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法优化酒糟中玉米黄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抗肿瘤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宋佳 姜福佳 +3 位作者 田野 王玉萍 姜丹 周杰 《酿酒》 CAS 2009年第2期65-68,共4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酒糟中玉米黄色素的提取条件并对超声提取玉米黄色素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时间、固液比和超声波功率为关键因子,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进行3因素3水平的实验设计,以色素收率...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酒糟中玉米黄色素的提取条件并对超声提取玉米黄色素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时间、固液比和超声波功率为关键因子,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进行3因素3水平的实验设计,以色素收率作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RSA)。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酒糟中玉米黄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69.85min,超声功率744W,固液比1∶4.5(g:mL),提取率预测值137μg/g,验证值为132μg/g,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3.8%;超声提取的酒糟玉米黄色素对Hela细胞、乳腺癌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糟 玉米黄色素 超声波提取 响应面 抗肿瘤
下载PDF
基于Pubmed国外抗肿瘤中药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巍 赵英凯 +3 位作者 李凤玲 杨硕 董燕 尹仁芳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0年第6期561-564,共4页
本文以PUBMED收录的文献为依据,通过整理、分析近年来国外有关中药及其植物药抗肿瘤的相关研究,探讨中草药治疗癌症的优势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国外 中药 抗肿瘤
原文传递
吡柔比星在III期原发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近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海健 毛杰 +1 位作者 唐利立 申郑堂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725-727,共3页
目的探讨以蒽环类药物吡柔比星(THP)为主的联合新辅助化疗对Ⅲ期原发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138例手术前确诊的Ⅲ期原发性乳腺癌采用以吡柔比星为主的CTF方案化疗1~4个周期,观察临床疗效、保乳手术率和毒副反应... 目的探讨以蒽环类药物吡柔比星(THP)为主的联合新辅助化疗对Ⅲ期原发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138例手术前确诊的Ⅲ期原发性乳腺癌采用以吡柔比星为主的CTF方案化疗1~4个周期,观察临床疗效、保乳手术率和毒副反应。结果全组总有效率为75.4%(104/138);其中完全病理缓解1例,临床完全缓解1例(0.7%),部分缓解102例(73.9%),无变化32例(23.2%),进展2例(1.4%)。实施保乳手术7例(5.1%)。施行化疗3+4周期的疗效和保乳手术率均明显高于1+2周期者(均P〈0.05)。该方案的脱发反应轻,Ⅰ度脱发28例(20.3%);心脏毒性较小,室性期外收缩发生率1.4%(2/138),无充血性心衰病例。但骨髓抑制较明显,总发生率55.8%(77/138),其中Ⅱ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7.5%(38/138),Ⅲ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1.0%(29/138),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7.2%(10/138)。结论以吡柔比星为主的CTF方案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心脏毒性小,近期疗效较满意;但骨髓抑制发生率高,治疗期间应予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药物疗法 吡柔比星/治疗应用 抗肿瘤药/治疗应用
下载PDF
Recent Advances in the Molecular Basis of Anti-Neoplastic Mechanisms of Oridonin 被引量:13
4
作者 田玮 陈思宇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13年第4期315-320,共6页
Oridonin, a diterpenoid isolated from Rabdosia rubescens, has been proven to possess various pharmac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effects such as anti-inflammation, anti-bacterial, and anti-neoplastic, although in recent... Oridonin, a diterpenoid isolated from Rabdosia rubescens, has been proven to possess various pharmac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effects such as anti-inflammation, anti-bacterial, and anti-neoplastic, although in recent years,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its anti-neoplastic effects. For example, oridonin can trigger cell cycle arrest, apoptosis, and autophagy in different neoplastic cell line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considerable knowledge about the action mechanisms of oridonin that has been studied in recent years. The present observations reveal the novel anti-neoplastic effects of oridonin, suggesting that it may be effective as a potent alternative or adjunct drug to conventional chemo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IDONIN anti-neoplasm cell cycle arrest apoptosis AUTOPHAGY
