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2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外智能移动机器人的发展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55
1
作者 欧青立 何克忠 《机器人》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19-526,共8页
室外智能移动机器人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是机器人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本文分析了在室外移动机器人发展中有着代表意义的几个典型系统 ,进而论述了室外移动机器人研究中的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水平 .这些关键技术包括移动机器人... 室外智能移动机器人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是机器人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本文分析了在室外移动机器人发展中有着代表意义的几个典型系统 ,进而论述了室外移动机器人研究中的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水平 .这些关键技术包括移动机器人的控制体系结构、机器人视觉信息的实时处理技术、车体的定位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移动机器人 机器人视觉 路径规划
下载PDF
论景观水系整治中的护岸规划设计 被引量:84
2
作者 刘滨谊 周江 《中国园林》 2004年第3期49-52,共4页
从生态、河流动力学、景观及游憩等4个角度对护岸建设中的生态环境提升、结构安全稳定、视觉景观美化和亲水可游4大核心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和探索,提出护岸规划设计对策,并结合作者自身具体工程项目的实践,阐述了... 从生态、河流动力学、景观及游憩等4个角度对护岸建设中的生态环境提升、结构安全稳定、视觉景观美化和亲水可游4大核心内容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和探索,提出护岸规划设计对策,并结合作者自身具体工程项目的实践,阐述了两类较合理的护岸做法,最后针对我国的国情,在结论中提出了5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景观水系 规划设计 生态护岸 滨水景观 护岸规划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途径探索——浙江省慈溪市三灶江滨河景观设计 被引量:89
3
作者 俞孔坚 张蕾 刘玉杰 《中国园林》 2004年第5期28-32,共5页
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其规划涉及多学科、多方面的问题,要求设计人员以综合的视角、进行多目标的规划设计。以浙江省慈溪市三灶江两岸的景观设计为例,阐述进行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 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最为强烈的地带之一,其规划涉及多学科、多方面的问题,要求设计人员以综合的视角、进行多目标的规划设计。以浙江省慈溪市三灶江两岸的景观设计为例,阐述进行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的一些理念与方法。同时认为目前国内的滨水区规划仍存在目标单一和片面的不足,进一步提出了旨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景观设计应是多目标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滨水区 风景园林 规划设计 城市滨水区 土地利用 浙江 慈溪市
下载PDF
绿道网络的生态廊道功能及其规划原则 被引量:100
4
作者 李开然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27,共4页
绿道是一种体系化的规划方法。绿道体系特别强调绿地空间的连接性,只有具备较长线性的连接性,才能体现绿道的生态、游憩、社会和景观价值。绿地的相互联通及结构优化,使同样面积的绿地产生巨大而有效的生态、社会、经济价值。通过对绿... 绿道是一种体系化的规划方法。绿道体系特别强调绿地空间的连接性,只有具备较长线性的连接性,才能体现绿道的生态、游憩、社会和景观价值。绿地的相互联通及结构优化,使同样面积的绿地产生巨大而有效的生态、社会、经济价值。通过对绿地结构理论的生态规划原则及实例现状等方面的总结和阐释,指出以绿道网络为框架的绿色基础设施及城市景观体系的建立对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的重大作用以及在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道 绿色基础设施 景观规划 环境廊道 生态
下载PDF
基于地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 被引量:78
5
作者 韩炳越 沈实现 《中国园林》 2005年第7期61-67,共7页
探索中国古典园林和西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共同原则——基于地域特征(的设计),并从地域特征的气候、场所、背景、文化、社会5个方面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从而为评价和创作当代优秀的风景园林提供借鉴。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设计原则 规划设计 地域特征
下载PDF
专类园在植物园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对上海辰山植物园专类园设置的启示 被引量:85
6
作者 胡永红 《中国园林》 2006年第7期50-55,共6页
专类园是一种强调专类植物展示和植物造景的园林形式,在植物园中处于重要地位。以世界上69个知名植物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专类园设置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它们的共性和特点。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植物园中,专类园类型超过50种,其中,... 专类园是一种强调专类植物展示和植物造景的园林形式,在植物园中处于重要地位。以世界上69个知名植物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专类园设置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它们的共性和特点。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植物园中,专类园类型超过50种,其中,蔷薇园、岩石园、水景园、树木园、东方园、草本植物园、生态园等在植物园中比例超过40%。拟建的上海辰山植物园中专类园建设将以此为借鉴与参考,结合辰山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与上海植物园错位发展的原则,拟设置30个专类植物园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植物园 规划设计 专类园 上海辰山植物园
