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氧化矿物聚合体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显微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
作者 朱莉 王婧 章宏毅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596-1599,共4页
目的评价三氧化矿物聚合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在显微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慢性根尖周炎病人42例,共60颗... 目的评价三氧化矿物聚合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联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在显微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慢性根尖周炎病人42例,共60颗牙,均进行显微根尖手术,包括根尖切除、根尖倒预备和MTA倒充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完成MTA倒充填后直接缝合,观察组完成MTA倒充填后将制备的PRF碎片填塞至根尖区骨腔内,并盖上PRF膜再缝合。手术后即刻及术后48 h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比较两组疼痛反应程度变化。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评估临床检查指标及根尖X线片,分析手术成功率及根尖区骨密度变化。结果 60颗患牙中疗效判定成功的患牙为53颗,成功率88.33%。观察组术后48 h VAS减少值为(2.39±0.73)分,对照组为(1.30±0.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观察组X线片根尖区牙槽骨平均灰度值较术前增加(48.37±14.24),对照组增加(30.38±11.7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平均灰度值较术前增加(57.84±12.73),对照组增加(58.32±13.1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A联合PRF较单纯MTA倒充填在显微根尖手术的手术成功率、根尖区骨密度的远期变化方面均无明显改善,但在术后短期内有减轻手术疼痛反应及促进骨组织快速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炎 富血小板血浆 根尖切除术 根管充填 三氧化矿物聚合体 显微根尖手术
下载PDF
根尖感染的特点和控制技术 被引量:22
2
作者 余擎 杨扬 常蓓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7-431,共5页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的首选方法,其目标是彻底清除根管系统内的感染,并严密充填以防止再感染。由于根管系统解剖复杂性和感染多样化的存在,使得常规化的根管治疗常常难以彻底清除感染,尤其是根尖部(包括根管内根部1/3和根...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的首选方法,其目标是彻底清除根管系统内的感染,并严密充填以防止再感染。由于根管系统解剖复杂性和感染多样化的存在,使得常规化的根管治疗常常难以彻底清除感染,尤其是根尖部(包括根管内根部1/3和根尖外组织)。根尖部的位置隐蔽,根尖分歧、根管侧支等解剖结构多,治疗器械难以达到,感染控制难度大。本文就根尖部感染的特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并对根尖内和根尖外的感染控制策略进行简要介绍,包括根尖部的预备方法,根管消毒和严密根管充填的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感染控制 根管治疗 根管解剖形态 细菌生物膜 激光 根尖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不同根管倒充填材料对慢性根尖周炎显微根尖手术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樱 李阳 丁小玲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303-306,共4页
目的比较显微根尖手术应用ProRoot三氧化物凝聚物(MTA)和BioAggregate(BA)根管倒充填材料在治疗慢性根尖周炎(CAP)的疗效。方法选择大连市口腔医院2017年2月至2020年5月诊治的110例CAP患者,均在本院进行显微根尖手术治疗,根据根管倒充... 目的比较显微根尖手术应用ProRoot三氧化物凝聚物(MTA)和BioAggregate(BA)根管倒充填材料在治疗慢性根尖周炎(CAP)的疗效。方法选择大连市口腔医院2017年2月至2020年5月诊治的110例CAP患者,均在本院进行显微根尖手术治疗,根据根管倒充填材料分为A组(53例)和B组(57例),前者给予ProRoot MTA倒充填,后者给予BA倒充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和根尖区骨密度变化,检测治疗前后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并评估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降低,B组术后24 h评分低于A组(P<0.05);术后3、6个月两组灰度值(MGV)值均升高,B组术后3个月MGV值高于A组(P<0.05);治疗后两组龈沟液炎性因子水平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结论BA和ProRoot MTA根管倒充填材料应用于显微根尖手术中,对CAP均具有较高的治疗成功率,远期疗效相当,但BA可更好减轻疼痛、增加骨密度,抑制炎症反应,近期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根尖手术 ProRoot三氧化物凝聚物 BioAggregate 慢性根尖周炎
下载PDF