原文传递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MELATONIN ON THE GROWTH OF HUMAN BLADDER CARCINOMA T24 CELL LINE
5
作者 白艳红 慕慧 +3 位作者 赵晏 蔡晓宏 王中秋 郭瑗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2004年第1期82-84,共3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melatonin and its inhibitory mechanism on the growth of human bladder carcinoma T24. Methods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melatonin with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n the human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melatonin and its inhibitory mechanism on the growth of human bladder carcinoma T24. Methods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melatonin with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n the human bladder carcinoma T24 lines in vitro were determined by MTT assay. The mechanism of the inhibition was observed by flow cytometry (FC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Results The 30%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IC 30) value was 0.71 mmol·L -1 and the 50%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IC 50) value was 1.20 mmol·L -1. The population doubling time of T24 cells treated with melatonin at 0.71 mmol·L -1 was 43.2 hours, which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t from that of 34.6 hours of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FCM, we found that the cell percentage increased during the G 1 phase, but decreased during the S stage. The degenerated ultra-structure of the cell treated with melatonin was also observed by TEM.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melatonin can inhibit the growth of human bladder carcinoma T24.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melatonin might be the prolonging of the staging from G 1 to S in the cell cy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ATONIN human bladder carcinoma anti-neoplasm
下载PDF
维甲酸对宫颈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祎铭 赵涌 《医学综述》 2006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维甲酸(RA)是维生素A的一种高活性衍生物,现已证实RA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对多种瘤细胞的增殖及分化凋亡具有很强的调节作用。就其对宫颈肿瘤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进综述。
关键词 维甲酸 宫颈肿瘤 抗肿瘤
下载PDF
海藻提取物A1和A2抑制肝癌和肺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文豪 吕俊华 徐石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1-372,共2页
目的:用体外培养法研究海藻提取物A1和A2对肝癌740 2细胞、肺腺癌GLC -82细胞和胃癌MCG -80 3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进行研究。结果:海藻提取物A1和A2分别处理肿瘤细胞48h后,A1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肺腺癌GLC -82和肝癌740 2... 目的:用体外培养法研究海藻提取物A1和A2对肝癌740 2细胞、肺腺癌GLC -82细胞和胃癌MCG -80 3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进行研究。结果:海藻提取物A1和A2分别处理肿瘤细胞48h后,A1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肺腺癌GLC -82和肝癌740 2细胞增殖,测得IC50 分别为2 2 61μg/mL和3 0 0 5 μg/mL ,而对胃癌MCG -80 3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A2对3种肿瘤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海藻提取物A1对肝癌740 2细胞和肺腺癌GLC -82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提取物 肿瘤细胞 抗肿瘤 细胞培养
下载PDF
海绵提取物S1~S3抑制肝癌细胞和肺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杨文豪 吕俊华 徐石海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目的:用体外培养法研究海绵提取物S1~S3对肝癌7402细胞、肺腺癌GLC-82细胞和胃癌MCG-80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进行研究.结果:海绵提取物S1、S2和S3分别处理肿瘤细胞48 h后,S3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肺腺癌GLC-82和肝癌7402细胞... 目的:用体外培养法研究海绵提取物S1~S3对肝癌7402细胞、肺腺癌GLC-82细胞和胃癌MCG-80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进行研究.结果:海绵提取物S1、S2和S3分别处理肿瘤细胞48 h后,S3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肺腺癌GLC-82和肝癌7402细胞增殖,测得IC50分别为2.714 μg/ml和2.598 μg/ml,而对胃癌MCG-803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S1和S2对3种肿瘤细胞增殖均无抑制作用.结论:海绵提取物S3对肝癌7402细胞和肺腺癌GLC-82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提取物 S1 S2 S3 肝癌 肿瘤细胞 肺腺癌 细胞增殖
