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学术报告 被引量:25
1
作者 陈金钊 焦宝乾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22,共13页
近年来,国内法律方法论的研究逐渐升温。关于法律方法论(法学方法论)的含义、主要内容及理论体系,法律解释研究的进展及研究走向,哲学解释学对法律解释的深刻影响等问题,学界提出了各种看法。尤其是,法律论证作为一种新兴的法律方法,它... 近年来,国内法律方法论的研究逐渐升温。关于法律方法论(法学方法论)的含义、主要内容及理论体系,法律解释研究的进展及研究走向,哲学解释学对法律解释的深刻影响等问题,学界提出了各种看法。尤其是,法律论证作为一种新兴的法律方法,它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法治理论的可能性,当然这种方法的应用也离不开价值衡量(利益衡量)、法律推理等传统法律方法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方法论 法律解释 中国法律 国内法 法治理论 法学方法论 利益衡量 看法 价值 问题
下载PDF
中国式法律议论与相互承认的原理 被引量:22
2
作者 季卫东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191,共16页
从"善的界说"和"正的界说"这一双重视角,来分析中国传统的话语空间和法律议论的结构性特色以及问题状况,可以找到"互惠正义"和"为了相互承认的论证"这些具有可比较性的切入点,从而发现进一步... 从"善的界说"和"正的界说"这一双重视角,来分析中国传统的话语空间和法律议论的结构性特色以及问题状况,可以找到"互惠正义"和"为了相互承认的论证"这些具有可比较性的切入点,从而发现进一步探讨中国经验并与关于法律推理的各种学说进行对话的可能性。以最高人民法院刚颁布不久的《关于加强和规范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为素材,来研究中国式法律解释策略、法律沟通方式的演变趋势以及有待改进的环节,将会有许多趣味盎然的现象有待理论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议论 相互承认 法律推理 法律解释 解释共同体
原文传递
法律方法论学科意识的觉醒——2007年度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学术报告 被引量:10
3
作者 焦宝乾 陈金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4,共14页
法律方法论已经成为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年度法学界对法律方法论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法律方法论的学科意识明显增强。无论是法理学、部门法学还是法律史学领域对此都做了一定的研究。尤其是,跨法律部门的法律方法研究也构成本年度一... 法律方法论已经成为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年度法学界对法律方法论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法律方法论的学科意识明显增强。无论是法理学、部门法学还是法律史学领域对此都做了一定的研究。尤其是,跨法律部门的法律方法研究也构成本年度一大特色。总体上看,我国法律方法论研究从研究的范围、层次和深度均有所推进。但我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尚存在若干局限性,其发展依然面临一些重要理论与实践难题,总结并克服这些不足与难题有助于推进这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方法 法律解释 法律论证 法律推理
下载PDF
回应实践能力的彰显——2008年度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 被引量:7
4
作者 焦宝乾 陈金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4,共14页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法律方法论的研究,不但学科意识明显增强,而且研究的实践意识、本土意识、问题意识、判例研究意识等日趋明显。2008年法律方法论的研究更加重视法律方法论回应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对基本问题的研究继续推...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法律方法论的研究,不但学科意识明显增强,而且研究的实践意识、本土意识、问题意识、判例研究意识等日趋明显。2008年法律方法论的研究更加重视法律方法论回应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对基本问题的研究继续推向深入,从多个角度体现了对法治实现途径的关怀;法教义学的立场越来越明显;法律方法与法学教育相结合的趋势日益显露。2009年中国即将举办国际法哲学大会,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与发展面临更为重要的历史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方法 法律解释 法律论证 法律推理 案例研究 法学教育
下载PDF
基于案例推理的法律人工智能建模——以海波案例系统的法律解析为中心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彬 赵泽 《时代法学》 2024年第2期44-59,共16页
案例推理系统采取符号主义的路径进行法律人工智能建模,运用逻辑学的方法刻画案例推理的过程,但是,传统逻辑工具难以对案例推理过程中的可废止过程进行刻画和表达。运用论证理论中的论证型式工具,对经典案例推理系统海波的工作原理进行... 案例推理系统采取符号主义的路径进行法律人工智能建模,运用逻辑学的方法刻画案例推理的过程,但是,传统逻辑工具难以对案例推理过程中的可废止过程进行刻画和表达。运用论证理论中的论证型式工具,对经典案例推理系统海波的工作原理进行解析,可重构案例推理系统的逻辑模型,明确案例推理系统的智能界限。基于案例推理系统逻辑模型的解析,反思当下司法实践中的类案系统,可证立人工智能辅助司法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推理 人工智能 论证型式 类比推理 类比论证
下载PDF
第三类推理是什么?——沃尔顿假设性推理研究述评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永成 《政法论丛》 2009年第5期84-89,共6页