显微根尖手术探查根管治疗失败的可能原因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钱文昊 洪瑾 徐培成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 :通过显微根尖手术直接探查,分析以往根管治疗失败的可能原因。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14年1月因根管治疗失败需行根尖手术的患牙289颗,其中238个牙根被纳入研究。所有根尖手术都在显微镜下完成,手术过程中将被切除的根尖或牙根... 目的 :通过显微根尖手术直接探查,分析以往根管治疗失败的可能原因。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14年1月因根管治疗失败需行根尖手术的患牙289颗,其中238个牙根被纳入研究。所有根尖手术都在显微镜下完成,手术过程中将被切除的根尖或牙根断面进行亚甲蓝染色后,放大26倍,观察先前的根管治疗情况。采用SPSS19.0软件包,应用Fisher精确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238个牙根的根尖手术病例中,根管治疗失败的可能原因包括根管渗漏(29.41%)、遗漏根管(15.55%)、根管欠充(15.55%)、根尖部解剖结构复杂(7.98%)、根管超充(4.20%)、根尖骨开窗(4.20%)、医源性因素(3.36%)、根尖结石(2.52%)、根尖裂纹(1.68%)和未知原因(15.55%),根管治疗失败的发生率在不同牙位差异显著(P<0.001)。结论:显微根尖手术能更好地探查根管治疗失败的可能原因,为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根尖手术 根管治疗 失败原因
下载PDF
非手术根管再治疗-根尖手术联合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 被引量:12
5
作者 许志亮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78-482,共5页
目的评价非手术根管再治疗-根尖手术联合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口腔科就诊的68例难治性根尖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非手术根管再治疗-根尖手... 目的评价非手术根管再治疗-根尖手术联合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口腔科就诊的68例难治性根尖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非手术根管再治疗-根尖手术联合治疗组(35例)和常规治疗组(33例),观察其治疗效果。使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32颗患牙治疗有效,有效率91.4%。常规治疗组24颗患牙经治疗后有效,有效率72.72%。联合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非手术根管再治疗-根尖手术联合治疗方法可较为有效地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治疗 难治性根尖周炎 非手术根管再治疗 根尖手术
下载PDF
3D打印手术导板辅助显微根尖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邱小玲 林桂珍 +3 位作者 贾搏 李欣 邢云娣 陈蕾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6-641,共6页
【目的】评价数字化术前诊断设计、3D打印技术及手术导板在显微根尖手术中应用效果,有效控制根尖手术中风险,实现微创及精准治疗的目的。【方法】选择10例需要行显微根尖外科手术的患牙,使用3D导板辅助下手术,评估术中去骨的微创度和术... 【目的】评价数字化术前诊断设计、3D打印技术及手术导板在显微根尖手术中应用效果,有效控制根尖手术中风险,实现微创及精准治疗的目的。【方法】选择10例需要行显微根尖外科手术的患牙,使用3D导板辅助下手术,评估术中去骨的微创度和术后患者疼痛度。【结果】3D手术导板辅助显微根尖手术术中去骨量最大直径介于3~4 mm之间,平均值3.27,标准差0.35 mm;骨开窗的中心与牙根长轴的中心误差均小于0.50 mm,平均值0.24 mm,标准差0.15 mm;术后患者的出血、肿胀反应明显减轻,根据VAS疼痛量表一般表现为轻度到中度。【结论】3D手术导板辅助显微根尖手术可以做到治疗微创、精准、快速,降低术中、术后出血、肿胀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手术导板 显微根尖手术 慢性根尖周炎
下载PDF
动态导航引导下微创根尖手术新方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夏娟 张洁丽 +2 位作者 叶芷彤 江千舟 杨雪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78-982,共5页
目的:研究动态导航引导下精准化、微创化根尖手术新方法。方法:选取慢性根尖周炎、根尖区暗影久治不愈的患者1例,拍摄开口位CBCT;术前规划手术方案;导航器械识别配准标记;动态导航引导定位下进行去骨术和截根术。结果:动态导航引导下精... 目的:研究动态导航引导下精准化、微创化根尖手术新方法。方法:选取慢性根尖周炎、根尖区暗影久治不愈的患者1例,拍摄开口位CBCT;术前规划手术方案;导航器械识别配准标记;动态导航引导定位下进行去骨术和截根术。结果:动态导航引导下精准切除患牙根尖3 mm,最大程度减少了对骨组织和软组织的损伤,实现了精准化、微创化治疗。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结论:动态导航引导下的微创根尖手术可以实现术前模拟,术中可视化、精准化、微创化、简单高效,可以降低根尖手术的技术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导航 数字化导板 显微根尖手术 精准化 微创化
下载PDF
144例显微根尖外科手术疗效观察及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邹进 汪小彤 +3 位作者 刘卫红 张光东 王娟 石炜 《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445-448,共4页
