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46篇文章
< 1 2 1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及内蒙古地区青铜—铁器时代居民牙齿磨耗及健康状况的分析 被引量:53
1
作者 刘武 张全超 +1 位作者 吴秀杰 朱泓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53,共22页
对从新疆、内蒙古和内地7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古代居民牙齿磨耗、牙齿疾病、牙齿生前脱落及咀嚼肌发育情况进行的观察和对比发现生活在青铜—铁器时代的新疆和内蒙古居民牙齿平均磨耗与内地新石器时代居民大体接近。在磨耗方式上,新疆和内... 对从新疆、内蒙古和内地7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古代居民牙齿磨耗、牙齿疾病、牙齿生前脱落及咀嚼肌发育情况进行的观察和对比发现生活在青铜—铁器时代的新疆和内蒙古居民牙齿平均磨耗与内地新石器时代居民大体接近。在磨耗方式上,新疆和内蒙古居民呈现出一些可能反映其生活或行为方式的特殊磨耗。龋齿病和牙齿生前脱落的出现率在边疆和内地居民具有明显的差别,表现为内地居民龋齿发病率高,而边疆居民牙齿生前脱落更普遍。另外,新疆和内蒙古居民上下颌骨出现有发育显著的骨质隆起。作者认为生活在青铜—铁器时代的新疆和内蒙古居民与同时期,甚至时代更早的内地居民相比,食物更为粗糙坚硬、含颗粒成分高;出现在新疆和内蒙古居民牙齿的局部或特殊磨耗、牙齿生前脱落、颌骨骨质隆起等现象说明边疆地区的居民生活环境比较恶劣,经常需要用牙齿啃咬坚硬的物品,或将牙齿作为工具使用。此外,龋齿病出现率的明显差别说明边疆居民谷物类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的摄入比例较内地居民为低。本文的发现进一步提示青铜—铁器时代的新疆和内蒙古地区,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狩猎—采集仍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农业经济的比重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 食物构成 考古学 体质人类学 新疆 内蒙古 磨耗方式 青铜—铁器时代
下载PDF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三星堆壕沟考古勘探中应用研究 被引量:52
2
作者 苏永军 王绪本 罗建群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8-272,共5页
三星堆遗址文化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发展至商末周初,延续时间近2000年,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对三星堆遗址文明的溯源、遗址的发掘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利用... 三星堆遗址文化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发展至商末周初,延续时间近2000年,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对三星堆遗址文明的溯源、遗址的发掘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是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三星堆壕沟,其研究成果与壕沟情况十分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 三星堆遗址 考古 壕沟 反演
下载PDF
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 被引量:38
3
作者 杜金鹏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2,共4页
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是新时期大遗址保护新模式,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根本目的是保护遗址、服务考古。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必须科学规划,严肃论证,循序渐进,稳妥扎实。考古学家应积极支持考... 建设考古遗址公园,是新时期大遗址保护新模式,是建设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根本目的是保护遗址、服务考古。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必须科学规划,严肃论证,循序渐进,稳妥扎实。考古学家应积极支持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文物管理部门应对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热情支持,善加引导,健全规章,严格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遗址公园 大遗址保护
原文传递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考古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4
作者 闫永利 底青云 +1 位作者 高立兵 陈刚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1998年第6期452-457,共6页
探测河南商丘地区东周时期宋国地下古城墙遗址 ,采用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其电阻率反演结果与古城墙埋藏情况十分吻合。
关键词 高密度 电阻率法 考古 商丘 地下城墙 电法勘探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在文物考古中应用述评 被引量:34
5
作者 魏薇 潜伟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107,共12页
