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近距离煤层开采水害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鲁亮
刘荣波
赵从胜
《中国煤炭地质》
2016年第2期39-43,48,共6页
东滩煤矿三采区计划开采2、3煤层,该区具有断层裂隙发育、向斜轴部易积水、2煤层与3煤层间距较小等特点,充水条件相对复杂,回采工作面受水害威胁较严重。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在分析矿井三采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含水层富水...
东滩煤矿三采区计划开采2、3煤层,该区具有断层裂隙发育、向斜轴部易积水、2煤层与3煤层间距较小等特点,充水条件相对复杂,回采工作面受水害威胁较严重。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在分析矿井三采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含水层富水性进行了分析,认为2、3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和3煤层底板砂岩含水层均为极弱至中等富水性含水层;根据已有资料对2、3煤层底板等高线进行了分析,对煤层开采后采空区积水进行了预测;得出了三采区开采2、3煤层充水含水层为2、3煤层顶部砂岩及3煤层底板砂岩,涌水形式以工作面顶板来水为主,采后采动裂隙是回采工作面充水的主要通道,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工作面涌水量预计,并制定了工作面开采综合防治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导水裂缝带
含水层富水性
老空水
水害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GIS的煤层顶板含水层富水性评价
被引量:
4
2
作者
姚星
侯恩科
+2 位作者
牛超
严迎新
周竹峰
《中国煤炭地质》
2021年第3期20-24,共5页
为减少单一赋权法在评价含水层富水性方面的不足,以韩家湾煤矿为例,在综合分析矿井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选取含水层的厚度、岩心采取率、砂岩粒度指数、砂地比以及砂泥交互层数作为影响富水性的主控因素,分别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
为减少单一赋权法在评价含水层富水性方面的不足,以韩家湾煤矿为例,在综合分析矿井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选取含水层的厚度、岩心采取率、砂岩粒度指数、砂地比以及砂泥交互层数作为影响富水性的主控因素,分别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CRITIC法获得各主控因素的主、客观权重,通过博弈集合理论得到综合权重,进而基于GIS平台对含水层的富水性进行分区评价。结合钻孔单位涌水量、矿井出水点的分布结果对含水层的富水性分区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研究区富水性整体呈现由中部向两侧逐渐减弱的趋势,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层富水性
沉积特征
模糊层次分析法
CRITIC赋权法
博弈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合物探技术在煤系上覆薄硬岩矿区的应用初探——以山西潞安集团司马矿区为例
被引量:
3
3
作者
郭粤莲
李宏
+1 位作者
石君华
马瑞华
《中国煤炭地质》
2010年第9期55-58,共4页
山西潞安集团司马矿区东高西低,西部延至长治盆地,矿区水系发育。主采3#煤层埋藏较浅,层位稳定。新生界不整合于下伏基岩之上,厚度变化较大,属典型的薄硬岩煤矿区。为准确提供矿区煤炭开采上限的地质依据,采用了综合勘探技术,其中利用...
山西潞安集团司马矿区东高西低,西部延至长治盆地,矿区水系发育。主采3#煤层埋藏较浅,层位稳定。新生界不整合于下伏基岩之上,厚度变化较大,属典型的薄硬岩煤矿区。为准确提供矿区煤炭开采上限的地质依据,采用了综合勘探技术,其中利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追踪新生界底面反射波及第四系"天窗"位置,利用直流电法与瞬变电磁法提供电性分层,并对其解释结果进行相互印证。勘探实例表明,三维地震勘探、电法勘探与钻探的综合运用不仅可解决薄硬岩煤矿区新生界厚度、含水层富水性及第四系缺失等问题,还可提供新生界含水层与基岩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制约因素等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硬岩
新生界厚度
含水层富水性
三维地震勘探
电法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龙固井田水文地质开采条件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赵旭平
《中国煤炭地质》
2008年第B09期50-51,55,共3页
在概述巨野煤田龙固井田主要含水层富水性及充水类型的基础上,对井田内山西组3煤层、太原组16煤层的水文地质开采条件进行了研究,根据龙固井田矿井充水因素,提出了开采3煤的顶、底板防治水思路,以及在目前开采条件下将16上、17、18煤层...