目的通过对显微根尖手术后患者临床随访评估,探讨显微根尖手术的成功率以及相关预后影响因素,为无法行根管治疗的复杂根尖周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2014年底在我院行显微根尖手术的144例患者进行1年随访,收集患者主观症状、临... 目的通过对显微根尖手术后患者临床随访评估,探讨显微根尖手术的成功率以及相关预后影响因素,为无法行根管治疗的复杂根尖周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2014年底在我院行显微根尖手术的144例患者进行1年随访,收集患者主观症状、临床检查以及拍摄根尖X线片相关资料,综合评估显微根尖手术疗效,并统计分析性别、年龄及牙位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对144例患者共190颗患牙相关资料进行分析,1年有效率达92.63%(176颗),无效率为7.37%(14颗)。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牙位分布对显微根尖外科手术的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显微根尖外科手术可以有效治疗复杂根尖周病变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根尖周炎 牙科显微镜 显微根尖外科手术
下载PDF
四手操作应用于意向性牙再植术的护理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李雪 贾春蓉 赵晓曦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9-411,共3页
目的探讨意向性牙再植术中护理配合的操作流程与规范。方法选取难治性根尖周炎且需要行意向性牙再植的患牙14例,护士配合医生在显微镜下四手操作进行意向性牙再植术。结果初步建立了意向性牙再植术的护理操作流程与规范,术后复查,除1例... 目的探讨意向性牙再植术中护理配合的操作流程与规范。方法选取难治性根尖周炎且需要行意向性牙再植的患牙14例,护士配合医生在显微镜下四手操作进行意向性牙再植术。结果初步建立了意向性牙再植术的护理操作流程与规范,术后复查,除1例牙因松动拔出外,其余13例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高效规范的护理配合对确保意向性牙再植术的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向性牙再植 显微根尖手术 四手操作技术
下载PDF
显微根尖外科手术联合植骨术在治疗根尖周病变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晓东 叶恒宇 王莉莉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评价显微根尖外科手术联合植骨术在治疗根尖周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口腔外科就诊的根尖周病变患者32例,随机分为骨腔植骨组(17例)与骨腔未植骨组(15例),骨腔植骨组在显微根尖外科手术中应用Bio-Os... 目的:评价显微根尖外科手术联合植骨术在治疗根尖周病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口腔外科就诊的根尖周病变患者32例,随机分为骨腔植骨组(17例)与骨腔未植骨组(15例),骨腔植骨组在显微根尖外科手术中应用Bio-Oss骨粉填塞骨缺损,骨腔未植骨组采用传统的骨腔血凝块机化愈合缺损。对术后1周的愈合率,术后6个月、1年的治愈率进行统计,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术后1周时,骨腔植骨组甲级愈合率达到100%。骨腔未植骨组,甲级愈合率为73.33%。两组的愈合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时,骨腔植骨组,治愈率为94.12%。骨腔未植骨组,治愈率为86.67%。两组之间治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年后,骨腔植骨组治愈率为88.24%。骨腔未植骨组治愈率为73.33%。两组之间治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io-Os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利用植骨术将Bio-Oss植入根尖病变骨腔有利于骨组织的长入及术后骨腔的修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骨 根尖周病变 显微根尖外科手术
下载PDF
显微根尖外科手术难度评估系统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捍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7-564,共8页
针对根管(再)治疗失败后需进行显微根尖外科手术的患牙,本文首次提出并初步建立“显微根尖外科手术难度评估系统”。该系统纳入手术操作相关因素,包括6个一级项目和22个二级项目,进行单项的难度评估,然后总体评估确定显微根尖外科手术... 针对根管(再)治疗失败后需进行显微根尖外科手术的患牙,本文首次提出并初步建立“显微根尖外科手术难度评估系统”。该系统纳入手术操作相关因素,包括6个一级项目和22个二级项目,进行单项的难度评估,然后总体评估确定显微根尖外科手术难度。针对单项高危因素,医师需术前充分准备并在术中采用相应措施,以避免并发症发生;总体评估手术难度,辅助临床决策并指导分级治疗,还可应用于医患交流、专科医师技能考核和临床教学质量的评价。“显微根尖外科手术难度评估系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根尖周病 显微根尖外科手术 难度评估
下载PDF
根尖生物膜细菌组成及干扰措施 被引量:7
12
作者 常蓓 赵春苗 +1 位作者 于丁一 余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5,共4页
根尖生物膜是难治性根尖周炎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目前关于根尖生物膜的细菌种类及其去除方法的研究较多,但有关细菌种类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其去除方法仅限于根尖显微手术。本文就根尖生物膜的形成及其干扰措施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 生物膜 根尖生物膜 根尖外科手术
下载PDF
显微根尖外科手术后1年和4年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宁 王捍国 余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15-219,共5页