非形式逻辑学家沃尔顿对假设性推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将假设性推理升为和演绎与归纳相并列的第三类推理形式,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许多长期困扰人们的逻辑问题,为论证和谬误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逻辑基础,是对非形式逻辑合法... 非形式逻辑学家沃尔顿对假设性推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将假设性推理升为和演绎与归纳相并列的第三类推理形式,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许多长期困扰人们的逻辑问题,为论证和谬误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逻辑基础,是对非形式逻辑合法性的极好辩护,也对建立面向生活世界的语用逻辑提供了更为合适的标准。同时,第三类推理理论也为研究法律推理中的推理模式提供了新的逻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设性推理 论证理论 非形式逻辑 法律推理
下载PDF
法学本科教育法律思维培养的不足与完善 被引量:5
7
作者 宣刚 张训 徐毅华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年第3期98-101,共4页
法律思维是指法律人在学习、研究、适用法律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信仰为灵魂、以证说理能力为核心要素、以规范化法律语言为媒介、旨在面向职业和司法实践的观点、立场和价值的总和。当前我国法学教育存在不适应法律思维培养的诸多问题,需... 法律思维是指法律人在学习、研究、适用法律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信仰为灵魂、以证说理能力为核心要素、以规范化法律语言为媒介、旨在面向职业和司法实践的观点、立场和价值的总和。当前我国法学教育存在不适应法律思维培养的诸多问题,需要从法学本科教育目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入手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思维 法学本科教育 论证说理 实践教学
下载PDF
迈向法治新常态下的法律方法论研究——2015年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 被引量:5
8
作者 孙光宁 焦宝乾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8-160,共13页
在法治迈向新常态的背景下,2015年国内法律方法论的研究在保持原有领域和主题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动向。在理论基础方面,2014年的教义法学与社科法学之争继续延伸,已经从法理学扩展到部门法学。作为教义法学的基本分支之一,... 在法治迈向新常态的背景下,2015年国内法律方法论的研究在保持原有领域和主题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动向。在理论基础方面,2014年的教义法学与社科法学之争继续延伸,已经从法理学扩展到部门法学。作为教义法学的基本分支之一,法律方法论在研究成果方面也凸显了大量部门法学的贡献。在自身理论体系方面,法律解释中也以刑法解释为突出代表,其中刑法研究与合宪性解释方法的结合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法律论证理论(包括法律修辞)和法律推理等也强调了微观视角和可操作性特征。本年度,法律方法论研究也从宏观的法治理念到具体法律制度展开,其中案例指导制度仍然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在法治迈向新常态的背景下,法律方法论研究应当适应并参与其中,发挥对法治建设的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新常态 法律方法论 法律解释 法律论证 法律推理 案例指导
下载PDF
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学术报告(2005年度) 被引量:4
9
作者 焦宝乾 陈金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20,共11页
一年来,我国法律方法论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展现出新的发展脉络与研究走向。通过对法律方法论的基础理论、法律论证理论研究、非形式逻辑对法律推理研究的影响、法律解释本体与方法的关系、部门法学中法律方法论意识的觉醒与研究、人工... 一年来,我国法律方法论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展现出新的发展脉络与研究走向。通过对法律方法论的基础理论、法律论证理论研究、非形式逻辑对法律推理研究的影响、法律解释本体与方法的关系、部门法学中法律方法论意识的觉醒与研究、人工智能对法律方法论的影响等问题的综述,概括了法律方法论的最新进展。从总体上,我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总结和改进这些不足有助于推进这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方法 法律解释 法律论证 法律推理
下载PDF
民事诉讼证明本体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学棉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7-74,共8页
现有民事诉讼证明理论的许多观点都有待商榷。可以民事诉讼证明的本体论为研究对象 ,借助逻辑学和法学的二重知识背景 ,通过分析民事诉讼证明与逻辑学中的论证、与法学中的证明责任、法律推理之间的关系来探究民事诉讼证明的本质。
关键词 证明 论证 证明责任 法律推理
原文传递
论证研究的认知社会学路径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清泚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3-108,共6页
论证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日常社会活动。主流论证理论主要关注论证的形式合理性或语用功能下的合理性。相形之下,论证的心智过程和地方性特征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从认知社会学视角看,论证是一种基于地方性知识的语言互动和内隐推理相结合... 论证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日常社会活动。主流论证理论主要关注论证的形式合理性或语用功能下的合理性。相形之下,论证的心智过程和地方性特征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从认知社会学视角看,论证是一种基于地方性知识的语言互动和内隐推理相结合的过程。进而可在推理的论证理论和文化图式方法支撑下,探索一种论证研究的认知社会学路径。此研究路径旨在经验性地描述和分析论证的认知机制,同时拓展论证研究的社会文化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证 推理 文化图式 地方性 认知社会学