对文物和遗址遗存进行精确描述和测绘一直是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相较于传统测绘方法,三维激光扫描具有快速、准确、无需接触文物表面等优势,已被广泛采用于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中。本文对三维激光扫描的原理和... 对文物和遗址遗存进行精确描述和测绘一直是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相较于传统测绘方法,三维激光扫描具有快速、准确、无需接触文物表面等优势,已被广泛采用于文物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中。本文对三维激光扫描的原理和工作流程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其近期在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做出综述和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激光扫描 文物保护 考古
下载PDF
X光照相技术在文物及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6
作者 杨军昌 韩汝玢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1年第1期55-60,共6页
X光照相方法的无损特性,就决定了这一技术适合被用于研究文物这一特殊对象。本文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了X光照相技术在文物及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可以反映不同材质文物的保存状况,揭示被锈蚀物覆盖的铭文及纹饰,显示古代器物的工艺痕迹,有... X光照相方法的无损特性,就决定了这一技术适合被用于研究文物这一特殊对象。本文通过具体实例介绍了X光照相技术在文物及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可以反映不同材质文物的保存状况,揭示被锈蚀物覆盖的铭文及纹饰,显示古代器物的工艺痕迹,有助于考古出土文物线图的绘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光照相技术(X光探伤技术) 文物 考古学 微型考古发掘 保护 修复
下载PDF
亚热带稻作区表土孢粉研究及其考古学应用 被引量:33
7
作者 杨士雄 郑卓 +4 位作者 黄康有 王建华 王晓静 许清海 李杰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2-272,共11页
研究地点位于广东、湖南和湖北三省的华南双季稻分布区,纬度跨度为22.84°~32.51°N之间。沿纬度每30~50km间距取样,一共为26个样点,每个样点包含3~5个样品(稻田内、稻田外和附近地表或次生林表土样)。本研究采用了孢粉分析... 研究地点位于广东、湖南和湖北三省的华南双季稻分布区,纬度跨度为22.84°~32.51°N之间。沿纬度每30~50km间距取样,一共为26个样点,每个样点包含3~5个样品(稻田内、稻田外和附近地表或次生林表土样)。本研究采用了孢粉分析方法,在镜下共鉴定77种孢粉类型。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稻田耕土表层的禾本科花粉含量为36%~88%,其中水稻型花粉含量为30%~84%,平均含量为57.41%。而稻田外旱地样品禾本科总量降至26%~77%之间,而水稻型花粉平均值降低至38.52%。稻田内外样品和尘土花粉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在人类强烈干扰的双季稻耕作区,禾本科含量达到36%以上时,很可能表明与稻作农业发展有关。上述表土孢粉结果为地层孢粉分析寻找农业和人类活动的证据提供了新的数据。番禺万顷沙钻孔孢粉研究表明,禾本科花粉在历史上出现一个快速增加的突变(从约10%增加至50%),反映了珠江三角洲稻作农业的迅速发展开始于秦朝,可能与当地人口快速增加和中原地区农耕技术的引入有关。而香港壕涌西区考古遗址地层的孢粉分析揭示出该地点的土地利用是从明清才开始作为耕地使用,而更早的唐宋时期并非原地种植水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 稻田 表土花粉 人类活动 环境考古
下载PDF
浙江跨湖桥遗址的古稻遗存研究 被引量:32
8
作者 郑云飞 蒋乐平 郑建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9-124,共6页
为了深入了解新石器时代的稻作起源问题 ,对距今 70 0 0~ 80 0 0年前的浙江省杭州市近郊新发现的跨湖桥遗址进行了植物硅酸体分析和植物遗存调查。植物硅酸体分析结果显示 ,除第 11层外 ,其他各层都有来自稻叶片运动细胞的硅酸体 ,而... 为了深入了解新石器时代的稻作起源问题 ,对距今 70 0 0~ 80 0 0年前的浙江省杭州市近郊新发现的跨湖桥遗址进行了植物硅酸体分析和植物遗存调查。植物硅酸体分析结果显示 ,除第 11层外 ,其他各层都有来自稻叶片运动细胞的硅酸体 ,而且硅酸体的形状较大 ,与现代栽培粳稻的相似。植物遗存调查显示 ,跨湖桥遗址中有大量的稻谷、稻米和谷壳等古稻遗存 ;其中 ,稻谷的长宽比为 2 .71,稻米的长宽比为 2 .6 8,稻谷粒型与现代栽培稻的籼稻相似。研究结果表明 ,长江下游可能是我国稻作起源地之一 ,跨湖桥遗址的古稻可能是尚未完全分化的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跨湖桥遗址 水稻 考古 新石器时代 碳化稻米
下载PDF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蕴义与影响的再审视 被引量:29
9
作者 乔治忠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1-140,共10页
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一直得到学界的赞扬,然而深入审视,实乃以新的文字资料参证古籍文献资料,不必看作"二重证据",其中以商代君主世系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更是严重的逻辑错误。"二重证据法&qu... 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一直得到学界的赞扬,然而深入审视,实乃以新的文字资料参证古籍文献资料,不必看作"二重证据",其中以商代君主世系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更是严重的逻辑错误。"二重证据法"是针对"古史辨"派提出的反对理念,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起到阻断史学革命、将传统史学过早衔接于新史学的作用。此后史学界在上古史的研究中,将"二重证据法"的负面作用扩大、滥用,造成不良影响,应当及早摒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二重证据 古史辨 考古学
