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距离煤层开采水害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鲁亮 刘荣波 赵从胜 《中国煤炭地质》 2016年第2期39-43,48,共6页
东滩煤矿三采区计划开采2、3煤层,该区具有断层裂隙发育、向斜轴部易积水、2煤层与3煤层间距较小等特点,充水条件相对复杂,回采工作面受水害威胁较严重。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在分析矿井三采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含水层富水... 东滩煤矿三采区计划开采2、3煤层,该区具有断层裂隙发育、向斜轴部易积水、2煤层与3煤层间距较小等特点,充水条件相对复杂,回采工作面受水害威胁较严重。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在分析矿井三采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含水层富水性进行了分析,认为2、3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和3煤层底板砂岩含水层均为极弱至中等富水性含水层;根据已有资料对2、3煤层底板等高线进行了分析,对煤层开采后采空区积水进行了预测;得出了三采区开采2、3煤层充水含水层为2、3煤层顶部砂岩及3煤层底板砂岩,涌水形式以工作面顶板来水为主,采后采动裂隙是回采工作面充水的主要通道,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工作面涌水量预计,并制定了工作面开采综合防治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导水裂缝带 含水层富水性 老空水 水害防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煤层顶板含水层富水性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姚星 侯恩科 +2 位作者 牛超 严迎新 周竹峰 《中国煤炭地质》 2021年第3期20-24,共5页
为减少单一赋权法在评价含水层富水性方面的不足,以韩家湾煤矿为例,在综合分析矿井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选取含水层的厚度、岩心采取率、砂岩粒度指数、砂地比以及砂泥交互层数作为影响富水性的主控因素,分别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 为减少单一赋权法在评价含水层富水性方面的不足,以韩家湾煤矿为例,在综合分析矿井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选取含水层的厚度、岩心采取率、砂岩粒度指数、砂地比以及砂泥交互层数作为影响富水性的主控因素,分别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CRITIC法获得各主控因素的主、客观权重,通过博弈集合理论得到综合权重,进而基于GIS平台对含水层的富水性进行分区评价。结合钻孔单位涌水量、矿井出水点的分布结果对含水层的富水性分区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研究区富水性整体呈现由中部向两侧逐渐减弱的趋势,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富水性 沉积特征 模糊层次分析法 CRITIC赋权法 博弈论
下载PDF
综合物探技术在煤系上覆薄硬岩矿区的应用初探——以山西潞安集团司马矿区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郭粤莲 李宏 +1 位作者 石君华 马瑞华 《中国煤炭地质》 2010年第9期55-58,共4页
山西潞安集团司马矿区东高西低,西部延至长治盆地,矿区水系发育。主采3#煤层埋藏较浅,层位稳定。新生界不整合于下伏基岩之上,厚度变化较大,属典型的薄硬岩煤矿区。为准确提供矿区煤炭开采上限的地质依据,采用了综合勘探技术,其中利用... 山西潞安集团司马矿区东高西低,西部延至长治盆地,矿区水系发育。主采3#煤层埋藏较浅,层位稳定。新生界不整合于下伏基岩之上,厚度变化较大,属典型的薄硬岩煤矿区。为准确提供矿区煤炭开采上限的地质依据,采用了综合勘探技术,其中利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追踪新生界底面反射波及第四系"天窗"位置,利用直流电法与瞬变电磁法提供电性分层,并对其解释结果进行相互印证。勘探实例表明,三维地震勘探、电法勘探与钻探的综合运用不仅可解决薄硬岩煤矿区新生界厚度、含水层富水性及第四系缺失等问题,还可提供新生界含水层与基岩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制约因素等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硬岩 新生界厚度 含水层富水性 三维地震勘探 电法勘探
下载PDF
龙固井田水文地质开采条件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旭平 《中国煤炭地质》 2008年第B09期50-51,55,共3页
在概述巨野煤田龙固井田主要含水层富水性及充水类型的基础上,对井田内山西组3煤层、太原组16煤层的水文地质开采条件进行了研究,根据龙固井田矿井充水因素,提出了开采3煤的顶、底板防治水思路,以及在目前开采条件下将16上、17、18煤层... 在概述巨野煤田龙固井田主要含水层富水性及充水类型的基础上,对井田内山西组3煤层、太原组16煤层的水文地质开采条件进行了研究,根据龙固井田矿井充水因素,提出了开采3煤的顶、底板防治水思路,以及在目前开采条件下将16上、17、18煤层列为暂不能利用储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开采条件 含水层富水性 充水因素 3煤层 16煤层 龙固井田
下载PDF
江苏省无锡市阳山镇地区地热地质条件浅析
5
作者 牛妍 刘松良 《山东煤炭科技》 2009年第5期115-116,共2页
通过对江苏省无锡市阳山镇地区区域地质、物探成果及钻探资料分析,揭示了该区地热地质条件并指出区内主要的浅部控热、热储构造和可能的含水热储层。经验证,阳山地区基本地热地质条件较好。
关键词 含水层 隔水层 富水性
下载PDF
基于水质水量的导水裂缝带高度分析计算 被引量:7
6
作者 许进鹏 鹿存金 +2 位作者 张学如 项楷 王青振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48-1252,共5页
高家堡煤矿4煤顶板分布多个含水层,且其中洛河组含水层富水性强,造成井下注水试验法等方法难以进行导高观测。以高家堡煤矿101工作面为例,利用水质分割法得到工作面出水的水源组成,初步得到101工作面的导水裂缝带高度大于160 m;利用工... 高家堡煤矿4煤顶板分布多个含水层,且其中洛河组含水层富水性强,造成井下注水试验法等方法难以进行导高观测。以高家堡煤矿101工作面为例,利用水质分割法得到工作面出水的水源组成,初步得到101工作面的导水裂缝带高度大于160 m;利用工作面洛河组水量计算中非完整井公式中影响深度L特定含义,得到了导水裂缝带高度与出水量的关系,再根据实际出水量计算出实际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为178.54 m,裂采比为21.6。通过与彬长矿区其他矿井的实测资料进行对比等方法分析认为该计算方法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含水层 导水裂缝带高度 水质 水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