下载PDF
鲜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抑制CT-26肿瘤细胞生长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9
作者 康建功 张仕状 +1 位作者 李耀辉 曲林涛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1-444,共4页
目的:观察鲜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对恶性肿瘤的药效学作用。方法:甲基噻唑蓝(MTT)法测定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活性;BALB/C小鼠CT-26瘤造模分组,抗肿瘤活性成分组和抗肿瘤活性成分脂质体组分别按不同剂量10,5,1mg.kg-1,阳性对照组为环磷酰... 目的:观察鲜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对恶性肿瘤的药效学作用。方法:甲基噻唑蓝(MTT)法测定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活性;BALB/C小鼠CT-26瘤造模分组,抗肿瘤活性成分组和抗肿瘤活性成分脂质体组分别按不同剂量10,5,1mg.kg-1,阳性对照组为环磷酰胺(CTX)100mg.kg-1,阴性对照组为同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性腹腔注射,自由摄食摄水,第14天停止供食,称体质量,脱颈处死,解剖皮下肿瘤,称湿重,计算肿瘤抑制率(%)和脏器指数。结果:鲜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及其脂质体体内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但同等剂量的鲜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脂质体的抑瘤作用更为明显。结论:鲜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脂质体对CT-26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无蹼壁虎 抗肿瘤活性成分 脂质体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无蹼壁虎抗肿瘤成分的提取及其对CT-26小鼠结肠腺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耀辉 刘冬梅 +2 位作者 盛继文 阎芳 张仕状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03-1106,共4页
目的:研究无蹼壁虎药物成分的抗肿瘤效果.方法:提取壁虎中有效药物成分,甲基噻唑蓝(MTT)法测定肿瘤细胞的生长,观察壁虎药用成分的抗肿瘤效果;BALB/c小鼠CT-26小鼠结肠癌造模分组,抗肿瘤活性成分组按0.25,0.10,0.05 mg/kg剂量,阳性对照... 目的:研究无蹼壁虎药物成分的抗肿瘤效果.方法:提取壁虎中有效药物成分,甲基噻唑蓝(MTT)法测定肿瘤细胞的生长,观察壁虎药用成分的抗肿瘤效果;BALB/c小鼠CT-26小鼠结肠癌造模分组,抗肿瘤活性成分组按0.25,0.10,0.05 mg/kg剂量,阳性对照组为内皮抑素6 mg/kg,阴性对照组为同体积生理盐水,每日一次性侧腋部皮下注射,自由摄食摄水,第15日称体质量,脱颈处死,解剖皮下肿瘤,称湿质量,计算肿瘤抑制率.结果:从壁虎提取得到的成分对肿瘤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与时间和剂量呈相关性;体外抑瘤实验,抑制率最高可达45.50%;小鼠体内抑瘤实验,肿瘤抑制率为67.24%.结论:壁虎含抗肿瘤有效药物成分,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蹼壁虎 CT-26小鼠结肠腺癌细胞系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鲜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生物碱脂质体的研制及其质量评价 被引量:17
11
作者 康建功 张仕状 +1 位作者 李真真 李耀辉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453-1459,共7页
目的:采用旋转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鲜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脂质体,并考察其包封率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凝胶过滤法分离脂质体,于220 nm处测定吸收度,计算包封率,以包封率为测试指标,考察鲜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脂质体的制备方法、药... 目的:采用旋转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鲜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脂质体,并考察其包封率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凝胶过滤法分离脂质体,于220 nm处测定吸收度,计算包封率,以包封率为测试指标,考察鲜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脂质体的制备方法、药脂比、胆固醇含量、超声时间和超声强度对包封率的影响。结果: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药脂比为1∶10,磷脂-胆固醇比为2∶1,超声时间10 min的条件制备脂质体的包封率较高,可达62.5%,在低温4℃条件下放置4个月,包封率基本没有变化。结论:旋转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鲜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脂质体包封率较高,质量比较稳定,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 脂质体 生物碱 制备工艺 包封率
原文传递