原文传递
基于经验法则的法律论证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雪锋 《交大法学》 CSSCI 2022年第2期59-69,共11页
我国法官的裁判文书说理欲实现规范化,必须重视法律论证,为每个主张与判断提供充分的理由。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意见表明经验法则是法官进行法律论证的重要理由。经验法则作为一种实践描述能够推动法律论证填补规范缝隙。在事实认定的论... 我国法官的裁判文书说理欲实现规范化,必须重视法律论证,为每个主张与判断提供充分的理由。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意见表明经验法则是法官进行法律论证的重要理由。经验法则作为一种实践描述能够推动法律论证填补规范缝隙。在事实认定的论证环节,经验法则既是证明规则与证据规则的形成背景,更是事实推定的直接依据。只有妥善把握经验法则的盖然性,才能规避逆谬误与后见偏差等认知陷阱,合理借助经验法则论证三段论中的小前提。在法律适用的论证环节,经验法则是类比过程中相似点与规范效果之间相关性的判断依据。法官可以借助经验法则论证立法理由与事物本质,进而根据法律目的判断相似点的相关性。基于经验法则的法律论证既能回应当下释法说理的需求,也是法律论证理论扎根中国司法土壤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法则 法律论证 认知偏差 类比推理
下载PDF
一种新的辩论推理模式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荣 姜云飞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9-126,共8页
文中定义了一个新的辩论推理模式 ,建立了一个形式化的知识表示框架 ,并把它应用于研究扩展逻辑程序类的说明语义 ,结果表明 ,新语义克服了择优语义的不足 .作者还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实现了逻辑程序设计风格下的知识框架 .
关键词 辩论系统 非单调推理 溯因 知识表示 逻辑程序设计
下载PDF
基于论辩的Agent非单调推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廖备水 代建华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2-641,共10页
现有的Agent信念修正、慎思、手段-目的推理等理论和方法大多基于经典一阶逻辑,对不完全的、不一致的知识,缺乏有效的处理机制.基于论辩的Agent非单调推理(包括认识推理和实践推理)理论和方法有望弥补这个不足.不过,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 现有的Agent信念修正、慎思、手段-目的推理等理论和方法大多基于经典一阶逻辑,对不完全的、不一致的知识,缺乏有效的处理机制.基于论辩的Agent非单调推理(包括认识推理和实践推理)理论和方法有望弥补这个不足.不过,作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其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及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尚有待于澄清和梳理.文中首先介绍论辩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基于论辩的Agent非单调推理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讨论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并指出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ent与多Agent系统 论辩 认识推理 实践推理 非单调推理
原文传递
法治思维引导下的法律方法论研究——2013年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报告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光宁 焦宝乾 《政法论丛》 CSSCI 2014年第5期137-144,共8页
2013年度,国内法律方法论的研究呈现出与司法实践更加紧密联系的态势,强调以法治思维作为引领法律方法论的指导思想。这一特点使得法律方法论研究同时也具有更加宏观的重要意义。个案研究也成为本年度中法律方法论学者更加关注的领域,... 2013年度,国内法律方法论的研究呈现出与司法实践更加紧密联系的态势,强调以法治思维作为引领法律方法论的指导思想。这一特点使得法律方法论研究同时也具有更加宏观的重要意义。个案研究也成为本年度中法律方法论学者更加关注的领域,无论是法律方法论的基础理论还是部门法方法论,都是如此。这说明国内法律方法论的研究走向更加深入和细致,对指导性案例的分析就是其中的典型。部门法方法论研究对教义学属性的强调成为比较突出的特点,这为部门法方法论的深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方法论 法律解释 法律论证 法律推理 指导性案例
下载PDF
说理-论证及其他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嘉映 《哲学分析》 2011年第1期37-58,197,共22页
本着我们是先有主张然后展开论证这一基本点,说理-论证的一般性质得以澄清。说理-论证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事物之所以然的探究使各种知识和道理得以贯通。在澄清过程中,平常对于说理-论证之性质的错误看法得以揭示。说理-论证不等同于没... 本着我们是先有主张然后展开论证这一基本点,说理-论证的一般性质得以澄清。说理-论证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事物之所以然的探究使各种知识和道理得以贯通。在澄清过程中,平常对于说理-论证之性质的错误看法得以揭示。说理-论证不等同于没有先见的推论,它不只是让他人转变看法,也不一定要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理-论证 看法、信念 推论 理解
下载PDF
2006年度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学术报告 被引量:3
17
作者 焦宝乾 陈金钊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6,共16页