原文传递
更新世东亚人群连续演化的考古证据及相关问题论述 被引量:28
10
作者 高星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7-253,共17页
本文从考古文化的角度论证中国乃至东亚古人类演化的连续性。通过对石制品原料特点及开发利用方式、石器制作技术、石制品类型、形态与组合特点、区域文化传统演变等方面的分析,提出这里的旧石器时代文化一脉相承,古人群生生不息、连... 本文从考古文化的角度论证中国乃至东亚古人类演化的连续性。通过对石制品原料特点及开发利用方式、石器制作技术、石制品类型、形态与组合特点、区域文化传统演变等方面的分析,提出这里的旧石器时代文化一脉相承,古人群生生不息、连续演化。通过对中国旧石器文化体系中勒瓦娄哇技术制品、具有阿舍利风格的组合和石叶技术产品这些具有“西方元素”特点的文化成分的辨识与分析,指出更新世期间该地区石器生产基本维持在奥杜威模式内,来自西方的文化因素间或出现过,但从来没有成为主流,更没有发生对土著文化的置换,说明这一地区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移民和人群更替事件;基因混合与文化交流可能发生过,但其过程是融合而非替代。秦岭诸遗址、北窑、大地湾、徐家城、乌兰木伦、织机洞、井水湾、黄龙洞等遗址的地层和测年数据表明东亚不存在距今10~4万年间的材料空白,人类演化的链条没有中断过。古气候和古生物信息也对末次冰期导致本土人群灭绝的论断提出否定。这些考古材料与信息对中国乃至东亚古人群连续演化及现代人类“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论证和支持。“综合行为模式”等学说的提出强化了对本土人群生存能力的论述。对人类独特的行为特点与社会属性的观察和思考,也对本土人群与西方同类的隔离问题及不同地区人群长时期维持在同一物种内的可能性与动因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古人类 更新世 连续演化 现代人起源 考古证据
下载PDF
西藏西部考古新发现的茶叶与茶具 被引量:24
11
作者 霍巍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8-12,66,共6页
西藏西部考古的一系列新发现当中,丝绸与茶的遗物最为引人注目。目前经过科技考古的手段与方法,初步确认在阿里地区汉晋时代的墓葬当中,已经有茶和茶具的遗存。这一发现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认识与旧有知识,大体可以肯定是在相当于中原汉晋... 西藏西部考古的一系列新发现当中,丝绸与茶的遗物最为引人注目。目前经过科技考古的手段与方法,初步确认在阿里地区汉晋时代的墓葬当中,已经有茶和茶具的遗存。这一发现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认识与旧有知识,大体可以肯定是在相当于中原汉晋时代甚至更早,已经有一定规模和数量的茶叶进入西藏高原。这些茶叶传入藏地最早的路线与途径,也很可能与后来唐蕃之间通过"茶马贸易"将四川、云南、贵州等汉藏边地茶叶输入到藏地的传统路线有所不同,而是更多地利用了这一时期通过西域"丝绸之路"进而南下阿里高原,与汉地的丝绸等奢侈品一道,行销到西藏西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蕃考古 西藏西部考古 茶马贸易 高原丝绸之路 汉藏文化交流
下载PDF
二里头遗址出土铜器研究综述 被引量:19
12
作者 梁宏刚 孙淑云 《中原文物》 2004年第1期29-39,56,共12页
通过收集整理有关研究二里头遗址出土铜器的文献资料 ,对我国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铜器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初步统计 ;总结了专家学者们从考古学、冶铸技术和中华文明起源等方面对二里头遗址出土铜器进行研究的学术成... 通过收集整理有关研究二里头遗址出土铜器的文献资料 ,对我国 2 0世纪 5 0年代以来 ,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铜器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初步统计 ;总结了专家学者们从考古学、冶铸技术和中华文明起源等方面对二里头遗址出土铜器进行研究的学术成果 ,以期引起中外考古学家、冶金史学家和研究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问题的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里头遗址 铜器 冶铸技术 河南 夏文化遗址
原文传递
融合航摄影像与地面照片三维重建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3
作者 孙保燕 杨正阳 +1 位作者 陈款 涂峻伦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62-266,共5页
随着摄影测量与三维建模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数字化重建已成为当前考古研究及文物保护的重要途径。由于考古遗址通常占地面积较大而细部结构复杂精细,单一的数据采集手段很难满足建模需要。以广西桂林靖江王陵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影像建... 随着摄影测量与三维建模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数字化重建已成为当前考古研究及文物保护的重要途径。由于考古遗址通常占地面积较大而细部结构复杂精细,单一的数据采集手段很难满足建模需要。以广西桂林靖江王陵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影像建模的原理,同时从数据采集的范围、效率入手对无人机倾斜摄影与地面拍照两种数据采集方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航摄影像与地面照片自动融合的三维数字化重建方法。最后通过与高精度三维扫描仪获取的点云数据进行同名点精度检验,分析了获取的模型点云精度。结论表明,该三维建模方法具有全面、快速、高精度的特点,对于考古研究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 摄影测量 数字化重建 无人机
