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西北龙马溪组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及储气特征 被引量:81
1
作者 薛冰 张金川 +4 位作者 唐玄 杨超 陈前 满向杰 党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8-149,173,共13页
为了深入研究黔西北地区海相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特征,选取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进行了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氮气吸/脱附实验、微孔特征分析以及相关地球化学分析等实验,探讨了微观孔隙对页岩储气特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黔... 为了深入研究黔西北地区海相页岩储层微观孔隙特征,选取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进行了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氮气吸/脱附实验、微孔特征分析以及相关地球化学分析等实验,探讨了微观孔隙对页岩储气特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黔西北龙马溪组页岩存在粒间孔、粒内孔、晶间孔、溶蚀孔、化石孔、有机孔、微裂缝7种孔隙类型,其中粒间孔和有机孔最为发育;孔隙结构类型可根据氮气吸/脱附曲线分为3种,即以两端开口的圆筒孔、狭窄的平行板孔和四面开口的锥形平板孔等开放型孔隙为主;微观孔隙孔径分布范围为2~64 nm,峰值集中于2~6 nm.微孔(小于2nm)孔径分布范围为0.4~1.8nm,0.4~1.0nm的微孔对微孔孔容贡献最大.孔容中以中孔(2~50 nm)为主,所占比例为83.1%,微孔和中孔贡献了主要的孔比表面积,微、中孔所占比例分别为20.1%和79.3%.有机碳含量是纳米孔隙发育的主控因素.不同孔隙类型具有不同的气体赋存特点和运移特征,说明纳米孔隙为页岩中气体的赋存和微观运移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北 龙马溪组 下志留统 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 氮气吸/脱附 孔隙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