在概述巨野煤田龙固井田主要含水层富水性及充水类型的基础上,对井田内山西组3煤层、太原组16煤层的水文地质开采条件进行了研究,根据龙固井田矿井充水因素,提出了开采3煤的顶、底板防治水思路,以及在目前开采条件下将16上、17、18煤层列为暂不能利用储量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开采条件
含水层富水性
充水因素
3煤层
16煤层
龙固井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苏省无锡市阳山镇地区地热地质条件浅析
5
作者
牛妍
刘松良
《山东煤炭科技》
2009年第5期115-116,共2页
通过对江苏省无锡市阳山镇地区区域地质、物探成果及钻探资料分析,揭示了该区地热地质条件并指出区内主要的浅部控热、热储构造和可能的含水热储层。经验证,阳山地区基本地热地质条件较好。
关键词
含水层
隔水层
富水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水质水量的导水裂缝带高度分析计算
被引量:
7
6
作者
许进鹏
鹿存金
+2 位作者
张学如
项楷
王青振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48-1252,共5页
高家堡煤矿4煤顶板分布多个含水层,且其中洛河组含水层富水性强,造成井下注水试验法等方法难以进行导高观测。以高家堡煤矿101工作面为例,利用水质分割法得到工作面出水的水源组成,初步得到101工作面的导水裂缝带高度大于160 m;利用工...
高家堡煤矿4煤顶板分布多个含水层,且其中洛河组含水层富水性强,造成井下注水试验法等方法难以进行导高观测。以高家堡煤矿101工作面为例,利用水质分割法得到工作面出水的水源组成,初步得到101工作面的导水裂缝带高度大于160 m;利用工作面洛河组水量计算中非完整井公式中影响深度L特定含义,得到了导水裂缝带高度与出水量的关系,再根据实际出水量计算出实际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为178.54 m,裂采比为21.6。通过与彬长矿区其他矿井的实测资料进行对比等方法分析认为该计算方法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含水层
导水裂缝带高度
水质
水量
原文传递
题名
近距离煤层开采水害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鲁亮
刘荣波
赵从胜
机构
济南贝克矿山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
出处
《中国煤炭地质》
2016年第2期39-43,48,共6页
文摘
东滩煤矿三采区计划开采2、3煤层,该区具有断层裂隙发育、向斜轴部易积水、2煤层与3煤层间距较小等特点,充水条件相对复杂,回采工作面受水害威胁较严重。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在分析矿井三采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含水层富水性进行了分析,认为2、3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和3煤层底板砂岩含水层均为极弱至中等富水性含水层;根据已有资料对2、3煤层底板等高线进行了分析,对煤层开采后采空区积水进行了预测;得出了三采区开采2、3煤层充水含水层为2、3煤层顶部砂岩及3煤层底板砂岩,涌水形式以工作面顶板来水为主,采后采动裂隙是回采工作面充水的主要通道,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工作面涌水量预计,并制定了工作面开采综合防治水措施。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导水裂缝带
含水层富水性
老空水
水害防治
Keywords
closer
coal
seams
water
conducted
zone
aquifer
water
yield
property
worked-out
area
ponding
water
hazard
control
分类号
TD745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IS的煤层顶板含水层富水性评价
被引量:
4
2
作者
姚星
侯恩科
牛超
严迎新
周竹峰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陕西省煤炭绿色开发地质保障重点实验室
陕西陕北矿业韩家湾煤炭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煤炭地质》
2021年第3期20-2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234)。
文摘
为减少单一赋权法在评价含水层富水性方面的不足,以韩家湾煤矿为例,在综合分析矿井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选取含水层的厚度、岩心采取率、砂岩粒度指数、砂地比以及砂泥交互层数作为影响富水性的主控因素,分别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CRITIC法获得各主控因素的主、客观权重,通过博弈集合理论得到综合权重,进而基于GIS平台对含水层的富水性进行分区评价。结合钻孔单位涌水量、矿井出水点的分布结果对含水层的富水性分区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研究区富水性整体呈现由中部向两侧逐渐减弱的趋势,该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关键词
含水层富水性
沉积特征
模糊层次分析法
CRITIC赋权法
博弈论
Keywords
aquifer
water
yield
property
sedimentary
features
fuzzy
AHP
CRITIC
weighting
approach
game
theory
分类号
TD745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合物探技术在煤系上覆薄硬岩矿区的应用初探——以山西潞安集团司马矿区为例
被引量:
3
3
作者
郭粤莲
李宏
石君华
马瑞华
机构
中煤地质总局第一水文队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物测队