目的:比较显微根尖外科手术后短期和长期临床疗效差异并分析原因。方法:从2010-07—2012-12完成显微根尖手术且有1年随访的患者152例患牙207个中,纳入具备完整4年随访资料的患者124例,患牙162个。根据Rud评价标准,对术后1、4年临床及放... 目的:比较显微根尖外科手术后短期和长期临床疗效差异并分析原因。方法:从2010-07—2012-12完成显微根尖手术且有1年随访的患者152例患牙207个中,纳入具备完整4年随访资料的患者124例,患牙162个。根据Rud评价标准,对术后1、4年临床及放射学资料进行评估,按1、4年疗效将结果分为成功-成功、成功-失败、失败-成功、失败-失败4组,对比术后1年和4年成功率,并分析成功-失败、失败-成功2组不同观察期愈合结果转变原因及对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4年有效随访率78.3%(162/207),术后1年和4年成功率分别为88.3%(143/162)和87.0%(141/162)(P>0.05)。成功-失败组的6个患牙,转变原因包括牙周炎、根裂、根面龋损和牙外伤。失败-成功组的4个患牙,转变原因为明确病因后干预治疗。结论:显微根尖外科手术后短期和长期疗效无明显差异。严格手术适应证、规范化操作、避免继发龋和牙外伤等非手术因素,以及失败病例再次手术可以提高显微根尖外科手术的短期和长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根尖外科 根尖外科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数字化导板靶向显微根尖手术治疗左下第一磨牙慢性根尖周炎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欣霖 闫欣 麦穗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0-363,共4页
将数字化导板引入到显微根尖手术可以精确定位病变位置,减少根尖手术的去骨量,避免损伤到邻牙或周围组织。本文报道1例使用数字化导板辅助显微根尖手术治疗左下第一磨牙慢性根尖周炎的病例。
关键词 显微根尖手术 3D打印导板 根管治疗后疾病
下载PDF
显微根尖手术联合引导骨再生技术治疗难治性根尖炎的临床疗效
15
作者 王宾 王俊艳 +4 位作者 苗伟 朴维英 姚娜 靳泽斌 陈丽春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根尖手术联合引导骨再生技术(GBR)治疗难治性根尖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难治性根尖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显微根尖手术联合引导骨再生技术(GBR)治疗难治性根尖炎的临床疗效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难治性根尖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显微根尖手术治疗,联合组采用显微根尖手术联合GBR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咀嚼功能和骨吸收标志物[Wnt3a、骨保护素(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8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2组患者的咀嚼效率提高,咬合力逐渐增强(P<0.05),且联合组上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6、12个月,2组患者的牙齿松动度均逐渐降低,且联合组患者术后3、6个月牙齿松动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2组患者的Wnt3a和OPG水平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龈沟液RANKL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显微根尖手术联合GBR治疗难治性根尖炎效果显著,能有效抑制骨吸收,改善咀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根尖手术 引导骨再生技术 根尖炎 咀嚼功能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根管治疗后疾病的综合评估和治疗决策 被引量:5
16
作者 邢桂琪 郭林溪 苏勤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579-584,共6页
根管治疗是解决牙髓根尖周病最为有效的手段,但临床上仍然存在因治疗失败或新发疾病需要再次治疗的病例。病情的复杂性、诊断的不确定性及技术设备的局限性给该类疾病的诊治带来了难题。本文从患牙自身情况及治疗风险效益的角度进行综... 根管治疗是解决牙髓根尖周病最为有效的手段,但临床上仍然存在因治疗失败或新发疾病需要再次治疗的病例。病情的复杂性、诊断的不确定性及技术设备的局限性给该类疾病的诊治带来了难题。本文从患牙自身情况及治疗风险效益的角度进行综合评估,提出相应的治疗决策,为临床医生选择再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后疾病 根管再治疗 显微根尖手术 意向性牙再植 风险效益评估
下载PDF
盐酸二甲胺四环素促进显微根尖手术后根尖病变愈合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钱文昊 洪瑾 徐培成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第3期360-362,共3页
目的:探究盐酸二甲胺四环素对显微根尖手术后根尖周病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12例(共127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56例,69牙)和对照组(56例,58牙)。实验组在完成显微根尖手术后于骨腔内注入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 目的:探究盐酸二甲胺四环素对显微根尖手术后根尖周病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12例(共127颗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56例,69牙)和对照组(56例,58牙)。实验组在完成显微根尖手术后于骨腔内注入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对照组仅接受显微根尖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内的肿痛反应和6、12、18个月时的根尖病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1周内实验组肿痛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实验组不同根尖周病变范围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均大于对照组相应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8个月,实验组成功率92.75%,对照组成功率87.93%,实验组不同根尖周病变范围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均大于对照组相应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在显微根尖手术中应用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并不能显著提高其远期成功率,但是其可减少术后反应,加快根尖周病变的愈合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二甲胺四环素 显微根尖手术 根尖周病变
