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方山地丘陵区考虑水稻产量和生态安全的容许施氮量 被引量:13
1
作者 陈安强 雷宝坤 +2 位作者 鲁耀 毛妍婷 张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1-139,共9页
为了研究南方山地丘陵区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容许施氮量,确保水稻产量、生态安全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通过在福建(FJ)、四川(SC)、云南(YN)和江西(JX)4个试验点开展田间试验,分析了施氮量、水稻产量、氮素表观利用率、氮素表观损失和田面水... 为了研究南方山地丘陵区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容许施氮量,确保水稻产量、生态安全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通过在福建(FJ)、四川(SC)、云南(YN)和江西(JX)4个试验点开展田间试验,分析了施氮量、水稻产量、氮素表观利用率、氮素表观损失和田面水总氮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各试验点的水稻产量呈一元二次函数变化,当施氮量为184.7(FJ)、185.98(SC)、288.8(YN)和249.5(JX)kg/hm2时,4个试验点的水稻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5.47、11.24、9.9和4.42t/hm2。氮素表观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Sigmoidal函数递减。当施氮量为135、155、225和185kg/hm2时,FJ、SC、YN和JX试验点的氮素表观利用率出现拐点;田面水总氮随着氮素表观损失量的增加呈指数函数增加,当FJ、SC、YN和JX的施氮量超过180、225.5、236.3和270kg/hm2时,引起田面水总氮迅速增加,分别增加了50.9%、53.3%、90.6%和93.4%。根据容许施氮量确定的原则,通过对各指标相互关系的分析,确定了兼顾水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和环境安全的容许施氮量,福建、四川、云南、江西的容许施氮量为135~180.0、155~185.98、225~236.3和185~249.5kg/hm2,相应水稻产量为5.38~5.46、11.19~11.24、9.77~9.81、4.36~4.42t/hm2。该研究可为南方山地丘陵区水稻种植过程中合理的氮肥使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 试验 容许施氮量 氮素表观利用率 氮素表观损失量 田面水总氮 南方山地丘陵区
下载PDF
生物质炭与土质互作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动态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殷全玉 李阳 +5 位作者 张玉兰 王生才 方明 李宏光 王新发 刘国顺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3-151,共9页
为探讨生物质炭改良植烟土壤的技术途径,在玻璃温室内,用蒸渗仪种植烟草,研究不同炭化温度(360℃、500℃)的生物质炭与土质(壤土和砂土)互作对植烟土壤0~3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动态变化及土壤-烟株体系氮素表观损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为探讨生物质炭改良植烟土壤的技术途径,在玻璃温室内,用蒸渗仪种植烟草,研究不同炭化温度(360℃、500℃)的生物质炭与土质(壤土和砂土)互作对植烟土壤0~3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动态变化及土壤-烟株体系氮素表观损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施用生物质炭能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施用低温炭(360℃)和高温炭(500℃)土壤硝态氮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0.58%和8.97%,低温炭比高温炭对硝态氮的持留效果更好;②低温炭对土壤硝态氮的持留作用主要发生在0~10 cm土层,而高温炭主要发生在10~20 cm土层,分别比对照高38.39%和7.37%,均达到显著水平;③施加低温炭后壤土和砂土硝态氮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6.09%和29.18%,可见施加低温炭对砂土保肥效果的提升高于壤土;而施加高温炭后壤土和砂土硝态氮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1.03%和4.97%,可见施加高温炭对壤土保肥效果的提升高于砂土;④施用生物质炭能减少土壤-烟株体系的氮素表观损失量,低温炭比高温炭效果更好。各处理(壤土施化肥+低温炭、壤土施化肥+高温炭、砂土施化肥+低温炭、砂土施化肥+高温炭)分别较各自常规施肥对照的氮素表观损失量减少40.27%、34.10%、68.72%和54.05%,均与对照差异显著。因此,施用生物质炭能增强土壤对硝态氮持留效果,减少土壤-烟株体系的氮素表观损失量,低温炭比高温炭效果更显著,为生物质炭在植烟土壤中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炭化温度 壤土 砂土 硝态氮 淋溶 氮素表观损失量
原文传递
紫云英与水稻秸秆联合还田配合氮肥减施对水稻产量及氮素营养平衡的影响
3
作者 杜光辉 张琳 +6 位作者 丁丽 聂良鹏 史鹏飞 吕玉虎 张丽霞 潘兹亮 孙全东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2-1019,共8页
紫云英与水稻秸秆联合还田是减肥增效的重要举措,通过试验研究紫云英与水稻秸秆联合还田配合氮肥减施对水稻产量及氮素营养平衡的影响,以期为豫南稻区合理利用紫云英与水稻秸秆提供理论依据。氮肥设计按照常规施用量的60%氮(N0.6)、100%... 紫云英与水稻秸秆联合还田是减肥增效的重要举措,通过试验研究紫云英与水稻秸秆联合还田配合氮肥减施对水稻产量及氮素营养平衡的影响,以期为豫南稻区合理利用紫云英与水稻秸秆提供理论依据。氮肥设计按照常规施用量的60%氮(N0.6)、100%氮(N)2个水平;水稻秸秆采取留高茬还田(St)、不还田2种方式;绿肥采取种植并翻压紫云英(Mv, 22 500 kg/hm^(2))、冬闲2种模式;以冬闲和水稻秸秆不还田不施肥作空白对照(CK),共10个处理,研究紫云英与水稻秸秆联合还田配合氮肥减施对水稻产量、水稻地上部氮积累量、土壤氮含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氮素表观盈亏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云英与水稻秸秆联合还田配施60%氮肥(MvStN0.6)的水稻产量较冬闲田水稻秸秆不还田100%氮肥(N)、紫云英或水稻秸秆还田配施等量氮肥处理(MvN0.6、StN0.6)分别显著增加4.77%、6.49%、23.48%。紫云英还田处理的水稻地上部氮积累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等量氮肥处理。与冬闲田水稻秸秆不还田100%氮肥处理相比,紫云英还田配施100%氮肥处理显著增加水稻土碱解氮含量,减氮处理中仅MvStN0.6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全氮含量。紫云英与水稻秸秆联合还田配施氮肥处理较冬闲田水稻秸秆不还田配施等量氮肥的氮肥表观利用率均显著提高,MvStN0.6处理较N0.6处理显著增加了氮肥实际利用率。不同处理土壤氮素表观盈亏量差异较大,为-67~69 kg/hm^(2)。综合来看,紫云英与水稻秸秆联合还田配施60%氮肥可有效增加水稻地上部氮的积累,提高水稻的收获指数和氮肥实际利用率,进而增加水稻产量,降低氮肥面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水稻秸秆 产量 氮积累 氮素表观盈亏量