下载PDF
生产·生态·生活--“三生”一体的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 被引量:83
7
作者 吕明伟 郭焕成 孙艺惠 《中国园林》 2008年第8期16-20,共5页
中国台湾休闲农业园区不仅提供农产品,而且形成了具有田园之乐的休闲区,这种"农业+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扩大农业旅游,又可达到提高农民收益与繁荣农村经济的目的。台湾依托农业... 中国台湾休闲农业园区不仅提供农产品,而且形成了具有田园之乐的休闲区,这种"农业+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扩大农业旅游,又可达到提高农民收益与繁荣农村经济的目的。台湾依托农业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的范围相当广泛,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台湾休闲农业园区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现象,主要有乡村花园、乡村民宿、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和市民农园、教育农园、休闲牧场等几种类型。这些以农业旅游为主导的休闲农业园区在旅游、教育、环保、医疗、经济、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台湾地区已成为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兴产业之一。通过对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发展阶段、发展特色、经营策略与管理、政策与措施等方面经验的研究分析,指出了大陆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的发展方向和可借鉴的经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园区 规划建设
下载PDF
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探讨 被引量:83
8
作者 吕伟娅 管益龙 张金戈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20,共5页
从分析城市雨水排水规划局限性入手,提出对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应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完善和补充。案例分析表明,尽管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用地大小不一,用地功能形式却较相似,均是由居住、公建、工业、仓储、道路与广场、绿地和水面构成。... 从分析城市雨水排水规划局限性入手,提出对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应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方面的完善和补充。案例分析表明,尽管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用地大小不一,用地功能形式却较相似,均是由居住、公建、工业、仓储、道路与广场、绿地和水面构成。按城市下垫面分类,仅能分出场地及屋面、道路和广场、绿地、水面,因此,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思路宜从这4种类型的城市下垫面入手,提出适宜的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海绵城市建设 低影响开发 规划措施 控制指标 应用案例
下载PDF
城乡一体化绿地系统规划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7
9
作者 刘滨谊 温全平 《国际城市规划》 2007年第1期84-89,共6页
文章结合实例,回顾总结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产生的绿带与绿心、生态网络,开敞空间、绿道建设等富有远见的规划思想,并结合国情,分析了水体、湿地、屋顶花园、垂直绿化这些以前被忽视的景观形态对城乡一体化绿地系统规划的... 文章结合实例,回顾总结了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产生的绿带与绿心、生态网络,开敞空间、绿道建设等富有远见的规划思想,并结合国情,分析了水体、湿地、屋顶花园、垂直绿化这些以前被忽视的景观形态对城乡一体化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意义。最后,针对亚洲大城市的本土特征,指出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明确区别城乡的规划方法并不完全适合亚洲的大城市,亚洲城市应该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规划设计 城乡一体化 绿地系统 规划
下载PDF
绿色通道及其规划原则 被引量:46
10
作者 孟亚凡 《中国园林》 2004年第5期14-18,共5页
绿色通道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在保护生态学、城市规划及景观设计学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明确了绿色通道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其理论背景,从人-自然关系的视角回顾了绿色通道规划的发展历史,从尺度、目标、构成、网络结构及横向协调等5... 绿色通道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在保护生态学、城市规划及景观设计学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明确了绿色通道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其理论背景,从人-自然关系的视角回顾了绿色通道规划的发展历史,从尺度、目标、构成、网络结构及横向协调等5个方面对绿色通道的规划提出了比较详细的一般性指导原则,将生态、休闲、文化等诸多功能的要求都包含其中,反映了绿色通道研究的最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通道 城市规划 景观设计 保护生态学 网络结构