下载PDF
试论中国栽培大豆起源问题 被引量:20
14
作者 郭文韬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6年第4期326-333,共8页
栽培大豆起源问题的最终解决,要靠多学科的协作。而历史学的考证,就是解决栽培大豆起源问题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该文从文献学和考古学两个方面研究和探讨了栽培大豆的起源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栽培大豆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至于起源于... 栽培大豆起源问题的最终解决,要靠多学科的协作。而历史学的考证,就是解决栽培大豆起源问题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该文从文献学和考古学两个方面研究和探讨了栽培大豆的起源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栽培大豆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至于起源于东北,华北,还是西北,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大豆 起源 栽培
下载PDF
History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of prehistoric human migration to the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22
15
作者 ZHANG DongJu DONG GuangHui +4 位作者 WANG Hui REN XiaoYan HA PiPu'u QIANG MingRui CHEN FaHu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765-1778,共14页
Prehistoric human history on the Tibetan Plateau is a hotly debated topic.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on the plateau during the past few decades has enormously improv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topic and makes it possibl... Prehistoric human history on the Tibetan Plateau is a hotly debated topic.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on the plateau during the past few decades has enormously improv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topic and makes it possible for us to consider the processes and mechanisms of prehistoric human migration to the region. By reviewing the published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on the Tibetan Plateau, we propose that the first people on the plateau initially spread into the He-Huang region from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and then moved to the low elevation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nd perhaps subsequently to the entire plateau. This process consisted of four stages.(1) During the climatic amelioration of the Last Deglacial period(15–11.6 ka BP), Upper Paleolithic hunter-gatherers with a developed microlithic technology first spread into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2) In the early-mid Holocene(11.6–6 ka BP), Epipaleolithic microlithic hunter-gatherers were widely distributed on the northeastern plateau and spread southwards to the interior plateau, possibly with millet agriculture developed in the neighboring low elevation regions.(3) In the mid-late Holocene(6–4 ka BP), Neolithic millet farmers spread into low elevation river valleys in the north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plateau areas.(4) In the late Holocene(4–2.3 ka BP), Bronze Age barley and wheat farmers further settled on the high elevation region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especially after 3.6 ka BP. Finally, we suggest that all of the reported Paleolithic sites earlier than the LGM on the Tibetan Plateau need further exam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an Plateau Prehistoric archaeology Human migration Driving mechanisms
