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百年书写 被引量:37
1
作者 程天君 陈南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5-135,共11页
教育现代化在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甚至可以将其视为通过发展教育来实现强国之梦的一个写照。百年来,中国在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中留下了丰富的话语和文本,通过考察"教育现代化"这一概念的书写背景和... 教育现代化在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甚至可以将其视为通过发展教育来实现强国之梦的一个写照。百年来,中国在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中留下了丰富的话语和文本,通过考察"教育现代化"这一概念的书写背景和生成过程,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是教育现代化的概念诞生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30年,是教育现代化的曲折探索时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则是教育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时期。回顾历史,展望未来,面向2035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可以从教育理念、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等方面予以书写和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教育改革和发展 知识考古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原文传递
论福柯对国家理性的批判 被引量:9
2
作者 高宣扬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74,共8页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和权力系谱学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质,而他对现代国家理性的批判,就是他的政治论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揭示国家理性的性质,福柯一方面追溯国家理性的历史根源及其腐败化演变过程;另一方面又从微观政治的角度,深入揭...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和权力系谱学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质,而他对现代国家理性的批判,就是他的政治论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揭示国家理性的性质,福柯一方面追溯国家理性的历史根源及其腐败化演变过程;另一方面又从微观政治的角度,深入揭露现代警政制度及医疗保险制度对人的宰制和治理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理性 权力 警察 知识考古学 系谱学
下载PDF
“话语”:作为一种批评理论或社会实践——“话语”概念的知识学考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刘继林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8-81,共4页
"话语"是当下学界备受重视、使用频率极高的流行术语。"话语"在使用中,其能指与附加功能被无限放大,而所指与基本意涵却呈现出混沌的一面。因而,我们有必要对"话语"概念进行重新的梳理与考察,继而勾勒出&... "话语"是当下学界备受重视、使用频率极高的流行术语。"话语"在使用中,其能指与附加功能被无限放大,而所指与基本意涵却呈现出混沌的一面。因而,我们有必要对"话语"概念进行重新的梳理与考察,继而勾勒出"话语"概念的变化轨迹:即"话语"如何突破纯粹的"语言"范畴而进入到更为广阔的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并实现其在社会文化实践领域的批评功能指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语言 社会实践 知识学考察
下载PDF
快感的考古消费:文博类文创产业的产品特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奇佳 廖亦奇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3-41,共9页
中国文创产业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应当重视产业细分与产业细分条件下产品特色的开发问题。对故宫文创业的个案进行“知识考古学”研究和考察的结果表明,文博类文创产品的基本特性为快感的考古消费,快感消费为产品经济面向的一端,考古则显... 中国文创产业发展到今天的水平,应当重视产业细分与产业细分条件下产品特色的开发问题。对故宫文创业的个案进行“知识考古学”研究和考察的结果表明,文博类文创产品的基本特性为快感的考古消费,快感消费为产品经济面向的一端,考古则显示了该类产品的文化内涵。它通常包含了知识性、叙事性、场景性的精神内容。所谓知识性将涉及教育、权威、权力批判等几个方面的内涵;叙事性包含文本性、历史秩序性和可阐释性等内容;场景性则通过展演、姿态的造型等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博类文创产品 知识考古 知识性 叙事性 场景性
原文传递
人性的可能性——知识考古学视野下的《人性污点》
5
作者 张韵韵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5期112-114,共3页
本文从知识考古学角度解读菲利普·罗思2000年发表的小说《人性污点》(也译作《人性的污秽》),从知识考古学探索话语的非连续性、解构主体和颠覆理性这三方面切入作品,挖掘那些散落和埋没在小说各处的零落的话语实践,指出它们各自... 本文从知识考古学角度解读菲利普·罗思2000年发表的小说《人性污点》(也译作《人性的污秽》),从知识考古学探索话语的非连续性、解构主体和颠覆理性这三方面切入作品,挖掘那些散落和埋没在小说各处的零落的话语实践,指出它们各自存在的方式和相互关联的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考古学 福柯 话语 《人性污点》
下载PDF
福柯:穿行于知识的空间
6
作者 刘建辉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540-544,共5页
知识轴线是米歇尔.福柯批判工作展开的基本向度之一。辨析福柯的知识观点是我们理解福柯的重要途径。通过总结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和谱系学,概括了他对于传统知识的质疑和对于被奴役的知识的解放。特别强调福柯借助认知型为知识扩展出一个... 知识轴线是米歇尔.福柯批判工作展开的基本向度之一。辨析福柯的知识观点是我们理解福柯的重要途径。通过总结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和谱系学,概括了他对于传统知识的质疑和对于被奴役的知识的解放。特别强调福柯借助认知型为知识扩展出一个不可压缩的空间,突出知识的断裂和间断性特征以打破线性连续和整体叙事对传统思想史的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 认知型 知识考古学 断裂
下载PDF
从“后学”到认同政治:当代美国人文思潮走向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康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9-141,共13页
近半个世纪以来是美国人文学术界“后学”(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兴盛的时代。“后学”中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是美国的本土产物,跟英国的文化研究交相辉映,实现了英美人文领域的后学与文化研究的范式转型,在社会科学领... 近半个世纪以来是美国人文学术界“后学”(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兴盛的时代。“后学”中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是美国的本土产物,跟英国的文化研究交相辉映,实现了英美人文领域的后学与文化研究的范式转型,在社会科学领域也产生了影响。后殖民主义理论核心是“认同(或身份)政治”,植根于美国这个种族、族裔、信仰、传统极为多元的移民国家的经验。近年来这种学院派话语逐渐向英美社会蔓延,形成政治正确话语,产生了极为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认同政治以文化多元论和相对主义的面貌出现,对在美国乃至全球兴起的民粹主义、民族主义、逆全球化潮流推波助澜,与之相互呼应。反思美国认同政治,有助于中国人文学术寻找自己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理论 认同政治 政治正确 知识谱系学与考古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