下载PDF
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晓东 刘顺梅 +1 位作者 赵瑄 丁秀娜 《护理学报》 2024年第8期69-73,共5页
目的构建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为培养专业的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护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及德尔菲法构建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结果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均为0.828,肯德尔和谐系... 目的构建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为培养专业的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护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及德尔菲法构建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结果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均为0.828,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92~0.354、0.340~0.577(P<0.05)。最终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70个三级指标的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可为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护士的培养、准入及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根尖外科手术 护士 核心能力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在显微根尖周手术中的效果 被引量:5
19
作者 潘向勇 王霄 黎远皋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4,29,共5页
目的:评估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在显微根尖周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患有慢性尖周炎、尖周稀疏区直径>6 mm的病人44例共71个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完成显微根尖手术后于骨腔内植Bio-Oss骨替代材料,覆盖Bio-Gide生物膜;... 目的:评估引导组织再生技术在显微根尖周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患有慢性尖周炎、尖周稀疏区直径>6 mm的病人44例共71个患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完成显微根尖手术后于骨腔内植Bio-Oss骨替代材料,覆盖Bio-Gide生物膜;对照组只接受显微尖周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后1、3、6、9、12个月进行临床和X线复查,对复查结果进行评估。结果:术后12个月时,实验组22例中21例(95.45%)被判定为成功,1例(4.55%)失败,对照组21例中19例(90.48%)被判定为成功,1例(4.76%)失败,两组间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在6个月、9个月时X线评估被确认为完全愈合和不完全愈合的病例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12个月时两组间的X线评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显微根尖周手术时应用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没有显著提高其远期成功率,但加快了根尖周骨质破坏区的愈合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根尖手术 引导组织再生技术 大面积尖周稀疏区 根尖区骨质破坏
下载PDF
累及种植体的根尖周病变显微根尖外科手术再治疗1例报告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思祁 薛明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635-637,共3页
根管治疗和再治疗是目前治疗根尖周病的主要方法,但由于根管的感染位置不同,仍有部分患牙的根尖周病变无法治愈。随着显微、超声技术的推广及生物相容性材料的发展,使用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治疗根尖周病的成功率显著提高。中国医科大学附... 根管治疗和再治疗是目前治疗根尖周病的主要方法,但由于根管的感染位置不同,仍有部分患牙的根尖周病变无法治愈。随着显微、超声技术的推广及生物相容性材料的发展,使用显微根尖外科手术治疗根尖周病的成功率显著提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采用显微根尖外科手术再治疗1例累及种植体的根尖周病变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病 显微根尖外科 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