原文传递
基于工业考古学的三线建设遗产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谭刚毅 高亦卓 徐利权 《时代建筑》 2019年第6期44-51,共8页
文章基于工业考古学的理念与方法,梳理了以工业遗产为主体的“三线建设”的文化线路、建成环境遗产、工业遗产、建筑景观等核心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相关建设过程、工艺流程、生产技能等文化表现形式及口传记忆、集体形制和时代精神等非物... 文章基于工业考古学的理念与方法,梳理了以工业遗产为主体的“三线建设”的文化线路、建成环境遗产、工业遗产、建筑景观等核心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相关建设过程、工艺流程、生产技能等文化表现形式及口传记忆、集体形制和时代精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建构工业考古学视角的三线建设遗产研究路线,引入以价值为中心的遗产认知与保护方法并进行全面综合性研究。通过考古学和类型学等方法建立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与空间形态的关联,宏观和建筑景观类型与动态变迁,形制与设计思想的探索与转变,以期丰富工业遗产的时空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三线建设 考古学 类型学 空间形态
下载PDF
我国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中物探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0
17
作者 钟世航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年第3期58-64,共7页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物探技术在考古和文物保护方面应用越来越多 ,在古墓探查、大型古建筑地下遗存现状探查、重要古建基础状况探查、古遗迹断代等方面 ,地球物理技术都找到了发挥作用的机会。本文通过地球物理技术在云冈石窟、龙门石...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物探技术在考古和文物保护方面应用越来越多 ,在古墓探查、大型古建筑地下遗存现状探查、重要古建基础状况探查、古遗迹断代等方面 ,地球物理技术都找到了发挥作用的机会。本文通过地球物理技术在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克孜尔石窟、北京故宫紫禁城、嵩岳寺塔、古泗州城遗址、风阳明中都等的物理探查实例 ,以及查找古墓、古遗迹断代等方面的工作 ,介绍了我国在考古和文物保护领域应用地球物理技术的进展 ,并指出了物探在用于考古和文保时的特点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 文物保护 地球物理勘探
下载PDF
古代香港树皮布文化发现及其意义浅释 被引量:17
18
作者 邓聪 《东南文化》 CSSCI 1999年第1期30-33,共4页
环珠江口一带的大湾文化中发现的树皮布石拍是中国大陆目前所知唯一年代最早,可靠性最强的与树皮布技术相关的资料。环珠江口树皮布文化很可能是全球树皮布文化的源头。
关键词 香港 树皮布文化 考古
下载PDF
文化遗址区古土壤特性及古环境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9
作者 吴克宁 王文静 +4 位作者 查理思 鞠兵 冯力威 陈壮 于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69-1182,共14页
分析古土壤性质是获取古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研究文化遗址区古土壤性质来反映古环境和古人类活动日益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文化遗址区古土壤的土壤粒度、土壤微形态、土壤元素、土壤磁化率、多环芳烃、... 分析古土壤性质是获取古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研究文化遗址区古土壤性质来反映古环境和古人类活动日益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文化遗址区古土壤的土壤粒度、土壤微形态、土壤元素、土壤磁化率、多环芳烃、动植物遗存等在考古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上述研究方法有效地反映古环境信息和古人类活动。提出了应借鉴相关研究指标,进一步加强土壤学与考古学的结合,在此基础上丰富文化遗址区古土壤研究方法,加强对文化遗址区土壤的分类研究,逐步建立考古土壤学这一新的学科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址区 考古学 土壤特性 古环境
下载PDF
中国青铜时代小麦种植规模的考古学观察 被引量:20
20
作者 陈雪香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共7页
随着近年来植物考古新发现的增多,对我国早期小麦种植规模的探讨成为可能。经历了史前时期的初步传播之后,小麦在夏商时期出现了强化种植的趋势,而这一种植规模的显著提升主要局限于中原地区,即商王朝统治的王畿范围之内。形成这一局面... 随着近年来植物考古新发现的增多,对我国早期小麦种植规模的探讨成为可能。经历了史前时期的初步传播之后,小麦在夏商时期出现了强化种植的趋势,而这一种植规模的显著提升主要局限于中原地区,即商王朝统治的王畿范围之内。形成这一局面的动因,主要与早商时期政治扩张的历史背景有关。考古学分析表明,小麦在夏商时期种植规模的局部扩大,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种植 夏商时期 考古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