下载PDF
绿色基础设施:概念,理论及实践 被引量:68
11
作者 李开然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8-90,共3页
"绿色基础设施"这一概念的提出是针对大多数人的孤岛状绿地模式的想法,而进行的一种理念上的推进和强化。在此概念推动下的实践,力求规避既往时代中以人为主的城市建设模式和以自然为主的局部保护模式,尤其在城市开发中寻求... "绿色基础设施"这一概念的提出是针对大多数人的孤岛状绿地模式的想法,而进行的一种理念上的推进和强化。在此概念推动下的实践,力求规避既往时代中以人为主的城市建设模式和以自然为主的局部保护模式,尤其在城市开发中寻求二者的有机融合,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与自然互利双赢。在土地国有的中国,在待发展地区,一旦绿色基础设施的理念被政府与公众接受,它所产生的实践性影响将是最迅速也是最巨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基础设施 规划 可持续发展 保护 生态
下载PDF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被引量:71
12
作者 李春娇 贾培义 董丽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99,共7页
植物景观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之一,在规划设计与工程实践方面均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但面对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空前繁荣,风景园林涉及的尺度越来越大、领域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多,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方法已不再能够完全适用于现代... 植物景观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之一,在规划设计与工程实践方面均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但面对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空前繁荣,风景园林涉及的尺度越来越大、领域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多,传统园林植物造景的方法已不再能够完全适用于现代风景园林植物规划设计。尝试从现状分析、概念规划、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设计的现场调整6个阶段,论述了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以更好地指导现代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的建设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植物景观 规划设计 程序
下载PDF
河流再生设计——浙江黄岩永宁公园生态设计 被引量:54
13
作者 俞孔坚 刘玉杰 刘东云 《中国园林》 2005年第5期1-7,共7页
这是一个关于河流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案例。把一个以防洪为单一目的的硬化河道,用最经济的途径恢复重建为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的游憩地。永宁公园设计方案提出6大景观战略,核心思想是用现代生态设计理念来形成一个自然的、野”趣的基... 这是一个关于河流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案例。把一个以防洪为单一目的的硬化河道,用最经济的途径恢复重建为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的游憩地。永宁公园设计方案提出6大景观战略,核心思想是用现代生态设计理念来形成一个自然的、野”趣的基底,然后在此基底上体现人文的“图”;基底是大量的、粗犷的,它因为自然过程而存在,并提供自然的服务,而“图”是少量的、精致的,它因为人的体验和对自然服务的接受而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园设计 规划设计 生态设计 河道设计 永宁公园
下载PDF
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的未来 被引量:60
14
作者 王绍增 《中国园林》 2005年第3期24-27,共4页
通过分析园林、景观、风景园林等几个术语的缘起、演变和优缺点,指出综合性是风景园林学科的突出特性,而中国风景园林有着自己以辩证的综合性思维和实事求是方法为传统的特长。在摆脱封闭守旧文化环境的羁绊和掌握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后... 通过分析园林、景观、风景园林等几个术语的缘起、演变和优缺点,指出综合性是风景园林学科的突出特性,而中国风景园林有着自己以辩证的综合性思维和实事求是方法为传统的特长。在摆脱封闭守旧文化环境的羁绊和掌握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后,中国风景园林必将超越以个人表现和分裂式思维为特征的所谓西方工业时代景观设计,再创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规划设计 讨论 术语 创作方法 未来
下载PDF
活动场地:城市——设计少年儿童友好型城市开放空间 被引量:65
15
作者 M.欧伯雷瑟-芬柯 吴玮琼 《中国园林》 2008年第9期49-55,共7页
在开放绿地自由玩耍对少年儿童的积极发展很有益,但是生活在大都市中的少年儿童可能会没有安全的地方可供玩耍。在这样的城市环境中长大,少年儿童身体、心理以及社交能力的发展受到威胁。风景园林学要发展出新的设计规范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开放绿地自由玩耍对少年儿童的积极发展很有益,但是生活在大都市中的少年儿童可能会没有安全的地方可供玩耍。在这样的城市环境中长大,少年儿童身体、心理以及社交能力的发展受到威胁。风景园林学要发展出新的设计规范来解决这个问题,而这种尝试可以使城市开放空间满足少年儿童的健康发育的功能。"活动场地:城市"的远景宣言,适用于推动城市以少年儿童友好为本方面的发展,这个宣言以多特蒙德大学的多项研究为基础,结论是通过分析研究德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案例得出的。远景宣言包括一个空间模型,通过改善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安全性、游憩质量和多种使用机会等提高了城市开放空间的"少年儿童友好度"。另外分析了城市街道、居住环境以及城市公园的"少年儿童友好度"。进一步给出帮助检测上述几类开放空间的"少年儿童友好度"的指标以及以帮助改善现状的一系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儿童 城市 开放空间 城市规划 欧洲