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对HepG2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谢斌 高志芹 +4 位作者 石剑飞 于文静 连波 张仕状 刘顺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观察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Gekko Swinhonisanti-neoplasm active component,GSAAC)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GSAAC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G2细胞共培养,分别以MTT法和Transwell小室检测其对细胞增殖及迁移... 目的观察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Gekko Swinhonisanti-neoplasm active component,GSAAC)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GSAAC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G2细胞共培养,分别以MTT法和Transwell小室检测其对细胞增殖及迁移、侵袭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测PCNA的表达;Hochest33342荧光染色法、TUNEL法观察GSAAC对HepG2细胞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早期凋亡率。结果 GSAAC(25~400 mg.L-1)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呈浓度依赖性;Ho-chest33342、TUNEL染色及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GSAAC可诱导细胞发生早期凋亡,阻滞HepG2细胞从S期进入G2期。结论 GSAAC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进而抑制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进而实现抑制肿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 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 增殖 凋亡 迁移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褪黑激素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白艳红 王中秋 +2 位作者 李健军 刘宏浪 许昭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 研究褪黑激素对 S180 荷瘤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给小鼠接种 S180 瘤后 ,观察不同剂量褪黑激素对小鼠肿瘤瘤重及其体质量、肝、脾指数、白细胞数的影响。结果 褪黑激素大、中、小剂量组对 S180 荷瘤小鼠肿瘤均具有显著... 目的 研究褪黑激素对 S180 荷瘤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给小鼠接种 S180 瘤后 ,观察不同剂量褪黑激素对小鼠肿瘤瘤重及其体质量、肝、脾指数、白细胞数的影响。结果 褪黑激素大、中、小剂量组对 S180 荷瘤小鼠肿瘤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P <0 .0 1 ) ,且无降低小鼠体质量、肝、脾指数及白细胞数的作用。结论 褪黑激素对 S180 肿瘤具有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激素 S180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抗雄激素条件下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义峰 王振誉 +1 位作者 陈兴国 孙宏斌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3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体外研究抗雄激素条件下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对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源于人前列腺癌基质的CAFs,并用抗雄激素制剂氟他胺(Flutamide)进行处理,制备出条... 目的体外研究抗雄激素条件下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对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源于人前列腺癌基质的CAFs,并用抗雄激素制剂氟他胺(Flutamide)进行处理,制备出条件培养液CAFs-Flu-CM。CAFs原代培养液制备出另一条件培养液CAFs-CM作为对照研究。观察LNCaP细胞在RPMI-1640培养液、CAFs-CM培养液和CAFs-Flu-CM培养液中的生长增殖能力和差异性。结果与RPMI-1640培养液培养的LNCaP细胞相比,10-6mol/L Flutamide可抑制其生长(76.55±7.1 vs 114.51±9.8,P<0.05);浓度为0.75g/L的CAFs-CM却可显著提高LNCaP细胞的增殖能力(237.26±18.3 vs 114.51±9.8,P<0.05)。经10-6mol/L Flutamide处理后,CAFs-Flu-CM刺激LNCaP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减弱(32.73±5.6 vs 237.26±18.3,P<0.05)。结论源于人前列腺癌基质的CAFs可提高LNCaP细胞的增殖能力,但经抗雄制剂处理后,CAFs功能受到干扰,刺激LNCaP细胞增殖的能力明显减弱。联合靶向CAFs的肿瘤治疗策略可能会提高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有效性,可作为临床治疗前列腺癌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抗雄激素 前列腺肿瘤
下载PDF
肉桂酸锗不同剂量组诱导小鼠子宫颈癌(U_(14))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燕 杨晓仪 +1 位作者 匡忠生 肖纯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7-470,共4页
目的探讨肉桂酸锗不同剂量组(1.5mg/ml、3mg/ml、6mg/ml)对小鼠子宫颈癌(U14)细胞的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抗肿瘤活性实验采用以下方法:(1)药理试验;(2)HE染色观察;(3)免疫组化检测;(4)特殊染色观察;(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1)... 目的探讨肉桂酸锗不同剂量组(1.5mg/ml、3mg/ml、6mg/ml)对小鼠子宫颈癌(U14)细胞的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抗肿瘤活性实验采用以下方法:(1)药理试验;(2)HE染色观察;(3)免疫组化检测;(4)特殊染色观察;(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1)肉桂酸锗组(3mg/ml)及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瘤重明显减轻,其抑瘤率分别为46.65%和54.27%;(2)流式细胞仪证实有凋亡细胞,并检测到肉桂酸锗组(3mg/ml)及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诱导U14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22.65%和20.61%;(3)在DNA直方图上可见肉桂酸锗组(3mg/ml)在G0-G1期细胞前出现"亚G1"峰(凋亡峰),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凋亡峰;另外,肉桂酸锗组(3mg/ml)对瘤细胞周期有明显影响,它使瘤细胞G2-M期减少、细胞周期延长、对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增强。