在2006年,法学界对法律方法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法律方法论已经成为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已经觉醒的方法论意识,不仅引发了人们的理论兴趣,而且对司法实践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大量专著、论文的涌现,使我们看到法律方法理论更趋体系... 在2006年,法学界对法律方法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法律方法论已经成为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已经觉醒的方法论意识,不仅引发了人们的理论兴趣,而且对司法实践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大量专著、论文的涌现,使我们看到法律方法理论更趋体系化,而具体的法律方法,如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等的研究更加深入,类型(化)、拟制、类推、法律原则、法律渊源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一些新进展。此外,学界在部门法学以及法律史方面均对法律方法做了一定的探索。从总体上,我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尚存在若干局限性,总结和改进这些不足有助于推进这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方法 法律解释 法律论证 法律推理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辩论协商模型及其算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河笑 覃征 郭俊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9-132,156,共5页
为了解决现有辩论协商模型过于抽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辩论协商架构.在构架中定义了辩论协商模型的对手、自身和环境等模型,其中对手模型是以协商伙伴为对手,自身模型的内容包括信念、愿望、意图、信任和偏爱,环境模型主要由Agent... 为了解决现有辩论协商模型过于抽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辩论协商架构.在构架中定义了辩论协商模型的对手、自身和环境等模型,其中对手模型是以协商伙伴为对手,自身模型的内容包括信念、愿望、意图、信任和偏爱,环境模型主要由Agent通讯语言和内容语言、协商协议和信息库组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算法,它通过合理地组合模型,调整论证评估器的位置,建立协议推理、论证评估、论证产生和论证选取等过程,使得协商信息充分交互,协商过程更为有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和算法是有效、可行的,算法的复杂度与协商对话的轮回有关,若轮回数为n,则复杂度为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论协商 论证 协议推理
下载PDF
Argumentation in disjunctive logic programming
19
作者 王克文 吴泉源 陈火旺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1998年第1期106-112,共7页
Argumentation (abduction) is widely applied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nd law reasoning. However, the problem of how to perform argumentation in disjunctive logic programming (DLP) is still open.In addition, a u... Argumentation (abduction) is widely applied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nd law reasoning. However, the problem of how to perform argumentation in disjunctive logic programming (DLP) is still open.In addition, a unifying semantic framework is required for incorporating various semantics for DLP. An argumentation-theoretic framework for DLP by taking the disjuncts of negative literals as abducibles is presented. This semantics not only is a simple and intuitive framework for performing argumentation and abduction in DLP, but also provides a unifying framework for many key semantics of disjunctive logic programs. In particular, it is shown that the EGCWA, well-founded model and disjunctive stable models can all be embedded into this seman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c PROGRAMMING commonsense reasoning argumentation ABDUCTION semantics.
原文传递
真稳定类与辩论语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荣 孙吉贵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936-942,共7页
稳定类语义和辩论语义是逻辑程序语义学研究方面突出的两种语义统一框架理论,它们统一了一些很重要的语义.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直觉和概念,它们的相互关系并不清楚.我们在它们最基础的概念层次上证明了,常规逻辑程序句法下二者是等... 稳定类语义和辩论语义是逻辑程序语义学研究方面突出的两种语义统一框架理论,它们统一了一些很重要的语义.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直觉和概念,它们的相互关系并不清楚.我们在它们最基础的概念层次上证明了,常规逻辑程序句法下二者是等价的,它们有着同样的语义统一能力.基于这个结果,我们为有前途的辩论语义指明一种迭代构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程序语义学 稳定类语义 辨论语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