下载PDF
将稻香溶入书声——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环境设 被引量:60
16
作者 俞孔坚 韩毅 韩晓晔 《中国园林》 2005年第5期12-16,共5页
这是一个用水稻、作物和当地野草等最经济的元素来营造校园环境的案例;试图对庄稼、野草和校园做一个重新的认识,让学生在一个现代城市环境中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感受自然的过程、四时的演变、作物的春秋和民以食为天的道理。并通过旧材... 这是一个用水稻、作物和当地野草等最经济的元素来营造校园环境的案例;试图对庄稼、野草和校园做一个重新的认识,让学生在一个现代城市环境中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感受自然的过程、四时的演变、作物的春秋和民以食为天的道理。并通过旧材料的再利用感受历史的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校园环境 规划设计 生产性景观 沈阳建筑大学
下载PDF
阪神·淡路大地震后日本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与建设 被引量:51
17
作者 雷芸 《中国园林》 2007年第7期13-15,共3页
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势必导致各种城市灾害的发生,减灾防灾已成为一项艰巨的工作,而城市防灾公园的建设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日本城市公园绿地在历次震灾中都发挥了避难疏散的重要作用,成为市民可利用的安全有效的防灾减灾空间。在... 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势必导致各种城市灾害的发生,减灾防灾已成为一项艰巨的工作,而城市防灾公园的建设则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日本城市公园绿地在历次震灾中都发挥了避难疏散的重要作用,成为市民可利用的安全有效的防灾减灾空间。在回顾日本城市防灾公园发展的基础上,概述阪神·淡路大地震之后提出的防灾公园的新的定义、分类、功能和布局原则,并结合实例着重介绍近10年来日本兵库县及其他地区在进行防灾公园建设中所取得的成果,并以此作为我国规划建设城市防灾公园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防灾公园 研究 日本 规划建设
下载PDF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的建设与保护 被引量:43
18
作者 林焰 《中国园林》 2003年第12期30-32,共3页
论述了目前福州地区6种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的现状,以及建设与保护滨水绿地空间的6种设计创意理念与空间景观效果。创建优美的滨水人居环境景观,追求园林植物群体美景观。充分利用历史人文景观,展现滨水绿地开放空间景观特色。根据亲水性... 论述了目前福州地区6种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的现状,以及建设与保护滨水绿地空间的6种设计创意理念与空间景观效果。创建优美的滨水人居环境景观,追求园林植物群体美景观。充分利用历史人文景观,展现滨水绿地开放空间景观特色。根据亲水性设计理念,创建各种亲水景观。利用自然地理生态资源,建造滨水园林景观和湿地保护景观。根据规划的设计创意理念,创建充满寓意的滨水造型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滨水空间 空间景观 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园林植物群 湿地保护
下载PDF
杭州西湖湖西景区的湿地景观设计 被引量:32
19
作者 李红艳 周为 《中国园林》 2004年第10期37-39,共3页
经过综合治理,在杭州西湖湖西景区营建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湿地景观系统,成为锦鳞可数、水草丰盈的湿地。新拓展的水域大致分为相互贯通,各具特色的四部分,现从水系组织、驳岸处理、植物栽种、野生动物引导以及净水系统等方面介绍湖西景区... 经过综合治理,在杭州西湖湖西景区营建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湿地景观系统,成为锦鳞可数、水草丰盈的湿地。新拓展的水域大致分为相互贯通,各具特色的四部分,现从水系组织、驳岸处理、植物栽种、野生动物引导以及净水系统等方面介绍湖西景区的湿地景观设计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湿地 规划设计 水系 驳岸 植物 野生动物 净水
下载PDF
基于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理论的城市绿地空间评价与规划研究 被引量:52
20
作者 刘滨谊 贺炜 刘颂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46,共5页
首先对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理论进行了诠释,认为该理论是对绿地空间存在于城市中的基本方式这种普遍现象的解释,是对城市空间和绿地空间矛盾运动规律的总结,该理论由耦合模式、耦合过程、耦合功能这3个重要概念构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绿... 首先对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理论进行了诠释,认为该理论是对绿地空间存在于城市中的基本方式这种普遍现象的解释,是对城市空间和绿地空间矛盾运动规律的总结,该理论由耦合模式、耦合过程、耦合功能这3个重要概念构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绿地与城市空间耦合的概念框架。其次,构建了基于该理论的城市绿地空间评价体系,它是耦合模式、过程和功能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的指标体系由耦合的空间形态模式指标、耦合的空间内容模式指标、耦合的空间关系模式指标三方面构成。第三,提出了基于该理论的城市绿地空间的规划方法,它主要通过结构性空间要素的耦合、骨架性空间要素的耦合、功能性空间要素的耦合3个方面来实现。最后通过对石家庄滹沱河滨水新区规划案例的分析,说明了该评价体系和规划方法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地空间 城市空间 耦合 评价 规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