结论肉桂酸锗组(3mg/ml)对小鼠子宫颈癌(U14)细胞的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诱导瘤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抑制U14细胞生长的主要作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酸锗 抗肿瘤活性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对ECV30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静 吴潼 +4 位作者 高志芹 于文静 谢斌 张仕状 李耀辉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328-330,401,共4页
目的观察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对人脐静脉肉皮细胞系ECV30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ECV304细胞,设正常对照组、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高浓度(200mg/L)组、中浓度(20mg/L)组、低浓度(2mg/L)组。采用免疫细胞化... 目的观察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对人脐静脉肉皮细胞系ECV30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ECV304细胞,设正常对照组、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高浓度(200mg/L)组、中浓度(20mg/L)组、低浓度(2mg/L)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不同实验组细胞PCNA的表达,并计算细胞阳性率为细胞增殖指数(PI);应用AO/EB荧光染色技术检测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①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高,中浓度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CV304细胞PCNA的表达降低,细胞增殖指数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高,中高浓度组均能促进ECV304细胞凋亡。结论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戍分能够抑制ECV304细胞增殖,引起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V304 无蹼壁虎 抗肿瘤活性成分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端粒酶反义DNA影响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岳文涛 赖百塘 +1 位作者 汪蕙 湛秀萍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 研究端粒酶反义核苷酸对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 ,探讨针对端粒酶进行肺癌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人工合成硫化修饰六核苷酸端粒酶DNA序列 [5′ d(TTAGGG) 3′] ,在体外与端粒酶阳性肺癌细胞系 80 1 D共同培养 ,观察其对肺癌... 目的 研究端粒酶反义核苷酸对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 ,探讨针对端粒酶进行肺癌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人工合成硫化修饰六核苷酸端粒酶DNA序列 [5′ d(TTAGGG) 3′] ,在体外与端粒酶阳性肺癌细胞系 80 1 D共同培养 ,观察其对肺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细胞形态和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 端粒酶反义DNA对端粒酶阳性肺癌细胞系 80 1 D的生长和集落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端粒酶反义DNA的抑制作用与其浓度呈正比。结论 端粒酶反义DNA序列对肺癌细胞系 80 1 D体外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反义核苷酸 肺肿瘤 体外生长
下载PDF
独特型瘤苗诱导免疫细胞对卵巢癌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18
作者 王建六 钱和年 +2 位作者 冯捷 付天云 李小平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1998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研究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诱导免疫效应细胞对卵巢癌的作用,探讨抗独特型抗体的免疫学特性。方法:用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6B11免疫杂交一代小鼠BCF1,免疫部位为皮下多点,共免疫3次,间隔3周,对照组用正常鼠IgG进行... 目的:研究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诱导免疫效应细胞对卵巢癌的作用,探讨抗独特型抗体的免疫学特性。方法:用卵巢癌抗独特型抗体6B11免疫杂交一代小鼠BCF1,免疫部位为皮下多点,共免疫3次,间隔3周,对照组用正常鼠IgG进行免疫,方法同上。于末次免疫后7天处死小鼠,取脾脏淋巴细胞作为效应细胞,与靶细胞SKOV3(卵巢浆乳癌细胞系)以不同比例混合,体外培养,观察效靶细胞的相互作用,用单盲法记数靶细胞活死比。结果:(1)培养12小时后,效应细胞向靶细胞移动,24小时后形成以靶细胞为中心的花环,48~72小时后形成以靶细胞为中心的细胞团,靶细胞灰暗,部分细胞内可见颗粒状物质;(2)靶细胞在培养24、48、72小时的活死比明显低于对照组,效靶比为100∶1至25∶1时,靶细胞活死比最低。结论:6B11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对SKOV3有特异性趋化和杀伤作用,作为免疫原能够诱导抗卵巢癌细胞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抗独特型 卵巢肿瘤 免疫反应 体外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