胸脐联体穿支皮瓣修复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对14例前臂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急诊采用近端以腹壁下动脉脐旁穿支为血供、远端以肋间后动脉皮穿支为血供的超长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瓣长25,43cm,平均36cm.宽5~14cm,平均9cm。所有患者均定期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外观、手功能和供区愈合情况。结果术后12例皮瓣顺利成活:1例皮瓣术后28h出现动脉危象.经保守治疗1h后皮瓣血供无改善。经再次手术探查证实皮瓣近端吻合口栓塞,去栓后重新吻合动脉后皮瓣成活:1例皮瓣术后40h出现静脉危象,给予皮瓣边缘拆除缝线、通畅引流、皮瓣表面小切口放血5d后,静脉危象缓解,皮瓣成活;伤口均一期愈合,胸腹部供区伤口一期愈合。随访时间为8~72个月,平均31个月。皮瓣无明显臃肿.皮瓣质地接近前臂皮肤,无明显色素沉着,皮瓣与周围正常皮肤过渡自然,均恢复保护性感觉,未出现破溃、感染等并发症。2例腹部供区植皮者植皮愈合满意,未出现植皮挛缩,其余12例供区直接缝合者腹部遗留线状瘢痕,边缘柔软.无明显挛缩。结论采用双血供来源的超长胸脐联体穿支皮瓣修复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伤,皮瓣的切取长度明显延长.皮瓣远端血供也得到了保证,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体皮瓣 穿支皮瓣 腹壁下动脉 肋间后动脉 前臂 缺损
原文传递
对比超声增强评估颈动脉低回声斑块增强强度与前循环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慧梅 鲁德甫 +2 位作者 王智明 刘力 叶显俊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1953-1956,共4页
目的运用对比超声增强技术(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评估颈动脉低回声斑块新生血管强化分级与急性前循环责任病灶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6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双侧颈动脉低回声斑块行CEUS,根据斑块造影增强程度分为Ⅰ~Ⅳ... 目的运用对比超声增强技术(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评估颈动脉低回声斑块新生血管强化分级与急性前循环责任病灶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60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双侧颈动脉低回声斑块行CEUS,根据斑块造影增强程度分为Ⅰ~Ⅳ级,并检测所有斑块的厚度。结果与非责任病灶侧相比,前循环责任病灶侧脑梗死检出低回声斑块53例(88.3%),经CEUS检测,责任病灶侧低回声斑块Ⅲ级增强患者比率明显高于Ⅰ级和Ⅱ级(χ~2分别为5.588,3.565,P<0.05),但与Ⅳ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5,P=0.944),责任病灶侧Ⅲ级与Ⅳ级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责任病灶侧(χ~2=8.394,P=0.004)。颈动脉低回声斑块厚度与斑块内新生血管强化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599,P<0.001)。结论前循环脑梗死的发生与病灶侧颈动脉低回声斑块新生血管强化程度有关,Ⅲ、Ⅳ级增强者斑块更易损,并随着斑块厚度的增加,斑块强化程度增加。颈动脉低回声斑块新生血管强化程度对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发生预测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 大脑前动脉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下载PDF
椎动脉优势对基底动脉弯曲影响及其与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率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李薇 李军 +2 位作者 苏杭 李莉莉 宋士萍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49-751,共3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VAD)对基底动脉形态学改变影响以及其与后循环各部位梗死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6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VAD判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VAD组(...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VAD)对基底动脉形态学改变影响以及其与后循环各部位梗死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6例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VAD判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VAD组(n=67)和非VAD组(n=39)。比较两组患者基底动脉弯曲情况、后循环各部位梗死发生率,分析VAD侧与梗死部位关系。结果 VAD组基底动脉重度弯曲比例为59.7%(40/67),显著高于非VAD组的28.2%(11/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D组患者延髓、脑桥、小脑半球下部梗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VAD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延髓、小脑半球下部梗死多发生于VAD侧对侧,桥脑梗死部位多发生于VAD侧同侧。结论 VAD易导致基底动脉向VAD对侧弯曲,易导致延髓、桥脑、小脑半球下部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优势 基底动脉弯曲 后循环脑梗死
下载PDF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博 梁飞 +1 位作者 王燕 崔挪 《淮海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517-519,522,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手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治疗的96例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接受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同期实施心脏瓣膜手术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手术联合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治疗的96例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接受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同期实施心脏瓣膜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非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观察2组患者ICU监护时间、呼吸机应用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等。结果:2组患者ICU监护时间、呼吸机应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心功能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应用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同期实施心脏瓣膜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利于提升患者心功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快患者机体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瓣膜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术
下载PDF
伴有副大脑中动脉的脑梗死1例
7
作者 杨海华 周晓梅 刘立斌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6年第3期267-268,共2页
患者男,27岁,因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4 d 于2014年8月6日来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患者入院前4天安静状态下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持物力弱,能站立行走;持续约10 min左右缓解,肢体无力症状能完全恢复。每天发作1次,共发作4次... 患者男,27岁,因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4 d 于2014年8月6日来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患者入院前4天安静状态下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持物力弱,能站立行走;持续约10 min左右缓解,肢体无力症状能完全恢复。每天发作1次,共发作4次,每次发作症状相似。患者右利手,有吸烟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副大脑中动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