出处
《中国煤炭地质》
2010年第9期55-58,共4页
文摘
山西潞安集团司马矿区东高西低,西部延至长治盆地,矿区水系发育。主采3#煤层埋藏较浅,层位稳定。新生界不整合于下伏基岩之上,厚度变化较大,属典型的薄硬岩煤矿区。为准确提供矿区煤炭开采上限的地质依据,采用了综合勘探技术,其中利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追踪新生界底面反射波及第四系"天窗"位置,利用直流电法与瞬变电磁法提供电性分层,并对其解释结果进行相互印证。勘探实例表明,三维地震勘探、电法勘探与钻探的综合运用不仅可解决薄硬岩煤矿区新生界厚度、含水层富水性及第四系缺失等问题,还可提供新生界含水层与基岩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制约因素等资料。
关键词
薄硬岩
新生界厚度
含水层富水性
三维地震勘探
电法勘探
Keywords
thin
hard
rocks
above
coal
measures
thickness
of
Cenozoic
erathem
aquifer
water
yield
property
3D
seismic
prospecting
electric
prospecting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龙固井田水文地质开采条件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赵旭平
机构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
出处
《中国煤炭地质》
2008年第B09期50-51,55,共3页
文摘
在概述巨野煤田龙固井田主要含水层富水性及充水类型的基础上,对井田内山西组3煤层、太原组16煤层的水文地质开采条件进行了研究,根据龙固井田矿井充水因素,提出了开采3煤的顶、底板防治水思路,以及在目前开采条件下将16上、17、18煤层列为暂不能利用储量的建议。
关键词
水文地质开采条件
含水层富水性
充水因素
3煤层
16煤层
龙固井田
Keywords
mining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
aquifer
water
yield
property
water
filling
factor
No.3
coal
seam
No.16
coal
seam
Longgu
minefield
分类号
TD163 [矿业工程—矿山地质测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省无锡市阳山镇地区地热地质条件浅析
5
作者
牛妍
刘松良
机构
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第三勘探队
出处
《山东煤炭科技》
2009年第5期115-116,共2页
文摘
通过对江苏省无锡市阳山镇地区区域地质、物探成果及钻探资料分析,揭示了该区地热地质条件并指出区内主要的浅部控热、热储构造和可能的含水热储层。经验证,阳山地区基本地热地质条件较好。
关键词
含水层
隔水层
富水性
Keywords
aquifer
aquifuge
water
yield
property
分类号
TK521.3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水质水量的导水裂缝带高度分析计算
被引量:
7
6
作者
许进鹏
鹿存金
张学如
项楷
王青振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陕西正通煤业有限公司
出处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48-1252,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8041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4203)
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
文摘
高家堡煤矿4煤顶板分布多个含水层,且其中洛河组含水层富水性强,造成井下注水试验法等方法难以进行导高观测。以高家堡煤矿101工作面为例,利用水质分割法得到工作面出水的水源组成,初步得到101工作面的导水裂缝带高度大于160 m;利用工作面洛河组水量计算中非完整井公式中影响深度L特定含义,得到了导水裂缝带高度与出水量的关系,再根据实际出水量计算出实际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为178.54 m,裂采比为21.6。通过与彬长矿区其他矿井的实测资料进行对比等方法分析认为该计算方法是可靠的。
关键词
强含水层
导水裂缝带高度
水质
水量
Keywords
aquifer
with
good
water
yield
property
height
of
water
conducting
fractured
zone
water
quality
water
inflow
分类号
P64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近距离煤层开采水害防治技术研究
鲁亮
刘荣波
赵从胜
《中国煤炭地质》
201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GIS的煤层顶板含水层富水性评价
姚星
侯恩科
牛超
严迎新
周竹峰
《中国煤炭地质》
202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综合物探技术在煤系上覆薄硬岩矿区的应用初探——以山西潞安集团司马矿区为例
郭粤莲
李宏
石君华
马瑞华
《中国煤炭地质》
201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龙固井田水文地质开采条件分析
赵旭平
《中国煤炭地质》
200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江苏省无锡市阳山镇地区地热地质条件浅析
牛妍
刘松良
《山东煤炭科技》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基于水质水量的导水裂缝带高度分析计算
许进鹏
鹿存金
张学如
项楷
王青振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