下载PDF
栽培模式、施氮量对旱作春玉米农田矿质氮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悦 岳善超 +1 位作者 李婷 李世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9-107,共9页
研究了旱地不同栽培模式(全膜双垄沟和传统种植模式)和施氮量(0、170、200、230 kg·hm^(-2))对春玉米生长期间矿质氮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条件下,硝态氮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施氮量越高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也就越高,... 研究了旱地不同栽培模式(全膜双垄沟和传统种植模式)和施氮量(0、170、200、230 kg·hm^(-2))对春玉米生长期间矿质氮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条件下,硝态氮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施氮量越高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也就越高,随土层深度增加硝态氮含量降低;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中硝态氮的分布有明显影响,全膜双垄沟模式有助于玉米植株高效吸收利用土壤中的氮素,施氮量为0、170、200、230 kg·hm^(-2)处理的吸氮量分别提高了89.3%、51.1%、66.6%和102.8%,所有处理的吸氮量平均提高77.4%,从而减少土壤硝态氮的残留,而传统种植模式的玉米植株利用土壤氮素效率低,易造成硝态氮残留在土壤中,当遇到强降雨时硝态氮的淋洗现象严重,将硝态氮迁至作物无法吸收利用的土壤深度,造成资源浪费;而铵态氮在土壤中不易迁移,施氮量、栽培模式及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对铵态氮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几乎没有影响;玉米的植株吸氮量与玉米产量成正比,施氮处理植株吸氮量与产量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但是不同施氮处理间的差异不显著。全膜双垄沟模式下春玉米的最佳施氮量为200 kg·hm^(-2),而传统种植模式下的最佳施氮量为170 kg·hm^(-2),且在干旱地区宜采用全膜双垄沟栽培模式种植春玉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模式 施氮量 硝态氮 产量 氮肥表观损失 氮肥利用率
下载PDF
不同炭化温度生物质炭对不同质地植烟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殷全玉 许希希 +3 位作者 孟晓楠 刘国顺 张玉兰 王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81-887,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360和500℃)处理下的生物质炭与土壤质地(壤土和砂土)对0~30 cm土层铵态氮含量动态变化及土壤-烟株体系氮素表观损失量的影响,旨在探讨利用生物质炭改良植烟土壤技术途径。[方法]用蒸渗仪种植烟草,研究8种处理(RCK1...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360和500℃)处理下的生物质炭与土壤质地(壤土和砂土)对0~30 cm土层铵态氮含量动态变化及土壤-烟株体系氮素表观损失量的影响,旨在探讨利用生物质炭改良植烟土壤技术途径。[方法]用蒸渗仪种植烟草,研究8种处理(RCK1:壤土,不施肥;RCK2:壤土,施化肥;RT1:壤土,施化肥,施360℃生物质炭;RT2:壤土,施化肥,施500℃生物质炭;SCK1:砂土,不施肥;SCK2:砂土,施化肥;ST1:砂土,施化肥,施360℃生物质炭;ST2:砂土,施化肥,施500℃生物质炭)不同土层NH_4^+-N含量的动态变化,并分析氮素表观损失量。[结果]在砂土中,低温炭处理显著提高了0~30 cm土层NH_4^+-N含量平均值,比对照高22.32%,其中0~10 cm土层NH_4^+-N含量增加显著,为36.88 mg·kg-1,比对照增加了31.82%;高温炭处理显著减少了0~30 cm土层NH_4^+-N含量平均值,比对照低10.79%,其中0~10 cm与10~20 cm土层NH_4^+-N含量均降低。在壤土中,NH_4^+-N含量平均值显著低于砂土。2种生物质炭处理下壤土0~30 cm土层NH_4^+-N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低温炭与高温炭处理0~10 cm土层NH_4^+-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分别减少了12.17%和25.34%,而10~20 cm土层NH_4^+-N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48%和13.38%,20~30 cm土层NH_4^+-N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2.14%和38.84%,且高温炭比低温炭表现更明显。施用生物质炭能减少土壤-烟株体系的氮素表观损失量,低温炭比高温炭效果更好。各处理(RT1、RT2、ST1、ST2)分别比各自常规施肥对照减少了40.27%、34.10%、68.73%和54.05%(P<0.05)。[结论]在砂土中施用低温炭能增加NH_4^+-N含量,而施用高温炭NH_4^+-N含量减少。在壤土中2种生物质炭均可以使0~10 cm土层NH_4^+-N含量减少,而20~30 cm土层NH_4^+-N含量增加。施用生物质炭能减少土壤-烟株体系的氮素表观损失量,低温炭比高温炭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炭化温度 壤土 砂土 铵态氮 淋溶 氮素表观损失量 烟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