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风险及不良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子涵 崔炜 《临床荟萃》 CAS 2022年第10期869-888,共20页
心血管疾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最为常见的合并症,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降压、降脂、抗血小板、抗凝、降糖及抗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认识,相关指南也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全球新冠... 心血管疾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最为常见的合并症,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间降压、降脂、抗血小板、抗凝、降糖及抗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认识,相关指南也有待进一步完善。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病例数量的增加和第二波感染的发生,更好地了解这些药物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影响是当务之急。本文旨在总结心血管系统常用药物对新冠肺炎感染风险以及不良预后的关联,并对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新冠肺炎患者用药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血管系统 抗凝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降脂治疗 降压治疗 降糖治疗 抗心律失常 荟萃分析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曹克将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7年第3期153-156,共4页
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多见于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也可发生于无心脏病者。虽然近年来非药物治疗技术不断涌现,但是抗心律失常药物仍然是基本和主要的治疗选择。在目前应用的四大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中,β受体阻滞剂是唯一可以降低总... 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多见于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也可发生于无心脏病者。虽然近年来非药物治疗技术不断涌现,但是抗心律失常药物仍然是基本和主要的治疗选择。在目前应用的四大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中,β受体阻滞剂是唯一可以降低总死亡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本文就β受体阻滞剂对不同类型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Β受体阻滞剂 抗心律失常治疗
下载PDF
用放射核素、血液动力学方法评价莫雷西嗪对心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郭文玉 诸骏仁 李志善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1994年第4期1-3,8,共4页
本实验应用放射核素和血流动力学方法初步观察莫雷西嗪对心功能的影响。13例心律失常患者po莫雷西嗪(11.6±2.1mg/kg)的有效率为71%,治疗前后放射核素LVEF分别为48%±16%、56%±18%。8例心律失常患者iv 100mg该药后,... 本实验应用放射核素和血流动力学方法初步观察莫雷西嗪对心功能的影响。13例心律失常患者po莫雷西嗪(11.6±2.1mg/kg)的有效率为71%,治疗前后放射核素LVEF分别为48%±16%、56%±18%。8例心律失常患者iv 100mg该药后,其心排血量、心排指数、肺毛压、肺动脉压、右心房压及右心室压均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雷西嗪 抗心律失常治疗 心功能 放射核素 血液动力学
下载PDF
《2018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儿童高级生命支持部分》解读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玖军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4-96,139,共4页
2018年11月《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儿童高级生命支持部分》进行了年度更新。2018年版新指南主要对儿童电击除颤难以纠正的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进行了证据回顾并提出治疗建议。更新部分... 2018年11月《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儿童高级生命支持部分》进行了年度更新。2018年版新指南主要对儿童电击除颤难以纠正的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进行了证据回顾并提出治疗建议。更新部分由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儿科工作组进行了持续的临床证据审查。此次更新依然延续2015年的观点,即儿童电击除颤难以纠正的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或胺碘酮治疗;同时,对儿童高级生命支持心脏骤停流程图略微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协会 高级生命支持 儿童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环肺静脉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韦美玉 王会永 +3 位作者 徐延敏 李广平 许纲 陈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1-114,共4页
目的:比较环肺静脉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2009-01至2010-05就诊于我院住院部房颤患者123例,其中66例行环肺静脉消融治疗的患者(消融组)和57例同期入院未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药物组),对... 目的:比较环肺静脉消融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2009-01至2010-05就诊于我院住院部房颤患者123例,其中66例行环肺静脉消融治疗的患者(消融组)和57例同期入院未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药物组),对所有入选的患者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SF-36量表)调查方式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后6个月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消融组与药物组比较治疗后6个月SF-36量表中除肌体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躯体功能、躯体角色、总体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和心理健康,以及躯体健康评分、精神健康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将消融组患者按疗效分为成功者(41例)和未成功者(25例)分别进行比较,成功者SF-36量表中8个维度评分术后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提高(P<0.05),躯体健康评分从(227.4±57.0)分提高到(293.4±54.3)分(P<0.001),精神健康评分从(243.8±51.7)分提高到(309.0±58.0)分(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环肺静脉消融较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房颤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消融成功患者中,环肺静脉消融治疗房颤可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环肺静脉消融 抗心律失常药物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心脏颤动的进展(一):心房颤动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钟敬泉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 2012年第1期46-50,共5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心衰等疾病的机会明显增加,其致残、致死率极高,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房颤的高发性和诸多严重的并发症,使其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抗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心衰等疾病的机会明显增加,其致残、致死率极高,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房颤的高发性和诸多严重的并发症,使其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使部分房颤转复,然而,与控制心室率相比,房颤转复并不能降低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最近,随着射频消融技术的发展,房颤的治疗出现了新的转机,但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有效性及根治率仍存在争议。针对房颤发生和维持的基质因素来预防房颤发作及复发也成为近年房颤研究的热点之一,如房颤的上游治疗等。本文就房颤的并发症防治如抗凝治疗,房颤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治疗以及房颤的上游治疗作一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物 射频消融 上游治疗
下载PDF
2018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解读——儿童高级生命支持 被引量:2
7
作者 周艳 李熙鸿 《华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1期1356-1358,共3页
2018年11月美国心脏协会更新了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此次更新再次践行了"指南只要有新证据将及时更新"的原则,对儿童电击除颤难以纠正的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进行了证据回顾并提出治疗建议... 2018年11月美国心脏协会更新了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此次更新再次践行了"指南只要有新证据将及时更新"的原则,对儿童电击除颤难以纠正的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进行了证据回顾并提出治疗建议,并非对2015版指南进行全面修订。更新由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儿科工作组完成,重申了2015年儿童高级生命支持指南推荐,以及儿童电击除颤难以纠正的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或胺碘酮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心脏协会 高级生命支持 指南 儿童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